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子 原子 離子 元素什麼區別呀
一般的:只有當個元素(沒有加號,也沒有減號,右下角也沒有數字的)都是指原版子如果元素後權面有加號或者減號,就是指離子了。離子符號的寫法:離子的電荷數標在右上角,電荷的數值等於它對應的化合價陽離子:Na+Mg2+Al3+、H+ NH4+、Fe2+ Fe3+ Ca2+ 陰離子:O2-、OH- S2-、F- Cl- SO4 2- CO32- NO3-MnO4-PO43-MnO42- ClO3-如果元素後面的右下角有數字,沒有加號減號就是指分子了。單個金屬元素(單質)不可能組成分子的。遇到元素前面加數字的,就是指有幾個分子、原子或離子,諸如此類。
② 化合價是什麼 一價二價都是什麼意思怎樣區分 怎樣區分原子和離子 兩個分子兩個原子怎樣表示
化合價與原子得失電來子有關,得電子顯負自價,失電子顯正價,得一個電子負一價,失一個電子正一價,依次類推.
從書寫的符號上不難區別原子和離子
原子和離子,看符號右上角有沒有數字和正負號有的是離子沒有的是原子或分子.
兩個原子和兩個分子就在分子式或元素符號前加上數字2.
③ 什麼事元素,離子,化合式,化合價
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元素又稱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幾種有共同特點的原子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變得更為簡單,並且單獨地或組合地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到2007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是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2(即鉍及之後的元素)都是不穩定,並會進行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4,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離子:離子是原子或原子團由於得失電子而形成的帶電微粒。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繞核運動的電子則帶相反的負電荷。原子的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因此原子顯電中性。如果原子從外獲得的能量超過某個殼層電子的結合能,那麼這個電子就可脫離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一般最外層電子數較少的原子、或半徑較大的原子,較易失去電子;反之,則較易獲得電子。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軌道達到飽和狀態(第一周期元素2個殼層電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個電子)時,性質最穩定。
分類
當原子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時,核外電子數多於核電荷數,從而帶負電荷,稱為陰離子。
當原子失去一個或幾個電子時,核外電子數少於核電荷數,從而帶正電荷,稱為陽離子。
(絡離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陽離子通過配位鍵與電中性分子或陰離子形成的復雜離子,例如水合離子。絡離子本身可以屬於陽離子或陰離子。)
相關屬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間進行電子轉移而生成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電離能越大,意味著原子越難失去電子。
離子化合物,即陰、陽離子間以離子鍵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於水的酸、鹼、鹽,當在水中溶解並電離時,恆定條件下,處於離子狀態的比例和處於分子狀態的比例達到動態平衡,稱為離子平衡。
化合式:是不是化學式?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是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的統稱。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學式稱為實驗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的組成都是含碳92.3%,含氫7.7%,碳和氫的原子比是1∶1,推導出來的乙炔和苯的實驗式都是CH。有些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是由離子晶體組成的,晶體內部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替地排列,現在,氯化鈉晶體中到底有多少個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問題尚未解決,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實驗式NaCl代表氯化鈉。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分子的組成的化學式稱為分子式,它的含義是: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數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學符號和價鍵表示化合物中各個原子間化學結構的方式稱為結構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有機化合物常用結構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於異構現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點。
化合價 :元素在相互化合時,反應物原子的個數比總是一定的。比如,一個鈉原子一定是和一個氯原子結合。而一個Mg原子一定是和2個氯原子結合。如果不是這個數目比,就不能使構成離子化合物的陰陽離子和構成共價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成為穩定結構。也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又由於原子是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所以元素之間相互化合形成某種化合物時,其各元素之間變化的核外電子數目之間必是一個一定的簡單整數比。
化合價的概念就由此而來,那麼元素的核外電子相互化合的數目,就決定了這種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就是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數目而設置的。學習化合價時你應該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規定。
另外,規定單質分子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不論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其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均為零。
④ 初中化學問題——關於離子、原子、分子及化合價..
HOHO~專業化學老師來也~
1.首先要知道定義,帶有電荷的原子或者原子團就是離子;
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先不講原子團,就看簡單的離子.你看,原子本來是電中性(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原子中他們剛好中和,呈電中性)的,現在讓它失去一個電子,你說,是不是原子核的正電荷就好了一個對象(負電荷)和他中和,那麼它的正電性就要顯出來,即為正離子.如果讓原子得到一個電子,那麼得到的這個電子就找不到正電荷來和她中和,那麼他的負電性就會顯出來~即為負離子
金屬離子只可能帶正電,非金屬離子只可能帶負電(氫離子除外),稀有氣體不顯電性
金屬的話,元素符號就是化學式了~是單原子分子
非金屬的話,大多是雙原子分子
稀有氣體是單原子分子
2.共價化合物?貌似初中還沒這個概念啊
就初中而言,大部分的物質都有一個或者幾個比較常見的化合價給你的
我們知道,H在化合物中是+1價,O在化合物中是-2價.Fe有+2和+3價.......
反正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譬如說說四氧化三鐵
我們知道O是-2價,四個氧就是-8,有三個鐵,這三個鐵就要有+8價,而我們知道 鐵是只有+2和+3價.那麼四氧化三鐵裡面就有一個2價鐵,兩個三價鐵(當然,四氧化三鐵不是共價化合物,不過其他任何化合物都是這樣做~)
⑤ 原子,離子,元素,分子,有什麼區別
元素是宏觀的 怎麼解釋嘛- -元素和分子原子離子都不是同一類- -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微觀
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微觀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是原子得或者失去核外電子時形成的.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微觀
一、、原子指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元素指擁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分子是保持物體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質子是帶電的原子
二、原子:
1、原子內通常存在質子、中子、電子。其數量級大約是10^-10m。因此,與常見物體相比,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即使把一億個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長度仍不足1cm,人們只能通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間接觀測到單個的原子。
2、原子內中子和質子的質量相近且遠大於電子,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因此原子的質量極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
3、原子核外分布著電子,電子占據一組穩定的軌道。當它們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時候,電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躍遷,此時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與軌道之間的能量差相等。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離子:
1、離子是指原子由於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或2個(氦原子)或沒有電子(四中子)的穩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
2、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從而使參加反應的原子或原子團帶上電荷。帶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做陰離子。陰、陽離子由於靜電作用而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
四、元素:
元素(element)又稱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幾種有共同特點的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變得更為簡單,並且單獨地或組合地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到2007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是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2(即鉍Bi及之後的元素)都是不穩定,並會進行放射衰變。
五、分子:
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的相對穩定並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結合成分子。以水分子為例,將水不斷分離下去,直至不破壞水的特性,這時出現的最小單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H2O)。一個水分子可用電解法或其他方法再分為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但這時它的特性已和水完全不同了。
原子分子和離子都是粒子。元素是為了描述粒子種類,是宏觀的。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離子組成
⑥ 化合價是什麼 一價二價都是什麼意思怎樣區分 怎樣區分原子和離子 兩個分子兩個原子怎樣表示
化合價來其實是粒子帶電情源況,如+1價就是說粒子帶一個正電荷,或者一對共用電子對偏離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內有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原子核外電子數等於質子數,所以原子整體呈電中性。而離子是原子的核外電子得或失形成的,就造成了核內帶的正電荷多於或少於核外的負電荷,造成顯電性。失一個電子,正電荷就比負電荷多一個,整體帶一個正電荷,即顯+1價。
⑦ 用化學符號表示:(1)五個氮氣分子______;(2)三個氫氧根離子______;(3)硫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2M
(1)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氮氣為雙原子分子,可表示為N2,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五個氮氣分子表示為5N2;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後,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氫氧根離子是由多個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1個單元位的負電荷,表示為OH-,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三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3OH-;
(3)元素的化合價的正確標法是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的正上方標明化合價的種類和價目.故硫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可表示為
+2 |
Mg |
+4 |
S |
+2 |
Mg |
+4 |
S |
⑧ 怎樣計算一個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
怎樣計算一個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具體如下:
化合價表示原子之間互相化合時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
化合價也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的一種性質。
元素在相互化合時,反應物原子的個數比並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比如,一個鈉離子(化合價為+1,失去一個電子)一定是和一個氯離子(化合價為-1,得到一個電子)結合。而一個鎂離子(化合價為+2,失去兩個電子)一定是和2個 氯離子結合。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離子的化合價代數和不為零,就不能使構成離子化合物的陰陽離子和構成共價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成為穩定結構。也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化合物。
規定單質分子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不論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其組成的正、負離子的化合價的代數和均為零。離子化合物,例:NaOH(鈉化合價是正1價,氫氧根離子化合價是負1價,相互抵消為零價這樣的化合物寫法就成立)
化合價——原子形成化學鍵的能力。是形成穩定化合物中的彼此元素的化學性質。
⑨ 化合價是什麼
化合價抄(英語:Valence)是一種元素的一襲個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構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性質
化合價也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的一種性質。
元素在相互化合時,反應物原子的個數比並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比如,一個鈉離子(化合價為+1,失去一個電子)一定是和一個氯離子(化合價為-1,得到一個電子)結合。
而一個鎂離子(化合價為+2,失去兩個電子)一定是和2個氯離子結合。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離子的化合價代數和不為零,就不能使構成離子化合物的陰陽離子和構成共價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成為穩定結構。也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化合物。
(9)分子原子離子元素化合價的去分擴展閱讀:
化合價的書寫:
1,在化合物中,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化合價。
2,在元素正上方明確標出元素化合價,一律標出正負號。
3,有氧元素出現時,氧元素寫在後面。
4,在由金屬和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中,書寫化學式時,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寫在前面,非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寫在後面。
⑩ 分子原子離子物質及物質中某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式
有在元素上方標注化合價的,也有元素加括弧,括弧裡面用羅馬數字表明的,比如Fe(II).如果是某元素單質離子,上標也可表示化合價,比如
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