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DI的優點有哪些
一、使用EDI的優點
1.降低了紙張的消費。根據聯合國組織的一次調查,進行一次進出口貿易,雙方約需交換近200份文件和表格,其紙張、行文、列印及差錯可能引起的總開銷等大約為貨物價格的7%。據統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用EDI後,每生產一輛汽車可節約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成500萬輛計算,可以產生12.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2.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沒有EDI系統,即使是高度計算機化的公司,也需要經常將外來的資料重新輸入本公司的電腦。調查表明,從一部電腦輸出的資料有多達70%的數據需要再輸入其他的電腦,既費時又容易出錯。
3.EDI使貿易雙方能夠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或存貨的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美國DEC公司應用了EDI後,使存貨期由5天縮短為3天,每筆訂單費用從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採用EDI貿易網路之後,使貿易的海關手續從原來的3~4天縮短到10~15分鍾。
4.通過EDI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尋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大大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EDI技術是電子信箱技術的自然發展,電子信箱的應用和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將它應用於商業事務的願望促進了EDI技術的發展。
EDI和電子信箱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通信的角度來說,EDI和電子信箱是相似的,但是它們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例如電子信箱是通過交換網路將人與人聯系起來,使人和人之間可以通過交換網路快速准確地交換信息,而EDI則是通過交換網路將兩個計算機系統聯系起來,例如將服裝進出口公司的電腦系統與海關的電腦系統聯系起來,以此簡化報關手續。所以說,EDI是計算機之間通過交換網路傳遞商務信息。此外,電子信箱與EDI的另一大不同是,電子信箱存儲和傳遞的信息是用戶(人)之間的信息,這種信息只要人能讀懂即可,不要求有一定格式(當然,你使用電子郵箱時最好給信件加上前面的稱呼和後面的祝詞,否則,對方可能就會有意見了)。而EDI通信不一樣,EDI通信的雙方是計算機,說本質一點,是計算機上的軟體。軟體可沒人那麼聰明,什麼格式都能看懂,軟體之間的通信需要格式化信息內容,況且,EDI通信內容主要是貿易中的文件和報表,使格式化信息成為可能,這是EDI與電子郵箱的另一不同。
舉一個例子,電子信箱傳遞的是普通的信件,EDI傳遞的是文件、表格,但是無論傳遞的是何種內容的信息都要將這些待傳遞的內容裝入信封,寫上收信人地址,貼足郵票,丟入郵筒。也就是說通信的過程是一樣的。
EDI不是用戶間的簡單的數據交換系統,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消息,接收方也需要按照國際統一規定的語法規則,對消息進行處理,並引起其他相關系統的EDI綜合處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的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例如,有一個工廠採用了EDI系統,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接收到來自用戶的一筆EDI方式的訂貨單,工廠的EDI系統隨即檢查訂貨單是否符合要求和工廠是否接收訂貨,然後向用戶回送確認信息。工廠的EDI系統根據訂貨單的要求檢查庫存,如果需要則向相關的零部件和配套設備廠商發出EDI訂貨單;向鐵路、海運、航空等部門預訂車輛、艙位和集裝箱;以EDI方式與保險公司和海關聯系,申請保險手續和辦理出口手續;向用戶開EDI發票;同銀行以EDI方式結算帳目等。從訂貨、庫存檢查與零部件訂貨,辦理相關手續及簽發發貨票等全部過程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既快速又准確
② 電子商務的有什麼發展
1.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簡要回顧
我國計算機應用已有40多年歷史,但電子商務僅有十多年,1987年9月20日,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了世界,揭開了中國使用互聯網的序幕。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階段:
1.1990-1993,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階段
我國九十年代開始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及山東抽紗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八個部委局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應用。
2.1993-1997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打基礎。
1993年成立國務院付總理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4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電子部、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GIIC)共同組織"北京電子商務際論壇",來自美、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亞,埃及加拿大等國700人參加。1994年10月"亞太地區電子商務研討會在京召開",使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在我國傳播。1995年,中國互聯網開始商業化。互聯網公司(ISP、.COM公司)開始興起.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我國信息化建設。1996年,全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我國信息化規劃,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3.199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③ 1997年起,edi統一採用的國際標准un/edifact是哪個組織制訂的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為簡化貿易程序促進國際貿易活動,公布了一套用於行政、商業和運輸業的EDI國際標准——UN/EDIFACT標准。
④ edi代碼向什麼機構申請
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是指利用各種與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相連的數專據與交易/事務處屬理應用平台,通過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在線數據處理和交易/事務處理的業務。 從事此類業務需要辦理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牌照,簡稱edi許可證。
哪些業務需要辦理edi許可證呢?
從事網上商城、物聯網交易、平台交易、P2P交易的企業需辦理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牌照。
edi許可證要怎麼辦理呢?辦理edi許可證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1、申請企業的注冊資金必須滿足100萬以上;
2、申請edi許可證需要企業先做好icp備案,備案後方可申請edi許可證;
3、申請edi許可證需要企業提供不少於3人的社保,關於人員最好是從事相關業務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edi許可證辦理需要什麼材料:
1、公司營業執照副本掃描件;
2、公司法人身份證掃描件;
3、公司章程;(工商調檔)
4、社保證明材料;
5、公司主要管理人員身份證掃描件;
6、託管協議協議彩色掃描件和託管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資質證書復印件;
7、互聯網域名注冊證書;
8、股東的相關證件;
9、公司股權結構圖;
10、租賃協議或房產證明;
11、企業商標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