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濾波電路里並聯一個電解電容 ,和一個小的瓷片電容 濾波電路里有一定的交流成分 大電容是電解電容,有
電容量越小,對高頻率的阻抗越小,同理,電容量越大,對低頻率的阻抗越小。為此,濾波電路里並聯的電解電容(大容量),對交流脈沖(低頻)濾除掉,使之趨於平滑;並聯小電容量濾除交流高頻雜波,減小干擾雜波。
2. 12v直流電機電路中為什麼要加一個大一個小的電容
主要是消除電機電刷電火花產生電磁輻射干擾其他電器設備。接個電容可以過濾內雜波,大電容濾波容性能更好,但是由於大電容因為自身自感效應較大,不能過濾高頻率的雜波,所以再接個小電容,用來過濾高頻率的雜波,因為它的自感效應較小,對過濾高頻波的阻礙較小。
3. 電容值的大小與濾波頻率有什麼關系,例如一個4..7Nf的電容能夠濾除多少頻率的雜波信號啊,求詳細解釋
電容濾波是與具體的電路有關的。單獨一個電容是無法計算的。
4. 什麼是過濾電容
那不來叫過濾電容,而是叫做源濾波電容。
濾波電容的作用,一般是用於濾除高頻信號而保留低頻信號,或者濾除交流信號而保留直流型號。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濾除低頻、直流信號,而保留高頻、交流信號。
要看電容怎麼接。請自行查閱相關專業書籍。
5. 如何區分主板的好壞
「cpu看主頻,內存看大小,硬碟看容量」......LZ你說的那是性能高低,「好壞」一般是指質量......影響主板質量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個:
1.電容
電容在主板中主要用於保證電壓和電流的穩定(起濾波作用)。現在的個人電腦越來越快,隨著CPU主頻和系統匯流排工作頻率的提高,對主板供電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主板穩定工作的前提是必須有純凈的電流供應。從機箱電源出來的電流如果用示波儀器觀察會發現有很多的尖峰和雜波,這些尖峰和雜波都是主板穩定工作的大敵,因此主板必須對電源進行過濾和凈化才能使用,針對不同的雜波用不同的元件來進行過濾和凈化。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線圈和電容。原始電流首先流經扼流線圈(俗稱線圈),因為線圈有一個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過濾掉一些高頻雜波,然後進入電容組進一步過濾、凈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所以,主板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在其電容上。
那麼,怎樣從外觀上來簡單判斷主板電容的好壞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⑴按照顏色來區分:黑色的電容最差,綠色的電容要好一些,藍色的電容要比綠色的電容又要強一點。所以我們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圍濾波電容都用的是綠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則是黑色的。藍---->綠---->黃---->黑 (最次)
⑵從指標上區別:電容電壓的范圍非常重要,可以在電容上看到"+、-"的字樣,這是電容電壓的承受范圍,這個數值越小電容則越好。一般是6.3V 也有用10V 、12V、 16V。
⑶看電容的容量:按照Intel主板技術白皮書的說法,現在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濾波電容單個容量最低為1000μF,一般主板都採用1000μF的電解電容(很會精打細算啊),而在Intel的原裝主板上,這樣的電容單個容量高達3300μF,這就是大家推崇Intel主板穩定性的原因之一。
⑷從數量上看: 目前有些主板喜歡用少量的幾個大電容來替代一堆的小電容,這樣從用料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從生產成本上看則減小了,因為這些電容都是人工安裝的,零件越少人為安裝的步驟也越少,人工花費就越低,維修也相對方便,生產成本也可以降低。這就是題外話了,不再多說。總之,一塊性能出眾的主板必定擁有眾多高品質的電容。
2.插件
通過插件識別主板好壞: 一塊好的主板,應該採用象AMP、FOXCONN、TEKCON、MOLEX、AMCO等一樣的大廠商的插件,這些廠商對接插件的簧片及觸點進行過特殊處理,其剛性、抗氧化性和觸點導通電阻比普通小廠的產品有很大優勢,使用過程中多次插拔也不易變形、接觸可靠,而一些採用不知名的小廠的接插件的主板,就會給系統留下隱患,比如時常有莫名其妙的死機、花屏和系統不穩定等。
另外在購買主板時還應注意,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稍有名氣點的品牌的正品行貨主板全部採用中文包裝盒、中文說明書、提供中文客戶產品保證書;包裝盒上貼有易碎激光防偽標簽;主板上的條碼、產品質保卡上的條碼和包裝盒上的條碼相一致。
6. 主板電容起什麼作用
電容的重要性
電容在主板中主要用於保證電壓和電流的穩定(起濾波作用)。現在的個人電腦越來越快,隨著CPU主頻和系統匯流排工作頻率的提高,對主板供電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主板穩定工作的前提是必須有純凈的電流供應。從機箱電源出來的電流如果用示波儀器觀察會發現有很多的尖峰和雜波,這些尖峰和雜波都是主板穩定工作的大敵,因此主板必須對電源進行過濾和凈化才能使用,針對不同的雜波用不同的元件來進行過濾和凈化。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線圈和電容。原始電流首先流經扼流線圈(俗稱線圈),因為線圈有一個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過濾掉一些高頻雜波,然後進入電容組進一步過濾、凈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
鉭電容和鋁電容的外觀
主板上常見的電容有鉭電容和鋁電容(電解電容)。鋁電容容量較大、價格較低,但易受溫度影響、准確度不高;而且隨著使用時間會逐漸失效。鉭電容壽命長、耐高溫、准確度高,不過容量較小、價格高。除非是需要大容量濾波的地方(如CPU插槽附近),原則上最好都使用鉭電容,因為它不易引起波形失真。
電容的鑒別
那麼,怎樣從外觀上來簡單判斷主板電容的好壞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按照顏色來區分:黑色的電容最差,綠色的電容要好一些,藍色的電容要比綠色的電容又要強一點。所以我們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圍濾波電容都用的是綠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則是黑色的。
從指標上區別:電容電壓的范圍非常重要,可以在電容上看到「+、-」的字樣,這是電容電壓的承受范圍,這個數值越小電容則越好。
看電容的容量:按照Intel主板技術白皮書的說法,現在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濾波電容單個容量最低為1000μF,一般主板都採用1000μF的電解電容(很會精打細算啊),而在Intel的原裝主板上,這樣的電容單個容量高達3300μF,這就是大家推崇Intel主板穩定性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些主板喜歡用少量的幾個大電容來替代一堆的小電容,這樣從用料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從生產成本上看則減小了,因為這些電容都是人工安裝的,零件越少人為安裝的步驟也越少,人工花費就越低,維修也相對方便,生產成本也可以降低。這就是題外話了,不再多說。總之,一塊性能出眾的主板必定擁有高品質的電容。
7. 要將音頻信號中的2MHZ的雜波濾掉,加多大的電容
電容線性范圍是頻率越高,阻抗越小,但電容都有一個諧振頻率,在這個頻率點上,它的阻回抗是最小答的,超過這個頻率之後,會呈現電感特性,也就是阻抗會變大。所以如果頻率在幾百兆Hz以上的話,是不能隨便選擇濾波電容的。
但要濾掉多少dB?負載阻抗?要經過計算和試驗修正,比如
XC = 1/2πfC可以用105電容,100000皮法XC=8歐
8. 誰能幫我分析下這個電路啊!是基於AD9850的DDS信號發生器!尤其是濾波部分為什麼這么接,
原理就是電容通高抄頻阻低頻,電感通低襲頻阻高頻,不同容值不同感值濾除的雜波的頻率不一樣,最終把其他的濾除剩下1-20MH的有用波,容抗應盡量小(一般來說,小於5歐姆即可),要看你信號都有哪些雜波,根據雜波的頻率計算電容大小, 容抗Xc=1/(2πfC) ,電感的作用就是阻高頻,讓直流信號通過,讓高頻信號走電容,大小的話理論上感抗大於容抗就行,實際會大一點,感抗XL= 2πfL。你這個電路1-20M信號走C2C4C6,不同頻率雜波被C1C3C5C7濾除。直流走L1L2L3
9. 電源慮波電路中怎麼會有低高頻慮波電容
這是電容器的容抗所致!電容器對交流電的通過是其充放電特性所致,
而其充放電的速版度由電容的容量大小所決權定!也就是說,電容器對交流電的容抗是由交流電的頻率高低和電容器的容量大小所決定的!
回到正題!交流電經整流後其成份不但是脈動直流,還包含有殘餘50赫交流,100赫單向脈沖,線路雜波,整流管的自激諧波及這些雜波的高次諧波!其頻率從幾十赫到幾千赫,這些雜波如竄入後電路將是無益的!濾波電容就是要將其迴路入地!
為了使跳躍的單向脈動電流變成平滑的直流電流,我們希望濾波電容越大越好!
但大容量電容對高頻雜波的容抗很大!使其無法通過!因此只有並聯小容量電容做高通濾波用!不知你是否明白!
10. 濾波電容並聯個小電容是什麼作用
電介電容容量雖然大,但其是有感性的,為了旁路高頻,就並聯一個非電介的小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