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有個成品魚缸,長80。配著上濾,放在飄窗上。水總是混濁,現在反氣舉想加套滴濾好還是反氣舉的效果好
混水不一定就是過濾問題
我不是很懂養魚 像你說的水渾
可能你的飼養密度大版了 或者光照太權多
單說滴流跟氣舉 我現在養的龍魚跟虎紋 我用的是上濾溢流加氣舉
滴流缺陷不美觀 有點爆氧好
溢流優點就是靜音 剩電(加熱棒)相比滴流 加熱棒老得加熱
溢流的缺點就是容氧不夠 但是氣舉可以彌補這個問題
首先 過濾格放濾棉 每次換的時候不要都換只 換三分之一
氣舉一定要加氣頭 很多人說上濾下來的水足夠爆氧了 其實是不夠的
想要讓硝化菌培養的效果好 一定要加氣泵
自己做的氣舉 濾材下面的隔板 一定要多打幾個眼 目的是氣舉運行效率
濾材擺放 最底下是過濾環 不用說 最上面放生化球
之所以放生化球因為
1 降噪音 買越小的越好(帶棉的)
2培養硝化菌比濾棉好
3分散水流效果比過濾環好
你80的缸 弄個75mm的氣舉就夠了
效果3天 3天絕對干凈
過濾環買來的一定要煮一下 有的材質不好 多半混水都是這個東西鬧的
❷ 魚缸裝上了反氣舉那麼上過濾槽還需要放瓷環嗎只放過濾棉行嗎
成品缸原帶的濾槽空間不夠的話可以不用放環 起個物理過濾就行了 ,放環太少的話也起不了多大起作用 還是用反氣舉做生化過濾吧
❸ 上濾加反氣舉加濾桶三樣能一起用不
步驟一:首先在PVC管的下端打洞(提醒:PVC管需要堵頭),很多魚友打洞會選擇正底端的底面上打上多個小孔,按照您魚缸的水循環來開造流口,因為這樣更利於魚的糞便沖刷到水泵的吸水口。當然根據您上濾水流的大小來決定開口的大小是最明智的方式,而不是你開多大口水流就多大的,這個是不正確的想法,還有就是PVC上不需要再加管箍頭,那樣多此一舉,沒易還有害的,再說一下下面出水口的問題,因為反氣舉桶在水裡放著呢跟出口大小幾乎沒有關系的,這一點都是大家的誤解,還有見別人搞的什麼可調試出水口,其他那個是真的沒辦法,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從。
步驟二:將氣泵連接的氣盤石放到反氣舉的底端,再填滿濾材(自選),然後把反氣舉放在魚缸上濾的出水口處,讓水流平穩流入反氣舉中。
其它方法
對於上濾下水不平穩、不安靜的朋友們,我在這里說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把您上濾出水口的地方加一塊生化棉(水流不平穩主要是流水漩渦導致的水流紊亂)之後再試試效果,操作正確的話水會安靜、直線地流入缸中,不會再有雜音。再有就是反氣舉的最上端一定要高出水面一部分(最好長點),防止水流溢出。這樣一個反氣舉就能正常的工作了。沒有PVC管的朋友們也可以考慮用塑料瓶來取代,材料為2個平時喝水的礦泉水瓶,(最好是一升以上的,這樣夠體積)。將一個塑料瓶的頭部剪掉插入另外一個瓶中就成型了。反氣舉的作用不可小視,對於成品缸小體積的上部過濾槽來說無疑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缺點是影響到魚缸的美觀。
其實魚兒生活得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❹ 魚缸有了過濾桶還用反氣舉么
一般不用。
過濾桶適合草缸用,反氣舉適合養大型魚。雖然把它們串在一起並不是不可以,但會帶來一些弊端。如草缸有反氣舉二氧化碳會過多散失,大型魚缸用濾桶會使反氣舉流量變小等等。
❺ 魚缸反氣舉能用在底缸過濾嗎
首先要明確把反氣舉用在底濾你要達到什麼目的的。增氧嗎?還是養菌啊?如果是增氧的話效果真的不好,是養菌的也沒那必要了吧,底濾里的生化濾材也夠多的了。
❻ 上過濾的魚缸,想要完善過濾系統,到底是加個反氣舉,還是造浪器還是之類的什麼呢
養好魚的關鍵是過濾,而過濾主要是過濾魚便,水裡的毒素都是魚便產生的。現在通用的水族內過濾系統主要是上容濾、滴流合、底濾、濾桶、側濾、背濾,這些過濾系統形式是不同的,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缸外培養硝化菌的過濾系統。也就是說魚便要抽取到那些濾體里才能進行硝化處理的,也才能把魚便的氨清除。這些過濾系統需要通過缸內的水流才能把部分的魚便抽入濾體,但總會有些魚便因缸內水流的多向性,沒法被抽出而溶解在水裡,污染水體使氨含量升高,而把這些水體全部過濾是需要時間的,魚長時間生活在有氨毒的水體里,體質會慢慢變得虛弱就很容易受到水裡病毒的侵害,魚就容易有病厭食。所以經常需要用吸管及時地把魚便吸取出來及經常換水,以減輕過濾的負擔,這就增加了維護的難度和工作量了。網路永清過濾了解一下,這系統有自動清理魚便的功能,會有幫助的。
❼ 為什麼加大過濾和加反氣舉,過濾效果還是不理想
如何判斷過濾不理想的?改造之前NO2含量多少,改造後運行一段時間後又是多少?
❽ 里放個反氣舉,上面的上濾是不是只要物理過濾就足夠了
如果上面也有生物濾材並無壞處。是不是足夠應該對應飼養情況來說。
❾ 上過濾加反氣舉好,還是上過濾加外置過濾桶好
上過濾加外置濾桶是一種不倫不類的做法。雖然過濾效果會略好於只用一種,但效率低下。
上濾加反氣舉是常規做法,優點是濾材利用率高。缺點是占缸內空間。
其實用哪種過濾好,還是要看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