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幫忙找篇反分裂反滲透作文!不是演講稿哦
剛剛走出校門的我,經歷了激烈的公務員考錄拼搏與競爭,體驗了新關員初任培訓的新鮮與收獲,感受了海關工作的光榮與使命。此時此刻,站在講台,面對關徽,耳畔彷彿又響起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錚錚誓言,令我無比驕傲;身著關服,作為一名海關關員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讓我倍感自豪。
美國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如果說,生命力使人們前途光明,團體使人們寬容,腳踏實地使人們現實,那麼,深厚的忠誠感就會使人生正直而有意義」。考入海關,有人不無羨慕地對我說,「進了海關,工作條件好,待遇高,這輩子就可以衣食不愁,高枕無憂了」;有人戲言,「是不是看了《浮華背後》也想進海關腐敗吧」。面對這些,我時常問自己到底追求什麼?到底選擇什麼,是否還可以在這充滿誘惑的現實面前保持平和的心態呢?但內心深處的感動讓我堅定了忠於海關事業,維護人民利益作為自己的信念。
進入海關前,一位普通郵遞員的精神曾深深感動了我,2005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順友,是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郵政局的郵遞員,被譽為「高原馬班信使」, 19歲他從父親手中接過了馬韁繩, 20年行走在高山峽谷、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的馬班郵路,困了就睡在簡易的帳篷,餓了就啃幾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幾口山泉水或冰塊。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說:「做人就要做個好人,做事就要認真,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做人就要實在、誠懇、厚道」。平白的語言,真情的流淌,卻呈現出一名普通郵遞員在自己平凡而艱苦的崗位上堅守20多年的不平凡,以赤誠折射出人格的偉大和人性的光輝!
進入海關後,一位上海大都市的普通青年關員和一座深處荒涼、偏僻的塞外邊關更直接、更真實的震撼了我。相當的年齡,相同的工作,相似的愛好,卻有著不同的人生選擇。
彭非,一名普通的青年關員,面對跨國公司的高薪聘請,他沒有動搖作為海關關員的信念;面對紛繁復雜的審單業務,他沒有忽視業務知識的缺漏和疑惑,泡圖書館,上網查信息,虛心求教專家教授,深入企業和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面對層出不窮的走私新招,他潛心鑽研,總結方法,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他來自於平凡,卻沒有安於平凡,經歷了艱辛,融合了付出,在平凡崗位上閃光,在海關事業中建功,使得他成為海關青年中「知識型關員,智能型把關,專家型發展」的典型縮影。
紅其拉甫海關,地處被稱之為「生命禁區」的帕米爾高原,在「氧氣吃不飽、風刮石頭跑、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惡劣環境中,擔負著反走私、反分裂、反滲透、反恐怖的艱巨任務,29年來,他們紮根雪域高原、為國鎮守邊關,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青春年華。「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苦幹不苦熬,苦中有作為」「抗得住誘惑,管得住自己」,他們用忠誠和信念為祖國鑄就了一道雪域雄關。
一個青年,因為忠誠,所以勤奮進取,精益求精,用手中聖潔的金鑰匙把守國門,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人生理想;一個集體,因為忠誠,所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以實際行動在生命禁區奏響了赤膽忠心、為國把關的雄偉樂章!
有人說,信仰是浩瀚海洋中指路的明燈,是漫漫黑夜裡渴望的黎明,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捨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壯烈。忠誠也是一種信仰,也是將人類帶進無畏、高尚與幸福的領航。
屈原的赤誠將社稷、蒼生化作汨羅江邊的千古絕唱,岳飛把「精忠報國」的信念刻進歷史的肩膀。魯迅、劉胡蘭、楊靖宇的忠誠是匕首投槍的攻擊、是孱弱身體里堅毅的鮮血,是身處逆境頑強的抗爭,是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盡忠誠!牛玉儒、任長霞、周正他們以忠誠為根,以敬業為本,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始終踐行著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庄嚴承諾。
我,雖然普通,但是作為一個年輕的生命,是多麼地渴望沐浴雲海淋漓的光明,任才情,任詩興如旭日噴薄;我雖然平凡,但是作為誓志立足海關事業的青年關員,又是多麼地渴望頭頂關徽,迎著朝陽,用丹心映照萬里雄關,用青春照亮神聖國門。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帶著信念,帶著執著,帶著熱忱出發吧,讓我們永遠牢記:我們是守護國家利益的鋼鐵長城,我們是黨和人民忠誠的國門衛士!
Ⅱ 教師築牢教育陣地反思課堂是教師的陣地教師如何堅守
Ⅲ 抵衘宗教極端思想觀後感
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抵禦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育引導群眾,爭取凝聚人心。要始終按照「到人、管用、有效」的要求,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緊緊圍繞「去極端化」這個緊迫任務,牢牢把握現代文化的實質和內涵,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激發活力,為全縣發展提供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動力。
堅決在「去極端化」宣傳教育上主動進攻。要堅持以愛國主義為主題、法治教育為主線,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強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不懈加強群眾性思想教育。要用「草根化」語言、「滴灌式」宣傳方式,健全完善大宣教「十大工程」體系,將全面教育和重點教育結合起來,在面上做到全覆蓋,在點上更加突出受宗教極端思想侵蝕的重點群體,有破有立,疏堵結合,切實提高群眾對宗教極端思想的免疫力。要以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契機,在講黨恩、談變化、推進法制教育、文明新風養成等方面做好群眾工作,大張旗鼓、理直氣壯地講黨的恩情、國家的支持、浙江麗水的援助,經常講、反復講、長期講,真正使群眾將「黨的領導」、「黨的恩情」、「中華民族」、「國家」、「公民」、「法治」等概念入腦入心,築牢各族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防線,為自治區成立60周年營造濃厚的思想文化氛圍。抓好傳統媒體建設和管理,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積極發揮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作用,強化網路輿論引導、宣傳造勢,完善鄉(鎮)自辦廣播節目和編印農村「微」報紙,及時傳播群眾身邊的正能量。加強新聞發言人和網路宣傳隊伍建設,積極發揮輿論宣傳的引導作用,鞏固和發展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
堅決用現代文化對沖宗教極端思想影響。要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城鄉文化設施配套建設,大力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擴大城鄉文化服務網路覆蓋面,培育縣域文化品牌。堅持不懈地開展小型化、常態化、草根化的文化活動,推進「種」文化工作深入實施,使文體活動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積極開展青年婚禮服務,扶貧幫困「微心願」、單親母親之家關愛服務等活動,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傳播現代文化理念和行為方式,提倡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引導群眾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現代化靠近。配齊配強宣傳文化專職力量,加快組建各類宣講隊、文化隊、演出隊和服務隊,培育培訓鄉村文化體育活動領頭人,建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打造多贏的宣傳文化隊伍。著力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基層文化站、農家文化大院、鄉村文化大舞台等文化陣地作用,建好用好「一村一隊」文化隊伍,力爭實現「一村一月一場」的演出目標,使宣傳教育文化活動惠及到「最後一截路、最遠一戶人」,切實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堅決切斷宗教極端思想源頭和傳播渠道。要在加強群眾思想教育,提高免疫力的同時,高度重視源頭治理,切斷宗教極端思想源頭和傳播渠道。高度警惕宗教極端思想向文化領域、教育領域滲透的動向,按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要求,切實加強廣播電視、文化市場、各類學校的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堅決杜絕錯誤思潮和言論的傳播。用好農村大喇叭,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用主流聲音的正能量佔領農村精神文化陣地。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千方百計凈化聲頻、熒屏、舞台、圖書等市場,確保文化市場安全。嚴格互聯網管控,完善網上輿情監測研判和處置機制,堅決遏制有害信息在網上蔓延。充分發揮基層宣傳文化骨幹、民間藝人、文化帶頭人在「去極端化」中的作用,著力提高文化人才政治素質、理論學識、文化帶動的能力,確保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真正引導群眾樹立正信。對各類文藝界人士要加強聯系溝通,著重引導在學習交流、理論研究、批評建議中堅守底線,決不允許誤導群眾、煽動社會。持續加強在校師生的德育和反分裂斗爭教育,針鋒相對揭批「三股勢力」的丑惡面目,從嚴懲處利用講台散布宗教極端思想和分裂主義言論的行為,切實鞏固學校思想陣地,提高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的能力。
Ⅳ 教師如何守好教育陣地
教師來要守好教育陣地應該德育源教育和創新能力教育並重。
一方面,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這是推進素質教育,落實以人為本的要求。學校教育要以養成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誠信,為培養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素質教育要求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新課程改革提出以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其宗旨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是每一個學校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