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水鹼性過重用什麼設備能過濾
有辦法,可以買個家庭用的帶納濾膜或反滲透膜的凈水器,出水應該就不會苦了 。
在現在水處理領域,用反滲透技術可以除掉絕大部分離子
2. 深井水抽上來發黃有腥味怎麼回事/井水過濾設備/井水
井水發黃採用過濾的方法緩解這種情況。
用袋式過濾器配套濾袋過濾,採用1微米的精度,過濾井水裡面的泥沙,懸浮物等。
3. 急需基礎輕型井點降水施工方案
輕型井點降水施工方案
1、工程簡介
著中重說明基礎工程中的地質概況、地下水概況以及與降水有關的情況,即為什麼要降水?
2、降水方式方法及採取的措施
現場井點布置,採用的設備型號,技術參數等。
3、降水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在降水施工過程中,技術、質量、安全、環保應注意的事項
4、計算書(附後)
本節主要討論輕型井點降水有關計算
輕型井點降水計算
一、 總涌水量計算
1.基坑總涌水量Q(m3/d),即環形井點系統用水量,常按無壓完整井井群,
用下式計算公式:
Q=1.366K (2H―s)s/ lgR―lgx0
2.單井井點涌水量q(m3/d)常按無壓完整井,按下計算公式:
q=1.366K(2H―s)s/lgR―lgr
式中:K—土的滲透系數(m/d);
H—含水層厚度(m);
s—水的降低值(m);
R—抽水影響半徑(m),由現場抽水試驗確定,也可用下式計算:R=1.95 s√H K
r—井點的半徑(m);
x0—基坑的假想半徑(m,當矩形基坑長寬比小於5時,可化成假想半徑x0的圓形井,按下式計算:x0=√F/π
F—基坑井點管所包圍的平面面積(m2);
π—圓周率,取3.1416;
二、井點管需要根數
井點管需要根數n可按下式計算:
n=m Q/ q
式中 q=65πdl 3√ K
式中:
n—井點管根數;
m—考慮堵塞等因素的井點備用系數,一般取m=1.1;
q—單根井點管的出水量(m3/d);
d—濾管直徑(m);
l—濾管長度(m);
三、井點管平均間距
井點管平均間距D(m),可按下式計算:
D= 2(L+B)/n-1
求出的D應大於15d,並應符合總管接頭的間距(一般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點系統的長度(m);
B—矩形井點系統的寬度(m);
四、例題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見圖,基坑寬10m,長19m,深4.1m,挖土邊坡1:0.5。地下水位-0.6m。根據地質勘察資料,該處地面下0.7m,為雜填土,此層下面有6.6m的細砂層,土的滲透系數K=5m/d,再往下為不透水的粘土層。現採用輕型井點設備進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機械開挖土方,試對該輕型井點系統進行計算。
解:(1)井點系統布置
該基坑頂部平面尺寸為14m×23m,布置環狀井點,井點管離邊坡為0.8m。要求降水深度s=4.10-0.6+0.5=4.0m,因此,用一級輕型井點系統即可滿足要求,總管和井點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井點系統布置處至下面一層不透水粘土層的深度為0.7+6.6=7.3m,設井點管長度為7.2m(井管長6m,濾管1.2m,直徑0.05m),因此,濾管底距離不透水粘土層只差0.1m,可按無壓完整井進行設計和計算。
(2)基坑總涌水量計算
含水層厚度:H=7.3-0.6=6.7 m
降水深度:s=4.1-0.6+0.5=4.0m
基坑假想半徑:由於該基坑長寬比不大於5,所以可化簡為一個假想半徑為x0的圓井進行計算:
x0=√F/π =√(14+0.8×2)(23+0.8×2)/3.14 =11m
抽水影響半徑:R=1.95 s√H K =1.95×4√6.7×5 =45.1m
基坑總涌水量:
Q=1.366K (2H―s)s /lgR―lgx0
=1.366×5(2×6.7―4)×4/lg45.1―lg11
=419 m3/d
(3)計算井點管數量和間距
單井出水量:
q=65πdl3√ K
=65 ×3.14 ×0.05×1.23 √ 5
=20.9 m3/d
井點管數量:
n=m Q/ q=1.1×419 / 20.9 =22根
在基坑四角處井點管應加密,如考慮每個角加2根井管,採用的井點管數量為22+8=30根。
井點管間距平均為:
D= 2×(24.6+15.6)/30―1=2.77 m 取2.4m
井點管布置時,為讓開機械挖土開行路線,宜布置成端部開口(即留3根井管數量距離),因此,實際需要井點管數量為:
D=2×(24.6+15.6)/2.4 ―2≈31.5根 用32根。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地下水滲入坑內,不但會使施工條件惡化,而更嚴重的是會造成邊坡塌方和地基承載能力下降。因此,在基坑土方開挖前和開挖過程中,必須採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坑降水法和井點降水法。
(一)集水坑降水法
1.集水坑設置
集水坑應設置在基礎范圍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據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設置一個。
集水坑的直徑或寬度,一般為0.6~0.8m。其深度,隨著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經常低於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或鋼筋籠等簡易加固。當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後,井底應低於坑底1~2m,並鋪設碎石濾水層,以免在抽水時將泥砂抽出,並防止井底的土被攪動。
2.水泵性能與選用
在建築工地上,排水用的水泵主要有:離心泵、潛水泵和軟軸水泵等。
(1)離心泵:
由泵殼、泵軸及葉輪等主要部件組成,其管路系統包括濾網與底閥、吸水管及出水管等。
離心泵的抽水原理:是利用葉輪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將輪心部分的水甩往輪邊,沿出水管壓向高處。此時葉輪中心形成部分真空,這樣,水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就能源源不斷地從吸水管自動上升進入水泵。
水泵的主要性能:包括流量、總揚程、吸水揚程和功率等。
流量是指水泵單位時間內的出水量。
吸水揚程表示水泵能吸水的最大高度,是確定水泵安裝高度的一個重要數據。(從理論上說,水泵能將水吸上10.3m,但水泵限於構造關系,其最大吸水揚程只有3.5~8.5m。實際吸水高度(揚程)還要扣除吸水管路阻力損失和水泵進口處的流速水頭損失。在水泵口徑不大、吸水管不長時,實際吸水高度可按性能表上的最大吸水揚程減去1.2m(有底閥)~0.6m(無底閥)估算。
總揚程(H)包括吸水揚程和出水揚程兩部分。
常用離心泵性能(見表)。
常用離心泵性能
型 號 流 量 總揚程 最大吸水揚程 電動機功率
? (m3/h) (m) (m) (kW)
B17 6~14 20.3~14 6.6~6.0 1.7
2B19 11~15 21~16 8.0~6.0 2.8
2B31 10~30 34.5~24 8.7~5.7 4.5
3B19 32.4~52.2 21.5~15.6 6.5~5.0 4.5
3B33 30~55 35.5~28.8 7.0~3.0 7.0
4B20 65~110 22.6~17.1 5 10.0
註:2B19表示進水口直徑為2英寸,總揚程為19m(最佳工作時)的單級離心泵。
離心泵的選擇:主要根據需要的流量與揚程而定。對基坑來說,離心泵的流量應大於基坑的涌水量,一般選用吸水口徑2~4英寸的離心泵;離心泵的揚程在滿足總揚程的前提下,主要是考慮吸水揚程是否能滿足降水深度要求,如果不夠,則可另選水泵或將水泵降低至坑壁台階或坑底上。離心泵的抽水能力大,宜用於地下水量較大的基坑。離心泵的安裝,要特別注意吸水管接頭不漏氣及吸水至少應在水面以下0.5m,以免吸入空氣,影響水泵正常進行。
離心泵的使用:要先向泵體與吸水管內灌滿水,排除空氣,然後開泵抽水。為了防止所灌的水漏掉。在底閥內裝有單向閥門。離心泵在使用中要防止漏氣與臟物堵塞等。
(2)潛水泵
是由立式水泵與電動機組合而成,工作時完全浸在水中。 水泵裝在電動機上端,葉輪可製成離心式或螺旋槳式;電動機設有密封裝置。
潛水泵的出水口徑,常用的有:40、50、100、125mm,其流量相應為:15、25、65、100 m/h
,揚程相應為25、15、7、3.5m。這種泵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移動方便、安裝簡單和開泵時不需引水等優點,因此在基坑排水中採用較廣。
使用潛水泵時,為了防止電機燒壞,不得脫水運轉,或陷入泥 中,也不得排灌含泥量較高的水質或泥漿水,以免泵葉輪被雜物堵塞。
(二)井點降水法
井點降水法就是在基坑開挖前,預先在基坑四周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抽水設備從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時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仍不斷抽水。這樣,可使開挖的土始終保持乾燥狀態,從根本上防止流砂發生,避免了地基隆起,改善了工作條件;同時土內水分排除後,邊坡可以陡一些,以減少挖土量。此外,還可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結,保證地基土的承載力,以利用提高工程質量。
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及電滲井點等,可根據土的滲透系數、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點及設備條件等選用。(見表)
各種井點的適用范圍
項次 井點類別 土的滲透系數(m/d) 降低水位深度(m)
1 單級輕型井點 0.1~50 3~6
2 多級輕型井點 0.1~50 6~12
3 電滲井點 <0.1 根據選用的井點確定
4 管井井點 20~200 3~5
5 噴射井點 0.1~2 8~20
6 深井井點 10~250 >15
1.輕型井點
輕型井點就是沿基坑的四周將許多井點管埋入地下蓄水層內,井點管的上端通過彎聯管與總管相連接,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不斷抽出,這樣便可將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1)輕型井點設備
輕型井點設備是由管路系統和抽水設備組成。
管路系統包括:濾管、井點管、彎聯管及總管等。(圖示)
1—井點管;2—濾管;3—總管;4—彎聯管 1—鋼管;2—小孔;3—塑料管
5—水泵房;6—原地下水位 ; 4—細濾網;5—粗濾網;6—粗鐵絲
7—降水後地下水位 保護網;7—井點管;8—鑄鐵頭
輕型井點全貌圖 濾管構造
濾管是井點設備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構造是否合理,對抽水效果影響較大。
濾管的直徑為38或50mm,長度為1.0~1.5m,管壁上鑽有直徑為13~19mm的按梅花狀排列的濾孔,濾孔面積為濾管表面積的20~25%,濾管外包以兩層濾網。
內層細濾網採用每厘米30~40眼的銅絲布或尼龍絲布,外層粗濾網採用每厘米5~10眼塑料紗布。為使水流暢通,避免濾孔淤塞時影響水流進入濾管,在管壁與濾網間用小塑料管(或鐵絲)饒成螺旋形隔開。濾網的外邊用帶眼的薄鐵管,或粗鐵絲網保護。濾管的下端為一鑄鐵頭,濾管的上端與井點管連接。
井點管直徑與濾管同,其長度為5~7m,可整根或分節組成。井點管的上端用彎聯管與總管相連。
彎聯管裝有閥門,以便檢修井點。彎聯管宜用透明塑料管能隨時看到井點管的工作情況。
總管宜採用直徑為100~127mm的鋼管,其上每隔0.8m或1.2m設有一個與井點管連接的短接頭。總管每節長度為4m,其間用橡皮套管連接,並用鋼箍拉緊,以防漏水。
抽水設備是由真空泵、離心泵和水氣分離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圖示)。
抽水時先開動真空泵13,使土中的水分和空氣受真空吸力形成產水氣混合液,經管路系統向上流到水氣分離器6中,然後開動離心泵14。在水氣分離器內水氣分離,水經離心泵由出水管16排出;空氣則由真空泵排出。如水多,來不及排出時,水分分離器內浮筒7上浮,由閥門9將通向真空泵的通路關住,保護真空泵不使水進入缸體。副水氣分離器12的作用是濾清從空氣中帶來的少量水分使其落入該器下層放出,以保證水不致吸入真空泵內。壓力箱15除調節出水量外,並阻止空氣由水泵部分竄入水氣分離器,影響真空度。過濾箱4是用以防止由水流帶來的部分細砂磨損機械。此外,在水氣分離器上還裝有真空調節閥21。當抽水設備所負擔的管路較短,管路漏氣輕微時,可將調節閥打開,讓少量空氣進入水氣分離器內,使真空度能適應水泵的要求。當水位降低較深需要較高的真空度時,則將調節閥關閉。為對真空泵進行冷卻,設有一個冷循環水泵17。
(2)輕型井點布置
1)平面布置(圖示)
當基坑或溝槽寬度小於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5m時,一般可採用單排井點,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側(上圖),其兩端的延伸長度不小於基坑(槽)寬度為宜。如基坑寬度小於6m或土質不良,則宜採用雙排井點。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採用環形井點(下圖);有時為了施工需要,也可留出一段(地下水流下遊方向)不封閉。井點管距離基坑壁一般不宜小於0.7~1.0m,以防局部發生漏氣。井點管間距應根據土質、降水深度、工程性質等按計算或經驗確定,一般採用0.8或1.6m。靠近河流處與總管四角部位,井點應適當加密。
一套抽水設備能帶動的總管長度,一般為100~200m。採用多套抽水設備時,井點系統要分段,各段長度應大致相等,其分段地點宜選擇在基坑拐彎處,以減少總管彎頭數量,提高水泵抽吸能力,泵宜設置在各段總管的中部,使泵兩邊水流平衡。採用環形井點時,宜在泵的對面(即環圈的一半處)的總管上裝設閥門或將總管斷開,以控制總管內水流方向,改善總管內的水流狀態,提高抽水效果。採用多套井點設備時,各套總管之間應裝設閥門隔開,這樣,當其中一套泵組發生故障時,可開啟相鄰閥門,藉助鄰近的泵組來維持抽水。同時,裝設閥門也可以避免總管內水流紊亂。
2)高程布置輕型井點的降水深度,從理論上說,利用真空泵抽吸地下水可達10.3m,但考慮抽水設備的水頭損失後,一般不超過6m。
井點管的埋置深度HA(不包括濾管),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H1——總管平檯面至基坑底面的距離(m);
h——基坑底面至降低後的地下水位線的距離,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根據實測:環形井點為1/10,單排線狀井點為1/4;
L——井點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m)。
HA值如大於降水深度6m,則應降低總管平檯面標高以滿足降水深度要求。此外在確定井點管埋置深度時,還要考慮到井點管的長度一般為6m,且井點管通常露出地面為0.2~0.3m。在任何情況下,濾管必須埋在含水層內。
當一級輕型井點達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時,可視土質情況,先用其他方法降水(如集水坑降水),然後將總管安裝在原有地下水位線以下,以增加降水深度;或採用二級輕型井點,即先挖去第一層井點所疏乾的土,然後再在其底部裝設在第二層井點。
3)輕型井點計算
輕型井點的計算內容包括:涌水量計算、井點管數量與井距的確定,以及抽水設備選用等。
井點計算受水文地質和井點設備等許多因素影響,算出的數值只是近似值。
輕型井點涌水量計算之前,先要確定井點系統布置方式和基坑計算圖形面積。如矩形基坑的長寬比大於5或基坑寬度大於抽水影響半徑的兩倍時,需將基坑分塊,使其符合計算公式的適用條件;然後分塊計算涌水量,將其相加即為總涌水量。
1)涌水量計算
無壓完整井抽水時,水位的變化如圖所示。當抽水一段時間後,井周圍的水面最後將會降落成漸趨穩定的漏斗狀曲面,稱之為降落漏斗。水井軸至漏斗外緣(該處原有水位不變)的水平距離稱為抽水影響半徑R。
根據達西定律以及群井的相互干擾作用,可推導出無壓完整井,群井涌水量如下:
式中:K——滲透系數(m/d),由實驗測定;
H——含水層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響半徑(m);
x0——環形井點的假想半徑(m);
F——環形井點所包圍的面積(m2)。
井點系統涌水量計算是按水井理論進行的。當濾管底達到不透水層頂面時,稱為完整井,否則稱為非完整井。根據地下水有無壓力,又分為無壓井與承壓井(即水井布置在承壓水埋藏區)。各類井的涌水量計算方法都不同,其中以無壓完整井的理論較為完善。
滲透系數K值,確定得是否准確,對計算結果影響較大。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有:現場抽水試驗與實驗室測定兩種。對重大的工程,宜採用現場抽水試驗,以獲得較為准確的滲透系數值,其方法是在現場設置抽水孔,並距抽水孔為x1與x2處設兩個觀測井(三者在同一直線上),根據抽水穩定後,觀測井的水深y1和y2及抽水孔相應的抽水量Q,按下式計算K值。
在實際工程中往往會遇到無壓非完整井點系統,其涌水量精確計算較為復雜,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其中有效帶的深度H0值系經驗數值,可查下表得到。
有效帶的深度H0值
S』/(S』+l) 0.2 0.3 0.5 0.8
H0 1.3(S』+l) 1.3(S』+l) 1.7(S』+l) 1.85(S』+l)
當查表得到的H0值大於實際含水層厚度H時,則取H0=H
同理,也可推導出承壓完整井環形井點涌水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M——承壓含水層厚度(m);
K、R、x0、S同前。
2)井點管數量與井距的確定
單根井點管的最大出水量q,按下式確定:
式中:d——濾管直徑(m);
l——濾管長度(m);
K——滲透系數(m/d)。
井點管的最少根數n,按下式確定:
(根)
井點管數量算出後,便可根據井點系統布置方式,求出井點管間距D。
式中:L——總管長度(m);
n——井點管根數(m)。
井距應與總管上的接頭間距(0.8m)相配合。靠近河流處,井管宜適當加密。
根據實際採用的井點管間距,最後確定所需的井點管根數。
3)抽水設備選用
乾式真空泵的型號常用的有W3、W4、W5、W6型泵,可根據所帶的總管長度、井點管根數及降水深度選用。採用W5型泵時,總管長度一般不大於100m;採用W6型泵時,總管長度一般不大於120m。
真空泵的真空度,根據機械性能,最達可達100kPa。真空泵在抽水過程中所需的最低真空度(hk),根據降水深度及各項水頭損失,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h——降水深度(m);
Δh——水頭損失,包括進入濾管的水頭損失、管路阻力損失及漏氣損失等,可近似地按1.0~1.5m計算。
水泵的類型,在輕型井點中宜選用單級離心泵(見表)。其型號應根據流量、吸水揚程及總揚程而定。
水泵的流量(3m/h),應比基坑涌水量增大10~20%,因為最初的涌水量較穩定的涌水量大。如採用多套抽水設備共同工作時,則涌水量要除以套數。
水泵的吸水揚程,要克服水氣分離器上的真空吸力,也就是要大於或等於降水深度加各項水頭損失,參見上式。因此,必須選擇吸水揚程較大的水泵,以免水泵排不出水。
水泵的總揚程,應滿足吸水揚程與出水揚程之和。出水揚程系包括實際出水高度及出水水頭損失。在輕型井點中,出水水頭損失可按實際出水高度的15~25%估算。多級井點系統中第二級井點以下的水泵,應選用總揚程較大者,以免需要中途接力。
(4)輕型井點施工
輕型井點系統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備、井點系統安裝與使用。
井點系統的安裝順序是:挖井點溝槽、鋪設集水總管;沖孔,沉設井點管,灌填砂濾料;彎聯管將井點管與集水總管連接;安裝抽水設備;試抽。
井點系統施工時,各工序間應緊密銜接,以保證施工質量。各部件連接頭均應安裝嚴密,以防止接頭漏氣,影響降水效果。
井點管沉設可按現場條件及土層情況選用下列方法:
1)用沖水管沖孔後,沉設井點管;
2)直接利用井點管水沖下沉;
3)套管式沖qiang水沖法或振動水沖法成孔後沉設井點管。
常用離心泵性能
型 號 流 量 總揚程 最大吸水揚程 電動機功率
?
4. 我想在做一套農村飲用水設備,過濾井水河水的農村飲用水設備到哪裡去做
湖南水澤環保水處理專業員:
農村居民要離開高氟水、苦鹹水以及污染了的內地下水、溝塘水等帶來的容危害,有效地預防因飲水不安全所導致的氟害病、血吸蟲病等水介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飲用水是有很多指標的,細菌、PH值、離子含量、電度率等等。我們自己是不會檢測的,只有憑借口感、氣味、水垢等來判斷。所以需要找一個專業的水處理設備公司來檢測和設計相應的水處理設備。
對於河水、井水來說,一般的需要過濾的是泥沙、鐵錳、細菌、雜物,礦物離子這幾種雜質。相應的有活性炭過濾、反滲透過濾等技術來解決。具體的在水處理設備公司都會給你設計好,你只要看對方的資質證明和案例展示,覺得可靠交給他就是了。
5. 凈水器和過濾器有什麼區別,我想買一套設備讓井水變清(井水抽上來是黃色的,有點鐵銹味,表面還有點油)
感覺那位朋友說的不對,井水自古是可以直飲的,古人可沒什麼凈水器,但是的確現在地下回水污染問答題,不能直飲,建議選擇大品牌的,帶RO膜反滲透技術的,實驗正品可以去處水中重金屬已經細菌,能夠打到安全引用水,水比空氣的危機也不小,還是盡早安裝的好,為了家人老小的健康,一定要選大品牌的,帶濾芯更換提示的,不然有些商家會黑你,不該更換,也說臟了,該換了,價位一般在2000-4000,這是網上的價格,商場比網上都貴,你要是在網上買就到京東或天貓,其他的都不敢保真
6. 涼山地區,大型修水塔。我打的八十米深水井,由干水質不好,安裝有水錳過濾設備,這兩天壞了找不到人修,
這個要找原廠家幫忙修一下。
7. 吉林白城什麼地方能做水質檢測,農村的井水現在很混,有什麼過濾設備可以用嗎
技術監督局下面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所,或者衛生局下面的衛生監督所;市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中心均可以提供水質檢測,可按照國家標准進行106項全部檢測。至於具體的電話,可打114電話查詢。
8. 農村井水過濾設備哪裡有賣的
井水需要過濾裝置除去泥沙降低濁度,水質硬度高可以軟化(食品級樹脂)處理
如需要提純可以使用RO膜反滲透處理,消毒可選擇加氯消毒、紫外線消毒等
9. 農村的井水用什麼過濾,可以喝到放心水,網上那些都是需要更換濾芯的不實用,有什麼是適用的過濾設備嗎
正常的過濾啊~!!! 你查食用水處理 上面怎麼說 你怎麼來就好
10. 什麼叫管井井點降水
管井降水,管井井點由濾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機械等組成。
管井井點設備較專簡單,排水量屬大,降水較深,較輕型井點具有更大的降水效果,可代替多組輕型井點作用,水泵設在地面,易維護。管井埋設的深度和距離根據需降水面積、深度及滲透系數確定,一般間距10~50m,最大埋深可達100m。適用於滲透系數較大,地下水豐富的土層、砂層,含水層厚度大於5.0m。
一般該方法用於地下水位比較高的施工環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體固結,提高地基強度。
同時可以減少土坡土體側向位移與沉降,穩定邊坡,消除流砂,減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於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響,提供比較乾的施工條件,還可以減少土方量、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施工安全。
管井降水適用條件:
1、第四系含水層厚度大於5.0m;
2、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層,厚度可小於5.0m;
3、含水層滲透系數K宜大於1.0m/d.
4、適用於降水深度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