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濾分為哪幾種類型
過濾是一種常用的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過濾方式多種多樣,實驗室常用(濾紙)做過濾層,
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還可以用(活性炭)(細沙)做過濾層.
除此之外,實驗室分離混合物,還有結晶、重結晶、蒸餾和萃取等
1.過濾
過濾是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相分離的一種方法。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質可採用常壓過濾、減壓過濾或熱過濾等不同方法。中學常用的是常壓過濾的方法,即用普通玻璃漏斗做過濾器,用濾紙做過濾介質。當將混合物進行過濾時,得到的澄清液體是濾液,留在過濾介質上面的固體顆粒是濾渣;
2.結晶
固體物質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原理,常應用於生產或科研,用以分離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雜質。這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叫結晶法。結晶法又可分結晶、重結晶(或稱再結晶)和分步結晶等方法。
比如,苦鹵的主要成分是MgCl2、NaCl,其次是MgSO4,含量較少的是KCl,工業上利用這四種物質的溶解度不同,採取去水或加水,升溫或降溫的方法,分別使它們結晶或溶解,從而把比較重要的KCl分離出來。
3.分餾,蒸餾
分離沸點相差比較大的混合物;
4.
萃取
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以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另一溶劑里提取出來的方法。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2. 什麼是過濾
過濾就是分離液體和固體的試驗操作,至於不要固體還是不要液體,那就要看你的試驗目的了。洗滌更好理解了,試驗目的是要得到固體,得把固體表面的液體殘留沖洗干凈。就好比洗衣服,要用清水把衣服上的洗衣液沖洗干凈。
3. 化學實驗中過濾的方法
一貼:指濾紙要緊貼漏斗壁,一般在將濾紙貼在漏斗壁時先用水潤濕並擠出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二低:一是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
否則的話,被過濾的液體會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邊的接受器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三緊靠:一是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一邊(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 。
(3)的過濾擴展閱讀:
一、注意事項
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二、常見過濾設備
1、板框壓濾機
結構簡單,製作方便,佔地面積小,操作壓強高,過濾面積大,適於粘細物料,濾渣含濕量低,缺點是間歇操作,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高,濾布損失快。
2、廂式壓濾機
與板框壓濾機相似,但機件少,單位過濾面積的造價低 15% 左右,密封面可靠,但濾布安裝與清洗麻煩,濾布損失快,操作成本高,大多數用於大處理量的生產中。
3、膜過濾
用金屬絲,濾布,濾紙,紗線,微孔塑料,微孔陶瓷等多種材料製成的濾芯,固定在管板上,裝入耐壓桶體內,過濾面積在 3 -30m2,工作壓力在0.2Mpa. 過濾精度為〉0.1um 的精過濾或超精過濾,小批量生產用。
4. 過濾的名詞解釋
過濾的意思 過濾是在推動力的作用下,位於一側的懸浮液(或含塵氣)中的流體通過多孔介質的孔道向另一側流動。顆粒則被截留,從而實現流體與顆粒的分離操作過程。
5. 過濾的概念是什麼
過濾 (filltration)藉助粒狀材料或多孔介質截除水中懸浮固體的過程。
過濾是指分離懸浮在氣體版或液體中的固體物質顆粒的一種單元操作,用一種多孔的材料(過濾介質)使懸浮液(濾漿)中的氣體或液體通過(濾液),截留下來的固體顆粒(濾渣)存留在過濾介質上形成濾餅。過權濾操作廣泛用於各種化工生產中,尤其是用於分離液體中的固體顆粒,也有用於分離氣體的粉塵,如袋濾器。
6. 過濾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就是把你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分開,是一種提純方式,比如防毒面具就是把空氣中有毒的過濾掉讓人呼吸到衛生的空氣
7. 怎樣進行過濾操作
過濾操作要求「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內壁,不殘留氣泡容。(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
二低,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液面低於濾紙邊緣。(防止液體過濾不凈。)。
三靠,傾倒時燒杯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上。,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7)的過濾擴展閱讀:
實驗材料選擇:
漏斗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要過濾的沉澱的量或析出固體的量,而不是看液體的體積。沉澱量或固體量較多,則所選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圓錐角應為60°。
管徑粗細適宜,太粗難以保持水柱,太細則水流速度慢,過濾需要的時間過長。管徑末端應稍微傾斜。
濾紙的選擇依據所做的實驗來定。濾紙分定性濾紙和定量濾紙。定性濾紙在過濾操作中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量濾紙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
在中學實驗中,過濾操作常用於定性實驗,所以大多用定性濾紙。選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後,紙的邊緣要比漏斗邊緣低5毫米左右為宜。
8. 過濾的注意事項
在化學實驗操作中,過濾所要注意的,歸納總結為「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
1、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
2、漏斗中的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
1、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
2、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
3、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
(8)的過濾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還應注意:
1、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會導致待過濾液從濾紙與漏斗間的空隙流下,導致過濾效果不良。
2、濾紙若高於漏斗邊緣,則濾紙由於吸水變軟導致濾紙變形,有可能造成濾紙破損,過濾效果不佳。
3、濾液若不低於濾紙邊緣,則待過濾液使濾紙與漏斗間形成空隙,導致待過濾直接從空隙中流出,造成過濾效果不佳。
4、「盛待過濾液」的燒杯尖口沒有緊靠玻璃棒,則沒有引流,有可能造成液滴飛濺。
5、玻璃棒沒有靠在三層濾紙處,則可能戳破濾紙,造成過濾效果不佳。
6、漏斗末端沒有靠在燒杯內壁,同樣可能導致液滴飛濺。
7、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8、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9、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9. 如何過濾
在水的凈化過程中,有一步十分重要的操作--過濾,過濾常常用於除去(或得到)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是混合物分離的常用方法和重要考點。現將過濾操作的要點總結如下:
一、製作過濾器
取一張圓形濾紙,先對折成半圓,再對折成扇形,然後展開成錐形,放入漏斗中試一試,看是否和漏斗角度一樣,如果不一樣就要調整濾紙角度直到和漏斗角度完全一樣,再用滴管取少量蒸餾水將濾紙濕潤,使濾紙緊貼於漏斗內壁,中間不能有氣泡,以免減緩過濾速度。同時還要注意:放入漏斗後的濾紙邊緣,要比漏鬥口邊緣約低5mm~10mm,若過大則要用剪刀剪去多於的部分。
二、過濾操作
1、將製作好的過濾器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調整高度,使漏斗的最下端與燒杯內壁緊密接觸,這樣可以使濾液沿著燒杯內壁流下來,不致迸濺出來。
2、過濾時,往漏斗中傾注液體必須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著玻璃棒緩緩流入過濾器內,玻璃棒的下端要輕輕接觸有三層濾紙的一面,注入液體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防止濾液從漏斗和濾紙之間流下去,影響過濾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過濾的要點總結為「一貼、二低、三接觸」,即①要將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此為「一貼」),②濾紙邊緣要低於漏鬥口邊緣,過濾時液體液面要低於濾紙邊緣(此為「二低」),③漏斗最下端要接觸燒杯內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要接觸濾紙的三層一面,傾倒液體的燒杯要接觸引流的玻璃棒(此為「三接觸」)。
過濾
原理: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於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的一
種方法。
運用范圍:
固-液混合分離
舉例:如用過濾法除去促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壁。二低: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三靠:漏斗頸下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輕靠濾紙三層一側;盛待過濾的燒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