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D指的是截留分子量
截留分子量(MWCO:molecular weight cutoff)是使用分子量大小表示的超濾膜的截留性能,又內稱作容切割分子量。
由於直接測定超濾膜的孔徑相當困難,所以使用已知分子量的球狀物質進行測定。如膜對被截留物質的截留率大於90%時,就用被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示膜的截留性能,稱為膜的截留分子量。實際上,所使用的物質並非絕對的球形,由於試驗條件的限制,所測定的截留率也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截留分子量不能絕對表示膜的分離性能。也就是說3KD分子量的產品有可能透過膜也有可能被膜攔截,一般來說希望3KD的產品全部透過,需要選擇截留分子量更大的膜,比如5KD
『貳』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備超濾採用什麼技術
用法:及時徹底清創後,於受傷部位用本品總劑量的1/2作皮下浸潤注射,餘下回1/2進行肌內注射(頭部答咬傷者可注射於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劑量按20IU/kg體重計算(或遵醫囑),一次注射,如所需總劑量大於10ml,可在1~2日內分次注射。TM唾液隨後即可進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兩種製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嚴格分開。
『叄』 純化的單克隆抗體,超濾濃縮的時候會把磷酸鹽離心掉導致抗體的緩沖環境變成水嗎
不會的。。。
超濾濃縮對於緩沖液成分不會有任何改變的,因為PBS中的磷酸根離子回也好答,氯離子也好,鈉離子也好都是很小的離子,可以在溶液中自由擴散,不會因為超濾離心就被甩到下層濾液中去。
你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取一定體積PBS溶液測一下pH值和電導率值,之後用超濾管去離心。取出上層未被濾完的溶液再測一下pH值和電導率值,會發現pH值和電導率值和之前測的是一樣的。即可證明未被濾完的溶液還是PBS溶液,而不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