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過濾三角形後等高線斷了

過濾三角形後等高線斷了

發布時間:2020-12-28 12:12:16

A. 擬合復合線如何加註等高線屬性

在地形測量中,要使所測的等高線真實可靠,就要在地貌的特徵處打點。
打點時盡量按順序進行:分水線,、合水線、陡坎上下、沖溝兩側及溝底必需打點,打點的密度根據地貌的復雜程度定。根據測圖要求及測圖比例,要一次性打夠點,避免點不夠回頭補點。
成圖繪制等高線要分小塊,不要把沖溝溝底,陡坎下的高程都選取上,一起建立DTM,選擇所建DTM邊界時盡量設在地形比較簡單的地貌處,這樣等高線好邊接。
真要繪好等高線糾正等高線是很重要的一環,自動生成的等高線很硬,不是很圓滑,在點位附近往往是聚集點,要把聚集點分散拉開,先要使它二次或三次擬合後進行。[摘要]利用計算機進行等高線的自動生成具有速度快的優點,然而等高線的生成受原始資料數據和測圖軟體的影響,往往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在使用CASS數字測圖軟體過程中,如何選擇地形特徵點,針對各種地貌的特點構建三角網,生成數字地面模型,是本文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 CASS數字測圖軟體 等高線 地面高程模型 計算機
1概述
隨著地面數字測圖軟體的日臻完善,全站儀及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大比例尺全野外數字測圖手段迅猛發展,已經取代了常規白紙測圖。我公司自應用南方CASS測圖軟體以來,完成了大量的各種比例尺、各種地形地貌的數字地形圖測繪工作,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現將數字測圖中等高線的繪制方法和經驗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等高線是地形圖表示地形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計算機進行等高線的自動生成具有速度快、彈性大等優點,然而等高線的生成受原始資料數據、和測圖軟體的影響,往往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在根據地形特徵點和地性線繪制等高線是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等高線的主要方法,如何正確地選擇地形特徵點,如何利用地性線構建三角網是是繪制等高線的關鍵。
2地形特徵點的選擇
全站儀採集數據時,外業司鏡員的測量經驗和碎部點選擇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內業等高線的生成質量。繪圖員必須指揮司鏡員選擇地物、地貌點,並跟隨司鏡員一起觀察地貌,描繪地性線,對於局部特殊的地貌應在草圖上開窗詳細描繪。在進行地貌采點時,可以用多鏡測量,一般在地性線上要採集足夠密度的點,盡量多觀測特徵點。例如在溝底測了一排點,也應該在溝邊再測一排點,地貌變向點和坡度變換點都要立鏡,山脊、山谷、鞍部等的寬度要測出,困難地區可採用丈量的方法並在草圖上表示,斜坡坎、陡崖,應該在坎上邊緣、崖上邊緣和坎下邊緣、崖下邊緣分別立鏡測量,並記錄坎、崖的走向,測量陡坎時,最好坎上坎下同時測點,也可以在坎上邊緣立尺,量出坎下點的比高。這樣生成的等高線才能真實的反映實際地貌。在其它地形變化不大的地方,可以適當放寬采點密度。
測量數據傳入計算機後,應先對照草圖和實地情況對數據進行查錯,剔除錯誤的高程點,對不參加構建數字地面高程模型的點要標識,如在測量居民區時,有時難免要在房頂上立鏡,此類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應使其高程為零,即讓內業建地面高程模型時不予考慮這些點。
3組成三角網建立地面高程模型
採用三角網法構成地面高程模型,若只考慮幾何條件構網,最大的問題是在某些區域可能出現與實際地形不相符的情況。如在山脊線處出現三角形穿入地下;山谷線處出現三角形懸空;也有可能出現三角形的邊跨越斷裂向的情況。這些情況下勾繪的等高線必然是錯誤的。要想得到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具體的做法如下:
(1)首先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之前,應剔除明顯高出地面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把其高程改為零即可。使用CASS軟體的「選擇地性線」功能,使三角網邊經過地性線,一般要將山脊線、山谷線、坡度變化線、地貌變向線、坡頂線和坡底線等用復合線繪出,在自動構網時首先檢索出地性線並組成控制邊,在此基礎上構成三角網。
(2)陡坎在地形圖上是用圖式符號表示,在外業採集數據時,一般都是在陡坎上邊緣或下邊緣採集特徵點高程,然後量出相應的比高。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前系統自動沿著坎毛的方向插入坎底點(坎底點的高程等於坎頂線上已知點的高程減去坎高),這樣新建坎底的點便參與三角網組網的計算。因此在構網之前必須要先將野外的點位展出來,再用捕捉最近點方式將陡坎繪出來,然後還要賦予陡坎各點坎高。只有這樣才能在陡坎處構成合理的三角網,保證等高線不穿過陡坎符號。
(3)斜坡坎和陡崖在外業採集數據時,直接獲取了上、下兩邊緣線上的特徵點的坐標和高程,在建地面高程模型時,斜坡坎和陡崖上、下的點應分別構成三角網,而讓中間形成一個斷裂帶,使等高線不能直接穿過。
(4)在地形圖上,有一定的區域范圍,等高線不可進入該區域內,比如湖泊、河流、雙線道路和房屋等。對於這些地物,外業採集數據時,邊界點應詳細實測出高程,內業構網時將其邊界作為三角網的邊,邊界上的特徵點參與等高線的內插計算,當等高線追蹤到這些地物的邊界時就不再往前追蹤,保證等高線不會穿過地物內部。
4等高線的修改、修飾
一般情況下,由於地形條件的限制,在外業採集的碎部點很難一次性生成理想的等高線,如樓頂上控制點。另外還因現實地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自動構成的數字地面模型與實際地貌不太一致,這時可以通過修改三角網來修改這些局部不合理的地方。修改時可以利用軟體的「增加三角形」、「刪除三角形」、「過濾三角形」等功能。修改三角網的工作要反復進行,直到滿足要求為止,並保存最終的三角網。然後進行等高線的修飾,等高線在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築物、雙線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雙線河、雙線渠、水庫、池塘以及注記等均應中斷。在CASS成圖軟體中提供了自動切除穿陡坎、穿圍牆、穿二線間、穿高程注記、穿指定區域內的等高線等功能,應用這些功能完全可以滿足等高線的修剪。當等高線的坡向不能判別時,還應加繪示坡線。
5手工繪制等高線
在地物復雜、田坎密集和平原地區,一般不採用自動生成等高線的方法,而是採用手工繪制等高線的方法。使用CASS軟體手工繪制等高線時,等高線會自動擬合,線體形成有很多節點,修改時非常麻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繪制等高線時不要直接使用繪制等高線工具,而使用復合線工具來繪制等高線,因為復合線非常容易拉動修改。在等高線繪制完後可以批量擬合復合線,然後把擬合後的復合線加註等高線屬性即可,採用這種方法畫出的等高線套合的非常好,非常圓滑、美觀。
6等高線的接邊
對於較大的測區,一般由幾個作業小組共同完成,在數字測圖中一般以線狀地物來劃分各作業組的測量范圍,如路、河流、水溝、山脊等,然後拼接在一起。接邊時不能直接將等高線連接起來,這樣容易造成局部地貌的變形,而應該對三角網進行連接,先在接邊處掏出一定的范圍,將該范圍的三角網進行連接、修改,要注意兩測的高程是否基本一致,是否滿足接邊的要求,是否有錯誤的高程,確認無誤後,重新生成等高線。然後再將掏出的部分與原范圍拼接在一起,並將每根等高線連接起來,形成一根根完整的等高線。
7等高線和高程點的注記
等高線的注記一般只注記計曲線,注記的字頭應指向山頂或高地,但字頭不應指向圖紙的下方,地貌復雜的地方,應注意配置,保持地貌的完整。以用圖者能方便地判讀高程為原則。高程點的注記一般選在明顯地物點和地形點上,依據地形類別及地物點和地形點的多少,其密度為圖上每100cm2內5~10個。在CASS軟體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等高線注記和高程點過濾功能。採用按一定間距自動過濾高程點後,還應手工選擇一次高程注記點,保證在明顯地物點和高程特徵點上有注記高程。
8外業巡視
採用CASS軟體「測記法」測繪數字地形圖,等高線全部在室內繪制,有別於大平板測圖,大平板測圖可以做到當站現場繪制等高線,做到「站站清、幅幅清」,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修改。所以在室內繪制好等高線後,繪圖員應進行野外巡視,特別是在地物復雜、地貌零亂、破碎的地方應重點巡視,對在等高線繪制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要現場核實。
9結論
對於數字測圖中等高線的繪制,任何一種數字測圖軟體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要想繪制出准確、逼真的等高線,測量人員對地貌的理解、工作經驗、工作責任心非常重要。本文僅敘述了在使用南方CASS軟體中積累的幾點經驗,還有很多的應用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和實踐
本文就如何生成准確合理的等高線作簡單的探討。外業的數據採集採用全站儀,內業等高線的生成利用廣州南方測繪儀器公司開發的地形地籍成圖軟體(CASS)。
一、外業數據採集 為了讓成圖軟體生成准確合理的等高線,在外業用全站儀採集數據時,除了在地貌變向點和坡度變換點都要立鏡外,對於陡坎,只要不是接近90度的,一般應該在坎上和坎下立鏡測量,並記錄陡坎的走向和坎向。 在測量居民區時,有時難免要在房頂上立鏡,此類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應使其高程為零,即讓內業建地面高程模型(DTM)時不予考慮該點。外業立鏡人的測量經驗和碎部點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內業等高線的生成質量,所以立鏡人一般由搞測量多年的老工程師擔當。
二、等高線的生成 當外業工作結束後,回到室內啟動CASS成圖軟體,設置好通訊參數,利用CASS軟體的數據傳輸功能把全站儀上的坐標數據傳出來保存為*.DAT格式的文件,然後就可以利用此文件開始內業成圖了,在這里僅討論內業成圖中等高線的生成。 首先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DTM)之前,應剔除明顯高出地面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把其高程改為零即可。重要的一點是要使用「選擇地性線」功能,使DTM的三角網邊經過地性線,一般要將山脊線、山谷線、坡度變化線、地貌變向線、坡頂線和坡底線等用復合線繪出,在建DTM時考慮地性線,當然陡坎的坎上和坎下沒有同時測量時,應在建DTM之前先繪出,並注意輸入坎高,然後建DTM時根據提示選擇考慮陡坎。只有這樣才能生成合理的DTM三角網,進而繪出准確逼真的等高線。如果不考慮這些地性線,而用坐標數據文件直接生成三角網,往往會出現三角網邊橫穿陡坎、山脊線等不合理現象,以此繪制的等高線將失真。 另外在南方CASS軟體中提供了對三角網中的三角形進行增加、刪除、調整等功能,可使最終的DTM更加合理。
三、等高線和高程點的注記 等高線的注記一般只注記計曲線,注記的字頭應指向山頂或高地,但字頭不應指向圖紙的下方,地貌復雜的地方,應注意配置,保持地貌的完整。 關於高程點的注記一般選在明顯地物點和地形點上,依據地形類別及地物點和地形點的多少,其密度為圖上每100cm2內5~10個。在南方CASS軟體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等高線注記和高程點過濾功能。
四、等高線的修飾 等高線在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築物、雙線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雙線河、雙線渠、水庫、池塘以及注記等均應中斷。 在南方CASS成圖軟體中提供了自動切除穿陡坎、穿圍牆、穿二線間、穿高程注記、穿指定區域內的等高線等功能,完全滿足等高線的修剪。 當等高線的坡向不能判別時,還應加繪示坡線。
五、結論 要想在數字化成圖中自動生成准確逼真的等高線,測量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強大的成圖軟體功能缺一不可。如:要求1:50000,先畫成了1:500),最後要修改圖形比例尺,但是由於等高線已經附有高程值,所以相當於修改了三維屬性,但只能修改平面的寬度,不能修改高程,有一個辦法,若錯的有規律,可以把等高線層單獨放開,比如:50的曲線值該為25.你就先畫一個值為25的線,然後選那全部曲線,以50的線基點,整體MOVE到25上去.可以直接修改等高線的標高呀方法是一樣的,比如:現在50.124的曲線值該為25.你就先畫一個值為25的線,然後選那全部曲線,以50.124的線基點,整體MOVE到25上去.在高度上移動,平面上是沒變化的. 在測繪領域中通常採用等高線來表示地貌。所謂等高線是指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鄰點所集合而成的閉合曲線。用等高線表示地貌,不僅能明顯表示出地面的起伏狀態,而且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點的高程,便於在圖上進行工程的規劃設計.
首先了解幾個概念: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76d6e01000boc.html) - 繪制等高線_董新宇_新浪博客
地性線:地貌結構線在數字化成圖軟體中統稱地性線。地性線包括:山脊線、山谷線、變坡線.
山脊線:山體兩側坡面的交線,沿山體方向沿伸至最高結合部山頂至鞍部的連線,也稱分水線或分水嶺.
山谷線:山體兩側坡面從山脊向下沿伸至最低結合部的連線,也稱匯水線;兩個傾斜度不同的坡面點為變坡點,變坡點與變坡點之間的連線為變坡線。
地形測量中也把這幾種線稱為地貌結構的骨架線.
外業的數據採集採用RTK,內業繪制等高線用南方CASS6.1成圖軟體
一、外業數據採集
為了讓成圖軟體生成准確合理的等高線,在用RTK採集數據時,除了在地貌變向點和坡度變換點都要打點外,對於陡坎,只要不是接近90度的,一般應該在坎上和坎下立打點.對於陡坎形狀變化的地方要打點,對於很直的陡坎要每隔15--20米打一點.區分陡砍和斜坡,陡砍是砍上和砍下的圖面投影寬度小於1MM(即實際1M),反之圖面投影大於1MM的要畫為斜坡。對1:1000圖而言.
在測量居民區時,都要在房頂上打點,此類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應使其高程為零,即讓內業建地面高程模型(DTM)時不予考慮該點.外業跑尺員的測量經驗和碎部點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內業等高線的生成質量,所以立鏡人一般由搞測量多年的老工程師擔當。但用工程師立棱鏡的做法有點誇張,成本過高.結合私人外業測量節約成本的考慮其實只要測站選的合理,完全可以只用普通小工,甚至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只需通過對講機指揮其跑尺即可.
二、等高線的生成
在地形圖中,等高線是表示地貌起伏的一種重要手段。常規的平板測圖,等高線是由手工描繪的,等高線可以描繪得比較圓滑但精度稍低。在數字化自動成圖系統中,等高線是由計算機自動勾繪,生成的等高線精度相當高。
CASS7.0在繪制等高線時,充分考慮到等高線通過地性線和斷裂線的處理,如陡坎、陡涯等。CASS57.0能自動切除通過地物、注記、陡坎的等高線。由於採用了輕量線來生成等高線,CASS7.0在生成等高線後,文件大小比其它軟體小了很多。
在繪等高線之前,必須先將野外測的高程點建立數字地面模型(DTM),然後在數字地面模型上勾繪出等高線。
建立數字地面模型(構建三角網)
數字地面模型(DTM),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規則格網點或三角網點的平面坐標(x,y)和其地物性質的數據集合,如果此地物性質是該點的高程Z,則此數字地面模型又稱為數字高程模型(DEM)。這個數據集合從微分角度三維地描述了該區域地形地貌的空間分布。DTM作為新興的一種數字產品,與傳統的矢量數據相輔相成,各領風騷,在空間分析和決策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藉助計算機和地理信息軟體,DTM數據可以用於建立各種各樣的模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主要的應用有:按用戶設定的等高距生成等高線圖、透視圖、坡度圖、斷面圖、渲染圖、與數字正射影象DOM復合生成景觀圖,或者計算特定物體對象的體積、表面覆蓋面積等,還可用於空間復合、可達性分析、表面分析、擴散分析等方面。
我們在使用CASS7.0自動生成等高線時,也要先建立數字地面模型。在這之前,可以先「定顯示區」及「展點」,定顯示區的作用是根據輸入坐標數據文件的數據大小定義屏幕顯示區域的大小,以保證所有點可見。
注記高程點的距離(米):根據規范要求輸入高程點注記距離(即注記高程點的密度),回車默認為注記全部高程點的高程。這時,所有高程點和控制點的高程均自動展繪到圖上。
說明:此處提問在建立三角網時是否要考慮坎高因素。如果要考慮坎高因素,則在建立DTM前系統自動沿著坎毛的方向插入坎底點(坎底點的高程等於坎頂線上已知點的高程減去坎高),這樣新建坎底的點便參與三角網組網的計算。因此在建立DTM之前必須要先將野外的點位展出來,再用捕捉最近點方式將陡坎繪出來,然後還要賦予陡坎各點坎高。
請選擇地性線:(地性線應過已測點,若畫了地性線則選擇.若沒畫可不選.如不選則直接回車)
說明:地性線是過已知點的復合線,如山脊線、山谷線。如有地性線,可用滑鼠逐個點取地性線,如地性線很多,可專門新建一個圖層放置,提示選擇地性線時選定測區所有實體,再輸入圖層名將地性線挑出來。
請選擇: 1.顯示三角網 2.不顯示三角網<1>:回車(默認選1)。
說明:顯示三角網是將建立的三角網在屏幕編輯區顯示出來。如選1,建完DTM後所有三角形同時顯示出來,如果不想修改三角網,可以選2。如果建三角網時考慮坎高或地性線,系統在建三角網時速度會減慢。
命令區提示生成的三角形個數
修改數字地面模型(修改三角網)
一般情況下,由於地形條件的限制在外業採集的碎部點很難一次性生成理想的等高線,如樓頂上控制點。另外還因現實地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自動構成的數字地面模型與實際地貌不太一致,這時可以通過修改三角網來修改這些局部不合理的地方。
1. 刪除三角形
如果在某局部內沒有等高線通過的,則可將其局部內相關的三角形刪除。刪除三角形的操作方法是:先將要刪除三角形的地方局部放大,再選擇「等高線」下拉菜單的「刪除三角形」項,命令區提示Select objects:,這時便可選擇要刪除的三角形,如果誤刪,可用「U」命令將誤刪的三角形恢復。
2. 過濾三角形
可根據用戶需要輸入符合三角形中最小角的度數或三角形中最大邊長最多大於最小邊長的倍數等條件的三角形。如果出現CASS7.0在建立三角網後點無法繪制等高線,可過濾掉部分形狀特殊的三角形。另外,如果生成的等高線不光滑,也可以用此功能將不符合要求的三角形過濾掉再生成等高線。
3. 增加三角形
如果要增加三角形時,可選擇「等高線」菜單中的「增加三角形」項,依照屏幕的提示在要增加三角形的地方用滑鼠點取,如果點取的地方沒有高程點,系統會提示輸入高程。
4. 三角形內插點
選擇此命令後,可根據提示輸入要插入的點:在三角形中指定點(可輸入坐標或用滑鼠直接點取),提示高程(米)=時,輸入此點高程。通過此功能可將此點與相鄰的三角形頂點相連構成三角形,同時原三角形會自動被刪除。
5. 刪三角形頂點
用此功能可將所有由該點生成的三角形刪除。因為一個點會與周圍很多點構成三角形,如果手工刪除三角形,不僅工作量較大而且容易出錯。這個功能常用在發現某一點坐標錯誤時,要將它從三角網中剔除的情況下。
6. 重組三角形
指定兩相鄰三角形的公共邊,系統自動將兩三角形刪除,並將兩三角形的另兩點連接起來構成兩個新的三角形,這樣做可以改變不合理的三角形連接。如果因兩三角形的形狀特殊無法重組,會有出錯提示。
7. 刪三角網
生成等高線後就不再需要三角網了,這時如果要對等高線進行處理,三角網比較礙事,可以用此功能將整個三角網全部刪除。
8. 修改結果存檔
通過以上命令修改了三角網後,選擇「等高線」菜單中的「修改結果存檔」項,把修改後的數字地面模型存檔。這樣,繪制的等高線不會內插到修改前的三角形內。
注意:修改了三角網後一定要進行此步操作,否則修改無效!
當命令區顯示:存檔結束!時,表明操作成功。
繪制等高線
完成第一、二步操作後,便可繪制等高線了。等高線的繪制可以在繪平面圖的基礎上疊加,也可以在「新建圖形」的狀態下繪制。如在「新建圖形」狀態下繪制等高線,系統會提示您輸入繪圖比例尺。
用滑鼠選擇「等高線」下拉菜單的「繪制等高線」項,命令區提示:
最小高程為490.400米,最大高程為500.230米
請輸入等高距〈單位:米〉:根據比例尺,按圖式規范的要求輸入等高距,例如輸入1,回車。
請選擇: 1.不光滑 2.張力樣條擬合 3.三次B樣條擬合 4.SPLINE <1>:選擇等高線繪制的方式,例如輸入3,回車。
如果選1,繪制出來的等高線是折線,是分析三角網得來的最原始圖形,在此基礎上進行擬合就可得到更光滑的等高線。因此選2就是把折線進行張力樣條擬合,這時的等高線最忠實於地形,也比折線美觀。
三次B樣條是最優的等高線生成方式,用這種方式生成的等高線最光滑,外觀最好,但是會有少許失真。因此,如果你用三次樣條生成等高線後,發現等高線沒有過整數高程點,就是原因了。
等高線的修飾
1. 注記等高線
選擇需注記的等高(深)線:移動滑鼠至要注記高程的等高線位置,
依法線方向指定相鄰一條等高(深)線
等高線的高程值即自動注記在A處,且字頭朝B處。
在等高線上注記高程
2. 切除穿陡坎等高線
按照制圖規范,等高線不應穿過陡坎,在分析DTM繪出等高線後,應對穿過了陡坎的等高線進行處理,CASS7.0提供了自動切除所有等高線穿過指定陡坎的功能。運行此功能,系統提示如下:
請選擇:1.選擇陡坎?2.全部陡坎<1>默認選擇1,如果直接回車下一步就是選擇陡坎,如果選2,系統會自動在圖中尋找所有陡坎,無需手工逐個選取。
再次回車,系統將會開始處理,自動將所有等高線與陡坎的重疊部分切除。
3. 切除穿圍牆等高線
程序自動切除所有等高線穿過指定圍牆的部分,要注意用滑鼠點取圍牆時應選圍牆骨架線。即白色的線條。
4. 切除指定二線間等高線
命令區提示:
選擇第一條線:用滑鼠指定一條線,例如選擇公路的一邊。
選擇第二條線:用滑鼠指定第二條線,例如選擇公路的另一邊。
程序將自動切除等高線穿過此二線間的部分。
5. 切除穿高程注記等高線
程序自動切除所有等高線穿過高程注記的部分。在注記了高程後,可用此功能將等高線進行處理。
6.切除指定區域內等高線
選擇一封閉復合線,系統將該復合線內所有等高線切除。注意,封閉區域的邊界一定要是復合線,如果不是,系統將無法處理。
7.等值線濾波
此功能可在很大程度上給繪好等高線的圖形文件減肥。一般的等高線都是用樣條擬合的,這時雖然從圖上看出來的節點數很少,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選中等高線,你會發現圖上出現了一些夾持點,千萬不要認為這些點就是這條等高線上實際的點。這些只是樣條的錨點。要還原它的真面目,請做下面的操作:
用「等高線」菜單下的「切除穿高程注記等高線」,這時,在等高線上出現了密布的夾持點,這些點才是這條等高線真正的特徵點,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個很簡單的圖在生成了等高線後變得非常大,原因就在這里。如果你想將這幅圖的尺寸變小,用「等值線濾波」功能就可以了。執行此功能後,系統提示如下:
請輸入濾波閥值:<0.5米>這個值越大,精簡的程度就越大,但是會導致等高線失真(即變形),因此,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值。一般選系統默認的值就可以了。
各種繪圖軟體存在的,根據DTM繪制等高線的誤差
在很多種測繪軟體中,根據DTM繪制等高線時,都有好幾種擬合的方式,南方的5.1中就有B樣條,Spline,直線(不光滑),張力樣條擬合四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是B樣條,張力樣條了,事實上最為接近實際等高線的還是張力樣條.
在採用內插法繪制高線時,是根據骨架線來確定等高線的位置及走向的,採用DTM 建模以後,使得三角網上的線都具備了高程,在三角網中找到高程值相同的點來繪制等高線.事實上除了DTM之外,還可以使用dem數字高程模型,在這其中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更新三角網,在更新時如何快速的找到需要更新數據,為使得這些更具備可行性,使用不規則三角網那就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當建好三角網,能夠很好的更新數據之後,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繪制等高線了.
1、採用B樣條,實際上在南方的5.1中的B樣條繪制的是不經過點的方式,即貝濟埃曲線擬合方式,其原理是根據相鄰的兩根線,來找到切點後進行擬合的一種曲線,也就是說,這種曲線相對於直線來講是內切的.
但在原則上,等高線應該是要經過指定高程值的點上的.採用這種方法也有一點好處就是能夠很好的控制曲線的走向,所以採用這種方式一樣不會有交叉的現像出現.
2、採用spline,這種方式是經過點的,但由於不能夠很好的控制曲線的走向,在數據比較苛刻的條件下則會產生交叉的現像.
3、直線,直線雖然經過點,但直線性的等高線只是被稜角化了等高線,但事實上等高線應該是平緩的,而不是直的,這也是描述的一種方式
4、採用張力樣條曲線,相對於B樣條來講,顯得更有價值.如果說貝濟埃曲線是內切型的,則張力樣條則是外接型的,張力樣條曲線通過該點,並有效的控制了曲線的方向,使交叉的現像降至最低限度,並在成果的精度上更正確的描述出等高線的方向,走向及舒張程度。
如下圖所示,其採用B樣條與採用張力樣條曲線所繪制的等高線最大相差近70CM,可見已經完全影響到了等高線的精度。

B. 已知三角形ABC的標高投影,求三角形平面的等高線,最大傾斜角和傾角a.拜託了


認真仔細看看吧。

C. 南方CASS裡面生成等高線的時候如何編輯三角網

這個憑經驗,甚至有時候是憑感覺。例如你測了一塊區域的地形,但是你的三角網中有的三角形出了這個區域,那麼這些三角形就是多餘的,應該刪除掉

D. 等高線地形圖三角形表示什麼

讀圖可得,圖中三角形表示的是山峰,甲處是陡崖,C處是山脊.
故選:D.

E. 讀世界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圖,三角形代表山峰

你好。(1)答案:111;先升高後降低。 解析:緯度差一度相差111千米;從A到B要經內過山脊,所以先升高後降容低
(2)答案:溫和多雨;受西風帶控制;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解析:地球位於近日點時北半球為冬季。C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3)答案:西北;大。 解析: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A等高線密集,坡度大。B等高線稀疏,坡度小。在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大。
(4)答案:AD。 解析:北印度洋的洋流流向為冬逆夏順,和季風方向一致;亞歐大陸上的等溫線冬季向南凸,夏季向北凸;北太平洋冬季形成阿留申低壓,夏季形成夏威夷高壓。冬季的時候夏威夷高壓勢力減弱;通過計算出零時所在的經線為15°W,確定今天的范圍是15°W向東到180°,總共跨195個經度。昨天的范圍是180°向東到15°W,總共跨165個經度,得出今天與昨天范圍之比為13:1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F. c++用三角網生成等高線演算法

1)任取一個參考點作為起始點P1,找出P1附近的一個參考點P2,以兩點連線為基邊,專計算其直線方程。
2)再屬在附近找第三個點。取到前兩點的距離平方和最小的點作為候選點,以該三點作圓,判斷周圍是否有落入該圓的點。如果有,則該三角形不是狄洛尼三角形,再選用第二個候選參考點進行同樣的操作,直到沒有其他參考點落入外接圓內為止,則該三角形就是狄洛泥三角形。
3)分邊以該三角形的一邊作為基邊,用同樣的方法形成其他三角形。直到所有參考點都參與構造狄洛尼三角網為止。

G. 環形交叉口進口車道的停車視距是三角形嗎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兩條道路在同一個平面上交叉的部分,俗稱路口。按形狀分為十字形、X形、T形、Y形、環形(即圓環)等。
1.1交叉口渠化設計基本原則
(1)分離原則:渠化設計應盡可能減少不同交通流之間的干擾,通過交通標志標線引導交通參與者按照車道分離、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導原則:明確不同交通流的行駛軌跡,通過單向交通、變向交通、專用道、禁止左轉等措施疏導交通流。
1.2交叉口渠化設計要點
(1)進口道適當拓寬,與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理論上講,兩條等級相同道路相交,車輛通過交叉口的有效時間一般僅相當於路段通行時間的一半左右,交叉口進 口道的通行能力僅為路段的一半。那麼,交叉口的進口車道數一般是路段車道數的一倍。依據交叉口的交通需求特性進 行交叉口的進、出口道數設計,與相接 道路的通行能力相匹配。交叉口拓寬是 以空間換取時間,所以在城市路網規劃 中,交叉口紅線須考慮交叉口拓寬。通常路段2車道交叉口渠化成4車道,路段3車道交叉口至少渠化為5車道。
(2)停車視距、路緣石半徑、車道寬度滿足要求
平面交叉口轉角處規劃紅線應做成圓曲線或切角斜線,並須滿足視距三角形要求。視距三角形范圍內,不得有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標高1.2m的視線障礙物。平面交叉口轉角處路緣石轉彎半徑應滿足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行駛要 求,過寬會導致車輛通過交叉口時車速過快,安全隱患較大;而過窄則會使車輛通過交叉口不順暢,影響到車道的通行能力。車道寬度也是影響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以及涉及到道路安全的重要因素。城市道路交叉口進口車道一般為3m,最小可設為2.75m;出口車道的寬度一般為3.5m,最小可設為3.25m。
(3)利用渠化島保持交通流順暢,減少交通隱患
交通流順暢與否,既影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又影響交叉口的行車安全。通過增設導流島,配合導流線和相應的標志標線,明確各股交通流運行軌跡;上流直行進口道與下流出口道對齊,明確轉彎車流路徑,特別是右轉車流,面積過大處增設三角形渠化島。
(4)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合理組織自行車交通
國內一般規定,當人行過街橫道大於15m時,需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兩塊板、四塊板道路利用中分帶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一塊板、三塊板道路需增設安全島。在歐洲發達 國家,信號交叉口一般都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信號燈布設在安全島上。
(5)重視交叉口景觀,合理設置交叉口綠化,功能與景觀並重
交叉口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節點,因此從美學上對交叉口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合理的交通設計、增強交通流的連續性,以及使較少機動車在交叉口延誤外,道路綠化、 線形等景觀設計也是交叉口設計的重要部分。另外道路綠化能夠起到交通管制和誘導交通的作用。
2
、交叉口豎向設計
交叉口豎向設計的目的,是要統一解決相交道路之間以及交叉口和周圍建築物之間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車、排水和建築藝術三方面的要求。
2.1交叉口豎向設計基本原則
(1) 主、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縱橫坡度一般均保持不變(非機動車道縱坡、橫坡可變),次要道路的縱橫坡度可適當改變。
(2) 同級道路相交,縱坡一般不變,橫坡可變。
(3) 路口設計縱坡不宜太大,一般不大於2%,困難情況下,不大於3%。
(4) 交叉口豎向設計標高應與四周建築物地表標高相協調。
(5) 為了保證交叉口排水流暢,設計時至少應有一條道路的縱坡背向交叉口以外。
(6) 合理確定變坡點和布置雨水口。
2.2交叉口豎向設計要點
(1) 方格網法:
在交叉口范圍內,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線為坐標基線打出5m×5m或10m×10m的方格網,測出各方格點的地面標高,計算確定設計標高和挖、填施工高度的方法即為方格網法。方格網法便於施工放樣,通常適用於道路正交或接近於正交的簡單交叉口設計。
(2) 設計等高線法:
設計等高線法是在交叉口設計范圍內,選定路脊線和劃分標高計算線網,算出路脊線和標高計算線網上各點的設計標高,最後勾劃出設計等高線並計算出各點填、挖施工高度的方法。設計等高線法與方格網法相比,能更清晰地反映交叉口的實際地形和豎向設計形狀;但存在著設計等高線上各點位置不易放樣的缺點。該法普遍用於一般道路的交叉口設計。
(3) 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
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是前兩種方法的結合,集兩者之長處。它先採用設計等高線法設計計算,再進一步利用內插法算出方格網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標出各相應點的地面標高與施工填、挖高度。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適用於大型、復雜的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從以上設計方法比較中可以看出,方格網法多用於剛性路面的簡單交叉口設計;設計等高線方法常用來解決柔性路面的交叉口設計;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集兩者之優點,適用范圍最廣,既可解決柔性路面設計問題,又可解決剛性路面設計問題。
3、交通信號配時設計
交通信號的配時設計是交通渠化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如何合理的設置相序和配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交通信號燈的功能,提高交叉口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一直是中外交通專家研究的重點。交通信號燈設置的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交通信號相位數量應盡量減少,以提高周期內有效通行時間。
(2)信號周期時長在滿足最小周期(交通流安全通過交叉口的時間)的前提下,非機動車高峰時段應盡可能採用小周期。
(3)信號配時設計應與空間設計相協調。
(4)信號相位應根據交通流實際流量及特徵靈活組合
(5)相序設計應遵循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損失時間最小的原則。

H. 基於等高線數據建立 tin 有什麼問題

1. 構造狄來洛源尼三角
在狄洛尼法中將離散分布的地形點稱為「參考點」。構成狄洛尼三角網時規定:「每個參考點組成的三角形的外接圓都不包含其他參考點」。其計算方法如下:
1)任取一個參考點作為起始點P1,找出P1附近的一個參考點P2,以兩點連線為基邊,計算其直線方程。
2)再在附近找第三個點。取到前兩點的距離平方和最小的點作為候選點,以該三點作圓,判斷周圍是否有落入該圓的點。如果有,則該三角形不是狄洛尼三角形,再選用第二個候選參考點進行同樣的操作,直到沒有其他參考點落入外接圓內為止,則該三角形就是狄洛泥三角形。
3)分邊以該三角形的一邊作為基邊,用同樣的方法形成其他三角形。直到所有參考點都參與構造狄洛尼三角網為止。
2. 內插等值點
在相信參考點之間,等高線通過之點稱為「高程等值點」,簡稱「等值點」,等值點的內插就是根據若干相鄰參考點的三維坐標求出等值點的平面坐標。由於在測量時,鄰近的參考點之間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如果之間地形變化較大則應增加控制點的測量),我們可以把兩點之間的高度變化看成是線性的

I. 讀下圖「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判斷圖中地形部位,圖中三角形表示 A.山谷 B.陡崖


小題1:D
小題2:C

J. 地理的等高線地圖中三角形符號代表「山峰」還是「山頂」

有區別

代表山頂

也就是山峰的主峰峰頂

與過濾三角形後等高線斷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立中央空調的冷凝水提升泵 瀏覽:408
正定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瀏覽:521
吉林超濾設備批發 瀏覽:488
凈水器ro膜的過濾口徑是多少 瀏覽:435
萬喜熱水器除垢決視頻 瀏覽:242
污水廠預處理有哪些工藝 瀏覽:561
污水進水水位高於標高 瀏覽:48
換完RO膜還是顯示檢修 瀏覽:740
完美凈水機濾芯如何安裝 瀏覽:795
wifi密碼mac地址過濾 瀏覽:49
污水處理廠建設倒排計劃 瀏覽:504
污水廠調試運營期間排放超標 瀏覽:1000
凈水微生物有什麼 瀏覽:940
養雞廢水cod值一般是多少 瀏覽:444
含氟廢水對生化影響 瀏覽:275
75加侖ro膜每小時制水量 瀏覽:300
山西哪裡有做樹脂瓦的 瀏覽:626
油罐廢水 瀏覽:603
反滲透的設備怎麼調 瀏覽:622
污水井蓋板有什麼作用 瀏覽:420
© Arrange www.bh1978.com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