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末端直飲機的過濾孔徑為什麼要是0.02微米
末端凈水器要達到直飲標准,有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對水裡面的微生物(病毒和細菌等)有很強的去除能力,以前把自來水燒開了喝就是這個目的,當然此類凈水器對異色異味、重金屬、殘余的農葯和有機物也要有很好的去除能力。
不過現在已經有了很多不用加熱就可以去除微生物的辦法,例如UV紫外線,超濾過濾等技術。
目前比較安全可靠的技術就是物理的超濾過濾的辦法,水裡面生存的細菌最小的在0.2微米,病毒要小很多在0.06微米,凈水器要想去除這些微生物過濾孔徑必須要做到0.06微米以下。目前市場比較多見的能達到直飲標準的凈水器過濾孔徑多數在0.02微米,這個也是個非常安全的過濾孔徑。本人認為過濾孔徑再小也沒什麼意義,市面上還有一些過濾孔徑在0.01微米的,本人覺得有些畫蛇添足了,這個過濾孔徑對出水量和出水速度都有負面的影響。
超濾膜根據生產的標准不同有工業級、食品級和醫葯級之分,本人在這里推薦一下德國倍世的一款woda-pure型末端直飲機,德國原裝進口,採用的就是0.02微米的醫葯級超濾膜,外壓式過濾,不但確保100%的去除微生物的能力而且在同樣的安裝條件下在出水速度和出水量有更好的表現。添加的復磷酸鹽有很好的抑垢作用,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優秀的一款末端直飲設備。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貳』 3M所宣稱過濾孔徑為0.2微米,是不是和市場上孔徑在0.02微米的超濾產品存在很大的差距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3M宣稱的0.2微米除菌膜,為絕對精度數據,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完整性,專不易屬旁漏。而市場上一般的0.02微米超濾產品需要更高的工作壓力,很容易產生膜破,旁漏導致污染物逃逸,殘留在下游水體中。這種所謂的0.02微米的精度為公稱精度,和絕對精度的過濾材質沒有可比性。
希望以上答復令您滿意!如仍有疑問,歡迎向企業知道提問。
『叄』 道爾頓凈水器為什麼最小是0.2微米的呢適合中國用嗎為什麼不做0.02微米的呢
哈哈,他也想做0.02或更小的,但限於陶瓷濾芯的技術,能做到0.2就很了不起了。就像自行車跑不快,要更快要汽車。精密度更高的是超濾膜和反滲透膜,分別可以做到0.01和0.0001微米。
『肆』 凈水器過濾精度0.2微米和0.02微米有何區別
當然是越精細了越好。水中的有害物質過濾的越徹底。不過,0.02也就是初步凈化的標准。連超濾都達不到,超濾是百分之一微米,純水機的過濾是達到萬分之一微米的精度的。
『伍』 3M的過濾孔徑0.2微米和市場上孔徑在0.02微米的超濾產品有多大差距
3M宣稱的0.2微米除菌膜,為絕對精度數據,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完整性,不易旁漏。而市場上內一般的0.02微米容超濾產品需要更高的工作壓力,很容易產生膜破,旁漏導致污染物逃逸,殘留在下游水體中。這種所謂的0.02微米的精度為公稱精度,和絕對精度的過濾材質沒有可比性。
『陸』 超濾膜可以阻擋病毒嗎
超濾膜是一種抄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即1——20納米)的微孔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細菌的大小因種類而差別很大,球菌大小以直徑表示;桿菌、螺菌用長度和寬度表示。螺菌的長度一般以菌體兩端的距離計算,但按螺旋的直徑和圈數計算才是螺菌的真正長度。測量細菌大小一般用顯微鏡測微尺,常用的單位是微米(micrometer,μm,1μm=10-3mm)。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最大的可長達80微米,但最常見的多數細菌為:球菌0.5~1微米,桿菌0.2~1.0×0.7~3微米,螺菌0.3~10×1.0~50微米。
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直徑在20~40納米之間。大的如痘病毒,大小為200×250-350納米,與小的細菌相近;小的如口啼疫病毒,直徑只有22納米,所以,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
『柒』 為什麼超濾膜的過濾精度為0.01微米
由於有害細菌對人體的直徑大於或等於0.02微米,而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直徑專小於或等於0.01微米,屬因此超濾膜的過濾精度為0.01微米,可以去除有害細菌,並保留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過濾精度范圍從低到高,即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0.01um,1um = 1000nm)
以納濾為參照,其過濾精度為1nm,因此被稱為納濾。
反滲透精度在0.1nm時高一個數量級.
而超濾精度在10nm時則低一個數量級。
『捌』 0.2微米過濾孔徑對應的純度是多少
0.2微米過濾孔徑對應的純度是多少
3M宣稱的0.2微米除菌膜,為絕對精度數據,具有較高版的強度和完整權性,不易旁漏。而市場上一般的0.02微米超濾產品需要更高的工作壓力,很容易產生膜破,旁漏導致污染物逃逸,殘留在下游水體中。這種所謂的0.02微米的精度為公稱精度,和絕對精度的過濾材質沒有可比性。
『玖』 超濾和反滲透有什麼區別
1、使用膜清洗不同
超濾:超濾用的膜可以通過反洗來有效的清洗膜面,以保持其高流速。
反滲透:反滲透用的膜不能反洗。
2、原理不同
超濾: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超濾原理也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超濾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
反滲透: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濃液(如海水或鹽水)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
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3、優點不同
超濾:超濾技術的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學試劑,尤其是超濾技術的實驗條件溫和,與蒸發、冷凍乾燥相比沒有相的變化,而且不引起溫度、pH的變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變性、失活和自溶。
反滲透:壓力是反滲透分離過程的主動力,不經過能量密集交換的相變,能耗低;反滲透不需要大量的沉澱劑和吸附劑,運行成本低;反滲透分離工程設計和操作簡單,建設周期短;反滲透凈化效率高,環境友好。
『拾』 超濾膜的分類及標准
超濾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一種微孔過濾膜。超濾膜採用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以膜的額定孔徑范圍作為區分標准時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可區分為: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反滲透膜(RO)為0.0001~0.001μm。超濾膜的孔徑只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也就是說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大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超濾膜的結構有對稱和非對稱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沒有皮層,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樣的,屬於深層過濾;後者具有較緻密的表層和以指狀結構為主的底層,表層厚度為0.1微米或更小,並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層厚度為200~250微米,屬於表層過濾。工業使用的超濾膜一般為非對稱膜。
又根據膜的緻密層是在中空纖維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雙分為內壓式和外壓式。現在應用的為清一色全為外壓式。主要優點為單位容積內裝填的有效膜面積大,且佔地面積小。
超濾膜一般為高分子分離膜,用作超濾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纖維素衍生物(例如:醋酯纖維或與其性能類似的高分子材料)、聚碸、聚丙烯腈、聚醯胺、聚碸醯胺、磺化聚碸、交鏈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由此可知,超濾膜較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或採用其他分離技術所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PTFE(聚四氟乙烯):適合水系及各種有機溶劑,耐所有溶劑,低溶解性。具有透氣不透水、氣通量大、高微粒截留率、耐溫性好,抗強酸、鹼、有機溶劑和氧化劑,耐老化及不粘、不燃性和無毒、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其相關產品廣泛應用於化工、醫葯、環保、電子、食品、能源等領域。水系PES(聚醚碸):具有較高的化學和熱穩定性,流速快、耐酸鹼能力強(pH范圍1-14);具有高機械強度。水系CA(醋酸纖維):適合水溶液,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熱穩定性強,不適用於有機溶劑,特別適用於水基溶液。有機系尼龍: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耐酸耐鹼,抗氧化劑。不僅適用於含有酸鹼性的水溶液,更適用於含有有機溶劑,如醇類、烴類、脂類、酚類、酮類等有機溶劑。有機系尼龍:適用於絕大多數有機溶劑和水溶液,可用於強酸,70%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機溶劑。
超濾膜可被做成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纖維膜等形式,其中,中空纖維式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其典型特點為沒有膜的支撐物,是靠纖維管的本身強度來承受工作壓壓力的。超濾膜目前廣泛用於如醫葯工業、食品工業、環境工程等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也常用於其他分離技術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