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蝦苗餌料過濾

蝦苗餌料過濾

發布時間:2020-12-23 18:40:06

⑴ 羅氐蝦苗繁殖

羅氏沼蝦蝦苗的繁育

一、親蝦的選擇與運輸

親蝦一般來源於成蝦養殖池,在10月中、下旬收集培育;選擇親蝦要注意幾個只要標准:一是個體要大、規格相對整齊,一般要求雌蝦要長10厘米以上、重25-30克;二是健康無病、體色鮮艷、活動正常、身體肥壯,附肢要完整,因此在選捕過程中要小心細致,帶水操作;三是性比合理,為使親蝦獲得較好的受精率,雌雄比以3:1為宜。在親蝦的選留數量上,可根據親蝦個體大小、來年的育苗生產的計劃量、越冬培育過程中的成活率以及育苗管理技術成熟程度等因素來確定,按經驗,通常情況下,每尾35克左右的雌蝦以生產蝦苗2000尾,越冬成活率80%計算安排。

親蝦的常用運輸方法有以下幾種:敞口帆布運輸,帆布箱規格採用0.8米×0.8米×1.0米,運輸視水溫及運輸距離靈活掌握。水溫20-23℃,運輸時間短於5小時,每箱可運親蝦20-30公斤,運輸途中需不斷充氣或充氧。鐵皮箱運輸規格採用0.8米×0.8米×1.2米,先將親蝦放入蝦箱中,蝦箱結構與蟹箱相似,規格約60厘米×70厘米×12厘米,將裝入親蝦的蝦箱放入預先裝好清水的鐵皮箱內,每個鐵皮箱可放蝦箱8-10個,每個蝦箱可放蝦5-8公斤,運輸途中需不斷充氣或充氧。尼龍袋充氧運輸,適用於少量親蝦運輸,在裝運前親蝦額刺需剪去,每隻袋裝水8公斤,如溫度20-23℃,運輸時間4-5小時,每袋可裝蝦1.5-2.0公斤。現代化的大批量運輸法則可用活水車,效果更好。

二、親蝦的培育管理

主要包括越冬管理和產前的強化培育管理。親蝦通常在淡水中越冬,採用玻璃溫室、塑料薄膜棚或深井水保溫法。親蝦越冬培育池的面積一般為50-100平方米,親蝦入池前須用漂白粉(每立方米15克)或高錳酸鉀(每立方米100克)進行蝦池消毒。親蝦放養的密度克控制在每平方米15-20尾左右,整個越冬期一般為11月份至來年的4月份,其中2月底3月初要開始產前的強化培育,其管理技術如下:

1、調控水溫:越冬前期水溫最好控制在20-23℃;進行產前培養階段,水溫應逐漸調控至25-26℃,升溫應注意平穩,日升溫應控制在3℃以內。同時在池面上方設遮光設施,避免直射光照射。

2、合理投餌:越冬前期可投喂的餌料有:魚蝦貝肉、豆餅、煮熟的大麥、玉米等,也可用配合顆粒飼料,日投喂的餌料量為蝦體重的4%左右,干餌量為1%-2%;每日投喂2次,夜間以1次投餌為主,占日投喂量的70%。越冬後期進入強化培育期,則還需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日投喂量也相應地增加至蝦體重的5%-7%。投喂前先需撈除殘餌,並根據天氣及攝食量等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餌料的種類和數量。

3、管理好水質:親蝦池應有充氣設施,50平方米的蝦池每2-4平方米需放一個氣石,白天間歇充氣,夜間應連續充氣,使蝦池水的溶氧至少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每天應及時吸污,定期換水,一般越冬池5-7天換1次水,換水量為1/3-1/2,進入強化期培育則要增加換水次數,但換水時應嚴格注意溫度變化,每小時溫度差不宜超過1℃,有條件的地方可換入已調室溫至20-23℃或25-26℃的預熱水。

4、預防疾病:親蝦入池前進行消毒,對蝦體也須消毒;在培養管理過程中則要經常檢查親蝦的活動攝食等情況,並每隔15天使用一次抗菌素,進行全池潑灑殺菌,土黴素用量每立方米水體1克或氯黴素每立方米水體用0.5克。

三、親蝦的產卵與孵化

羅氏沼蝦親蝦經水溫25-26℃強化培育半個月左右,就陸續有蝦開始交配產卵,這時應在巡池時及時將相對同時期產卵的親蝦(抱卵蝦)分批檢撈出來進行專池培育;為便於受精卵孵化後進行幼體培育,抱卵蝦可撈放至准備的幼體培育池(槽)中進行飼養至孵化出幼體。這期間的管理主要保證親蝦及受精卵孵化所需的各種條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調控水溫及鹽:羅氏沼蝦受精卵孵化最適宜水溫為26-28℃,應嚴格保證,並且在日常充氣、加換水過程中也應控制好水溫的穩定。抱卵蝦前期都在淡水中培育,當卵色由橙色變成灰色時(一般為產卵後12天左右),則開始每天相池中加入少量的海水,使鹽度逐步達到0.12-0.14%,這樣當幼體孵化出後變於適宜在鹹水中。

2、投喂餌料和管好水質:抱卵蝦在孵化期仍要堅持投餌,每天投喂新鮮魚肉、螺肉等營養豐富的動物性餌料,並要經常吸去污物殘餌。在孵化期內充氣增氧應連續不斷進行,使池水溶氧處於近乎飽和狀態。

四、幼體培育

當羅氏沼蝦的蚤狀幼體孵化出後1-2天,即應將親蝦捕出至另外的親蝦池作產後培育,而對蚤狀幼體進行專池培育。

1、培育池及配套設施要求: 池子一般為水泥池,需配備的設備有充氣泵及配套管道,進出排水水泵、發電機等。蚤狀幼體是以豐年蟲無節幼蝦為主要餌料的,所以還需配備水泥池或塑料 桶用以豐年蟲的孵化。

2、海水來源及人工海水配製方法選擇:蚤狀幼體的最適生活鹽度為0.012-0.014,所以沿海育苗均可用天然海水(無污染)於與淡水混合調配半鹹水;如天然海水水源有污染,或者是內陸地區育苗場,則可用人工海水配製海水。

3、幼體密度要求:培育池中幼體的密度一般為每立方米水體5-10萬尾,且一個培育池中幼體要求基本同期孵化出的,否則不同期幼體混在一起影響成活率,一般要求每立方米能育成淡化蝦苗2-4萬尾。

4、餌料的投喂:剛孵出的蚤狀幼體靠自身卵黃囊營養經第一次蛻皮後便開始攝食,這時可投喂的餌料以豐年蟲無節幼體為主,同時還可投喂藍藻粉、酵母、光和細胞和輪蟲等;當幼體蛻過4、5次皮後,則可加喂煮熟的魚肉碎片和蛋黃,每日3次。由於大量投喂餌料,必須注意池水保潔,每天應吸污2-3次,並適當換注新水。換水時要特別注意鹽度穩定,補充鹹淡水。只要餌料充分、充氣贈氧有保證、水溫和鹽度調控得當,經25-30天的培育,幼體便能順利變態為幼蝦。

5、幼蝦的淡化 變態後的幼蝦要經由鹹淡水環境向淡水環境逐步淡化的適應,最後才能到純淡水中生活。具體方法是逐漸向已變態完全的幼蝦培育池中加註新鮮淡水,降低鹽度。淡化過程一般在一天內完成。淡化後的幼體蝦再經3-4天暫養,培育池水溫調至與外界大池水溫相似,便可放養或銷售。

⑵ 放南美白對蝦幼體前的水怎麼消毒和怎麼培育蝦苗的開口餌料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水產養殖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據1999年底統計,我國淡水養殖面積和捕撈量均為世界第一。但由於過去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在農業生產中大量及過度使用了磷肥、氮肥,城市居民又基本使用的是含磷洗衣粉、洗滌劑,造成整個大環境水質惡化,1993年我國大面積爆發了對蝦病毒,使得整個環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部分養殖戶的對蝦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也主要是由於水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水體嚴重富營養化,給水產養殖業尤其給高檔精養池塘造成的危害更大。

廣州市九九消毒劑有限公司生產的雙劍牌二氧化氯水專用消毒劑二氧化氯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AI級安全、高效、無毒無害的環保型消毒殺菌劑。本品可在低濃度下迅速殺滅細菌、真菌、病毒、芽孢等所有微生物,無抗葯性且無殘留,剩餘的產物是微量的食鹽和水分,同時具有良好的滅藻、除腥功能。

雙劍牌二氧化氯不僅能大幅度減少水中致病微生物的數量,而且不損害浮游生物,對水體消毒、增氧,對魚類的出血性敗血病、爛腮、赤皮、腸炎、水霉病和對蝦的孤菌病、病毒病等均有顯著療效。近幾年已在海南、廣東、山東、江蘇、湖北、河南、河北等養殖地區迅速普及,並已逐漸向內地淡水養殖區滲透。

改善養殖水體環境:水體中二氧化氯的可明顯降低海水中弧菌數和細菌總數,一般每月投葯1-2次。投葯後,視水質情況,可於次日每畝補加生石灰20kg左右,調整水質酸鹼度。

防治水產養殖動物的傳染性疾病:
1、潑灑法:在疾病流行季節,全池均勻潑灑二氧化氯,用預防及治療疾病。
2、浸泡法:魚種下池前或分池時,二氧化氯溶液浸泡,可有效地預防各種傳染疾病,提高成活率;用二氧化氯溶液浸泡魚類受精卵或患病水產養殖動物,可有效地防治受精卵的水霉病和各種傳染疾病。

飼養工具消毒:各種漁業生產工具、工作人員的工作服浸泡消毒可有效杜絕細菌滋生。二氧化氯溶液可使養殖水體中細菌總數下降92%以上,並可增加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對無機氮鹽的影響不明顯。在施用過程中,並不產生有機氯等有毒副作用的物質,因此對魚蝦蟹無刺激作用,不影響魚蝦蟹攝食和正常發育。不損害浮游生物,能改善水質,除臭防腐,是真正的綠色消毒劑。

⑶ 蝦苗暫養時投喂哪些餌料

蝦苗暫養期的餌料來源主要有天然餌料及人工投喂飼料兩部分組成。

(1)天然餌回料培養

幼蝦肥答水下池比清水下池具生長快、成活率高、培育周期短、節省精料、蝦個體均勻等優點。施肥目的是為了培養好幼蝦適口的天然餌料,使幼蝦一放入培育池就能吃到充 足的活餌料。一般採用發酵熟化的有機肥料,或無機肥在幼蝦放入前1周施肥。

(2)投飼

幼蝦放後3天就可投喂適口的人工飼料,目前採用的人工餌料有魚糜、蛋羹及顆粒飼料。

⑷ 基圍蝦怎麼養

基圍蝦俗稱沙蝦,屬廣溫、廣鹽性蝦類。耐溫范圍10~37℃,最適溫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對蝦強。一般畝產可達80~150公斤,其養殖注意如下事項:
一、池塘條件與清理。選擇面積3~5畝,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無污染、沙質底的淡水池塘或蝦塘為宜。
二、施肥培餌。蝦苗放養前1周,用60~8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30厘米,畝施基肥(發酵畜糞)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養基礎餌料。
三、蝦苗放養。一般5月下旬水溫穩定在18~20℃時可放養蝦苗。蝦苗需經一星期以上時間的淡化處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養。一般畝放0.7~1.0厘米蝦苗3~4萬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暫養。蝦塘可混養10~20厘米花白鰱魚種80~150尾。
四、餌料投喂。蝦苗下塘1月內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餌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為食。1個月後投喂配合餌料,輔以鮮魚、貝肉等,投餌率一般為蝦體重的3%~5%。7~9月可適當增加投餌量,以不剩殘餌為原則,投餌次數為每天2~3次,白天投量佔1/3,傍晚2/3。
五、調水防病。蝦苗放養10天後,開始逐漸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溫季節每2~3天換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畝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既改善水質和底質,又殺菌促進脫殼生長。同時,15~20天時,應拌制1‰~3‰大蒜葯餌,連投3~5天。
六、收捕。一般養殖80~100天,蝦體長達7~10厘米即可根據市場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網捕或放水收捕,離水36小時干法活運,成活率可達90%。

⑸ 魚塘養蝦的基本知識

隨著蝦產品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蝦的面積在我國也越來越廣,但養蝦可是一門技術活,不僅要有正確的管理方法,還要處理養殖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今天就給朋友們講一講養蝦技術和養蝦的基本知識。

一、抓清淤除野

凡是養過一年蝦的蝦池由於池中殘餌和便的積累,已使池水變淺,有毒物質增多,所以放蝦苗前一定要進行清淤,保證池中水深1.2米以上,而後使用漂白粉進行「除野」,從而起到改善對蝦生長環境的作用。

二、抓肥水繁餌,適時投苗

4月下旬往蝦池內放水,使水深達到0.5米,每畝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類、輪蟲等大量繁生,以達到肥水繁殖基礎性餌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後,適量投苗,每畝投苗3至4萬尾,一定投放無病健壯的蝦苗。

三、抓調節水質

在對蝦養成前期,換水次數較小,當池水透明度降到15至20厘米時,要換一次水,換水量占池水量的1/2。養成中期,每隔10至15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占池水量的1/3養成後期,每隔5至7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量的1/4,換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層水,後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這面排水,那面進水的混水養蝦。重要提示,在降雨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層的淡水排掉,以保證池水鹽度相對穩定。

四、抓合理投餌

要自製推網一個,每早5時取樣50至100尾,認真觀測對蝦的胃及長勢,同時用旋網測定池中對蝦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數,合理投餌,在對蝦養成後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各投餌喂一次,占日投餌料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時投喂一次,占日投餌料量60%。每天的投餌料量,池中四周佔80%,灘面佔20%。但在池中水溫超過30℃時不投餌料,水中溶氧少時,不投餌料,水質惡化時不投餌料,霧大氣壓低時不投餌料,注進新水後1小時不投餌料。

五、抓防止浮頭

要堅持經常觀察,當發現雄蝦,小魚靠岸時,說明水中缺氧,是野浮頭的前兆。這時就要晝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水降溫,投放增氧劑。投料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時投餌料。切不可發現浮頭攪得圈內沉渣泛起,這只能加劇對蝦的死亡。

⑹ 怎麼養南美白對蝦

南美白對蝦安全健康養殖技術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原產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在1999年初引入我鎮進行池塘養殖。該蝦對鹽度、溫度的適應范圍廣,生長較快,養殖成活率高,產量高,適合於進行高密度飼養。目前已成為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主要養殖品種。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放養密度的不斷提高,南美白對蝦的病害問題也日益嚴重。針對我鎮目前對蝦養殖生產中的實際情況,根據《南美白對蝦低鹽度養殖技術》(該項目獲2000年度中山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南美白對蝦創高產高效育養》(該項目獲2003年度中山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山市對蝦安全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及開發》(2005年度中山市重大科技項目,其配套項目「無病毒SPF健康蝦苗培育」落戶我鎮永健蝦苗培育場),就我鎮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主要技術關鍵,編寫如下養殖技術規程,與大家共同商討。
一、蝦塘放養前的清淤消毒
已養殖多年的土塘,通常塘底淤泥層較厚。淤泥中的有機物是病原生物滋生繁殖的基質,在養殖期間,隨著水溫上升,淤泥中的有機物迅速分解,大量消耗底層水的溶解氧,並產生多種有毒物質,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甚至直接造成對蝦的死亡。另一方面,底泥的淤積減少了有效的養殖空間,既不利於放養密度和養殖產量的提高,也不利於水色和水質的穩定,容易導致病害的發生。
放苗前清塘消毒嚴格與否,直接影響到日後對蝦的生長和健康。因此,徹底的清淤消毒是預防蝦病的必要措施。
1、葯物消毒
蝦苗放養前應清除塘底多餘的淤泥,然後每畝施用75~100公斤生石灰,讓池底曝曬4~5天,以殺滅病原生物中和底泥的酸性,促進有機物的分解,改善塘底的土壤結構。蝦塘的第一次注水以剛好浸沒整個塘底為宜,注水後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畝用量為7.5~10公斤,或適量的其它含氯消劑毒消毒,以殺滅殘留的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消毒後的第三天再加註已過濾的海水或地下鹹水,使水深達0.6m左右,再全塘潑灑溴氯海因或其它含氯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
2、採用每年養殖後翻新塘底辦法
在當年對蝦生產後,將蝦塘排干塘水,曝曬至塘底龜裂,用推土機將塘底泥約15cm的表土推上塘基,以減少塘底有毒有害生物的積累。
3、殺滅野生雜魚和土蝦
畝用茶麩15~25公斤殺滅野生雜魚,畝用氯氰菊酯類葯0.1公斤全池潑灑,以徹底清除水體中野雜魚蝦。畝用0.3公斤指環清(甲苯咪唑溶液)全池潑灑,殺滅蝦塘中的福壽螺等。
4、進淡水時,必須密網把水泵進水口和出水口封好,防止雜魚和土蝦進入塘內,密網規格一般使用40目或60目。
二、餌料生物的培養
蝦塘進水後即可施肥培養餌料生物。基礎餌料生物的培養是對蝦養成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蝦苗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對對蝦苗來說,浮游單胞藻類、底生藻類、輪蟲、橈足類以及小型底棲動物等生物飼料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是人工餌料無法比擬的。蝦苗放養初期池塘中餌料生物豐富,則蝦苗生長快,成活率高,且個體生長均勻。
培養水色,施肥量要結合蝦塘的水質、土壤的肥沃度和底泥的淤積程度酌情增減。培養餌料生物時應選擇肥分全面、肥效快速的無機肥或有機肥。施肥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根據水色的濃淡酌情追加或緩減,直到水色呈現黃綠色,透明度40~50cm時放苗。應盡量避免一次性施肥量太大,以免藻類暴長而無法控制,甚至發生藻的大量死亡而導致水色的急劇變化。
在生產習慣上,我鎮多數使用地下井水的鹽度來調節養殖用水,根據蝦塘自身條件,可選擇下列肥水方法:①使用無機肥,畝施用磷肥10公斤、尿素2公斤、鉀肥1公斤。②使用有機肥,一是畝用玉糠10-20公斤+花生麩10-20公斤混合漚水。二是畝用雞糞100公斤,入袋放塘,視水色濃淡選擇是否開袋。三是畝放雜草(大草)或菜葉150-250公斤,此法多用於新塘養殖時培肥水質。
三、蝦苗的放養
蝦苗放養是對蝦養殖中的又一個重要環節。蝦苗的選擇和放養密度的確定,關繫到養殖成活率的高低、生長速度的快慢、養殖產量和效益的高低。
1、蝦苗的試水
當培好塘水後,在放養前,要通過氨氮、亞硝酸鹽、PH值、鹽度等項目的檢測,一般來說,水中的氨氮在0.2以下、亞硝酸鹽在0.1以下、PH值在7.8~8.6之間、鹽度4‰左右為適宜養殖水。取蝦苗試水,試水蝦苗在48小時內成活率在90%以上為適宜養殖。
2、選擇體質健壯的蝦苗
放養體質健壯、無疫病的蝦苗是養殖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蝦苗的選擇標准主要有:①個大質優,規模整齊,全長0.8~0.9cm;②有活力、反應敏捷,逆水游泳能力強;③體色正常,胃腸充塞度高,體表潔凈,無附著物;④要求育苗場的育苗水溫在28~31℃,盡量避免放養高溫培育的蝦苗(超出32℃為高溫育苗,培育出的蝦苗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較差,養殖成活率較低);⑤育苗過程中蝦苗生長快,變態發育正常。選購蝦苗時最好進行兩次觀察,第一次在仔蝦第6期,第二次在仔蝦第10期。比較前後兩次的觀察情況,若蝦苗的整體規格有明顯增長,說明其攝食旺盛,生長正常;⑥選擇不攜帶病毒或其他特定病源的蝦苗,最好能在放苗前2~3天對准備選購的蝦苗進行抽樣,送有關部門進行病毒檢測。⑦注意培苗場的蝦苗的鹽度與放養蝦塘的鹽度不能相差太大,一般相差不能超過2‰。
3、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
應根據蝦塘的條件、增氧設施、水源水質和飼養技術、管理水平等綜合因素決定蝦苗的放養密度。如蝦塘條件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又有配套的排灌設施和完善的進排水系統,增氧條件好,在常規養殖中,放養密度8~9萬尾/畝,最高不應超過10萬尾/畝,二、三類蝦塘通常以7~8萬尾/畝為宜。
養殖產量主要取決於養殖成活率和對蝦的個體重量,而不是單純依賴於加大放養密度。養殖密度過大,蝦苗生長緩慢,養殖周期長(約需150天)。在養殖的中、後期,隨著投餌量的增加,水質難以調控,常常需要超常規加大換水量,並全程使用各種葯物和添加劑,使生產成本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能獲得較高的產量,養殖效益也不會很好。
四、水質和底質的調控
在對蝦養殖過程中,對蝦的排泄物、殘餌、餌料溶出物以及其它生物屍體的不斷積累,會使蝦塘的水質和底質惡化,輕則影響對蝦的攝食量、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重則造成對蝦中毒死亡,甚至導致養殖的失敗。此外,由於環境壓力增大,使對蝦體質虛弱,抗病能力降低,容易發病。因此,蝦塘水質、底質的調控是南美白對蝦高產養殖技術的重點。水質和底質的改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1、培養和保持良好的蝦塘水色
水色是塘水中浮游生物質和量的綜合反映。不同的蝦塘或同一蝦塘在不同的養殖階段,水體的顏色各不相同,這是因為水中藻類的優勢種群不同所致。綠藻對高溫和強光照的適應能力比硅藻強。在我國南方地區,夏、秋高溫季節,光照強,綠色和黃綠色的水色較易培養和保持。飼養早期(40天前),塘水的透明度以30~40cm較合適;中、後期(40天後)透明度可增大到40~50cm,要求水色清爽亮澤。若水色發暗渾濁,懸浮有機物增多,開動增氧機時常在水面出現堆積不散的泡沫,說明藻類有老化跡象,塘水已經是「老水」,很可能會發生「倒水」現象,應及時適量換水或使用水質改良劑和有益微生物制劑,以維持藻類的正常生長,保持水色的穩定。
藻類對調節蝦塘水質起著關鍵的作用。藻類不僅可作為對蝦直接或間接的餌料,更重要的是藻類的光合作用可釋放大量氧氣,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同時可吸收水中各種無機鹽類和溶解性有機物,一定程度上凈化和改善蝦塘的水質。
2、增氧機的科學使用
增氧是改善水質、底質和提高對蝦養殖產量的有效手段。增氧機的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增加養殖水體的溶解氧;二是促進蝦塘底層水和表層水的混合對流,提高底層水的溶解氧水平,促進塘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減少底層水中硫化氫、氨氮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在養殖生產的中、後期,同時開動多部增氧機,可在蝦塘中形成環流使對蝦的排泄物和其它有機物集中在蝦塘中央,改善對蝦的棲息環境。
選用增氧機應在了解其功能、作用原理的基礎上,根據蝦塘的條件進行。例如水深在1.5m以下的蝦塘,可選用葉輪式增氧機,配置比例應在2~3畝/台;水深在1.5m以上的蝦塘,最好搭配使用水車式增氧機,在蝦塘的對角放置2 台水車式增氧機。增氧機的安裝位置和角度,應有利於污物在蝦塘底部中央的積聚和中央靜水面積的縮小,增氧范圍最大為好。
使用增氧機決不是僅僅為了防止對蝦缺氧浮頭,更重要的是使池水溶氧量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4mg/L以上),同時促進塘內的物質循環,改善蝦塘的水質和底質條件,為對蝦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之保持旺盛的食慾,體質強健,生長迅速,以預防病害的發生,達到增產穩產的目的。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不能機械地每天定時開機,而應根據天氣、水質、底質的變化,結合對蝦的放養密度和個體規格,靈活掌握。不要認為晴天藻類的光合作用強,不開增氧機對蝦亦不會缺氧浮頭。由於池水的透明度較小,光照不能達到塘水的中、下層,藻類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尤其是炎熱的夏天,熱阻力使得溶解氧和水溫分層,表層水中豐富的溶解氧不能擴散到底層水中,底層的溶氧水平會越來越低,影響對蝦的正常攝食生長。所以,即使是在藻類光合作用較強的中午前後,開啟增氧機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直接增加水體的溶氧量外,更重要的是將溶氧豐富的表層水帶到塘底,提高底層水的溶氧水平,同時又把無機鹽類含量較豐富的底層水帶到表層,促進藻類的穩定生長,起到互補作用。晴天中午前後1點~3點鍾開機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增氧措施,晚上在9點~次日清晨8點開機。
此外,陰雨天氣或蝦塘水透明度突然變大時,藻類的光合作用減弱,造氧減少,塘水的溶氧量較低;無風炎熱天氣,塘水分層現象明顯,塘底較易缺氧。若遇上述情況,應盡量多開增氧機,並結合換水或採取其它處理措施,防止缺氧現象的發生。
3、減少蝦塘污染物的積累
進行對蝦養殖過程時,中、後期隨著對蝦個體的長大,日投飼量的不斷增加,蝦塘的有機物負荷不斷增大,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在無法排走塘底污染物的土塘養殖中,只能靠日常的換水和藻類的凈化作用,來保持水質和底質的穩定,才能獲得較理想的調控效果。
減少蝦塘污染物的積累的有效措施是:①增氧機的安裝位置和角度應盡量有利於整個水體的對流和污物在蝦池底部中央和積聚;②養殖中、後期,適度進行的換水、排水,每次應少量多次進行,以提高排污效果,減少對對蝦的應激;③適當混養一些食底魚類,以期清除塘底污染及死蝦。
4、有益微生物制劑的應用
蝦塘中對蝦及其它生物的代謝產物積累對對蝦本身是有害的,當其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嚴重影響對蝦的正常攝食和生長。在養殖生產中,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通過蝦塘換水來減少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但在養中、後期,由於投餌量很大,單靠排水和添注新水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來,國內已專門研製和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制劑。利用微生物來分解養殖水體中的有機物和消耗多餘的營養鹽類,以促進蝦池的物質循環,凈化水質,是目前水產養殖技術發展的趨向。目前魚葯市場上出售的各種活菌均為異養型和化學合成自養型細菌的復合制劑。它們能將蝦塘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以減少其毒性。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是由異養菌把蛋白和氨基酸分解為氨和其它無機氮,稱為含氮有機物的礦化作用;第二步是由自養菌來吸收無機物。
養殖中、後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時,往往會出現蝦塘水色變濃的現象,致使有些蝦農因害怕而不敢再用。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它與微生物制劑中細菌和種類組成直接有關系。實踐證明,在使用以異養型細菌為主的微生物制劑的同時,適量施用光合細菌(以自養型細菌為主),利用光合細菌去吸收利用水中富裕的無機鹽類,既可改善蝦塘的水質和底質,又有助於維持水色的穩定。
五、飼料和飼養管理
飼料是對蝦的代謝能量基礎和生存、生長的物質基礎,配備優質的飼料並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是養蝦成敗的關鍵。高品質的人工配合飼料是養殖對蝦獲得高產穩產的最重要的物質條件。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對蝦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幾乎完全依靠人工投喂的配合飼料來提供。只有優質的飼料才能滿足對蝦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獲得較高的飼料效率,降低飼料系數,減輕池塘的污染程度。南美白對蝦具有典型的雜食性,對飼料蛋白質含量的要求比其它蝦類的低,但這並不意味著養殖南美白對蝦不需要投喂高品質的人工配合飼料。使用優質配合飼料,南美白對蝦的生長速度更快,飼料系數更低,養殖產量更高,效益更好。
投飼量應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水質和底質條件,對蝦的個體大小、健康狀況、生理狀況、實際攝食量等因素靈活調整,做到合理投喂。投喂過量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污染水質;投喂不足又會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發育,輕則導致塘中對蝦個體規格差異較大,重則降低對蝦的體質和加劇塘中對蝦的相互殘食。
塘養對蝦因放養密度較大,單靠飼料生物遠不能滿足蝦苗的攝食需求,餌料生物只能作為輔助性餌料,必須在放苗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即開始投喂幼蝦人工配合飼料。前15天的投飼量一般憑經驗來定,開始投喂的第1天,使用對蝦開口料,每畝每餐日投飼量為0.1斤,每天投喂三餐;第2天起每天遞增5~10%。經過半個月的飼養,蝦苗逐漸長大,活動能力增強,活動范圍擴大。此時應在池塘四邊設置飼料觀察網,每次在規定的進間內檢查飼料的消耗情況,以調整第2天同一餐次的投飼量。每次檢查時間的決定取決於對蝦的個體規格。南美白對蝦體長達到5cm之前,活動能力較強,攝食速度較快,應在投飼後2小時進行觀察,投飼量以投後2小時內吃完為宜;體長在5~8cm時,應在投飼後1.5小時進行觀察;體長達到9cm以上時,應在投飼後1小時觀察。原則是在保證對蝦吃飽的前提下,盡量縮短飼料在水中的浸泡時間,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同時減輕對池水的污染。南美白對蝦貪食,且暴食過後會出現厭食現象,建議在養殖生產中嚴格進行投飼管理,應遵循逐日少量增加的原則增加日投飼量,以利於對蝦保持旺盛的食慾。
南美白對蝦喜食新鮮飼料,而不喜歡攝食經長時間浸泡的飼料。因此,在養殖的中、後期應適當增加日投飼次數,遵循少量多餐的投飼原則,以促進對蝦的攝食和生長,降低飼料系數,減輕池塘的污染。
六、病害防治
對蝦生活在養殖水體的底部,通常很難觀察到它們的活動和攝食情況。一旦發病,要及時、准確診斷和治療都有一定難度,而且患病個體大多失去食慾,採用口服葯物治療很難奏效。特別是目前南美白對蝦養殖生產危害最大的白斑綜合症和桃拉綜合症,病情出現多呈暴發性,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在對蝦養殖生產中,必須貫徹「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的方針。只有通過消除傳染源,切斷病原傳播途徑,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提高對蝦自身免疫力等綜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病害的發生,確保對蝦養殖的高產穩產。
對蝦發生病害是病原、養殖環境條件和對蝦自身免疫機制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對病害的預防必須從消除病原,改善、優化養殖環境和提高對蝦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著手,採取相應的綜合技術措施。
在我鎮,目前對南美白對蝦養殖危害較大的病害是「紅體症」。筆者認為,該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對蝦感染了白斑綜合症病毒或桃拉綜合症病毒或弧菌,都有可能出現體色變紅的症狀,養殖環境惡化時同樣會使南美白對蝦體色變紅。所以,當個別池蝦出現紅體症狀時,應從多方面尋找病因,再針對主要原因,對症下葯採取綜合措施來控制病情的發展。養殖生產中,通常採用水體消毒、改善水質和內服抗生素、抗病毒葯物的綜合方法治療紅體症。實踐證明,雖然南美白對蝦紅體症對養殖生產危害很大,但只要能及時發現,及早採取綜合措施,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轉載的。

⑺ 聚龍灣室內養殖你們的蝦苗說的是90%的成活率,怎麼到我這邊來才85%

淡水龍蝦具有生長快、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以及肉味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養殖淡水龍蝦是一項投資少,效益高,操作簡單的致富好項目。 一、池塘條件淡水龍蝦對池塘條件要求不嚴,宜選擇通風向陽、土質保水、水源無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規格一般為5~10畝,水深達到1.5m以上,沙泥底且底部平坦,池壩坡比1∶3~4,具有方便的進排水條件和防盜防護措施。作為龍蝦的隱蔽棲息場所,可在池中種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一定數量的石塊、磚頭、瓦片等遮蔽物,面積約占總水面的1/3。 二、蝦苗的放養放養前,用生石灰100~150kg/畝進行清塘消毒,以殺死池中的有害魚類和有害的水生昆蟲,避免敵害侵襲。消毒3天後進水,10天後用300~500kg/畝發酵腐熟的有機肥肥水,培育豐富的浮游生物,為蝦苗提供充足的餌料。 放養蝦苗一般選擇體長3~5cm、體格健壯、無病害的蝦苗,放養密度可控制在2000~3000尾/畝,規格小蝦苗的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由於該蝦強欺弱、小怕大,因此同一池塘放養的苗種規格要整齊。放苗時避免水溫溫差過大,宜在傍晚或黎明時下池。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緩慢的加入運苗容器中,直至容器水溫接近池水溫度時,再將蝦苗輕輕倒入池水中。 三、飼養管理1.餌料投喂。淡水龍蝦屬雜食性,既喜歡吃鮮雜魚、螺蚌、蚯蚓及畜禽內臟等動物性餌料,又喜歡吃黃豆、豆餅、麩皮、玉米以及鮮嫩水草等植物性餌料,還可以投喂蝦用配合飼料,可見淡水龍蝦的餌料問題容易解決。根據一般經驗,全日的投餌量應掌握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准,一般小蝦按體重的20~25%,中蝦按體重的15~20%,大蝦按體重的10~15%投餌,每天投喂兩次,早晚各一次。因為淡水龍蝦主要在夜間進食,所以晚上投喂全日餌料的70~80%,餌料要投在池邊淺水中。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定質,每個池塘可以設2~4餌料觀察台,每天早上觀察餌料是否吃完,來決定當時投餌量,投餌量過少會抑制龍蝦的生長或因飢餓而相互殘殺,過多既增加成本又會造成池塘環境惡化,對龍蝦的生長和脫殼不利。餌料可使用一般的對蝦餌料或龍蝦專用餌料。 2.水質管理。池水要求水質清新,透明度30~40cm,PH值7~9,溶氧大於4g/L。養殖過程過程中要注意水質和池底環境,勿使惡化。當水中溶氧含量很低,水質惡化或雷雨悶熱天、連陰天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給餌或停止投餌。當天氣過冷或過熱時,為防止極限溫度出現可適當加深池水,以穩定池底水溫。在6~8月份高溫季節每隔5~7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30%,換水不便的可以定期加註新水。 3.病害防治。淡水龍蝦比河蟹、青蝦等水產品抗病能力強,但是人工養殖條件下,其病害防治不可掉以輕心。成蝦或幼蝦下塘前必須對蝦體進行消毒,嚴防病原體帶入池內。正常飼養期間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主要以生石灰為主,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15kg/畝溶水全池潑灑,不但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還有利於淡水龍蝦的脫殼。在夏季高溫季節,每隔15天,在餌料中添加多維素、鈣片等葯物以增強淡水龍蝦的免疫力。注意每天巡池,做到疾病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四、捕撈收獲淡水龍蝦生長快,當年放養可以當年收獲上市,可用網捕或干捕方式進行收獲。網捕:由於龍蝦以夜間覓食為主,可在傍晚前將網放置池邊淺水中,網衣尾部漏出水面,第二天早上起網收蝦。干捕:經過反復網捕,最後排乾池水,用抄網抄捕。若養殖產量多,且大量產品分期分批上市時,還可以採取拖網或撒網等網具捕撈。收獲以夜間昏暗時為好。

⑻ 池塘怎麼養蝦

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為20~50克、雌雄比為1:1的100對蝦作為親蝦,選後的親蝦飼專養在覆蓋有屬玻璃鋼瓦和供熱加溫系統的6×8×l米的水泥池中,每天按在池蝦體重的10%投喂新鮮剪碎的「龍蝦」頭。

4月下旬親蝦開始交配產卵,蝦的交配是軟殼交配,交配前雌蝦要進行生殖蛻殼,在雄蝦產出精子的12小時內雌蝦開始產卵。雌蝦產出的卵受精後為深黃色,粘附在腹足以及尾扇向內捲曲形成的空腹內。

蝦幼體孵化收集後放入土池中飼養,生長初期幼體主要以有機碎屑及小球藻等單胞藻類為食。水體中有機碎屑、單胞藻類是否豐富對提高蝦幼體成活率至關重要,如果餌料數量不足會發生自相殘殺。

(8)蝦苗餌料過濾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蝦游泳和魚大不相同,魚擺動尾鰭就可以向前游動了,而蝦沒有魚那樣的尾鰭,只有一個尾巴和許多小腿,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

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

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⑼ 怎麼養殖龍蝦

龍蝦養殖技術:
克氏螯蝦原產日本,30年代傳入我國,俗稱「龍蝦」。對其實行人工養殖,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有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1、場地的選擇:克氏螯蝦生命力很強,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後的坑塘,也可利用一些「三荒」水面,即荒水、荒灘和宜漁荒地等非耕地養殖。
2、水體處理:每畝用10-15千克生石灰消毒殺菌,養殖過程中注意控制有關水質指標,主要是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間。
3、水草栽培:克氏螯蝦喜蔭,最好在塘邊栽種水花生和黑麥草等飼草,並在水面上種養適量水葫蘆、水花生、空心菜,在水底種苔草、金魚藻等。這樣有利於克氏螯蝦攝食、蛻皮、繁殖等活動,且減少其相互殘食。
4、蝦苗投放:克氏螯蝦目前沒有專門的苗種生產廠家,解決苗種的問題有兩個途徑:一是直接放抱卵蝦,其次是投放幼蝦。可直接到河水、溝渠、池塘、稻田等水體直接捕撈,或從市場上收購。一般畝放抱卵蝦40-60千克,或放幼蝦80-120千克,這樣成蝦畝產量可達到400-600千克,畝效益可達1000元左右。抱卵親蝦一般在4月份投放,幼蝦一般在5月份投放。
5、餌料投喂:克氏螯蝦是雜食性的,喜食植物性飼料,如新鮮的水草、水花生、空心菜、麩皮、米糠或半腐狀大麥、小麥、蠶豆、水稻等作物秸稈。當然,有條件的投放一些動物性飼料,則克氏螯蝦的生長會更快,幼蝦30-40天就可達到上市規格。克氏螯蝦對水體透明度要求較高,可以畝放50-100尾的花、白鰱來調控水質,基本上無病害。一般每15-20天畝施生石灰10-15千克,有利於克氏螯蝦蛻殼。
6、捕撈上市:通常6、7月開始捕撈,規格大的上市,小的放回池塘,這樣一直可以持續到10月底。

閱讀全文

與蝦苗餌料過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產新騏達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738
礦物質濾芯什麼品牌好 瀏覽:497
160的污水管怎麼接中間一段 瀏覽:190
中水回用尺寸 瀏覽:59
醫院里飲水機怎麼接水 瀏覽:944
大慶生活污水去哪裡了 瀏覽:970
卡特307提升器加工 瀏覽:386
nf超濾 瀏覽:298
勁牌酒業污水處理招標 瀏覽:363
熱水回用烘乾設備 瀏覽:898
污水坑抽水泵要多少瓦 瀏覽:615
純水機怎麼樣換電機 瀏覽:143
浙江pvc樹脂瓦 瀏覽:234
電廠廢水零排放包括哪些廢水 瀏覽:740
xrv空調濾芯卡扣壞了怎麼辦 瀏覽:663
污水掛管走涵渠怎麼施工 瀏覽:276
碧麗飲水機品牌怎麼樣 瀏覽:90
鋁鍋下面一層水垢怎麼除掉 瀏覽:433
蔬菜大棚內的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55
家用凈水器ro膜規格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