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氯化六氨合鈷的結構和性質
[Co(NH3)6]Cl3是反磁性的,低自旋的鈷(III)處於陽離子八面體的中心。由於陽離子符合18電子規則因此被認為是一例典型的對配體交換反應呈惰性的金屬配合物。作為其對配體交換反應呈惰性的一個體現,[Co(NH3)6]Cl3中的NH3與中心原子Co(III)的配位是如此的緊密,以至於NH3不會在酸溶液中發生解離和質子化,使得[Co(NH3)6]Cl3可從濃鹽酸中重結晶析出。與之相反的是,一些不穩定的金屬氨絡合物比如[Ni(NH3)6]Cl2,Ni(II)-NH3鍵的不穩定使得[Ni(NH3)6]Cl2在酸中迅速分解。三氯化六氨合鈷經加熱後會失去部分氨分子配體,形成一種強氧化劑。
三氯化六氨合鈷中的氯離子可被硝酸根、溴離子和碘離子等一系列其他的陰離子交換形成相應的[Co(NH3)6]X3衍生物。這些配合物呈亮黃色並顯示出不同程度的水溶性。
氯化鈷(Ⅲ)的氨配合物有多種,主要是三氯化六氨合鈷(Ⅲ),[Co(NH3)6]Cl3,橙黃色晶體;三氯化五氨·水合鈷(Ⅲ), [Co(NH3)5(H2O)]Cl3,磚紅色晶體;二氯化氯·五氨合鈷(Ⅲ), [Co(NH3)5Cl]Cl2,紫紅色晶體,等等。它們的制備條件各不相同。在有活性碳為催化劑時,主要生成三氯化六氨合鈷(Ⅲ);在沒有活性碳存在時,主要生成二氯化氯·五氨合鈷(Ⅲ)。
配離子Co(NH3)6 3+中心離子有6個d電子,通過配離子的分裂能Δ的測定並與其成對能P(21000cm-1)相比較,可以確定6個d電子在八面體場中屬於低自旋排布還是高自旋排布。在可見光區由配離子的A—λ(吸光度—波長)曲線上能量最低的吸收峰所對應的波長λ可求得分裂能Δ:1/(λ*10^-7)(cm-1)
式中λ為波長,單位是nm。
含鈷廢液與NaOH溶液作用後將鈷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下來,經洗滌後再用HCl還原成二價鈷,經蒸發濃縮後可回收氯化鈷。
㈡ 碘離子和氯離子能不能夠大量共存,會不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氯離子,硫離子,碘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共存,因為硫離子可與氫離子結構生成HS-、H2S
在鹼性條件下可以共存
㈢ 圖中劃線的解析,開頭說是碘離子和氯離子,為什麼下一句就成了碘單質和氯氣高一化學
要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就需要用比碘單質氧化性還強的氧化回劑,但是氧化劑氧化性比答氯氣還強,就會把氯離子也氧化了。
假如氧化劑的氧化性不如碘離子,假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了碘單質和還原產物,但是氧化性差的氧化劑,對應的還原產物還原性就很好,就會把碘單質還原成碘離子。所以反應就又回去了。所以氧化性不如碘離子的氧化劑,不會與碘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㈣ 碘離子可以氧化氯離子嗎
不可以,I-已經是碘的最低價了,沒有氧化性,I的單質也不能氧化Cl-,因為Cl的氧化性比I強
㈤ :氯化銀和碘離子生成碘化銀和氯離子,所設計的原電池
AgCl + I- = AgI + Cl-
非氧化還原反應
Ag,AgI|I-||Cl-|AgCl,Ag
㈥ 碘離子、溴離子、氯離子誰的還原性強
氧化性大小順序
F>Cl>Br>Fe3+>I>SO2>S
則還原性從小到大順序F-<Cl-<Br-<Fe2+<I-<SO32-<S2-,因此碘離子、溴離子、氯離子的還原性逐漸減小
㈦ 溶液中有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通入氯氣先置換誰
因為還原性: Cl-<Br-<I- 還原性強的先反應,因此,通入Cl2後,I-優先反應,置換出 I2隻有I-反應完了,還有Cl2的話,Br-接著反應
㈧ 碘離子和氯離子能共存嗎 不會發生置換反應嗎
不會反應,若要反應則應碘離子失電子,氯離子得電子,然而氯離子已經是最低價態,所以不反應。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置換出另一種單質,這里是離子,不過碘離子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㈨ 溴離子與碘離子和氯離子的鑒別
l
1.
所用試劑:新制氯水、苯(或四氯化碳);
2.
鑒別原理:
溴離子和碘回離子具有較強的還原答性,加入氯水可以使其氧化發生置換反應得到溴單質和碘單質:
因為溴在水中顏色為黃色橙色,碘在水中顏色為深黃色褐色。可以區別;若溴和碘較少,顏色就比較接近,不易區別。因此常再加入萃取劑苯或四氯化碳,萃取之後,顏色變化明顯,容易確認。
㈩ Ag離子與碘離子和氯離子反應先後為什麼同時有碘離子
先和碘離子反應,因為碘化銀的溶度積更小。或者可以這么看,即使產生氯化銀,氯化銀還是會和碘離子反應生成更加難溶解的碘化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