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DI與Email的異同
Email是Electronic Mail的縮寫,即電子郵件。Email是一種常用的互聯網服務。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交換的電子媒體信件。它是隨計算機網路的出現而出現的,依靠網路的通信手段實現普通郵件的傳輸。
Email是Internet上的重要信息服務方式,它為世界各地的Internet用戶提供了一種極為快速、簡便和經濟的通信以及交換信息的方法。
與常規信函相比, Email非常迅速,它把信息傳遞時間由幾天、十幾天減少到幾分鍾;而且Email使用非常方便和自由,既寫既發,省去了粘貼郵票和跑郵局的煩惱;與電話相比,Email 的使用非常經濟,傳輸幾乎是免費的(一份Email的傳輸費用不到0.1元人民幣)。正是由於這些優點,Internet上數以億計的用戶都有自己的Email地址,Email也成為利用率最高的Internet應用。
Email地址是以域為基礎的地址,如[email protected]就是晉城經濟信息網中使用的Email地址。Email地址是Internet上的動態分配的地址,不是IP地址,後者是Internet上所具有的靜態的、固定的地址。
除了為用戶提供基本的電子郵件服務,還可以使用Email給郵寄列表(Mailing List)中的每個注冊成員分發郵件以及提供電子期刊。
Email的傳遞是一個標准化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來完成的。SMTP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它概述了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和傳輸處理方法。
使用Email不僅可以發送和接收英文文字信息,同樣也可以發送和接收中文及其它各種語言文字信息,有些專用Email收發工具軟體(如Euroda)還可以收發圖象、聲音、執行程序等各種類型的文件。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譯為電子數據交換。edi是將貿易、生產、運輸、保險、金融和海關等事務文件,通過電子郵箱按各有關部門或公司企業之間的標准格式進行數據交換,並按國際統一的語法規則對報文進行處理,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事務處理的新業務。在國際、國內貿易活動中使用edi業務,取消了傳統的紙面貿易文件(如訂單、發貨單、發票等),代之以電子資料交換,雙方使用統一的國際標准格式編文件資料,利用電子方式將貿易資料由一方傳遞到另一方,處理迅速准確,是發達國家已經普遍採用的「無紙貿易」手段,也是關貿總協定成員國將來必須使用和推廣的標准貿易方式。採用edi業務可以將原料采購與生產製造、訂貨與庫存、市場需求與銷售以及金融、保險、運輸、海關等業務有機地聯系起來,集先進技術與科學管理於一體,為實現「金關」工程奠定了基礎。用戶終端可通過電話網、chinapac網、ddn網、chinan-et網等方式接入edi系統。edi(電子數據交易)是一個交換商業數據的標准格式。標準是ansi x12,它是由數據交易標准協會開發出來的。一個edi信息包括了一個多數據元素的字元串,每個元素代表了一個單一的事實,互相由分隔符隔開。整個字元串被稱為數據段。一個或多個數據段由頭到尾限制定義為一個交易集,此交易集就是edi傳輸單元(等同於一個信息)。一個交易集通常由經常被包含在一個特定商業文檔或模式中的內容所組成。當交換edi傳輸時即被視為交易夥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