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向一定質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定質量鋅粉,充分反應後過濾,得濾液M和濾渣N.向濾渣N中加入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鋅、鐵的活動性順序為鋅>鐵>銅.所以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回入一些鋅粉,能發生鋅與硫答酸銅的反應,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還能發生鋅與硫酸亞鐵的反應,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生成的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A、加入的鋅反應,濾液M中一定存在Zn2+,正確;
B、向濾渣N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說明固體中一定含有鐵,或是鐵和鋅,說明鋅已經把硫酸銅完全反應,錯誤;
C、向濾渣N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說明固體中一定含有鐵,或是鐵和鋅,說明鋅已經把硫酸銅完全反應,濾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正確;
D、由方程式可知,鋅置換出銅或鐵都會使固體的質量減小,所以濾渣N的質量小於加入鋅粉的質量,正確.
故選:B.
❷ 將足量的鐵粉投入到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應後,過濾、烘乾,稱得濾渣的質量與加入的鐵粉的質
在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分別發生:2H++Fe=Fe2++H2↑,Fe+Cu2+=Fe2++Cu,其充分反應,所專得濾渣的質屬量與原鐵粉的質量恰好相等,則消耗的鐵的質量應等於生成的銅的質量,令Cu的質量為64g,其物質的量為1mol,
Fe+Cu2+=Fe2++Cu
56g 1mol 64g
故溶液中n(Cu2+)=1mol
故與酸反應的Fe的質量為64g-56g=8g,其物質的量為
8g |
56g/mol |
1 |
7 |
2 |
7 |
2 |
7 |
16 |
7 |
2 |
7 |
16 |
7 |
❸ 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Fe粉,充分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稀
由於金屬來銀、銅、鐵的活動性由源強到弱的順序鐵>銅>銀,當把鐵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換出銀,銀被置換完才繼續置換銅;過濾後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說明加入的鐵已全部發生了反應,濾渣中一定沒有鐵,溶液中一定有Fe(NO3)2;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細現象.說明溶液中的銀已全部置換出來,濾渣中一定有銀.根據以上信息,不能確定鐵與硝酸銅反應的情況.
①濾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沒有Fe,可能有Cu,故①錯誤;
②濾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沒有Fe,可能有Cu,故②錯誤;
③濾液中一定有Fe(NO3)2,一定沒有AgNO3,可能有Cu(NO3)2,故③錯誤;
④濾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Cu(NO3)2,一定沒有AgNO3.故④正確.
A、說法正確的個數是1.故A錯誤;
B、說法正確的個數是1.故B正確;
C、說法正確的個數不是2,故C錯誤;
D、說法正確的個數不是3,故D錯誤.
故選B.
❹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完全反應後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濾液
A、向來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源完全反應後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硫酸銅溶液呈藍色,硫酸鋁溶液是無色的,則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銅和硫酸鋁,故選項說法錯誤.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完全反應後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說明硫酸銅溶液有剩餘,濾渣中一定有Cu,不可能含鋁,故選項說法錯誤.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完全反應後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硫酸銅溶液呈藍色,則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銅,故選項說法錯誤.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粉,完全反應後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濾液,說明硫酸銅溶液有剩餘,濾渣中一定有Cu,不可能含鋁,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❺ 將6克鐵粉加入一百克硫酸銅溶液中,充分反應後過濾,濾渣經乾燥後,稱知其質量為6.8克。
差值法計算。每有56g鐵參加反應,就會生成64g銅,即固體質量增加8g。題目中固體增加了0.8g,故可以求出反應的鐵是5.6g,又原鐵粉為6g,所以鐵過量。
❻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渣和淺綠色濾液.關於該濾渣和濾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Al先跟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和Al(NO3)3,濾渣中一定有Ag;
由於得到淺綠色濾液專,說明有二價屬Fe2+離子存在,所以Al反應完全,且Fe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淺綠色的Fe(NO3)2溶液,是否反應完全不能肯定(即可能Fe與AgNO3中一種有剩餘或恰好完全反應都不剩).
A、如果濾渣中含有沒有反應的鐵,則加入稀鹽酸時有氣泡產生.不正確.
B、濾渣中一定含有銀,是否含有鐵無法確定.不正確.
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硝酸鋁,可能含有沒有反應的硝酸銀.正確.
D、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硝酸鋁,可能含有硝酸銀,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銀.不正確.
故選:C.
❼ 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應後過濾,將濾渣洗滌、乾燥、稱量,得到質
在金屬活來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自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生反應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固體質量增加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銅的過程是固體質量減少的過程;
而反應前後固體質量都是mg,說明硝酸銀被置換完了,硝酸銅也發生了置換反應,因此濾渣一定含有銀和銅,可能含有鋅;濾液一定含有硝酸鋅,可能含有硝酸銅,一定沒有硝酸銀;
A、取反應後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沒有沉澱產生,因為硝酸銀完全被置換,故A說法錯誤;
B、濾液可能含有硝酸銅,因此濾液可能呈現藍色,故B說法錯誤;
C、因為濾渣可能含有鋅,因此取濾渣滴加硫酸,可能有氣泡,故C說法正確;
D、濾渣一定含有銀和銅,可能含有鋅;濾液一定含有硝酸鋅,可能含有硝酸銅,一定沒有硝酸銀;故D說法正確;
故選項為:AB.
❽ 將一定質量的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應結束後過濾,分別向濾液和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均無
由金屬銀、銅、鐵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鐵>銅>銀可知,當把Fe、Cu加入到AgNO3混合溶液中,版發生的反應有權Fe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了Fe(NO3)2和Ag,Cu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了Cu(NO3)2和Ag,Fe與Cu(NO3)2反應生了Fe(NO3)2和Cu.分別向濾液和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均無明顯現象,即不會產生沉澱或氣泡:
(1)由向濾液中加入少量鹽酸,不出現白色沉澱,說明中溶液中一定沒有AgNO3;一定有Fe和AgNO3反應生成的Fe(NO3)2;則說明濾渣中一定含有銀,濾液中一定含有Fe2+,所以AB正確;
(2)由向濾渣中加入少量鹽酸,沒有產生氣泡,說明加入的鐵沒有剩餘,根據(1)的分析,一定把硝酸銀反應完,銅可能與硝酸銀反應,也可能沒有反應,故濾渣中可能含有銅,也可能沒有銅,因此無法確定銅離子的存在,所以C正確,D錯誤.
故答為:D.
❾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渣和淺綠色濾液.以下關於該濾渣
反應後過濾、濾來液呈淺綠色,說自明Fe已開始反應,Al已經反應完,若AgNO3過量則濾渣中不一定有鐵,加入稀鹽酸不一定有氣泡產生,①錯誤,②正確;
Al和Fe都可以和AgNO3反應,把Ag置換出來,故濾渣中一定含有Ag,若鐵過量,則含有鐵,③正確;濾液中Ag+可能沒有被置換完,濾液中可能含AgNO3,一定含有Al(NO3)3,④⑤錯誤.
故選:C.
❿ 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和鐵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渣和淺綠色溶液.關於該濾渣和濾
A、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鋁和鐵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後過濾、內濾液呈淺綠色,說明Fe已開容始反應,Al已經反應完,若AgNO3過量則濾渣中不一定有鐵,加入稀鹽酸不一定有氣泡產生,則A錯誤,
B、如果濾液中Ag+可能沒有被置換完,向濾液中加鹽酸,可能有沉澱產生,故B正確;
C、Al和Fe都可以和AgNO3反應,把Ag置換出來,故濾渣中一定含有Ag,若鐵過量,則含有鐵,故C錯誤;
D、濾液中Ag+可能沒有被置換完,濾液中可能含AgNO3,一定含有Al(NO3)3,故D錯誤.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