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小的單細胞生物是什麼
支原體Mycoplasma,一種無細胞壁的最小單細胞微生物,最早從患胸膜肺炎的病牛中被發現,後被命名為支原本,其大小僅在0.1~0.3um之間,可通過細菌過濾器,分裂或出芽繁殖。這類微生物革蘭氏陰性,其中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人類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多在兒童、青、中年成人中發生,秋冬寒冷季節較為常見。這類肺炎在非細菌性肺炎中佔1/3以上。青黴素、頭孢菌素對肺炎支原體無效,常用紅黴素、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治療。肺炎支原體的致病機制在於其細胞膜上具有的特殊結構,能吸附於宿主細胞表面,造成病損。加入特異性抗血清,阻止支原體的吸附,或先用神經氨酸酶處理宿主細胞破壞細胞表面的神經氨酸受體,可以防止病變發生。因此,支原體細胞膜上的特殊結構與宿主細胞間的緊密接觸是其致病的首要條件。
B. 能通過細菌濾器的細菌有哪些
能通過的有:衣原體;支原體;病毒。
不能通過的有:立克次體;螺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