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離子交換

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離子交換

發布時間:2021-02-02 15:27:58

A. 論述心室肌細胞的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徵及其形成機制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最主要特徵是復極化時間長,可分為五期,其形成機專制為:①0期是心室肌細胞屬受刺激後細胞膜上少量Na+內流,當除極達到閾電位時,膜上Na+通道大量開放,大量Na+內流使細胞內電位迅速上升形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②1期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膜電位迅速下降;③2期主要是Ca2+和Ca2+緩慢內流,抵消了K+外流引起的電位下降,使電位變化緩慢,基本停滯於OmV形成平台;④3期是由K+快速外流形成的;⑤4期是通過離子泵的主動轉運,從細胞內排出Na+和Ca2+,同時攝回K+,細胞內外逐步恢復到興奮前靜息時的離子分布。

B. 簡述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特點及分期。

心室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屬於快反應動作電位,持續時間長,動專作電位的升降支不對稱,由除屬極化和復極化組成。共分為5個時期:

  1. 除極化過程(0期):膜由極化變為反極化,用時短,僅1~2ms。

  2. 快速復極初期(1期):膜電位由+30迅速降為0mV,歷時約10ms。

  3. 平台期(2期):膜電位恢復緩慢。

  4. 快速復極末期(3期):繼平台期後,膜電位由0下降至-90mV,完成復極化過程。歷時100~150ms。

  5. 靜息期(4期):膜復極化完成後的穩定、恢復階段。

C. 心室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分幾期其產生機制如何

5期
0期去極化 鈉離子內流
1期快速復極化初期 鉀離子外流
2期平台期 鈣離子和鉀離子外流
3期是 快速復極化末期 鉀離子外流
4期 靜息期 離子泵的主動轉運

D. 與骨骼肌比較,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有何特點

相同點:
1, 都有神經元支配
2, 都能收縮和舒張
不同點:
1, 心肌有自動節律版性,骨骼肌沒權有
2, 骨骼肌是隨意肌,心肌是不隨意肌
3, 心肌由植物性神經支配,骨骼肌由軀體運動神經支配
4, 骨骼肌細胞為長柱狀無分支,心肌細胞為短柱狀且有分支

同一刺激的話,如果強度都達到了它們閾強度,骨骼肌和心肌都會發生一次收縮。根據我的了解,它倆的主要區別應該在刺激頻率上。骨骼肌的動作電位持續的時間短,心肌的長,所以骨骼肌在連續的刺激下會發生不完全強直收縮,頻率提高會出現完全強直收縮;而心肌不會,心肌的動作電位持續時間和收縮的時間基本相同,再加上心肌本身就有自律性,施加竇性心律額外的刺激,心肌會出現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

E.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特點是什麼有何意義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點在於復極過程復雜,持續時間很長,動作電位的降支和升支不對稱。
詳細如下述:
復極化過程:心室肌細胞復極化過程分為四個時期。

(1)1期(快速復極初期):心室肌細胞膜電位在去極化達頂峰後,即快速下降到OmV左右,至此形成復極化l期。此期是由於鈉通道關閉,Na+內流停止,而膜對K+通透性增強,K+順濃度梯度外流而形成。

(2)2期(平台期):此期膜電位OmV左右,且下降緩慢,動作電點陣圖形比較平坦,稱為平台期。內向電流(Ca2+內流)與外向電流(K+外流)兩者處於平衡狀態,膜電位水平變化不大。

(3)3期(快速復極末期):膜對K+的通透性進一步增高,K+迅速外流,而鈣通道已逐漸失活,恢復極化狀態。

(4)4期(靜息期):通過Na+-K+泵和Na+-Ca2+交換體的活動,使細胞排出Na+和Ca2+,攝入K+,恢復靜息時細胞內外的Na+、K+的分布;經3Na+-Ca2+交換體Na+順濃度梯度入胞,Ca2+逆濃度梯度外排。
另外,心室肌細胞與骨骼肌和神經細胞在動作電位上差別最大的是2期平台,心室肌細胞的2期平台期特別長。
其意義應該說就是防止發生強直收縮,心室肌細胞的有效不應期也是最長,這有利於心室的有序泵血工作。

F. 試述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和骨骼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異同點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和骨骼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異同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同點專:

二、相同點:

G.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每一期的主要離子流是什麼

除極過程包括一個期1:期(除極過程)——心室除極過程,膜電位由原來的靜息電位變成了動作電位。由靜息狀態時的-90mV上升到-20mV~+30mV。膜兩側由原來的極化狀態轉變為反極化狀態,構成了動作電位的上升支,此期又稱為0期。歷時僅1~2ms。機制是:心室肌細胞受刺激興奮後引起快鈉通道的開放,造成鈉離子的內流。鈉離子順電-化學梯度由膜外快速進入膜內,進一步使膜去極化、反極化,膜內電位由靜息時的-90mV急劇上升到+30mV。此期的影響因素是快鈉通道,快鈉通道激活迅速、開放速度快,失活也迅速。當膜去極化到0mV左右時,快鈉通道就開始失活而關閉,最後終止鈉離子的繼續內流。復極過程分為四期
1)1期(快速復極初期):心肌細胞膜電位在除極達到頂峰後,由原來的+30mV迅速下降至0mV,與0期除極構成了鋒電位。
機制是:心肌細胞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迅速下降,加上快鈉通道關閉,鈉離子停止內流。同時膜內鉀離子快速外流,造成膜內外電位差,與0期構成鋒電位。
2)2期(平台期):膜電位復極緩慢,電位接近於0mV水平,故成為平台期。平台期是心肌特有的時期。
機制是:主要是由於鈣離子緩慢內流和有少量鉀離子緩慢外流形成的。心肌細胞膜上有一種電壓門控式慢鈣通道,當心肌膜去極化到-40mV時被激活,要到0期後才表現為持續開放。鈣離子順濃度梯度向膜內緩慢內流使膜傾向於去極化,在平台期早期,鈣離子的內流和鉀離子的外流所負載的跨膜正電荷量等,膜電位穩定於1期復極所達到的0mV水平。隨後,鈣離子通道逐漸失活,鉀離子外流逐漸增加,膜外正電荷量逐漸增加,膜內外形成電位差,形成平台晚期。
3)3期(快速復極末期):膜內電位由0mV逐漸下降到-90mV,完成復極化過程。
機制是:平台期後,鈣離子通道失活,鈣離子停止內流,此時心肌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恢復並增高,鉀離子迅速外流,膜電位恢復到靜息電位,完成復極化過程。心室各細胞在此期,復極化過程不一樣,造成復極化區和未復極化區的電位差,也促進了未復極化區進行復極過程,所以3期復極化發展十分迅速。
4)4期(靜息期):此期是膜復極化完畢後和膜電位恢復並穩定在-90mV的時期。
機制是:通過鈉-鉀泵和鈣--鈉離子交換作用,將內流的鈉離子和鈣離子排出膜外,將外流的鉀離子轉運入膜內,使細胞內外離子分布恢復到靜息狀態水平,從而保持心肌細胞正常的興奮性。

H.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有哪些特點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點在於復極過程復雜,持續時間很長,動作電位的降支和升支不對稱。
詳細如下述:
復極化過程:心室肌細胞復極化過程分為四個時期。
(1)1期(快速復極初期):心室肌細胞膜電位在去極化達頂峰後,即快速下降到OmV左右,至此形成復極化l期。此期是由於鈉通道關閉,Na+內流停止,而膜對K+通透性增強,K+順濃度梯度外流而形成。
(2)2期(平台期):此期膜電位OmV左右,且下降緩慢,動作電點陣圖形比較平坦,稱為平台期。內向電流(Ca2+內流)與外向電流(K+外流)兩者處於平衡狀態,膜電位水平變化不大。
(3)3期(快速復極末期):膜對K+的通透性進一步增高,K+迅速外流,而鈣通道已逐漸失活,恢復極化狀態。
(4)4期(靜息期):通過Na+-K+泵和Na+-Ca2+交換體的活動,使細胞排出Na+和Ca2+,攝入K+,恢復靜息時細胞內外的Na+、K+的分布;經3Na+-Ca2+交換體Na+順濃度梯度入胞,Ca2+逆濃度梯度外排。
另外,心室肌細胞與骨骼肌和神經細胞在動作電位上差別最大的是2期平台,心室肌細胞的2期平台期特別長。
其意義應該說就是防止發生強直收縮,心室肌細胞的有效不應期也是最長,這有利於心室的有序泵血工作。

I.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氯離子怎麼移動

心室肌由心肌構成,動作電位使肌膜去極化,na離子內流,cl離子外流,激活鈣離子通道,ca離子內流,肌細胞收縮

J. 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是什麼

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是心室肌細胞興奮的標志,是指一個閾上刺激作用於心肌細胞,引起心肌細胞上特定離子通道的開放及帶電離子的跨膜運動,從而引起膜電位的波動。

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全過程包括除極過程的0期和復極過程的1、2、3、4等四個時期。

0期:心室肌細胞興奮時,膜內電位由靜息狀態時的-90mV上升到+30mV左右,構成了動作電位的上升支,稱為除極過程(0期)。它主要由Na+內流形成。

1期:在復極初期,心室肌細胞內電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主要由K+外流形成。

2期:1期復極到0mV左右,此時的膜電位下降非常緩慢它主要由Ca2+內流和K+外流共同形成。

3期:此期心室肌細胞膜復極速度加快,膜電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歷時約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離子流(Ik1和Ik、Ik也稱Ix)形成。

4期:4期是3期復極完畢,膜電位基本上穩定於靜息電位水平,心肌細胞已處於靜息狀態,故又稱靜息期。Na+、Ca2+、K+的轉運主要與Na+--K+泵和Ca2+泵活動有關。關於Ca2+的主動轉運形式,當前,多數學者認為:Ca2+的逆濃度梯度的外運與Na+順濃度的內流相耦合進行的,形成Na+-Ca2+交換。

(10)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離子交換擴展閱讀:

心肌細胞生物電產生的基礎:心肌細胞跨膜電位取決於離子的跨膜電-化學梯度和膜對離子的選擇性通透。

記錄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可以用來研究心肌細胞電生理特徵及活動規律,以及各種內外環境變化及葯物對心臟活動的影響。不同的心肌細胞具有不同種類和特性的離子通道,所以不同部位的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開關及電生理特徵不盡相同。

1、竇房結P細胞跨膜電位及產生機理

P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徵4期膜電位不穩定,可發生自動除極,這是自律細胞動作電位最顯著的特點。此外:

除極0期的鋒值較小,除極速度較慢,約為10V/s,0期除極只到0mV左右。

復極由3期完成,基本沒有1期和2期。

復極3期完畢後進入4期,這時可達到的最大膜電位值,稱為最大舒張電位(或稱最大復極電位),約為-70mV。

2、P細胞動作電位的形成及離子流的活動

0期除極的形成:0期除極的內向電流主要是由鈣離子負載的。

3期復極的形成:0期除極後,慢鈣離子通道逐漸失活。3期是由鈣離子內流和鉀離子外流共同作用的結果。

4期自動除極的形成:當前研究與三種離子流有關。

A:鉀離子外流的進行性衰減;

B:鈉離子內流的進行性增強;

C:生電性Na+--Ca2+離子交換。

閱讀全文

與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離子交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用的什麼泵 瀏覽:633
淮南凈水設備什麼牌子好 瀏覽:547
西寧污水泵多少錢一台 瀏覽:195
廣東養殖場廢水處理公司 瀏覽:101
凈水器ro膜塑料味 瀏覽:691
工業廢水多少來自造紙行業 瀏覽:167
飲水機里的電源線怎麼接 瀏覽:388
反滲透膜拆卸安裝工具 瀏覽:996
哪樣的超濾膜凈水機好 瀏覽:422
纖維狀離子交換樹脂 瀏覽:310
天津機電公司水處理 瀏覽:739
沁園凈水器原廠濾芯哪裡的 瀏覽:533
建一個污水廠要什麼資質 瀏覽:185
馬桶上的水垢怎麼去除方法 瀏覽:386
edi事務 瀏覽:503
四川省污水處理獎項 瀏覽:750
顆粒過濾網設備 瀏覽:465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包括什麼 瀏覽:212
反滲透濃水怎麼調小 瀏覽:708
空氣濾芯上插頭怎麼拔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