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接駁井怎麼定義

污水接駁井怎麼定義

發布時間:2023-02-23 23:40:37

㈠ 私人家的雨污水可以接到師證嗎直接接市政

第一條 (立規目的、依據)為加強排水管理,保障排水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內澇災害,保護水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科學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概念釋義)本辦法所稱排水設施,是指用於雨水或者污水收集的管道、溝渠、泵站(房)及閘門、雨水口、檢查井等附屬設施,起調蓄等功能的湖泊、河道和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設施以及其他相關設施。

排水設施包括公共排水設施和自用排水設施。公共排水設施是指主要由政府投資建設的、供公眾使用的排水設施;自用排水設施是指由單位或者個人自行建設的、供本區域專用的排水設施。

第三條 (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設施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活動。

農業生產排水、工業廢水處理和水利排灌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部門職責)市、縣(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為市、縣(區)排水主管部門(以下稱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排水的行政管理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

市、縣(區)排水主管部門可以委託排水管理專門機構進行排水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縣(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行使相關的監督檢查、行政處罰及行政強制職能。

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排水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排水遵循原則)排水應當遵循城鄉統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雨污分流、控制污染的原則。新建區域內的排水設施應當與供水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第六條(排水設施信息化平台建設)市、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應當建立健全排水專業運行維護管理機制,建立管理評估決策的信息化平台,實現排水信息的及時更新和合理共享。積極推行污水處理廠、管網與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第七條 (排水規劃編制)惠城區(橫瀝鎮、蘆洲鎮除外)排水規劃由市排水主管部門會同市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及惠城區政府統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其他縣(區)及惠城區橫瀝鎮、蘆洲鎮排水規劃由所屬縣(區)排水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統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排水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原批准程序報請批准。

第八條 (排水設施建設、改造原則)建設和改造排水設施應當符合排水規劃和海綿城市相關規劃的要求。

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與小區、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公園、水系,應當分類推進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新建、改建、擴建污水處理設施,應當同步配套建設污水管網,同步確定污泥處理處置方案。

第九條(風險評估制度)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排澇風險評估制度和災害後評估制度,在汛前對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責成有關單位限期處理,並加強對城中村、廣場、立交橋下、隧道、涵洞、低窪地等易澇點的治理,強化排澇措施,增加必要的強制排水設施和裝備。

第十條 (排水設施建設、改造要求)新建項目應當實行雨污分流;改建、擴建的項目需配套建設排水設施的,應當實行雨污分流。

已建成的實行雨污合流的區域應當逐步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已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禁止單位或者個人混接污水管與雨水管。

除樓頂公共天面設置雨水排放系統外,新建、改建住宅的陽台(露台)排水應當接入污水收集管道,並接入市政污水管網。

第十一條 (建設項目的污水設施建設)在公共污水管網覆蓋區域,建設單位應自建污水預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後按規定將污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網,不得任意排放。污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等國家或者地方的有關標准和規定。

在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建設單位應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達標排放;或自建排水管網接駁公共排水設施。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水戶不得擅自設置排污口將處理後的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泊。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或排水管網接駁公共排水設施的費用由建設單位自行承擔,計入建築安裝成本。

第十二條 (排水設施建設及前期工作要求)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需配套建設排水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使用。

在城鎮排水規劃范圍內的公共排水設施建設項目及需要與公共排水設施相連接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出具規劃條件時,應當就建設項目的排水設施設計方案徵求排水主管部門意見。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就排水設計方案是否符合排水規劃和相關標准提出意見。

第十三條 (排水設施的竣工驗收及歸檔備案)公共排水設施建設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並通知所在地排水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排水管理專門機構參加。竣工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並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內,將竣工驗收報告及相關資料報所在地區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對驗收不合格的排水設施,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返修或者重建。

第十四條 (排水設施驗收合格標准)公共排水設施驗收合格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相關標准或者技術規范;

(二)按照相關部門批準的文件和圖紙施工;

(三)排水管道按照雨水與污水分流建設;

(四)符合排水防澇的規定;

(五)排水設施完好、暢通;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五條 (維護運營單位的養護、維修責任)公共排水設施由排水主管部門通過招標投標、委託等方式確定維護運營單位負責公共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和日常管理。

自用排水設施由設施的所有人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管理,保證正常運行,達標排放。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應當與維護運營單位簽訂管理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第十六條(排水設施的拆除、改動、遷移) 因工程建設需要拆除、改建、移動排水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排水主管部門的同意,並承擔重建、改建和採取臨時措施的費用。

第十七條 (接駁規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排水設計方案建設連接管網等設施;未建設連接管網等設施的,不得投入使用。建設單位應當接受排水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排水管理專門機構的指導和監督。

未建設連接管網等設施的或排水不符合規定標準的,排水主管部門或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可以通知供水企業向其限制供水。

第十八條(排水戶申領排水許可要求)從事工業、建築、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下稱排水戶),應當向排水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以下稱排水許可證),經排水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排水。

集中管理的建築或者單位內有多個排水戶的,可以由產權單位或者其委託的物業管理單位統一申領排水許可證,並由領證單位對排水戶的排水行為負責。

第十九條 (排水戶分類)排水戶分為一般排水戶和重點排水戶。

重點排水戶是指排放污水可能對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排水戶,包括:

(一)月用水量500立方米以上的醫療單位;

(二)月用水量500立方米以上的酒店、食堂等餐飲企業;

(三)排放污水會腐蝕排水管道、影響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的化學、生物等實驗室;

(四)養殖場、屠宰場和食品加工企業;

(五)垃圾處理場(站);

(六)洗車業、汽車維修業和農貿市場;

(七)冶金、電鍍、化工、印染、制葯、造紙、皮革加工、機械加工、制葯等企業;

(八)其他月用水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排水戶;

(九)其他排放污水易對城鎮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排水戶。

上述第二款規定以外的排水戶為一般排水戶。

第二十條 (申領排水許可證所需資料)排水戶提出排水許可申請的,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排水許可申請表;

(二)排水戶內部排水管網、專用檢測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徑的圖紙及說明等材料;

(三)按規定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的有關材料;

(四)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應當提交:排水戶法人單位蓋章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字的排水工程合格書面告知承諾書;既有項目應當提供排水戶法人單位蓋章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字的保證不存在雨水污水管網混接、錯接,雨水污水混排的書面承諾書;

(五)排水戶法人單位蓋章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字的排水水質合格、排水量書面承諾書;

(六)列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水戶,應當提供已在排放口安裝能夠對水量、酸鹼值、化學需氧量進行檢測的在線自動監測設備的有關材料;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從事活動涉及改變使用場所規劃使用性質的,排水主管部門應徵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意見。

在公共排水管網覆蓋地區,各類施工作業應當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水,建設單位申請施工排水許可,應當提供本條第一款第(一)、(三)、(五)項材料。

第二十一條 (專用檢測井要求)排水專用檢測井包括雨水檢測井和污水檢測井。

排水戶應當在自用排水設施與公共排水設施的連接點前分別設置雨水檢測井和污水檢測井,並安裝水質檢測井標識牌。

第二十二條(預處理設施)下列排水戶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相關標准、規范設置污水預處理設施:

(一)食堂、餐廳,肉類、食品加工類等排水含有食用油,或者排水含有汽油、煤油、柴油及其它工業用油的,應當設置隔油池;

(二)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等應當在污水檢測井之前設置格柵井;

(三)洗車業、汽車維修業等應在室內營業,在污水檢測井之前設置三級沉澱池;

(四)美容美發場所應當設置毛發收集井;

(五)有毒有害排污類的排水戶,應當採用相應的污水預處理設施。

第二十三條(檢測井和預處理設施用地要求)排水專用檢測井和預處理設施應當設置在建設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並且便於清疏、維護的位置,不得佔用公共設施用地。

第二十四條 (排水許可證核發)符合《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核發有效期為5年的排水許可證。

第二十五條 (排水許可證內容)排水主管部門向排水戶核發的排水許可證,應當記載排水戶名稱、排水的水質、水量等情況以及有效期限等。

排水戶應當按照排水許可證記載的內容排水。

第二十六條 (排水許可證的變更、延續)需要變更排水戶名稱或者排水的水質、水量等內容的,排水戶應當提前30日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變更。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准予變更的決定。

需要延續排水許可證有效期的,排水戶應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30日前提出申請。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續的決定;准予延續的,有效期延續5年。

第二十七條 (對排水監督檢查主體的要求)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委託的具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排水監測機構定期對排水戶排放污水的水質、水量進行監測。每年對重點排水戶抽樣檢測不少於1次,對一般排水戶採取抽樣檢測方式。檢測費用列入排水主管部門預算。

水質檢測項目包括但不限於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和氨氮等。

排水監測機構應當建立排水監測檔案。排水監測檔案應當包括排水戶基本信息、排水設施接駁材料、排水水質、水量監測結果、排水許可證等內容。排水戶應當接受監測,如實提供有關資料。

第二十八條 (污水處理水質標准)污水經污水處理單位處理後,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水處理排放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嚴格實施排污許可制管理和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禁止工業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廢水、污水;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禁止未按照規定進行預處理,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不符合處理工藝要求的工業廢水。

第二十九條 (污水處理單位責任)城鎮污水處理單位應當保證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因進行設施檢修、維護需暫停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或者導致處理能力明顯下降的,污水處理單位應當在90個工作日前報告排水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取得同意後方可進行此類活動。

污水處理單位應當在指定位置安裝在線監測系統,並定期向排水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進出水水質、水量、污泥處置情況、設施運行狀況及運行成本等資料。

污水處理單位在進水水質、水量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影響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並立即報告排水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排水主管部門或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核查處理。

污水處理可以實行特許經營制度。排水主管部門經政府授權後可依法確定特許經營單位,簽訂特許經營協議。

第三十條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單位的確定)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責任由設施的所有人或者其依照本辦法第十五條確定的維護運營單位承擔。

排水設施的維修養護責任劃分以接駁井為界。

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公布公共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名單及其養護維修責任范圍和聯系方式。

第三十一條 (養護維修的標准)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標准及協議的要求,進行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保障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

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公共排水設施的巡查制度,指導監督維護運營單位的養護維修工作。

第三十二條 (維護運營單位責任)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在發現井蓋和雨水篦缺失、損壞或者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安放護欄和警示標志,並在6小時內修補恢復。

在排水設施進行維修、疏通過程中,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條 (臨時排水設施)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作業需要中斷排水設施運行的,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採取相應的臨時排水措施,保證正常排水。

第三十四條 (突發排水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排水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組織編制排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或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突發排水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報排水主管部門備案,配備必要的搶險裝備、器材,並定期組織演練。

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採取相應的緊急救援措施。

第三十五條 (安全事件或突發事件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致使含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品的污水排入公共排水設施,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消除危害,同時報告排水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

第三十六條 (排水設施保護方案)施工作業有可能影響排水設施安全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定提出排水設施保護方案,並與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協商後,報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施工現場查看,發現施工活動危及或者可能危及排水設施安全的,可以要求施工作業單位立即停止作業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三十七條 (禁止性規定)禁止下列損害排水設施的行為:

(一)堵塞排水管道,妨礙他人排水的;

(二)擅自占壓、拆卸、填埋或者穿鑿排水設施的;

(三)向排水設施傾倒垃圾、廢渣、施工泥漿、污水處理後的污泥等廢棄物的;

(四)向排水設施排放、傾倒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品的;

(五)損壞或者盜竊井蓋、雨水篦子等排水設施的;

(六)擅自啟動閘門的;

(七)向排水管道加壓排水的;

(八)擅自接駁、改造排水設施的;

(九)向雨水檢查井、雨水口傾倒生活污水的;

(十)其他損害排水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排水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的法律責任)排水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排水許可的;

(二)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不予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准予排水許可審批決定的;

(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四)泄露被監督檢查單位和個人的技術或者商業秘密的;

(五)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三十九條 (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在城鎮排水設施覆蓋范圍內,未按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或在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未按規定自建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未自建排水管網接駁公共排水設施;或在雨、污分流地區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排水主管部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條(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排水戶未取得排水許可,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排水主管部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條、《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一條(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規定,排水戶未按照排水許可的要求排放污水的,由排水主管部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條、《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二條(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三條(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規定,從事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的,由排水主管部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六條、《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四條(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拆除、改動城鎮排水設施的,由排水主管部門、城鄉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五條 (行政處罰)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十六條 (施行日期)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㈡ 什麼是雨污水接駁井

新井段與舊井段相互碰頭,接駁(連接)時需要操作空間,有的設計把這個接駁空間設計為井口,那麼這個井也就是所謂的接駁井了。

㈢ 廣州市排水管理辦法的廣州市排水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排水管理,保障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防治洪澇災害,保護水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科學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排水設施,是指用於雨水或者污水收集的管道、溝渠、泵站(房)及閘門、雨水口、檢查井等附屬設施,起調蓄等功能的湖泊、河道和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設施以及其他相關設施。
排水設施包括公共排水設施和自用排水設施。公共排水設施是指主要由政府投資建設的、供公眾使用的排水設施;自用排水設施是指由單位或者個人自行建設的、供本區域專用的排水設施。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排水以及相關的規劃、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活動,但農業生產排水和水利排灌除外。
第四條 市水務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排水的行政管理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
區、縣級市負責排水行政管理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排水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安、國土房管、城鄉建設、衛生、環保、規劃、物價、工商、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
第五條 排水應當遵循城鄉統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雨污分流、控制污染的原則。新建區域內的排水設施應當與供水設施同步規劃、建設。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排水和保護排水設施的義務,對違法排水、損害排水設施和造成水污染的行為有舉報的權利。
第七條 鼓勵和支持排水的科學研究,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排水的現代化水平。
鼓勵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倡在工業生產、景觀水體、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建築施工、車輛及道路沖洗等方面優先使用再生水,推廣污泥綜合利用。
單位和個人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可以依照本市相關優惠政策減免其污水處理費。 第八條 排水總體規劃和重要地區的排水詳細規劃由市水務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城鄉建設、規劃、國土房管、環保等部門編制或者調整,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其他地區的排水詳細規劃由區、縣級市負責排水行政管理的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編制或者調整,報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九條 排水總體規劃應當與《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珠江防洪規劃》及《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廣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廣州市江河流域(區域)綜合規劃》、《廣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廣州市防洪排澇總體規劃》等相協調。
排水詳細規劃應當與城鄉詳細規劃、防洪排澇工程規劃、水文地質和水環境的保護利用規劃等相協調。
城鄉規劃確定的排水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確定地面標高時,應當兼顧排水和防洪的需要,並書面徵求市水務局的意見。
第十條 市水務局應當按照排水規劃,編制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計劃。市政道路的新建、改建、擴建應當與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計劃相銜接,同步實施排水工程。
第十一條 排水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和強制性標准。
排水設施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和監理,應當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
第十二條 新建項目應當實行雨污分流;改建、擴建的項目需配套建設排水設施的,應當實行雨污分流。
已建成的實行雨污合流的區域應當逐步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已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禁止單位或者個人混接污水管與雨水管;在污水處理單位服務范圍內,已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應當取消化糞池。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需配套建設排水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使用。
第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排水設施的設計,應當符合排水規劃、技術規范以及管線保護的要求。
公共排水設施的設計方案,建設單位應當報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因城市建設需要移動、改建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由建設單位承擔所需的費用。
第十五條 排水設施的管理單位負責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和日常管理。
公共排水設施的管理單位,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確定;自用排水設施可以由設施的所有人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管理。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應當與管理單位簽訂管理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公共排水設施的管理單位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公布。 第十六條 在公共污水管網覆蓋地區,排水戶應當將污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網,不得任意排放。污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等國家或者地方的有關標准和規定。
在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地區,排水戶應當按規劃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或者自建排水管網接駁公共排水設施;其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水戶不得設置排污口將處理後的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泊。
第十七條 自建排水設施,需要與公共排水設施接駁的,應當符合排水規劃以及設計標准,並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接駁手續。
依照前款規定應當辦理接駁手續未辦理的,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通知供水企業或者其他供水單位限制向其供水,並督促其辦理接駁手續。
不具備排水條件或者排水不符合規定標準的,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知供水企業或者其他供水單位停止向其供水。
第十八條 因從事製造、建築、電力和燃氣生產、科研、衛生、住宿餐飲、娛樂經營、機動車清洗等活動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單位和個體經營者(本辦法統稱排水戶),應當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排水許可證,經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排水。
經處理後向江河、湖泊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排污許可證。
第十九條 排水戶依照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提出排水許可申請的,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排水許可申請表;
(二)接駁設施驗收的有關資料;
(三)有關專用檢測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徑的圖紙和說明;
(四)按規定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有關資料;
(五)排放污水可能對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應當提供已在排放口安裝能夠對水量、酸鹼值、化學需氧量進行檢測的在線檢測裝置的有關資料;其他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和重點排水戶,應當提供具備檢測水量、酸鹼值、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和氨氮能力及檢測制度的有關資料。
前款第(五)項規定的排放污水可能對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其他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和重點排水戶,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條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排水許可申請後,對符合條件的,應當在20日內作出為期1年的臨時排水許可。
第二十一條 排水戶應當在臨時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之前1個月內由具有計量認證資格的排水監測機構出具的排水水質、水量檢測報告。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排水監測機構對排水戶排放污水的水質、水量進行監測。
經監測,排水戶排放的污水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等有關標准和規定,其中,經由公共排水設施後不進入污水處理廠而直接排入水體的污水同時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或者有關行業標準的,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作出為期5年的排水許可。
第二十二條 在公共排水管網覆蓋地區,各類施工作業排水應當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放。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排水許可申請。
各類施工作業排水中有沉澱物足以造成公共排水設施堵塞或者損壞,排水戶已修建預沉設施,且排放的污水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等有關標准和規定,其中,經由公共排水設施後不進入污水處理廠而直接排入水體的污水同時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或者有關行業標準的,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作出為期不超過該工程施工期限的施工排水許可。
第二十三條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向排水戶核發的《排水許可證》,應當記載排水戶名稱、排水的水質、水量等情況以及有效期限等。
排水戶應當按照《排水許可證》記載的內容排水。
第二十四條 需要變更排水戶名稱或者排水的水質、水量等內容的,排水戶應當提前30日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變更。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准予變更的決定。
需要延續《排水許可證》有效期的,排水戶應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30日前提出申請。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准予延續。
第二十五條 污水經污水處理單位處理後,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水處理排放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二十六條 污水處理單位應當保證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因進行設施檢修、維護需暫停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或者導致處理能力明顯下降的,污水處理單位應當提前報告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取得同意後方可進行此類活動。
污水處理單位應當在指定位置安裝進出水在線監測系統,並定期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進出水水質、水量、污泥處置情況、設施運行狀況及運行成本等資料。
污水處理單位在進水水質、水量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影響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並報告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七條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污水排放進行監測,組織排水監測機構對排水設施中的水質、水量進行檢驗、監測和檢查。
排水監測機構應當建立排水監測檔案。排水監測檔案應當包括排水戶基本信息、排水設施接駁材料、排水水質、水量監測結果、《排水許可證》等內容。 第二十八條 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責任由設施的所有人或者其依照本辦法第十五條確定的管理單位承擔。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管理單位可以依法委託其他單位具體負責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
排水設施的維修養護責任劃分以接駁井為界。
公共排水設施的管理單位委託其他單位具體負責公共排水設施養護維修業務的,應當簽訂委託協議明確養護維修標准、事故報告及設施搶修責任等,並在簽訂協議之日起10日內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公布公共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名單及其養護維修責任范圍和聯系方式。
第二十九條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標准及養護維修協議的要求,進行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保障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公共排水設施的巡查制度,監督養護維修責任單位的養護維修工作。
第三十條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在發現管道堵塞、污水外溢、設施損壞、丟失或者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採取圍蔽或者其他警示措施,並在3小時內著手進行疏通、維修、更換設施及清潔地面等工作。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及時將上述情況報告排水行政主管部門。
在排水設施進行維修、疏通過程中,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一條 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作業需要中斷排水設施運行的,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採取相應的臨時排水措施,保證正常排水。
第三十二條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突發排水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排水設施的所有人、管理單位、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制定相應的突發排水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採取相應的緊急救援措施。
第三十三條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成立相應的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救援器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三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致使含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品的污水排入公共排水設施,應當立即採取必要的應急補救措施,同時報告排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五條 施工作業有可能影響排水設施安全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排水設施保護方案,並與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協商後,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一)在污水輸送干線管道、直徑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的排水管道或者雨水、污水泵站外側10米以內進行打樁施工的,應當事先提供樁基設計、樁基施工工藝以及控制周邊土體位移措施的有關方案;在直徑小於80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5米以內進行打樁施工的,應當事先提供樁基設計、樁基施工工藝以及控制周邊土體位移措施的有關方案。
(二)在污水輸送干線管道、直徑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的排水管道或者雨水、污水泵站外側實施基坑開挖工程,基坑邊緣與管道外側或者泵站邊緣的距離小於基坑開挖深度4倍的,應當事先提供基坑支護設計方案;在直徑小於80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實施基坑開挖工程,基坑邊緣與管道外側的距離小於基坑開挖深度3倍的,應當事先提供基坑支護設計方案。
(三)在污水輸送干線管道、直徑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的排水管道或者雨水、污水泵站外側10米以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堆載物品,地面超載大於或者等於每平方米2噸的,應當事先提供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在直徑小於80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5米以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堆載物品,地面超載大於或者等於每平方米2噸的,應當事先提供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
(四)在污水輸送干線管道、直徑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的排水管道或者雨水、污水泵站外側3米以內建造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樁基施工、爆破、堆放超過地面限載的重物、進行深度大於管頂高程的開挖施工、沉井施工或者採用井點法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等行為的,應當事先提供確保排水設施安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專家論證意見;在直徑小於80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3米以內建造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樁基施工、爆破、堆放超過地面限載的重物、進行深度大於管頂高程的開挖施工、沉井施工或者採用井點法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等行為的,應當事先提供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
(五)在污水輸送干線管道、直徑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5米以內進行灌注溶液、高壓噴射注漿等施工行為的,應當事先提供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在直徑小於800毫米大於300毫米的排水管道外側3米以內進行灌注溶液、高壓噴射注漿等施工行為的,應當事先提供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
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施工現場查看,發現施工活動危及或者可能危及排水設施安全的,可以要求施工作業單位立即停止作業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三十六條 禁止下列損害排水設施的行為:
(一)堵塞排水管道,妨礙他人排水的;
(二)擅自占壓、拆卸、填埋或者穿鑿排水設施的;
(三)向排水設施傾倒垃圾、廢渣、施工泥漿水、污水處理後的污泥等廢棄物的;
(四)向排水設施傾倒、排放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品的;
(五)損壞或者盜竊井蓋、雨水篦子等排水設施的;
(六)擅自啟動閘門的;
(七)向排水管道加壓排水的;
(八)其他損害排水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對個人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對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未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建設排水設施或者在實施雨污分流的區域實行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二款,未將公共排水設施的設計方案報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未按照《排水許可證》記載的內容排水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未依法辦理《排水許可證》變更或者延續手續排水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未經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減量運行或者停止運行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廣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三款,未事先徵得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移動、改建公共排水設施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未辦理接駁手續擅自接駁公共排水設施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瞞報進出水水質、水量等有關情況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公共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未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規范、標准,進行養護維修,造成設施損壞或者不能正常運行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一款,公共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採取相應措施的。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損害公共排水設施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對未造成設施實際損壞的,可以並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設施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可以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構成治安違法行為或者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的,由區、縣級市人民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條規定,責令限期拆除,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產整頓。
第四十一條 對阻撓、妨礙排水設施的管理、保護、養護維修或者損害排水設施行為的,排水設施的所有人、管理單位或者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有權對行為人進行勸告和制止,並告知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㈣ 辦理排水許可證需要達到什麼要求

所有的用水單位都要辦理排水證,工業園,寫字樓,餐廳,住宅小區等等,首先要做好內。一八五。部雨水污水分流,分流改造後。二零六五。向當地。一二六五。水務部門申請驗收辦證,勘探設計施工辦證一條龍服務

㈤ 農村污水圖紙怎麼看

看污水接駁井、看污水管管井、看污水井、看污水井井深、看污水井管道材質、看污水管網流向分布圖等。
首先圖紙一般有指北針標示,沒有的就默認為上北下南,管道施工圖分為小管徑的圖紙和管道工程圖,小管圖紙里有,位置示意圖,標示該管道的大概位置與相鄰關系,然後是管道示意圖,標示了管道從哪裡分支或連接,鋪設到哪裡與什麼連接,安裝有哪些設備設施,深度高程,管徑,管材,長度,位置,與地下其他管線的關系等一些數據,要按照圖紙所示進行管道的鋪設。
還有一個管件結構示意圖,就是按照設計的管道所需要的管件材料的詳細圖例。最後有一個說明,內容是圖紙無法標示的問題和要求用文字敘述。最下邊有工程名稱,地址,建設單位,設計者,審核。並再圖紙上有相關規劃和管理部門的蓋章批准。

㈥ 城市排水許可證應該如何辦理

排水戶需要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放污水的,應當持有關材料向所在地排水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城市排水許可證書。排水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

申請辦理城市排水許可證書,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

(一)城市排水許可申請表;

(二)有關專用檢測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徑的圖紙及說明材料;

(三)按規定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有關材料;

(四)排水許可申請受理之日前一個月內由具有計量認證資格的排水監測機構出具的排水水質、水量檢測報告;

(五)排放污水易對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應當提供已在排放口安裝能夠對水量、pH、CODcr(或TOC)進行檢測的在線檢測裝置的有關材料;其他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和重點排水戶,應當提供具備檢測水量、pH、CODcr、SS和氨氮能力及檢測制度的材料。

(6)污水接駁井怎麼定義擴展閱讀

排水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未取得城市排水許可證書,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放污水;

(二)超過城市排水許可證書有效期限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放污水;

(三)違反城市排水許可證書規定的內容,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放污水;

(四)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放劇毒物質、易燃易爆物質和有害氣體等;

(五)堵塞城市排水管網或者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內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漿等易堵塞物;

(六)擅自占壓、拆卸、移動和穿鑿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

(七)擅自向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加壓排放污水;

(八)其他損害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正常運行的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

㈦ 住宅樓污水排放與城市污水主管接駁該如辦理

第十八條 需要接駁排水設施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設施的所有人或其指定的管理單位提交以下材料,經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單位同意後,方可接駁:(一)接駁排水設施申請表;(二)申請人排水設施通過驗收的有關資料;(三)污水處理設施通過驗收的有關資料;(四)排放口設置專用檢測井及接駁設計圖等有關資料;(五)屬排放污水可能對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的,需送交在線監測裝置通過驗收的有關資料。其他重點排污企業和重點排水戶,需送交具備相應的檢測能力和檢測制度的有關資料;(六)臨時排水中有沉澱物,足以造成排水設施堵塞或者損壞,已修建預沉設施並通過驗收的有關資料;(七)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文件;(八)其他有關資料。第十九條 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單位在收到接駁申請後,應當及時到現場查看。同意接駁的,應當與申請人簽訂有關協議。接駁作業應當按照接駁協議進行。公共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單位應當在收到接駁公共排水設施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書面答復。未按時收到答復或者對答復有異議的,申請人可以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公共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單位應當在接駁協議簽訂之日起十日內將公共排水設施接駁協議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即時出具備案證明。新建項目,建設單位未與公共排水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單位簽訂接駁協議的,供水企業不得辦理供水設施連接事項。接駁自建排水設施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可以提請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處理。

㈧ 污水零直排的好處

1、對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水實行截污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到外環境,實現城市污水收集、雨污分流。

2、截污納管是消除黑臭水體的治本之策,污水就地處理最終目的也是控源截污。將治水工作從點轉面、從治標向治本轉變的關鍵之舉。

(8)污水接駁井怎麼定義擴展閱讀:

晴天所有污染源的收集和雨天溢流污染的控制是實現「污水零直排」的關鍵之舉,但工程實踐中卻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截污納管中採用箱涵截污等大截排系統做法,截污效果卻越來越差;污水主管道運行水位長期處於偏高位狀態,導致管道內污水溢出漫溢河道等。

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污水收集和處理在能力上的不匹配,深層原因卻是污水處理及收集能力建設規劃缺少科學合理的設計。

應對河湖沿線的排水口逐一排查,按照沿線周邊管網建設情況,嚴格對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進行分類。

屬於分流制的污水直排口,應立即進行改造並接入現有市政污水管網,或進行中轉接駁截污或設置污水應急處理設施再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屬於分流制的雨水排水口,應結合初期雨水污染負荷和溢流污染情況,在管渠末端設置污水凈化設施或雨水調蓄池,待降雨結束後,再將儲存的雨污水通過管網輸送至污水廠處理。屬於雨污混接的雨水排水口和合流制排水口,應優先進行點源雨污分流改造,或增設截流井進行截污。

屬於河湖沿岸的居民區排水口,特別是城中村污水直排口,雨污分流改造難度大,應加快實施舊城改造,或建設過渡期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待污水處理達標後,再安全排放。

㈨ 如何區分排水單元接駁井接入市政排水情況:

檔案資料是否齊全、立管及井蓋標識是否齊全、清晰、井蓋是否有破損等。
檢驗方法七大要素:第一要素:檔案資料是否齊全,內容清晰完整,簽章齊備,圖紙符合規范,檢測井或接駁井有廣州城建坐標或高程,第二要素:是否徹底實現內部雨污分流,實際管網是否與圖紙一致,雨污水是否正確接駁至市政管網,第三要素:立管及井蓋標識是否齊全、清晰、井蓋是否有破損,井蓋標識與實際是否相符,井內是否安裝防墜網,第四要素:管道內是否有淤積堵塞,管井是否有破損,第五要素:陽台水、垃圾污水、洗車水是否收集到污水管,第六要素:隔油隔渣池、化糞池、雨水沉沙井是否定期清理,雨水管網是否進行了清淤,第七要素:是否設置了水質監測井(簡稱檢查井),必要情況下對雨水井內水質進行抽檢。
排水單元牽頭單位通俗來講是多方單位合作共事時,由一方負責聯系和組織各方協調工作的單位,指的是負責排水單元的第一部門。

㈩ 市政接駁井是什麼意思啊

市政接駁井是新井段與舊井段相互碰頭的意思。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市政接駁井是指新井段與舊井段相互碰頭,接駁(連接)時需要操作空間,有的設計把這個接駁空間設計為井口,這個井也就是所謂的接駁井了。

閱讀全文

與污水接駁井怎麼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空調濾芯全是乳液蟲子怎麼回事 瀏覽:169
乳化液廢水處理6 瀏覽:448
碳鋼鍋爐除垢劑 瀏覽:964
反滲透設備的壓差是指什麼 瀏覽:396
長安神騏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856
桑樂太陽能除垢價格 瀏覽:145
養殖廢水調試期間出現大量白色泡沫 瀏覽:957
從外地回北京用隔離嗎 瀏覽:851
前置過濾器有廢水比例 瀏覽:296
高鐵衛生間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891
摩托車濾芯堵塞怎麼辦 瀏覽:58
空調濾芯清洗品牌怎麼樣 瀏覽:448
聚氨酯共混增韌環氧樹脂研究 瀏覽:383
城區老污水管改造 瀏覽:242
鄰居排污水流到我家門口怎麼辦 瀏覽:545
空調濾芯裝一下多少錢 瀏覽:186
飲水機投幣器怎麼調設置 瀏覽:168
汽油濾芯連接線不接怎麼樣 瀏覽:325
沁園凈水器過濾水tds 瀏覽:418
RO膜的溫度換算系數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