① 最新版本的飲用水,純化水質量標准
純化水質量標准SOP
目 的:規范純化水系統操作,保障純化水質量。
適用范圍:純化水系統操作及樹脂再生,反滲透裝置的物理清洗、自動砂濾器的設定。
責 任:純化水系統操作人員按本規程操作,工程部負責人對本規程的有效執行承擔監督檢查責任。
程 序:
1. 正常運行
1.1檢查設備上所有開關是否關閉,設定砂濾器在運行位置上。
1.2開飲用水進水閥及砂濾器出水閥。
1.3開活性炭纖維過濾器進水閥及出水閥(如果管內有空氣,則應打開氣閥,排盡空氣)。
1.4開精密過濾器進水及出水閥(如果管內有空氣,則應打開排氣閥、排盡空氣)。
1.5當預處理的水已到達高壓泵,觀察壓力表壓力,如超過0.5kg/㎝2,則可開啟反滲透後排空閥,濃水閥,溶水閥。
1.6啟動高壓泵,緩慢開啟泵後出水球閥,並閉排空閥,調節淡水閥及濃水閥,設定淡水及濃水流量分別為500L/h、700L/h,此時出水進入淡水箱。
1.7開啟淡水泵進出水閥,啟動淡水泵。
1.8開混合離子交換器前級水閥,上進閥,出水閥,調節上進閥便出水流量控制為500L/h,此時觀察電導率儀、電導小於2μs/㎝,即為合格,直接進入純水箱,不合格則應排放。
1.10啟動紫外線電源,開啟紫外線進出水閥,進入0.2微米過濾器開啟微過濾器出水閥,則滅菌水可達使用點。
2.樹脂再生
1開啟排樹脂口,使樹脂排入事先准備好的容器中(容器最好為透明)。
2.2在樹脂中倒入適量飽和食鹽溶液,根據陰、陽樹脂比重不同,使其分層,上層為陰樹脂,下層為陽樹脂。(飽和食鹽溶液可反復使用)
2.3陰、陽樹脂分別裝入容器。加入二倍於樹脂體積的鹼(NaOH)八幔℉CI)溶液,濃度分別為3%和4%浸泡一小時。然後用純化水清洗至PH值接近中性。
2.4把沖洗後的樹脂混合,攪拌,使其充分抱團。
2.5通過加樹脂口倒入混合離子交換器,投入使用。
3.反滲透裝置的物理清洗
每次反滲透裝置停機前均需作物理清洗。預處理裝置不用關閉,先開排空閥,關濃水閥及淡水閥,清洗約十分鍾。然後關閉高壓泵及所有儀器儀表(排空及混合離子交換器上排不得關閉)
4.自動砂濾器的設定
4.1不需通電,把工作箭頭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反沖位置,慢慢打開進水閥,讓砂濾罐中的空氣從排水口中排出,直到排水口有水排出為止。才將進水閥完全打開,反沖洗時間大約需20分鍾左右。
4.2把工作箭頭按逆時針方向轉到正常位置,通上電源。
4.3拔出星期時間插片,把需要反沖洗的星期按下去,如需每天清洗,則全部按下去。
4.4如需每次反洗時間定在凌晨2:30分,則將時間轉盤對准當前時間,如在其它時間則依次類推。其間不能關閉電源,如關閉電源,則清洗時間相應推遲。
②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貯水罐大小的是怎麼算的看不太懂錢應鏷的公式
選擇貯罐容積大小,這是抄個見仁見智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選大還是選小,各有利弊。公司的貯罐是我定的,我的選擇是:工藝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為貯罐的容積。我是工程設備部的,當然站在我的角度來選擇,誠然,我的選擇並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一定是對工程設備部最有利的。理由:1、選擇工藝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為貯罐容積,這樣,設備是連續運轉,一次開關機,避免間斷開關機;這對設備和員工是有利的;2、每台套設備或系統,不可能,也不會沒有故障發生,選擇大容量貯罐,為工程設備部爭取一點時間,避免被動(小問題或故障幾個小時就搞定了,相反,如果選擇小容量貯罐,那怕是小故障,也有可能耽誤生產用水,到那時,有些部門就有理由了:完不成任務,是水系統出了問題);3、前瞻性考慮(為產能增加,產量提高留有餘地);缺點是成本增加,有時制備好的水用不完,時效一到,就要排凈,具體制備多少,這就要求操作人員有責任心(這東西不太好考核)。設備的選擇,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總有那麼點不盡人意的地方,不管是誰選型或采購,設備的采購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③ 純化水系統設計 儲罐和制備系統大小應該怎麼分配
還是要根據你的最大用水量來決定的
儲罐一般是你最大用水量的1~1.5倍
制備系統可以略小,0.8~1倍的最大用水量,制備小了,水罐就要大點。
盡量不要選擇過大儲罐,會造成水的積存,不符合GMP要求
④ 每噸注射用水生產需要消耗純化水多少噸
每產1噸注射用水消耗1.1~1.5噸純化水
看你機器型號
如果是多效六效的話,應該是1.1~1.2之間
⑤ 純化水系統關鍵用水點怎麼定
總出口和總回水口肯定是關鍵水點。一般採用風險分析的方法。具體要根據純化水的用途判斷。
⑥ 誰知道2015版葯典中純化水與注射用水的標准
剛在國家葯典委員會的網站查詢了下,6月23號出了個關於純化水、注射用水國家版標準的公示。權基本可以確定是最新版,也就是你說的2015版葯典標准。
這個公示的標准主要對微生物限度進行了修訂,具體內容可以去網站上下載。國家葯典是5年一個版本,完整版的明年才能出來了。
⑦ 求制葯用水系統的工藝用水點水量計算要點
您好:
制葯用純化水系統遵循模塊化設計理念,以預處理、氧化消毒、多介質過濾、RO反滲透、UV消毒、EDI連續去離子和儲存外輸等功能單元為基礎,在設計、製造、調試過程中將先進的技術、精湛的工藝和嚴格的質量控制貫徹到每個功能單元;最終產水裝置根據其用水標準的不同,純蒸汽發生器經由各功能模塊優化組合而成,從而保證了整個系統的高性能與高質量,使產成水完全達到或超過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水質標准。
制葯用水的情況因各個工藝用水點的使用條件不同,差異很大。如前所述,工藝用水系統分單個與多個用水點、僅為高溫用水點或僅為低溫用水點、既有高溫用水點又有低溫用水點、不同水溫的用水點中,既有同時使用各種水溫的情況,又有分時使用不同水溫的情況,等等。因此,用水點的用水情況很難簡單地確定。必須在設計計算以前確定製葯用水系統的貯存、分配輸送方式,以確定出在此基礎上的最大瞬時用水量。然後,再根據工藝過程中的最大瞬時用水量進行計算。
工藝用水系統中的用水量與採用的工藝用水設備的完善程度、葯品生產的工藝方法、生產地水資源的情況等因素有關。通常,工藝用水的變化比較大。一般來說,工藝用水點越多,用水工藝設備越完善,每天中用水的不均勻性就越小。
制葯用水的情況因各個工藝用水點的使用條件不同,差異很大。如前所述,工藝用水系統分單個與多個用水點、僅為高溫用水點或僅為低溫用水點、既有高溫用水點又有低溫用水點、不同水溫的用水點中,既有同時使用各種水溫的情況,又有分時使用不同水溫的情況,等等。因此,用水點的用水情況很難簡單地確定。必須在設計計算以前確定製葯用水系統的貯存、分配輸送方式,以確定出在此基礎上的最大瞬時用水量。然後,再根據工藝過程中的最大瞬時用水量進行計算。
工藝過程中最大用水量的標准,根據葯品生產的全年產量,按照具體每一天分時用水量的統計情況來確定,確定用水量的過程中應考慮所設置的工藝用水貯罐的調節能力。
(來自科瑞水處理~~)
⑧ 純化水最遠用水點酸鹼度蒸發殘渣電導率不合格求原因及解決方案
這就說明你的管道純在著二次污染的風險,出現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一般是先用2%左右的氫氧化鈉做下清潔,然後清洗至PH中性,在做一次消毒。應該就可以了
⑨ 哪些行業生產用水需達到純化水標准
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用水設備殺菌消毒設備
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用水設備設計採用板式換熱器對預處理各處理單元以及管道進行巴氏殺菌作用。板式換熱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形狀的304不銹鋼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換熱器。各種板片之間形成薄矩形通道,通過半片進行熱量交換。板式換熱器是液—液、液—汽進行熱交換的理想設備。它具有換熱效率高、熱損失小、結構緊湊輕巧、佔地面積小、安裝清洗方便、應用廣泛、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相同壓力損失情況下,其傳熱系數比管式換熱器高3-5倍,佔地面積為管式換熱器的三分之一,熱回收率可高達90%以上。
根據國內外多個工程項目經驗表明,合理的預處理對系統長期穩定運行起著關鍵作用,因此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用水設備預處理工藝設計非常的重要。
試劑盒生產用水設備組件設計
1、試劑盒生產用水系統組件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EPDM/PTFE膜片材質不符合FDA要求;噴淋球脫落鐵屑;空氣源或者氧氣源臭氧發生器所帶來的顆粒物污染(包括致癌物質的釋放)等。
2、管網系統設計不符合實際運行要求,導致用點管網發生「臟空氣倒吸」。
3、純化水儲罐呼吸器濾芯破損所引起的外界污染。
4、死角超過3D所帶來的清洗不徹底並導致殘留物超標。
5、系統組件拋光度不足所帶來的清洗殘留物超標。
6、系統管道酸洗鈍化不徹底導致的紅銹現象。
7、焊接氧化過度所帶來的焊口腐蝕,並引起紅銹現象。
8、循環水溫度過高所帶來的紅銹現象。
9、系統消毒後「全排盡」後排水管網內臟空氣倒吸所帶來的二次污染。
10、手動操作方式所帶來的人員污染。
11、系統坡度不足導致的系統無法自排盡。
12、設備配置不正確所帶來的無法自排盡,如在儲存與分配系統中採用立式輸送泵、採用雙板板式換熱器等。
13、制劑純化水設備水質指標過低,導致儲存與分配系統發生外源性顆粒物污染。
14、配置單板換熱器導致的外源性污染。
15、臭氧消毒後,紫外燈降解不徹底導致的水質臭氧污染。
16、RO/EDI化學消毒後存在的化學消毒劑殘留風險。
綜上所述,試劑盒生產用水水質與純化水設備組件設計,安裝息息相關,因此設備設計、選材、配置等方面應嚴格執行相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