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種細胞外液關系圖
A、由圖可知,a是淋巴,b是血漿,c是組織液,A錯誤;
B、組織液、淋巴和回血漿三種細胞外液中,答血漿(液體b)的蛋白質含量最高,B錯誤;
C、細胞1是淋巴細胞,C錯誤;
D、細胞3是組織細胞,其種類最多,D正確.
故選:D.
Ⅱ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時,細胞內與細胞外溶液的濃度如何變化,能繪制一幅坐標圖嗎
質壁分離是因為滲透壓造成的,胞內的溶液濃度低於胞外,水將向胞外擴散,發生質壁分離.但當內外滲透壓相等時,會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Ⅲ 肌細胞,紅細胞,淋巴細胞的細胞內液與三種細胞外液之間的物質交換圖
A、毛細血管壁細胞內側為血漿,外側為組織液,故它的細胞外液是X和Y,A正確;
B、肌細胞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可能導致組織液的pH降低,B正確;
C、若飲食過咸,則Y血漿中滲透壓會升高,C正確;
D、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而不是細胞外液,D錯誤.
故選:D.
Ⅳ 下圖表示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請回答: (1)圖中虛線內的體液組成_________
(1)內環境(或細胞外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2)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 (3)消化系統 循環系統 (4)循環系統 泌尿系統 |
Ⅳ 如圖為人體細胞及其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面說
A、人抄體的內環境是由①(淋襲巴)、②(血漿)、④(淋巴)組成,③細胞內液不屬於內環境,A錯誤;
B、②血漿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質,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內,不屬於內環境的成分,B錯誤;
C、營養不良導致血漿蛋白含量減少,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水分由血漿流向組織液,導致組織水腫,②組織液增多,C錯誤;
D、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進入①中,①中NaHCO3與之發生中和作用,使pH基本穩定,D正確.
故選:D.
Ⅵ 如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敘述正確的是()①A、B、C依次為血漿、細胞內液、組織液;②乙
①、由圖示可知,A、B、C、D依次為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淋巴,①專錯誤.
②乙醯膽鹼由屬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即神經細胞之間的組織液,②正確.
③人體消化吸收的脂類物質大部分被毛細淋巴管吸收,則淋巴中的脂類物質含量相對較高,③正確.
④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相對穩定,不是恆定不變,如體溫是37℃左右,④錯誤.
故選:B.
Ⅶ 肌細胞的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示意圖
A、細胞外液來構成人體的源內環境,A錯誤;
B、①~③分別代表組織液、淋巴、血漿,③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最高,B錯誤;
C、心肌細胞生活的環境是①組織液,C錯誤;
D、①是組織液,含有抗體和葡萄糖,D正確.
故選:D.
Ⅷ 毛細血管內液體與組織液、細胞內液交換示意圖
(1)由來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自內環境,圖中A為組織液,B為淋巴,D為血漿,A、B、D組成內環境,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A組織液和D血漿.
(2)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經組織液後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毛細血管,故其經過途徑為E→A→D.
(3)組織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通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吸收和循環系統運輸到組織細胞處被利用.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黃色液體主要來自組織液.
故答案為:
(1)細胞外液 ABD AD
(2)E→A→D
(3)消化系統 循環系統
(4)A
Ⅸ (2014海南模擬)如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進行物質交換過程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A、①~③分別代表組織液、淋巴、血漿,A錯誤;
B、正常情況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對穩定,處於動態平衡之中,B錯誤;
C、抗體主要存在於③中,組織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體,C正確;
D、蛋白質長期供應不足,血漿蛋白減少,滲透壓降低,①處的液體會增加,D錯誤.
故選:C.
Ⅹ 低鉀血症時細胞外液的鉀離子與細胞內液的氫離子交換,外液氫離子增多為什麼引起的是代謝性鹼中毒
代謝性鹼中毒的原發因素是由於細胞外液丟失大量的酸或吸收大量的鹼,以致使HCO3-增多,從而使【BHCO3】/【HHCO3】的分子變大引起pH值升高,這就是氫離子增多的原因。
代謝性鹼中毒的臨床表現是體內酸丟失過多或者從體外進入鹼過多,主要生化表現為血HCO3-過高(gt;27mmol/L),PaCO2增高。
pH值多gt;7.45,但按代償情況而異,可以明顯過高;也可以僅輕度升高甚至正常。該病臨床上常伴有血鉀過低。
(10)細胞內外液離子交換動圖擴展閱讀:
代謝性鹼中毒的病因:
1、胃液損失
嘔吐、長期胃吸引術、幽門梗阻、手術麻醉後,可損失大量胃液。
2、缺鉀
3、細胞外液Cl-減少
如攝入減少,或因胃液丟失,或因使用呋塞米、噻嗪類利尿劑或腎臟離子通道突變如Bartter綜合征或Gitleman綜合征,經腎臟丟失大量Cl-,或因先天性腸黏膜細胞吸收Cl-的功能缺陷等,都能使細胞外液Cl-減少。
4、碳酸氫鹽蓄積
(1)治療胃潰瘍病時 長期服用大量鹼性葯,使胃酸減少或消失,遂使腸液中的碳酸氫鹽未被中和就吸收到血液中,血液中的HCO3-大量增加,因而發生鹼中毒。
(2)攝入有機酸鹽過多 口服或注射乳酸鹽、枸櫞酸鹽(大量輸血)、醋酸鹽過多時,它們在肝內轉化成CO2及H2O,並且形成碳酸氫鹽,使血液中的HCO3-含量大為增加,促成鹼中毒。
(3)心肺復甦時大量地使用碳酸氫鈉 待復甦後,乳酸鹽被代謝,又可復原被消耗的HCO3-,結果使血液中的HCO3-甚至高達60~70mmol/L,pH值達7.90。此外,在腎功能衰竭時,使用碳酸氫鈉過多,也能發生代謝性鹼中毒。
5、鹽皮質激素過多
包括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