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中細菌菌落數的計數原則有哪些懸賞分100哦~~!!!
1.首先應選擇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作為菌落總數的測定范圍,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2.若有2個稀釋度的平均菌數均在30-300時。應以二者菌落比值決定,比值不大於2的取平均值,比值大於2的取稀釋度較低的菌落數報告3.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值均大於300,取最高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稀釋倍數報告4.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值均小於30,取最低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稀釋倍數報告5.若所有稀釋度均無菌落生長,則應按<1乘以最低稀釋倍數報告6.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都不在30-300,選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㈡ 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
細菌總數檢測目前國標規定的方法為平板計數法,其檢驗方法是:
在玻璃平皿內,接種一毫升水樣或稀釋水樣於加熱液化的營養瓊脂培養基中,冷卻凝固後在37°C培養24小時,培養基上的菌落數或乘以水樣的稀釋倍數即為細菌總數。
有的國家把培養溫度定為35°C或其他溫度,也有把培養時間定為48小時的。這種方法精度高,但耗時長,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為了簡化檢測程序、縮短檢測時間,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阻抗檢測法、Simplate TM全平器計數法、微菌落技術、紙片法等檢測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檢測時間仍在4 h以上。
本研究在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濾膜上染色後,直接計數的細菌總數檢測方法,具體步驟為:
用集菌儀進行細菌收集→在膜上進行染色→在油鏡下計數→按公式計算出菌液濃度。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與傳統的平板培養法無顯著性差異,檢測時間約1 h,是一種快速的細菌總數檢測方法。
水中通常存在的細菌大致可分為三類:
1、天然水中存在的細菌。普通的是熒光假單孢桿菌、綠膿桿菌,一般認為這類細菌對健康人體是非致病的。
2、土壤細菌。當洪水時期或大雨後地表水中較多。它們在水中生存的時間不長,在水處理過程中容易被去除。腐蝕水管的鐵細菌和硫細菌也屬此類。
3、腸道細菌。它們生存在溫血動物的腸道中,故糞便中大量存在。水體中發現這類細菌,可以認為已受到糞便的污染。致病性腸道細菌有沙門氏桿菌(傷寒和副傷寒菌)、B型炭疽菌、痢疾志賀氏菌和霍亂弧菌等。
㈢ 測定水中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等)數量的方法
器材及培養
材料和試劑
蒸餾水,自來水,取自兒童公園的湖水,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
儀器或其他用具
滅菌三角燒瓶,滅菌帶玻璃塞瓶,滅菌培養皿,滅菌吸管,滅菌量筒.
研究方法
採用平板菌落記數技術測定水中細菌總數.
水樣的採取
自來水
先將自來水水龍頭用火焰灼燒3min滅菌,再開放水龍頭5min後,以滅菌三角燒瓶接取水樣,以待分析.
公園的湖水
應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層水樣,先將滅菌的帶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後翻過來,除去玻璃
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滿後,將瓶塞蓋好,再從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檢查,否則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細菌總數的測定
自來水
Step1用滅菌吸管吸取1mL水樣,注入滅菌培養皿中.共做兩個平皿.
Step2分別傾注約15mL已溶化並冷卻到45e左右的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並立即在桌上做平面
旋搖,使水樣與培養基充分混勻.
Step3另取一個空的滅菌培養皿,傾注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15mL,作對照.
Step4培養基凝固後,倒置與37e溫箱中,培養24h,進行菌落記數.
公園的湖水
Step1稀釋水樣,取三個滅菌空試管,分別加入9mL滅菌水.取1mL水樣注入第一管9mL滅菌水
內,搖勻,再自第一管取1mL到下一管滅菌水內,如此稀釋到第三管,稀釋度分別為10-1,10-2,10-3.
Step2自最後三個稀釋度的試管中各取1mL稀釋水加入空的滅菌培養皿,每一稀釋度共做兩個培養皿.
Step3各傾注15mL已溶化並冷卻到45e左右的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並立即在桌上搖勻.
Step4凝固後倒置於37e恆溫恆濕培養箱中培養24h.
菌落記數方法
1)計算相同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若有大片菌苔生長時,棄用;以無片菌苔生長的培養皿記數.若片狀菌
苔大小不到培養皿的一半,其餘一半分布均勻,將此一半計數@2.
2)選擇平均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只有一個符合此范圍時,以該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有兩
個在30~300之間時,按兩者菌落總數比值決定,比值小於2,取平均;比值大於2,取較小的菌落數.
3)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大於300,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
4)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小於30,則按稀釋度的平均數@倍數.
5)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不在30~300之間,則以最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
微生物的含量能否反應水的營養化程度?
能
歡迎採納希望幫到你
㈣ 細菌總數是怎麼檢驗的
細菌總數是水質參數之一,指單位體積水中的細菌總量。其檢驗方法是:在玻璃平皿內,接種一毫升水樣或稀釋水樣於加熱液化的營養瓊脂培養基中,冷卻凝固後在37°C培養24小時,培養基上的菌落數或乘以水樣的稀釋倍數即為細菌總數。有的國家把培養溫度定為35°C或其他溫度,也有把培養時間定為48小時的。
水中通常存在的細菌大致可分為三類:
(1)天然水中存在的細菌。普通的是熒光假單孢桿菌、綠膿桿菌,一般認為這類細菌對健康人體是非致病的。
(2)土壤細菌。當洪水時期或大雨後地表水中較多。它們在水中生存的時間不長,在水處理過程中容易被去除。腐蝕水管的鐵細菌和硫細菌也屬此類。
(3)腸道細菌。它們生存在溫血動物的腸道中,故糞便中大量存在。水體中發現這類細菌,可以認為已受到糞便的污染。致病性腸道細菌有沙門氏桿菌(傷寒和副傷寒菌)、志賀氏菌(痢疾菌)和霍亂弧菌等。
㈤ 液體如何測定細菌總數
不同的水是有不同的檢測標準的。
如果是生活飲用水,則應該按照國家標准GB/T5750.12-2006上面的方法進行檢測。
簡單地說,就是吸取1ml水樣注入無菌平皿中(如果水樣比較臟,則需要做10倍、100倍……稀釋),然後傾注滅菌好的並冷卻到45度左右的營養瓊脂15ml左右,經過48h培養,計算所生長的菌落總數,即為測得的每毫升菌落數(稀釋者需要乘以稀釋倍數)。
具體您應該看標准GB/T5750.12-2006
㈥ 微生物實驗一般一ml污水裡面有多少細菌
細菌總數是指 1mL 水樣中所含細菌菌落 的總數[cfu/g(mL)],可用稀釋平板計數法檢測。
㈦ 誰知道細菌檢出量的計算方法
第一步: 用容量為1ml的滅菌吸管,吸取1ml消毒溶液。
第二步:將吸取的1ml樣液加入到9ml的稀釋液中,這個稀釋液的配製成分取決於消毒劑溶液的成分,即在生理鹽水溶液中加入合適的中和劑。
浸泡器械用消毒液缸 稀釋管 營養瓊脂平皿
圖1 Kelsey和Maurer提出消毒劑溶液在使用過程中的試驗
第三步:
將上述消毒稀釋液試管送到實驗室,從采樣到試驗時間不要超過1h,隨後用一支50滴/ml量的滴管 (出可用有0.02ml刻度的血清吸管),吸取混合液,在每一個營養瓊脂平板表面上(培養基平板表面上已無水分),滴10滴(每滴量為0.02ml),同樣滴二個平板。
第四步:
將二個平板分別孵育於二種不同溫度的孵箱內;一個放在37℃孵箱內1~2天;另一個平板孵育於20℃左右的室溫下3~7天,隨後計算二個平板上的菌落數,除以2,即得出每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數。
2)試驗結果:
平板培養後有細菌菌落存在,表示消毒溶液中有細菌存在。若一個板上長1~2個菌落,可以忽略,因為消毒劑溶液畢竟是一種化學消毒劑,而不是滅菌劑,因此培養出極少量活菌是屬正常。若一個平板上生長5個或5個以上的菌落,則應注意這消毒劑溶液已被污染。從平板上檢出菌落數,可以計算出每毫升消毒溶液中存在的細菌數,其計算方法如下:
◆ 由於消毒樣液是按1:10稀釋,用50滴/ml的滴管滴10滴。如果10滴的消毒劑/稀釋液混合液生長了5個菌落,可計算出1ml消毒溶液中存在250個活菌。換句話說,在一個板上滴上10滴,它是1ml的1/5,因此計算如下:
5(一個平板上長菌落總數)×10(用消毒液稀釋10倍)×5(在平板滴10滴,只佔消毒劑/稀釋液混合液的1/5)=250個菌。
5×10×1=100個菌,即每毫升消毒液中存在的細菌數。若一個平板上長20個菌落,則每毫升消毒液中有5×10×5=250個細菌.
㈧ 類大腸桿菌排放量計算公式
類大腸桿菌排放量計算公式為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55+56+57)÷3÷0.1×103×103=5.6×108。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國家規定糞大腸菌群數一級排放A標准為10?個/L,類大腸桿菌排放量要以污水中實際存在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