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液相色譜有幾種類型保留機理是什麼 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液相色譜有幾種類型?它們的保留機理是什麼? 在這些類型的應用中,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解:液相色譜有以下幾種類型:液-液分配色譜; 液-固吸附色譜; 化學鍵合色譜;離子交換色譜; 離子對色譜; 空間排阻色譜等.
其中;液-液分配色譜的保留機理是通過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間的多次分配進行分離的。可以分離各種無機、有機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譜是通過組分在兩相間的多次吸附與解吸平衡實現分離的.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油溶性試樣,凡是能夠用薄層色譜分離的物質均可用此法分離。
化學鍵合色譜中由於鍵合基團不能全部覆蓋具有吸附能力的載體,所以同時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機理,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與液-液色譜相同。
離子交換色譜和離子色譜是通過組分與固定相間親合力差別而實現分離的.各種離子及在溶液中能夠離解的物質均可實現分離,包括無機化合物、有機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質等。
在離子對色譜色譜中,樣品組分進入色譜柱後,組分的離子與對離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從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進而實現分離的.各種有機酸鹼特別是核酸、核苷、生物鹼等的分離是離子對色譜的特點。
空間排阻色譜是利用凝膠固定相的孔徑與被分離組分分子間的相對大小關系,而分離、分析的方法。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
另外尚有手性色譜、膠束色譜、環糊精色譜及親合色譜等機理。
② 離子對色譜的保留機理是什麼這種類型的色譜在分析應用中,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這個在教科書上說的比較詳細。
簡單地說一下:
有機酸或生物鹼,有一定的解離,但離解較弱,不適合用離子交換色譜。但直接採用正相色譜保留值太強,用反相色譜保留太弱,用離子對色譜則比較合適。
它的原理是:在流動相中加入與目標物質離子電荷相反的離子,與其形成疏水性離子對化合物,從而能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進行分配。
在色譜中的應用主要是生物鹼的分析,因為普通的色譜柱pH范圍是從中性到偏酸,有機酸可以通過調低流動相的pH(<pKa)來使其處於非解離狀態而達到分離,而生物鹼需要調高pH(>pKb)才能處於非解離狀態,這樣的話硅膠基質色譜柱受不了。
不過,現在也有高pH范圍的色譜柱,也可以不採用離子對色譜,畢竟流動相中加入SDS之類的東西,不容易平衡,對色譜柱也有損害。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③ 色譜最初設計為分離的是哪種物質
離子交換色譜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原理和液相色譜技術的結合來測定溶液中內陽離子和陰離子的一種分離分容析方法。凡在溶液中能夠電離的物質通常都可以用離子交換色譜法進行分離。現在它不僅適用於無機離子混合物的分離,亦可用於有機物的分離,例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因此應用范圍較廣。
④ 離子交換層析中流出物質順序是什麼
若用離子交換層析分離物質,以蛋白質為例,離子交換層析中,基質是由帶有電荷的樹脂或纖維素組成。帶有正電荷的稱之陰離子交換樹脂;而帶有負電荷的稱之陽離子樹脂。離子交換層析同樣可以用於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由於蛋白質也有等電點,當蛋白質處於不同的pH條件下,其帶電狀況也不同。陰離子交換基質結合帶有負電荷的蛋白質,所以這類蛋白質被留在柱子上,然後通過提高洗脫液中的鹽濃度等措施,將吸附在柱子上的蛋白質洗脫下來。結合較弱的蛋白質首先被洗脫下來。
反之陽離子交換基質結合帶有正電荷的蛋白質,結合的蛋白可以通過逐步增加洗脫液中的鹽濃度或是提高洗脫液的pH值洗脫下來。
(4)離子交換色譜對物質分離的依據是擴展閱讀:
對於離子交換纖維素要用流水洗去少量碎的不易沉澱的顆粒,以保證有較好的均勻度,對於已溶脹好的產品則不必經這一步驟。
溶脹的交換劑使用前要用稀酸或稀鹼處理,使之成為帶H+或OH-的交換劑型。陰離子交換劑常用「鹼-酸-鹼」處理,使最終轉為-OH-型或鹽型交換劑;對於陽離子交換劑則用「酸-鹼-酸」處理,使最終轉為-H-型交換劑。
梯度不要上升太快,要恰好使移動的區帶在快到柱末端時達到解吸狀態。目的物的過早解吸,會引起區帶擴散;而目的物的過晚解吸會使峰形過寬。
⑤ 離子交換色譜法的分離原理
離子交換色譜(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以離子交換樹脂作為固定相,樹脂上具有固定離回子基團及可交換的答離子基團。當流動相帶著組分電離生成的離子通過固定相時,組分離子與樹脂上可交換的離子基團進行可逆變換。根據組分離子對樹脂親合力不同而得到分離。
陽離子交換:
陰離子交換:
式中"--"表示在固定相上,Kxy和Kzm是交換反應的平衡常數,Z+和X-代表被分析的組分離子。M+和Y-表示樹脂上可交換的離子團。
離子交換反應的平衡常數分別為:
陽離子交換:
陰離子交換:
平衡常數K值越大,表示組分的離子與離子交換樹脂的相互作用越強。由於不同的物質在溶劑中離解後,對離子交換中心具有不同的親合力,因此具有不同的平衡常數。親合力大的,在柱中的停留時間長,具有高的保留值。
⑥ 液相色譜法分離兩種物質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是怎樣的
最常用方法:反向色譜法,通常用C18鍵和相的色譜柱,流動相通常為甲醇、乙腈、水或者它版們一定比例的混權合物;簡單來講,主要是通過不同物質與色譜柱內固定相(也就是C18)的相互作用力進行分離,如果一種組分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小,在色譜柱上保留的時間比較短,很快會流出,另一種組分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大,在色譜柱上保留的時間長,於是比較晚流出,由此達到分離;穩妥起見,具體操作建議看一下自己手頭儀器的說明書;另外,色譜柱的壽命和樣品的純凈程度和使用習慣有很大關系;
⑦ 液相色譜法什麼是固定相什麼是流動相
在色譜法中,是利用溶液中被分離物質在兩相中分配系數不同以使組分分離的方法。其中一相為
液體,塗布或使之鍵合在固體載體上,稱固定相;另一相為液體或氣體,稱流動相,流動相中攜帶
了( 溶解)待測的葯物。固定相就是用來分離物質的,流動相就是載體,將物質帶到固定相里並通
過固定相的流體。在氣相里就是栽氣,在液相里就是液體,就叫流動相。也可以這樣理解,固定相是
為了把樣品裡面的成分留下,固定住;而流動相則要把樣品的組分帶走進檢測器。不同的組分的能力不
一樣導致了組分的分離。流動相是攜帶樣品進入分析流程的物質。固定相是用來分離被測組分的物質。
所以顧名思義,流動的一相即為流動相,固定不同的一相即為固定相。
固定相的選擇對樣品的分離起著重要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不同類型的色譜採用不同的固定相,如氣-固色譜的固定相為各種具有吸附活性的固體吸附劑;氣-液色譜的固定相是載體表面塗漬的固定
液,液相色譜中的固定相為各種鍵合型的硅膠小球,離子交換色譜中的固定相為各種離子交換劑,排阻色
譜中的固定相為各種不同類型的凝膠等等。
色譜過程中攜帶待測組分向前移動的物質稱為流動相。與固定相處於平衡狀態、帶動樣品向前移動的另一相。用作流動相的物質有:氣體、液體、超臨界流體等。常見的流動相主要有:乙腈-水溶液、乙
腈-醋酸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乙腈-磷酸水溶液等。
⑧ 氣相色譜原理
天瑞儀器為您介紹氣相色譜技術原理
1進樣口溫度:獨立控溫,溫度400?C2壓力設定范圍:0---50 Psi,精度0.1 Psi3壓力控制模式:電子壓力控制,支持恆壓,恆流4分流模式:分流與不分流進樣口,支持分流比100:1 5柱溫箱操作溫度:室溫10?C---400?C6柱箱升溫速率:40?C /min7平台升溫:7階8平台程序升溫8離子化能量(EI源):10 eV ---100 eV(可調)9質量范圍:1.5---1000 amu10解析度:單位質量分辨11離子源溫度:100---350℃12燈絲發射電流:300uA13氣質介面溫度:400℃14質量軸穩定性: ±0.10 amu/48 hrs15靈敏度:全掃描,1pg八氟萘(OFN)在m/z 272 amu處,信噪比(S/N)≥30:1(RMS)16掃描速率:10000 amu/s17真空系統:渦輪分子泵(67L/s)18檢測器:高能打拿極(HED)的電子倍增器
產品詳細介紹點擊:氣相色譜儀工作原理
⑨ 離子交換色譜適合下面哪一種物質的分離
離子交換色譜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原理和液相色譜技術的結合來測定溶液中陽離子內和陰離子的一容種分離分析方法。凡在溶液中能夠電離的物質通常都可以用離子交換色譜法進行分離。現在它不僅適用於無機離子混合物的分離,亦可用於有機物的分離,例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因此應用范圍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