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潤新軟水吸鹽水吸不上去什麼原因
1.進水壓力過低
A、對F63、F68等最大產水量6m3/h以下的控制閥,吸鹽時的最低工作壓力為0.15MPa。
B、對F74、F77、F78等最大產水量10m3/h以上的控制閥,吸鹽時的最低工作壓力為0.2MPa。
當進水壓力低於上述值時,可能導致軟化閥不吸鹽或吸鹽慢。
注GB/T18300規定:自動控制鈉離子交換器的工作壓力為0.2MPa~0.6MPa。
2.吸鹽管路堵塞
A、檢查射流器噴嘴是否被異物堵住。
B、使用的鹽含雜質太多,將鹽閥堵住。
C、鹽閥與控制閥間的管路堵塞。
D、鹽箱內的鹽結塊堵住隔鹽板,導致鹽水下降受阻。
E、空氣逆止閥失靈,提前關閉或被堵塞。
F、F77、F78的電動球閥不能正常開啟。
3.吸鹽管路泄漏
A、吸鹽管路泄漏導致吸入空氣,氣體在樹脂罐頂部,導致吸鹽水阻大而不能吸鹽。
B、F63、F65、F68、F69等控制閥射流器處的螺釘松動,導致漏氣。
4.排水不暢
A、上下布水器被泥沙、樹脂等堵塞嚴重,導致吸鹽排水阻力大。
B、樹脂層內雜質太多或樹脂破碎嚴重,導致吸鹽排水阻力大。
C、排水軟管變形、折彎等引起排水不暢。
D、F78的排水管口高於控制閥,導致分配閥的排水口排水阻力大,排水不暢,活塞動作不暢。
E、排水限流圈與射流器不匹配,偏小,導致排水阻力大而不吸鹽。
F、採用逆流再生時,進水濁度大、布水器間隙小及樹脂顆粒小,這些原因均會造成吸鹽再生時上布水器容易堵住,從而導致排水阻力大,引起不吸鹽或吸鹽慢。(逆流再生閥請選用間隙為0.3mm或以上的布水器及顆粒直徑為φ0.8~φ1.2之間的樹脂,以防止顆粒小再生時堵住上布水導致不吸鹽。)
注GB/T18300規定:逆流再生要求進水濁度<2FTU,順流再生要求進水濁度<5FTU。
5.閥體內部漏水
A、閥體內部漏水,吸鹽時原水直接進入上布水器,形成壓力大於吸鹽產生的壓力,不能產生負壓,從而不吸鹽。
B、手動軟化閥的手柄未扳到位。工作時,應使手柄的箭頭對准裝飾蓋相應的「▲」標記處。
C、進水濁度大,導緻密封面損壞。
6.吸鹽管路過長
吸鹽管路過長時,吸鹽阻力會增大。對軟化閥,鹽箱應靠近樹脂罐。
❷ 潤新軟水器進水和出水為什麼要連接
萬一控制閥故障可以應急使用自來水。鍋爐不停,生產不停
❸ 潤新軟水機怎麼樣謝謝
納米晶TAC軟水機技術優勢
1、除垢率高:高達99.6%的除垢率
2、健康、方便:因為保留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不含多餘的鹽分,所以非常適合人的引用,同時也不需要很麻煩分開供水,直接使用現有管道即可;
3、效率高:只要接觸水5秒瞬間就去除水垢,而用傳統軟化機進行軟化時,則需要接觸90秒左右的時間;
4、能量大:傳傳統的軟水機樹脂含量必須是納米晶的15倍才能達到相同的出水量;
5、超大軟水量:連續使用超過60萬加侖的軟水量;
6、節水:傳統軟水機每個月至少再生一次,每次用水在300公斤左右,一年要費水3600公斤;納米晶連續使用多年不用再生、不費水;
7、綠色環保:不用加入鹽、復磷酸鹽或其它再生物,省錢又環保;
8、徹底免維修:不需要控制閥和通電,不需要下水;
9、使用范圍廣:在傳統軟水機無法使用的地方,如人不能輕易到達的地方,納米晶軟水機依然輕松使用;尤其在用戶家裡沒有下水預留、沒有電源等傳統軟水機無法使用的區域和在不能使用鹽水的業主家中,納米晶無鹽軟水機更是不二的選擇。
10、保護環境:對草坪、魚缸的用水也是安全,傳統的軟水機因為添加了多餘的化學物質而會對草皮和魚的成長產生影響;
11、溫柔呵護全家體膚,解除硬水帶來的干癢;更加細心呵護頭發健康,改善發質;
12、讓衣物柔軟體貼,亮麗如新;不會讓新衣顏色一次比一次暗淡,而且能夠達到添加柔順劑的效果。更多內容請網路「派斯軟水機」。
❹ 潤新軟水閥頭射流器工作原理
1.潤新閥中的射流器是通過虹吸原理來實現工作的。
2.(吸鹽慢洗狀態)原水經動片通版孔進入定片權,經射流器後產生負壓把鹽水吸入,與原水混合後,從上布水器流入樹脂層,將樹脂還原後,從下布水器、中心管返回定片,由動片的盲孔導流,最後從排水口流出。
❺ 全自動軟水器工作原理及過程
我們每天都要喝水,並且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水,用水刷牙、洗衣服煮飯等等。大家都知道一般的沒有經過處理的水是不能喝的,而現在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過濾處理的。而全自動軟水器應用在處理水的行業,是處理原水的一種設備。但是很多人多不了解什麼是全自動軟水器,更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面就由小編帶你去了解全自動軟水器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吧。
一、工作原理
水力控制閥利用水流的動能驅動兩組渦輪分別帶動兩組齒輪推動水表盤和控制盤的旋轉。水表盤累計通過的流量,控制盤則將原水壓力信號通過一組孔道引入一組閥室,在轉動的同時按設定規律打開或關閉壓力孔道,從而實現集成在一體的一組閥門的自動切換。
QC-RST系列軟水器由兩個樹脂罐(主罐和副罐)水力控制閥、鹽箱三部分組成,控制閥控制水路在主罐和副罐之間切換,確保總有一個罐處於工作狀態,而另一個罐處於再生或備用狀態,再生鹽液靠閥內裝設的文丘里噴射器負壓吸入,再生及清洗用水是另一個罐的軟化出水。對於不同的原水硬度配用不同號碼的水表盤以達到對應的工作和再生周期。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通常軟水器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樹脂罐、樹脂、控制閥、溶鹽箱,控制閥決定著軟水器的工作方式,一般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工作方式,自動工作方式的軟水器在水處理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文將詳細介紹。
二、全自動軟水器工作過程
全自動軟水器一般採用的是固定床順流再生,工作過程為運行、反洗、再生、置換、正洗、鹽箱注水。
1、運行,也稱產軟水
原水在一定的壓力、流量下,進入裝有鈉離子交換樹脂的樹脂罐,樹脂中含有的可交換離子Na+,與水中的Ca2+、Mg2+進行離子交換軟化反應,使出水硬度達到使用要求。
當出水硬度超過使用要求時,軟水器會根據時間或流量信號啟動再生程序,再生循環各步驟由再生控制器按設定的時間自動完成。
2、反洗(再生循環第一步)
樹脂失效後,在進行樹脂再生之前先用水自下而上的進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反洗,使運行中壓緊的樹脂層松動,有利於樹脂顆粒與再生液充分接觸,二是清除運行中在樹脂表面積累的懸浮物同時一些破碎樹脂顆粒也可隨著反洗水排出。這樣,軟水器的水流阻力不會越來越大。為了保證反洗時完整樹脂不會被沖走,在設計軟水器時,應在樹脂層上留有一定的反洗空間。反洗強度越大,所要求的反洗空間也就越大,通常設計選用50%的樹脂層高度作為反洗膨脹高度,它適應的反洗流速為12m/h,反洗的好壞直接影響再生效果。
3、再生,也稱吸鹽(再生循環第二步)
從鹽箱內吸入飽和鹽液,並稀釋至規定濃度後,以一定的流量流經失效的樹脂層,將樹脂還原成鈉型,使其恢復軟化能力。
4、置換,也稱慢洗(再生循環第三步)
在再生液進完後,軟水器的膨脹空間及樹脂層中還有尚未參與再生交換的鹽液,為了充分利用這部分鹽液,採用小於或相當於再生液流速的清水進行清洗,目的是不使清水與再生液產生混合。一般清洗水量為樹脂體積的0.5-1倍。
5、正洗(再生循環第四步)
為清除樹脂層中殘留的再生廢液,通常以反洗流速清洗至出水合格為止,水流方向與反洗相反。
6、鹽箱注水(再生循環第五步)
向鹽箱注入溶解下次再生所需耗鹽量的水。通常1立方米水溶解360kg食鹽(濃度為26.47%),即1加侖水溶解3磅食鹽。
為了保證鹽箱中的鹽液濃度達到飽和,首先應保證食鹽溶解時間不小於6小時,其次是必須保持鹽箱中始終有固體顆粒食鹽。
以上2-6為一個再生循環程序,軟水器在正洗結束後,即鹽箱注水工作開始時,已經轉入到運行工作狀態,也就是說鹽箱注水工作與運行工作過程是同時進行的,直至鹽箱注水工作結束。
如果採用固定床逆流再生工作過程為:運行、再生、置換、反洗、正洗。
全自動軟水器由於採用的是無頂壓式逆流再生,所以必須控制好再生流速,防止樹脂亂層,一般要求再生流速小於2m/h,否則逆流再生的效果將受到很大影響。
大部分人每天都用到很多的水卻對處理水的過程不甚了解,現在大家都應該大概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吧。畢竟每天都要用水而且我們不可能離開水,對水處理有一定的了解還是很不錯的。大家都知道水是很寶貴的,北方和西北地區是很少水的,有些偏遠的地方還要從家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我們要珍惜每一滴水,就好像標語說的一樣,不珍惜水浪費水,最後一滴水可能就是人類的眼淚。
❻ 潤新牌軟化水控制閥68型號不出水故障如何排除
不知道68!!!56 65 63 75 74 77 都用 就沒見68
❼ 溫州潤新軟水器雙閥雙罐兩個控制器怎麼樣互鎖才能起到一備一用的效果
板子上有一個CN7、CN8的介面,用線把兩個控制器連起來就可以。
❽ 潤新軟水控制閥的解鎖密碼怎樣更改
想要把密碼改了,一定要找一個專業的師傅來幫你弄,不然很容易讓家裡漏水
❾ 潤新手動軟水閥
TDS 是英文 total dissolved solids 的縮寫,中文譯名為溶解性總固體,測量單位為毫克 / 升( mg/L ) , 它表明 1 升 水中專溶有多少毫克溶屬解性總固體。通俗的講: TDS 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雜質含量, TDS 值越大,說明水中的雜質含量大,反之,雜質含量小。
軟水器是對水中的鈣鎂離子的去處,水中可不止含鈣、鎂喲,軟化後TDS值是沒什麼變化的,你要對軟水器測試,只能對其硬度測試。
你想降低TDS值,可以採取陰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