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病人需要輸血為什麼不讓家屬鮮血液 一定要用醫院的血 急
目前根據獻血法規定,醫院里是不能直接採集血液輸給病人的,那樣做的話就屬於非法采供回血范疇,如果非要輸答家屬的血,可到中心血站去獻,血型相同且檢驗合格的話,再由醫院到血站去提,如果獻血者和患者是直系親屬關系,需要由家屬到中心血站簽署一份協議,因為,直系親屬之間輸血可能造成患者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此病一旦發生,死亡率接近100%
⑵ 我想用血液過濾來解決三高症可否管用
只能解決短期問題,一年左右就會回到原地甚至更高,最有效的辦法是解決自身專問題,比如屬通過適量運動,加合理飲食,戒煙戒酒戒熬夜,配合醫生開具的葯物進行調節,三高是慢性病大多三高病人都在飲食上長期不合理造成的,也可以選擇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保健產品,我給我母親買的大豆多肽就不錯,之前是葯店的店員推薦的,吃了一段時間很不錯,睡眠質量恢復的很好,三高是慢性病急不來,需要長期慢慢改善,你也可以試試。
我媽用的就是這個,生肽空間的大豆肽粉。
⑶ 我在醫院需要輸血去血站交了800塊800毫升血,醫院賬單又收980濾白紅細胞懸液費,正常嗎
怎麼到血站去繳費的?正常都是在醫院繳費的,用800毫升全血應該是得一千多的,七八年前在醫院實習時一帶小的全血就要收兩百多,一袋是100毫升還是200毫升不記得了,如果是洗滌紅細胞那就更貴了
⑷ 血液過濾什麼意思.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
血液過濾就是透析,主要就是過濾掉人體內的有害物質
⑸ 病人需要輸血為什麼不讓家屬鮮血液 一定要用醫院的血
1 醫院的血液是經過檢測的,可以避免感染
2 很多人的新鮮血液都會有一些病毒,需要血液中心處理過
3 醫院這樣做是負責的,放心吧
⑹ 輸血注意事項
輸血前
1、輸血前當晚要有充足的睡眠,精神狀態良好;
2、輸血前一天和當天早晨,不要吃油膩食物;
3、不要空腹輸血,應當吃些清淡的食物,如稀飯、饅頭、麵包等。
4,思想上有放鬆,不要對輸血覺得有負擔。
獻血後:
1、拔針後前臂伸直後稍上抬,用三個手指用力按壓針眼10分鍾以上,不要揉搓針,24小時內勿清洗針眼; 2、輸血後1-2天應適當休息,勿熬夜或進行劇烈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跑步或駕車及高空作業等; 3、少部分人抽血後有可能出現疲倦感、嗜睡,這大多是第一次丑血出現的生理反應現象,不必擔心,適當休息可自行恢復;
4、輸血後一兩天內勿暴食暴飲,勿喝酒。在平常飲食的基礎上可適當補充些蛋白質和水果。
5、若針眼處有青紫現象,這是由於當時止血不好或是血管少量滲血所致,幾天內會自行吸收,不會留下痕跡;若青紫面較大,可在獻血二十四小時後熱敷即可消除。
6、輸血後注意不要著涼,避免感冒。
還有一個是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輸血時和輸血後都應該密切病人的反應,最恐怖的就是溶血反應的發生,所以要觀察病人的感覺和臉色,如有不是鼻血立刻通知醫生。
無償獻血無疑是我們社會公德心的一個體現,如果憑借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帶來一點改變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⑺ 什麼情況下需要輸血
當人體失血400ml一下,可以依靠人體的自身供血功能補充,沒有什麼危險,稱回為「安全失血量」人答們獻血的時候一般是300ml。當失血量在600到800ml時被稱為「危險失血量」當失血量在1200ml時被稱為死亡失血量,隨時都可能引起死亡。所以在失血量在600ml左右時就應該及時輸血。盡快擺脫因失血引起的不良症狀。不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
⑻ 為什麼要輸血
從一個人身上抽取血液輸入另一個人體內的稱為輸血的過程。為使輸血成功,必須使捐贈人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對應於接收者的凝集素。換句話說就是捐贈者和接收者的血型必須相容,否則接收者血液內的抗體(凝集素)將攻擊捐贈者的血細胞,通過凝集反應形成血凝塊。
如果你要輸血,會有人來抽取你的血樣檢驗血型,決定誰的血液基因型和相對應。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基因型為AA,AO和OO人的血液,B型血的人能接受基因型為BB,BO和OO人的血液。
O型血的人被稱為全能捐贈者,因為他們的血能捐給任何人,然而他們只能接受O型血。O型血沒有攜帶凝集原A或B,免疫系統把凝集原看作異物,O型血的人血漿中有抗凝集原A和B的凝集素,因此如果有A,B或AB型血液的話機體不能避免凝集反應。
具有第二種特殊血型AB型的人被稱為全能接收者,因為他們能接受來自於所有四種血型的血液。AB型血液的紅細胞表面有凝集原A和B,機體的免疫系統把他們看作自身的一部分--並非異物。AB型血液不能產生抗凝集原A和B的凝集素,因此A,B,AB和O型血液出現後也不會產生凝集反應。
輸血原則:交叉配血
臨床上輸血時首選血型為同型的血型交叉配血試驗。 供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血清相混合,稱為主側(直接配血); 同時將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相混合,稱為次側(間接配血)。如果兩側都無凝集反應,方可輸血,如果出現凝集反應,特別是主側凝集,絕對不能輸血
⑼ 人體失血多少需要輸血
在以下情況需要輸血:
大量失血
一次出血大於500~800c.c時,就可酌情輸血,如內短時間內出血超過1000c.c,就應及時輸血,以容免出現休克。
嚴重貧血
可以輸全血或濃縮紅細胞,以糾正紅細胞減少或其帶氧能力降低所致的缺氧變化。
凝血障礙
凝血功能障礙的血液病如血友病等,可以輸新鮮血液或只輸缺乏的凝血因子,血小板缺乏引起的疾病可直接輸血小板。
嚴重感染
輸血可提供抗體、補體等,以增強抗感染能力。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感染可考慮輸濃縮白細胞。
必須指出的是,所輸血液必須同病人的血型相符,輸血前仔細核對病人和供血者的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試驗,並檢查血瓶有無破損、有無溶血。而且輸血不當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危險,如傳染上病毒性肝炎、愛滋病等。實際應用中必須嚴加控制,只作為一種搶救或治療措施。切不可把血液當作「補品」,對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的病人給予輸血治療,這是錯誤而且危險的。
⑽ 什麼情況下需要輸血
輸血,對於實行較大手術的病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分離組織、各處病變的臟器,都不可避免地會流失一部分血液。必須及時補充血液才能保證手術的成功。此外,輸血還具有興奮、刺激和解毒的作用,各種外傷、燒傷引起的休克,以及一些嚴重的內科疾病病人,也廣泛地需要進行輸血。 輸血的治療作用主要是:①補充血量提高血壓,作為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②供給具有帶氧能力的紅細胞,糾正紅細胞減少或其帶氧能力減少所致的缺氧變化;③補充各種凝血因子,糾正血液凝固的障礙。因此,一般在下述情況下需要輸血: ⑴急性失血,休克時。 ⑵嚴重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時。 ⑶嚴重感染,手術前准備,血友病等凝血障礙的血液病以及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學物品中毒等。 必須指出的是,輸血不當猶如使用劇毒葯品一樣,帶有很大的危險性。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嚴加控制。一些人把血液當作「補品」,對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的病人常常給與輸血治療,其實這是很錯誤的。不適當的輸血會引起各種發熱,過敏和溶血反應,或者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從輸血的血液中能夠傳染上肝炎、瘧疾等疾病,給病人帶來嚴重後果。此外,即使在需要輸血的各種病人中也不一定都需要輸用全血,可根據具體情況輸用不同成分:如貧血病人輸用濃集的紅細胞;為防止由於中性粒細胞減少所引起的嚴重感染而輸用粒細胞;因血小板減少而出血嚴重的病人輸用濃集血小板;血友病病人輸用所缺乏的因子,如因子Ⅷ濃集劑等。即達到了治療的目的,也大大減少了輸全血的副作用,還節約了血源,有利於血液的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