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DI為什麼會有極水會有濃水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求高人指點~~~
EDI在正常運行時!濃水是通過電的遷移下而含離子較高的水!極水是EDI電極兩邊的水!在電流很高的時候形成的!所以會有極水和濃水!
❷ 什麼是極水
極水:在電極側帶走不需要的氯氣、氧氣和氫氣
濃水:帶走淡水側遷移過來的陰陽離子,防止結垢
EDI在正常運行時!濃水是通過電的遷移下而含離子較高的水!極水是EDI電極兩邊的水!在電流很高的時候形成的!所以會有極水和濃水!
❸ EDI超純水設備產生的極水可以回收使用嗎
在弄清楚EDI超純來水設備產生自的極水是否可以回收使用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極水?極水和濃水都是使用EDI超純水設備時才會出現的兩個名詞,極水可以在電極側帶走不需要的氯氣、氧氣和氫氣,而濃水則帶走淡水側遷移過來的陰陽離子,防止結垢。
對於EDI超純水設備來說,產生的極水是廢水,水量占進水水量的1%左右。對於產生的極水,小編是不建議回收使用的,極水電極中含有氯氣和氫氣,又同時起到給電極降溫的作用。H2、Cl2揮發出來,會造成集聚,特別是北方採暖的水處理廠房內
,可能會存在爆炸的危險。
❹ 海水中氧氣的含量是多少
春季(以1984年5月為例)
表層氧含量為4.59~8.72毫米/升。在大漁灣外出現高富氧區,中心極值達8.73,在浙閩沿岸流的影響下,等值線似舌狀向南伸展,影響至三都灣外側。而在峽區中線附近及其南部大片海域氧含量較低(〈5.2毫米/升),並向岸邊遞增。台灣淺灘的西南有一股低氧水舌向西北方向伸展。
底層氧含量為4.06~7.59毫米/升。海區中部近岸海域的氧含量略高於南部和北部,並由里向外遞減。在泉州灣外峽區中線附近有一低氧區呈水舌狀向湄洲灣方向伸入,氧含量水平梯度較大。
秋季(以1984年11月為例)
表層氧含量為4.74~6.80毫米/升。閩江口以北呈北高(〉5.8毫米/升)南低〈5.2毫米/升)、遠岸高(〉5.8毫米/升)近岸低(〈5.6毫米/升)的分布趨勢。在閩江口以南海域、湄洲灣外的不遠處有一閉合高氧區向周圍伸展,致使南日島至廈門之間海域的高氧區將近岸與外海隔開,形成東西低(〈5.2毫米/升)、中間高(〉5.6毫米/升)的分布趨勢。
底層氧含量為4.46~5.63毫米/升。北部氧含量(〉5.6毫米/升)高於南部(〈5.2毫米/升)。廈門以北海域呈由近岸向遠岸遞減的分布趨勢。廈門以南海域分布均勻。峽區中線及台灣淺灘附近氧含量較低(〈5.0毫米/升)。
❺ 水中的含氧量是多少
和溫度有關。溫度高,氧氣難以溶解進水中,含氧量就低;溫度低,氧氣容易溶解進水中,含氧量就高。一般,一公升水中的含氧量在5毫克以上屬正常
❻ 電除鹽edi濃水和極水是不是一種水
不是,這樣說,濃水就是濃縮後的水,雜質相對來說很多。
極水,和產水一樣,但是裡面富含大量的氫氣和氧氣。所以極水附近區域最好是通風,沒有明火,之前出現過極水罐爆炸事件,原因就是有人在附近抽煙。
❼ 制水設備EDI的詳細工作原理以及運行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edi是把混床和電滲析合為一體的超純水設備。靠直流電電解水分子,得專到氫離子和氫屬氧根離子,然後再生失效的陰陽樹脂。這樣edi中的樹脂就可以長期使用而不需要像混床酸鹼再生。運行時應注意第一,進水中的氧離子,氯離子不可檢出。我維修過的edi大部分都因為樹脂氧化後壓差大,流量小。第二,產水,濃水,極水在沒流量或者流量很小的情況下嚴禁通電。會燒壞裡面的樹脂,膜片,甚至外框架,並且沒有再次維修的價值。
❽ 水中溶解氧的標準是多少『
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在水中以分子狀態存在,是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通常用1升水中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對於人類來說, 健康的飲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小於6毫克/升 , 對於水中魚類而言, 溶解氧需大於4毫克/升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命活動。
❾ 水裡氧氣含量多少正常
1、水中的飽和氧氣含量取決於溫度,一般在20攝氏度條件下飽和溶解氧濃度8~9mg/L左右,鹽度對水中飽和溶解氧濃度也有影響。在天然水體中一般氧氣濃度小於飽和溶解氧濃度,這是因為水中存在有機物(特別是被污染的水體),微生物即細菌能夠利用這些有機物進行生長,同時消耗了水中的一些氧氣。
2、氧氣,化學式O₂,相對分子質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液氧為天藍色液體。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產生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躍,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
更多關於水裡氧氣含量多少正常,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52d22161610124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❿ EDI系統在製取超純水中是怎樣工作的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反滲透已經在工業上被接受,用來代替陽床和陰床,現在EDI系統也在精製領域代替了混床,與反滲透一起,EDI系統將提供一個連續運行的、無化學處理的系統。
EDI的工作流程:
EDI模塊(膜堆)是EDI工作的核心。一個簡單的EDI膜堆主要由兩個電性相反的電極和多個模塊單元對組成,一個膜單元對由一個填滿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淡水室(D-室)、一個陽膜、一個濃水室(C-室)組成。EDI膜堆包含多個膜單元堆。在每個膜堆的內部有兩個帶有600V電壓的電極,這是通過每個膜堆必需的電壓。正極帶正電壓,負極帶負電壓,電流在正極和負極之間通過30個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