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試以PH玻璃電極為例簡述膜電位的形成機理
玻璃電極的玻璃膜進入水溶液中,形成一層很薄的溶脹的硅酸層,其中Si與O構成的骨架是版帶負電荷的,與此抗衡的權離子是鹼金屬離子M+,當玻璃膜與水溶液接觸時,其中M+為氫離子所交換,因為硅酸結構與氫離子所結合的鍵的強度遠大於M+的強度,因而膜表面的點位幾乎全為氫離子所佔據而形成三SiO-H+,膜內表面與內部溶液接觸時,同樣形成水化層.但若內部溶液與外部溶液的ph不同,則將影響三SiO-H+的解離平衡.故在膜內外的固—液界面上由於電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電位,這樣就使跨越膜的兩側具有一定的電位差,這個電位差就稱為膜電位.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❷ 玻璃電極在使用前應如何處理為什麼
1、把PH玻璃電極與參比電極放入pH7.00的標准緩沖溶液中,當參比電極用甘汞電極時毫伏讀數應為0+/-30毫伏;用Ag/AgCl電極作參比電極時,讀數應為0+/-80毫伏;
2、放入pH4.00的緩沖溶液中,讀數應大於160毫伏;
3、以玻璃電極為指示電極,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時,在25攝氏度pH值變化1個單位,其電位差的變化為59毫伏。
4、如果讀數與上述范圍不符,應進行清洗。
(2)玻璃膜電極中離子交換過程擴展閱讀
PH玻璃電極的使用
1、使用新PH電極要進行調整。
2、測定溶液後,要認真沖洗,吸干水珠,再測定下一個樣品;
3、測定時玻璃電極的球泡應全部浸在溶液中,要稍高於甘汞電極的陶瓷芯端。
4、測定時應用磁力攪拌器攪拌,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易產生氣泡,讀數不穩;
5、測定有油污的樣品時,特別是有浮油的樣品,用後要用CCI4或丙酮清洗,之後需用1.2mol/L的鹽酸和蒸餾水沖洗,在蒸餾水中浸泡一晝夜再使用;
6、測定渾濁液之後要及時用蒸餾水沖洗干凈;
7、測定乳化狀物的溶液後,要及時用洗滌劑和蒸餾水清洗電極,然後浸泡在蒸餾水中;
8、內電極與球泡之間不能存在氣泡,若有氣泡可輕甩讓氣泡逸出。
PH玻璃電極的維護
1、如果電極上有油污,可用浸有CCl4或丙酮的棉花輕擦。然後放入0.1mol/L的HCI中12h,用蒸餾水清洗;
2、PH電極短時間內放在PH為4.00的緩沖液中或放入蒸餾水中即可。長期存放,用PH為7.00的緩沖液或套上橡皮帽放入盒中。
❸ 玻璃電極的膜電位如何產生
膜電位的產生原因是氫離子不斷交換和擴散的結果
❹ ph玻璃電極浸泡後,為什麼氫離子只與鈉離子交換而不與鈣離子交換
是因為玻璃膜水化後,其硅酸鈉有鈉離子離解到溶液中,溶液中的氫離子,必然交換到鈉離子留下的位置上;由於玻璃膜上沒有鈣離子,所以就沒有氫離子和 鈣離子交換的問題。
❺ 簡述玻璃電極的工作原理。
玻璃電極的作用原理:
玻璃電極的主要部分是 一 個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對H+ 有選擇性響應的玻璃薄膜,泡內裝有pH一定的0.1mol•L-1的HCl內參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電極作為內參比電極,這樣就構成了玻璃電極。玻璃電極中內參比電極的電位是恆定的,與待測溶液的pH無關。玻璃電極之所以能測定溶液pH,是由於玻璃膜產生的膜電位與待測溶液pH有關。
玻璃電極在使用前必須在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使玻璃膜的外表面形成了水合硅膠層,由於內參比溶液的作用,玻璃的內表面同樣也形成了內水和硅膠層。當浸泡好的玻璃電極浸入待測溶液時,水合層與溶液接觸,由於硅膠層表面和溶液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便從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遷移,硅膠層與溶液中的H+ 建立了平衡,改變了膠 - 液兩相界面的電荷分布,產生一定的相界電位。同理,在玻璃膜內側水合硅膠層 - 內部溶液界面也存在一定的相界電位。其相界電位可用下式表示:
Φ外 = k1 + 0.059lg a1/a1ˊ Φ內 = k2 + 0.059lg a2/a2ˊ
式中a1、a2分別表示外部溶液和內參比溶液的H+活度;a 1ˊ、a 2ˊ分別表示玻璃膜外、內水合硅膠層表面的H+ 活度;k1、k2分別為由玻璃膜外、內表面性質決定的常數。
因為玻璃膜內外表面性質基本相同,所以k1=k2,又因為水合硅膠層表面的Na+ 都被H+所代替,故a1ˊ= a 2ˊ , 因此 Φ膜 = Φ外—Φ內=0.059lga1/a2,由於內參比溶液H+活度a2是一定值故:Φ膜= K + 0.059lga1 = K + 0.059pH試,說明在一定的溫度下玻璃電極的膜電位與試液的pH呈直線關系。
❻ 在ph玻璃電極的玻璃膜中,浸泡後為什麼氫離子容易換下鈉離子而不容易換下鈣離
在pH玻璃電極的玻璃膜中,浸泡後氫離子容易換下鈉離子,而不容易換下鈣離子,是因為鈉離子帶一個正電荷,而鈣離子帶兩個正電荷。
鈉離子和鈣離子離子半徑差不多。但鈣離子帶兩個正電荷,其與玻璃電極骨架上帶的負電荷結合能力要強一倍。因此鈣離子被氫離子交換下來的難度也要高一倍,因此鈣離子不容易被交換下來。
❼ 離子交換膜的原理是什麼
離子交換膜又稱離子選擇透過性膜。
按其功能和結構的不同,可分為陽離版子交換膜、權陰離子交換膜、兩性交換膜、鑲嵌離子交換膜、聚電解質復合膜5種。離子交換膜的構造和離子交換樹脂相同,但為膜的形式。
離子交換膜可製成均相膜和非均相膜兩類。採用高分子的加工成型方法製造。①均相膜。先用高分子材料如丁苯橡膠、纖維素衍生物、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等製成膜,然後引入單體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膜內聚合成高分子,再通過化學反應引入所需功能基。也可通過甲醛、苯酚等單體聚合製得。②非均相膜。用粒度為200~400目的離子交換樹脂和普通成膜性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充分混合後加工成膜製得。為免失水乾燥而變脆破裂,須保存在水中。
離子交換膜主要應用於海水淡化,甘油、聚乙二醇的除鹽,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及氨基酸的分離,有機物及無機物純化,放射性廢液處理,燃料電池隔膜及選擇性電極等。
❽ 以PH玻璃電極為例簡述膜電位的形成
玻璃復電極的玻璃膜進入水溶液中,制形成一層很薄的溶脹的硅酸層,其中Si與O構成的骨架是帶負電荷的,與此抗衡的離子是鹼金屬離子M
,當玻璃膜與水溶液接觸時,其中M
為氫離子所交換,因為硅酸結構與氫離子所結合的鍵的強度遠大於M
的強度,因而膜表面的點位幾乎全為氫離子所佔據而形成三SiO-H
,膜內表面與內部溶液接觸時,同樣形成水化層。但若內部溶液與外部溶液的ph不同,則將影響三SiO-H
的解離平衡。故在膜內外的固-液界面上由於電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電位,這樣就使跨越膜的兩側具有一定的電位差,這個電位差就稱為膜電位。
❾ 玻璃電極的測定原理是什麼
玻璃電極法
1、測定原理
玻璃電極法測定水樣的PH值是以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以玻璃電極為指示電極,與被測水樣組成工作電池,再用PH計測量工作電動勢,由PH計直接讀取PH值。
玻璃電極法測PH准確、快速,受水體色度、濁度、膠體物質、氧化劑、還原劑及鹽度等因素的干擾少。
2、儀器、試劑
(1)儀器
a、 酸度計或離子計。
b、 玻璃電極、飽和甘汞電極
(2)試劑
a、 標准緩沖溶液的配製
① PH標准緩沖溶液甲(PH4.008,25℃):稱取先在110-130℃乾燥2-3h的鄰苯二甲酸氫鉀(KHC8H4O4)10.12g,溶於水並在容量瓶中稀釋至1L。
② PH標准緩沖溶液乙(PH6.865,25℃):分別稱取先在110-130℃乾燥2-3h的磷酸二氫鉀(KH2PO4)3.388g和磷酸氫二鈉(Na2HPO4)3.533g,溶於水並在容量瓶中稀釋至1L。
3、操作步驟
(1)采樣 按采樣要求,採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樣。
(2)儀器校準 操作程序按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
(3)測定水樣PH 先用蒸餾水沖洗電極,在用水樣沖洗,然後將電極浸入樣品中,小心搖動試杯或進行攪拌,以加速電極平衡,靜置,待讀數穩定時記下PH值。
三、 注意事項
(1)測量結果的准確度,首先決定於標准緩沖溶液PH標准值的准確度。因此,應按GB11076-89《PH測量用緩沖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保存緩沖溶液。
(2)應按規范選擇、處理和安裝玻璃電極和甘貢電極。
(3)測定水樣的PH值最好在現場進行,否則,應在采樣後把樣品保持在0-4℃,並在采樣後6h之內進行測定。純水為中性,25度時其pH值為7.0,小於這個值的溶液為酸性,高於這個值為鹼性。純水也會電離(一種分解過程,分解出帶電荷的離子),電離出氫離子
H+和氫氧根離子OH-(+和-號為上標,表示正電和負電),已經證明在25度的時
候,水溶液(無論是否含有酸或鹼)裡面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的乘積為
常數,總是等於10的-14次方,比如,當氫離子濃度為0.1摩爾/升時,氫氧根離
子濃度必定為10的-13次方摩爾/升。水的電離過程可以表示如下: H2O == (H+) + (OH-),這並非數學里的方
程式,在此只表示一個過程,即一個水分子可以分解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氫氧根
離子。由於水的該分解程度受溫度影響,因此純水(不含任何雜質)中的pH值並
不總是為7.0, 泛泛地說,酸性是指溶液里氫離子多過氫氧根離子。一般而言,pH值不會出現小於0或大於14的狀況,這樣的溶液里氫離子或氫
氧根離子的濃度就很大了(超過1摩爾/升),溶液的酸性或鹼性就會直接用濃度
來表示,而非pH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