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有哪些不足

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有哪些不足

發布時間:2025-09-07 07:42:12

A. 紅谷灘的由來

紅谷灘新區概況
紅谷灘新區是南昌市委、市政府為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拓展城市規模,加速城市化進程,加快「一江兩岸」城市格局的形成,實現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建設目標,經批准於2002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的城市新區。新區地處昌北贛江之濱,與昌南中心城隔江相望,東瀕滔滔奔流的贛江,與江南名樓滕王閣隔江而峙,「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情畫意盡顯其中;西臨昌九高速公路,倚山勢起伏的森林公園和波光粼粼的黃家湖、蝶子湖、禮步湖,層巒疊翠風景秀麗的梅嶺群峰為其撐起一道綠色屏障;南連擬建中的生米大橋和規劃中的外環路,前湖景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北接贛江大橋,碧波萬頃的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紅谷灘新區由紅谷灘中心區、鳳凰洲、紅角洲三大片區組成,區域面積50餘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40餘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0餘萬。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控制老城區,儲備朝陽片區,發展城市新區」的建設方針,紅谷灘新區的開發建設將立足高起點、高品位、高標准,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充分利用山水優勢來展示「一江兩岸」的都市風采和濱江城市的特色魅力,營造「美的空間、人的樂園」。紅谷灘中心區將建成以行政辦公和居住為主,融文化、商務為一體的城市新型中心區;鳳凰洲片區為以居住為主的城市生活新區;紅角洲片區定位為教學、科研、旅遊、體育和高級商住區。

自2000年7月11日正式啟動以來,經過初步開發建設,紅谷灘中心區已是高樓聳立,繁花似錦,綠樹成蔭。隨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等黨政機關的遷入,紅谷灘新區已成為英雄城南昌的政治中心。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日趨完備的基礎設施、高起點的規劃定位、優惠的投資政策使紅谷灘新區蘊藏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潛力得以迸發,成為商家投資的熱土和世人關注的焦點。隨著各大開發建設項目的進入,紅谷灘新區的開發建設已全面鋪開,一座新城正在快速整體崛起。走進崛起的紅谷灘新區,處處涌動著現代化大都市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崛起的紅谷灘新區正以花園城、生態城、環保城、濱江城的風采和特色魅力,展示著英雄城南昌的新形象,引領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新潮流。

洪城處處有商機,新區無處不誘人。已煥發出勃勃生機的紅谷灘新區,和老城區就是不一樣,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越的區位優勢,低廉的土地價格,優惠的投資政策,快捷的辦事效率,將給投身紅谷灘新區建設的各屆人士以滿意的服務和豐厚的回報。

南昌瀕臨贛江,由於受基礎設施等條件的限制,一直以來城市建設主要依託舊城向南拓展,百萬人口聚集於昌南。紅谷灘,與南昌老城區隔江相望的一片沉寂了2000餘年的荒蕪灘塗,印記著數代人揮之不去的夢想。
公元675年,纓冠初成的少年才俊王勃登臨滕王閣,被豫章十景所環抱的紅谷灘廣闊草舟所吸引,詩意迸發,留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的千古絕唱。
南昌市「一江兩岸」規劃
早在20世紀50年代,以邵式平為主要領導的江西省委就慧眼識珠,試圖開發這片處女地;80年代中旬,南昌市委、市政府也曾有過將紅谷灘開發為「太陽島」式的旅遊度假區的構想;80年代末期,南昌市委、市政府制訂了營造「一江兩岸」格局,促進南昌市社會和經濟全面發展的城市總體規劃。
1998年特大洪水之後,南昌市委、市政府為消除水患,借昌北大堤被列入全省鄱陽湖防洪治理工程的良機,及時啟動實施了全長34.89公里的「一江兩岸」道路防洪系列工程,對南昌大橋至贛江大橋沿江兩岸的路堤進行綜合改造,使紅谷灘優越的區位優勢得以凸現,城市建設的重點也由此向「一江兩岸」轉移。
2000年1月,融歷史與未來、人文和自然於一體的紅谷灘中心區4.28平方公里的規劃方案出台;4月底控制性詳細規劃報請市委、市政府審定通過;7月11日紅谷灘中心區開發建設正式破土動工;11月8日行政中心、會展中心、接待中心六大建築全面封頂。
2001年12月28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五套班子及市委各部門、市直有關單位順利搬遷,先行入駐紅谷灘中心區辦公,實現了市級行政中心北移。
2002年1月,市委、市政府及時調整區劃,將新建縣、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區域劃歸紅谷灘新區管轄,將紅谷灘新區的區域面積由4.28平方公里擴大到50平方公里;4月9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復成立紅谷灘新區管委會,並於5月15日掛牌運作,全面拉開了紅谷灘新區開發建設的序幕。

紅谷灘新區三大片區規劃布局
2001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根據南昌市現有的產業基礎、城市發展現狀、交通和用地等條件,及時調整了城市的空間結構,確立了中心城結構形式呈網狀結構的城市形態,即以贛江為主軸,一江兩岸、一核五片、南北兩城、雙城擁江的城市空間新格局,明確了「控制老城區、儲備朝陽地區、重點建設新區」的城市建設指導思想。紅谷灘新區地處昌北,屬城市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東瀕贛江,西臨昌(南昌)九(九江)高速公路,北起贛江大橋,南至生米大橋,沿江岸線16公里,規劃用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約40萬人,轄沙井街道辦事處、紅角洲管理處和鳳凰洲管理處以及12個行政村(場)。紅谷灘新區分紅角洲片區、紅谷灘中心區和鳳凰洲片區三個片區。
紅谷灘中心區
是紅谷灘新區開發建設的起步區,南起南昌大橋引線、北至廬山南大道,東臨贛江,西靠昌九高速公路和瀛上河,由臨江4.28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和6平方公里的周邊地區組成,規劃人口15萬人,為集商貿金融、行政辦公、信息、文化、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城市中心區——中央商務區(CBD中心區)。豐和中大道以東為紅谷灘中心區的核心區,總體結構按「一帶」、「二軸」、「三區」布局:即由臨江濱水綠化構築的景觀游覽帶,為人們提供親水性濱水空間,成為市民和旅遊者休閑、游覽的場所;由滕王閣——秋水廣場——行政中心綠地廣場(世紀廣場)——世界貿易中心構成東西景觀主軸線,體現城市的歷史與未來、人文與自然山水的有機結合;由世紀廣場沿紅谷大道向南、向北延伸形成南北發展功能軸線,沿此軸線規劃了三個功能區:紅谷三路至紅谷六路之間規劃為辦公區,布置了市級五套班子辦公樓、紅谷大廈(市屬所有黨政機關將遷入此處辦公)、國際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工人文化宮、廣電中心、報業大廈、新華社江西分社等行政、商務、文化娛樂設施;上海綠地集團以非凡的實力在此打造紅谷灘新區第一個樓盤——濱江豪園;紅谷三路以北為金融、貿易、信息區,布置了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購物中心以及商務寫字樓等CBD功能建築;紅谷六路以南為濱江居住區,布置了萬達星城、鹿璟名居、理想家園等花園住宅小區,並配套安排了一所中學(南昌五中)、兩所小學、兩所幼兒園和紅谷灘中寰醫院,臨江還規劃了公共設施用地。周邊地區以核心區為依託,沿豐和中大道向南北方向帶狀拓展,形成「一軸、一帶、四區」的總體布局結構,即沿以豐和中大道為南北主幹,紅谷三、四、六路為東西次乾的「魚骨狀」發展軸,南北推進、東西拓展,並按道路骨架自北向南布置了四個居住區。
鳳凰洲片區
南起廬山南大道,北至贛江大橋,東臨贛江,西至蝶子湖城市綠心,規劃用地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約10萬人,為重要的江岸景觀區,布置了蝶子湖體育公園綜合項目,是以旅遊、居住為主的城市生活新區。該片區以豐和北大道為依託,沿江依湖呈帶狀拓展,形成「一軸、二帶、三區」布局。「一軸」是指以豐和北大道為依託的發展軸;「二帶」以贛江和瀛上河為景觀界而形成的二條濱江、濱水風光帶,可以提供連續的綠色開敞空間和親水空間;「三區」是指以廬山南大道和鳳凰大道為界而形成的三個功能區:廬山南大道與鳳凰一路之間為公共設施區,是紅谷灘市級公共設施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安排商貿、金融、寫字樓等大型公共設施;鳳凰大道與贛江北大道之間為臨江發展控制區,布置進深約140米的發展控制用地,為開發建設過程中不可預見項目的安排留有餘地,同時對臨江建築規劃嚴格控制其形態和對天際輪廓線的影響;鳳凰大道以西為居住區,以鳳凰一、三、五、七路為界面,以豐和北大道為紐帶形成依山傍水的三個居住區,以二類居住用地為主,豐和北大道兩側安排居住區中心,臨河地段規劃為一類居住用地。
紅角洲片區
是紅谷灘新區的最大片區,東臨贛江、西靠昌(南昌)樟(樟樹)高速公路、南至生米大橋和城市外環線、北接南昌大橋引線,規劃用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約15萬人,在外環線以南還規劃了8.2平方公里發展用地。片區內山崗起伏,河流蜿蜒,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用地條件,為教學、科研、旅遊、體育和高級商住區。紅角洲片區的規劃布局以前湖風景區為中心,以山谷低地、河流水系為依託向周邊呈發散狀拓展,形成「一心、一環、六帶、五區」的總體布局。「一心」即以前湖水庫(水域面積1.5平方公里)和卧龍山風景區(1.91平方公里)為整個規劃區的生態和休閑中心,著重體現生態保護和旅遊度假、觀光兩大功能;「一環」即以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前湖大道和卧龍大道組成的規劃區的交通、功能環路;「六帶」即以前湖和卧龍山公園為中心,以低窪地水塘、河流、山谷低地為基礎的六條放射狀綠化帶,綠化帶為平均寬度達250米的帶狀親水公園;「五區」即指高校園區(6.64平方公里)、體育健身區(0.75平方公里)、紅角洲片區中心(1.4平方公里)、商貿綜合區(2.6平方公里)和濱水居住區(1.5 壯觀的南昌大學校門
平方公里)五個功能區,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學院、江西醫學院、江西經濟管理學院、南昌科技大學等一批高等學校已遷入前湖高校園區。由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前湖大道等「三線」和由嶺口大道、豐和二路、前湖大道、紅谷南大道形成的「一環」是紅角洲片區的幹道網。紅角洲片區水網四通八達,既能泄洪排澇,又是城市中的重要旅遊資源。結合水系和地勢,規劃區內布置了「三縱五橫」的水景路,沿前湖建設環湖游步道作為旅遊觀光線路,規劃區內的建築風格以歐式為主,著力打造具有濃郁東方神韻的南昌水城。

2003年以來,紅谷灘新區圍繞精品戰略的實施,按照規劃先行和「富規劃、窮建設」的理念,堅持先策劃後規劃再實施的原則,先後完成了:(1)紅谷灘跨江發展研究;(2)沿江景觀城市設計;(3)紅角洲大學園區策劃;(4)新區臨江16公里天際輪廓線的設計;(5)紅谷灘中央商務區控規調整;(6)外環線以南控規初步方案;(7)新區教育規劃布局調整;(8)新區商業發展構想;(9)紅角洲橋梁景觀設計方案;(10)秋水廣場規劃設計方案;(11)紅角洲南昌水城控制性詳規;(12)紅谷灘新區城市色彩規劃;(13)紅谷灘新區夜景照明設計;(14)紅谷灘新區公共藝術景觀規劃等一系列重大規劃。正在進行紅谷灘中央商務區規劃、紅角洲南昌水城規劃設計和電力、燃氣、環衛、教育、公交等工程專項規劃。

作為全市城市建設的重點發展地區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建設的標志性區域,紅谷灘新區備受社會各界和廣大投資者的廣泛關注。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演繹了一個滄海變桑田的奇跡,昔日的荒灘已成為花園式的現代文明新區。
114個進區項目已有78個開工建設,其中去年新開工項目21個。房地產項目在建面積約43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80萬平方米、非住宅157萬平方米,已竣工交付使用約240萬平方米,已銷售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呈現購銷兩旺的喜人局面,使紅谷灘板塊成為2003、2004年南昌市房地產市場的亮點。
基礎設施功能增強:
規劃的62條110公里道路已建成44條約78公里、橋梁35座,贛江南大道、紅谷南大道等14條計25公里道路正在建設,水、電、氣、通信等綜合管網與道路建設同步下地鋪設到位;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和前湖大道3個污水泵站主體工程順利完成;南昌水城渠道開挖完成3公里。完成11萬伏8萬千伏安變電站1個,1個正在啟動建設;供水能力30萬噸/日的牛行水廠一期工程已經投產,日處理污水能力40萬噸的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堅持以環境塑造形象、以環境吸引項目和以環境聚集人氣的理念,加大環境和景觀工程建設,先後完成了世紀廣場、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群——秋水廣場和贛江80m綠化帶等一批重大景觀工程建設,累計完成綠化約250公頃。全省功能最全、面積最大、內涵最廣、全長8公里、佔地70餘萬平方米的景觀公園——贛江市民公園一期工程於2006年元旦正式向廣大市民和遊客開放;南昌之星——世界第一高摩天輪於2006年5月1日投入運營。 啟動實施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正著手申報國家「人居環境獎」的前期准備工作。南昌國際展覽中心一期工程3.5萬平方米的建築經過99天的緊張施工如期順利竣工,創造了「南昌速度」。
拆遷安置強勢推進。近幾年累計拆遷房屋115萬平方米,採取市場運作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啟動實施了六個花園式還建安置小區工程,現已完成還建房89萬平方米,約90萬平方米的還建房正在建設之中。
生活配套日趨完善:為提升人氣,做旺商氣,按照市委、市政府「抓重點、上功能、出形象」九字方針和「基礎設施建設與功能性開發並重、開發建設與城市管理並重」兩個並重的要求,確定了「生活起步、商業造血、以小帶大」的總體思路,在全區實施了強力推進社區生活配套行動計劃,取得顯著成效,截止2005年底,10個住宅小區已完成社區內配套項目107項,建立起了較為便利、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網路。社區外重點配套項目完成20項,其中南昌鳳凰城外國語學校、上海實驗幼兒園南昌英語分園、紅谷一中等5所學校已開學,南昌二中將於今年開學;萬家燈火紅谷店、咸亨酒店萬達分店、聖廷宮大酒店等5家酒店已開張;洪城時代廣場購物中心、洪客隆超市順利開業;公交配套日益完善,目前直達和路經紅谷灘的公交線路共11條,並開通了紅谷灘區內環行公交線路。生活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也帶動了新區人氣的快速提升。
全區現有進區項目114個,其中法國歐尚超市、英國百安居建材連鎖超市、家樂福超市、香港銅鑼灣百貨等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投資項目也已洽談成功落戶紅谷灘。
目前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學院、南昌科技大學、江西醫學院、江西工業貿易學院、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等8所院校相繼入駐前湖高校園區,引進了南昌二中、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昌育新學校、南昌十九中、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等一批品牌學校和機構進區辦學,區內現有在建和已建的中小學共23所。
「十一五」時期,南昌將圍繞實現「富民強市」目標,做好「兩篇文章」,建設「一個基地、三個中心、四個南昌」,打基礎、蓄勢能、快追趕,堅定不移地實施「追趕進位、互動發展、加速超越」三步走戰略,把南昌建成中部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和區域性物流、商貿、職教中心,基本建成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這一時期也是紅谷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實現「人氣興旺、經濟繁榮、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環境優美」二十字目標的決戰階段。新區將堅持「抓重點、上功能、出形象」的發展方針,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加快開發建設,推進產業發展,力爭到2010年,人口規模達到25萬;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突破3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突破80億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元。

新區將堅持一個目標,實現八大突破。
一個目標: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紅谷灘建設成為「人氣興旺、經濟繁榮、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大新城的二十字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毫不動搖地推進「三大戰略」的實施,實現新區開發建設的跨越式發展,財政總收入實現2.6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950萬美元、內資28億元;新開工項目30個以上;完成綠化40公頃;力爭完成拆遷70萬平方米,還建房建設完成90萬平方米。八大突破:即在拆遷安置、土地經營、資金籌措、產業發展、完善功能、項目推動、城市管理、和諧創建八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紅谷灘的開發建設已進入攻堅提升、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新區管委會正以全新的理念、創新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增創發展優勢。再過五年,紅谷灘新區必將以「人氣興旺、經濟繁榮、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大新城的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南昌市做好「兩篇文章」的標志性區域和在全國有特色、有魅力、有競爭力和後發力的一流新區。

B. 紅谷灘新區的開發建設

紅谷灘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發展地區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建設的標志性區域,紅谷灘新區備受社會各界和廣大投資者的廣泛關注。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演繹了一個滄海變桑田的奇跡,昔日的荒灘已成為花園式的現代文明新城區。114個進區項目已有78個開工建設,房地產項目在建面積約43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80萬平方米、非住宅157萬平方米,已竣工交付使用約240萬平方米,已銷售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呈現購銷兩旺的喜人局面,使紅谷灘板塊成為2003、2004年南昌市房地產市場的亮點。 紅谷灘新區橋梁35座,未來規劃8座跨江大橋,4條過江隧道,南昌軌道交通使紅谷灘交通更加便利。贛江南大道、紅谷南大道等14條計25公里道路已經完工,水、電、氣、通信等綜合管網與道路建設同步下地鋪設到位;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和前湖大道3個污水泵站主體工程順利完成;南昌水城渠道開挖完成3公里。完成11萬伏8萬千伏安變電站1個,1個正在啟動建設;供水能力30萬噸/日的牛行水廠一期工程已經投產,日處理污水能力40萬噸的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堅持以環境塑造形象、以環境吸引項目和以環境聚集人氣的理念,加大環境和景觀工程建設,先後完成了世紀廣場、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群——秋水廣場和贛江80m綠化帶等一批重大景觀工程建設,累計完成綠化約250公頃。
全省功能最全、面積最大、內涵最廣、全長8公里、佔地70餘萬平方米的景觀公園——贛江市民公園一期工程於2006年元旦正式向廣大市民和遊客開放;世界第一高度南昌之星——2006年5月1日投入運營,先進的南昌國際體育中心成功舉辦了全國城市運動會,完成七星級江西前湖迎賓館建設,集會展演繹宴會國際會議一體的江西展演中心於2011年底完工,紅谷灘新區已經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正著手申報國家「人居環境獎」的前期准備工作。中國一流的南昌國際展覽中心三期工程33.5萬平方米的建築經過199天的緊張施工如期順利竣工,世界最先進的中部地區樞紐高鐵站——南昌西客站將於2013年竣工。佔地面積160公頃,總投資約400億元的南昌萬達城,預計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 南昌政府明確提出要在更高層次上提升紅谷灘新區發展水平,使其成為生態勝地、時尚商都,成為面向全國、服務世界、輻射帶動周邊的具有國際化水平的現代化品質新城區。同時,要求紅谷灘新區要著力強化綜合服務能力,積極主動地對接好老城區優質公共產品的轉移、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紅谷灘新區作為南昌「一江兩岸」的核心區、城市發展的拓展區、低碳經濟的示範區和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點區,在打造帶動中部地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上必須率先垂範,敢於擔當。
新區將繼續完成豐和南大道、站前北大道(豐和南-學府南大道)、學府南大道(祥雲大道-站前北大道)、鄧家山路等主幹道的建設,基本拉通西客站地區主幹道交通。抓緊實施贛江市民公園三期工程、鐵路西客站北廣場建設,完善鳳凰洲、中心區和紅角洲三大片區路網工程及區間道路工程、鳳凰洲對接經開區規劃道路、紅角洲對接新建縣規劃路的建設,使紅谷灘新區成為一座宜居宜游宜學的新城區。積極承接老城區公共產品轉移,大力推進優質教育、優質衛生保健、惠民文化全覆蓋,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居民就學、就醫、娛樂休閑等需求。結合商業圈建設,啟動特色商業街的規劃建設,在聚集人氣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購物、娛樂、休閑等需求,使新區居民享有國際前沿標準的體驗服務。加快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軟、硬體設施,使投資者和轄區居民享受「一站式」辦公服務,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樹立「服務型政府」新形象。紅谷灘新區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接老城區的優質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轉移,鼓勵並支持品牌學校、綜合醫院落戶新區,在原有的南師附小分校、育新學校分校以及中寰醫院等優質教育、衛生資源的基礎上,重點加快南昌十九中新校、紅谷灘第一中學、紅谷一小、萬達小學等學校建設,著力推進省人民醫院、昌大第二附屬醫院、省兒童醫院、省婦幼保健院、洪都中醫院、南昌市中心醫院等醫療項目落戶新區,打造「十分鍾衛生圈」。進一步豐富文化發展內涵,在已有江西民俗風情展演中心、新華文化城、水城藝術村等文化項目的基礎上,配合省市加快推進南昌國際藝術中心、博物館和紅谷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設,同步推進全區基層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實現社區文化站點全覆蓋。同時,發揮省展演中心、國際體育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和科教大學城板塊、文化博覽城板塊的優勢,舉辦更多全國性、區域性文化體育活動,培育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文體活動品牌,把新區建設成南昌乃至全國的文化體育中心。

閱讀全文

與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有哪些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確定污水井 瀏覽:487
空調過濾網黑棉可以洗不 瀏覽:25
家裡拆機油濾芯沒有工具該怎麼辦 瀏覽:819
橡膠帶式真空過濾機價格 瀏覽:684
怎麼樣拆小車空調濾芯視頻 瀏覽:455
研發污水處理劑屬於什麼行業 瀏覽:713
擺攤的凈化器怎麼安裝 瀏覽:957
環氧樹脂板用壁紙刀切割 瀏覽:377
大通v80柴油濾芯什麼牌子 瀏覽:463
咕嚕咕嚕飲水機怎麼用 瀏覽:773
反滲透凈水機什麼濾芯好 瀏覽:906
防水半透膜 瀏覽:338
超霸全套濾芯更換價格多少錢 瀏覽:274
汽車機油濾芯怎麼查看 瀏覽:583
中空纖維超濾膜反沖洗原理 瀏覽:417
志高濾芯怎麼拆卸 瀏覽:523
為什麼要測定純水的最大壓差 瀏覽:384
賽馳空氣濾芯怎麼樣 瀏覽:645
工業反滲透膜怎麼拆卸視頻 瀏覽:237
提升泵水量怎麼計算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