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去除水中的綠藻
1、可以採用生物降解技術處理磷物質、處理氮、去除臭味等辦法來去除水中的綠藻。
2、藻類主要由水中的過剩營養物質所引起。大多數湖泊和水庫由於水體更新緩慢,營養物質(氮、磷和有機物)是過載的,這些過剩營養物質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同時為藻類生長創造環境。
生物降解技術的微生物在細胞團塊中消耗這些過剩營養物質,在競爭中勝過藻類,截斷了藻類的有效養分來源。
3、過多的磷,已經被認為是藻類和水生雜草迅速生長的最主要因素。微生物或者細菌是具有兩個基本功能的很簡單的有機體:新陳代謝/吃和繁殖。細菌為實現必要的生命功能需要磷。
生物降解技術的細菌在它們的細胞團塊中消耗磷,使之不能作為藻類或水生雜草的營養物。生物降解技術產品中的酶擔當生物催化劑作用。
4、分子氮以氣體形狀存在,構成地球大氣成分的80%左右。在水中,氮是幾種形態存在的: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通過通常所說的硝化作用和脫氮作用的處理,生物降解技術方案將打破復雜的氮的存在形式,變成分子氮,以氣體存在。這些氮氣將經由水中除去,溢出到水面,離開水生環境。
5、大多數湖泊和水塘的臭味由藻類死亡以及水體缺氧產生的硫化氫(臭雞蛋味)、硫、氨等物質所引起。生物降解技術含有精選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迅速降解死亡的藻類並且與外界產生硫化氫的細菌競爭,從而清除硫化氫、氨等引起的臭味。
由於硫在底泥中大量存在,生物降解技術的細菌和酶配方打破底泥中硫的生物鏈,使之不能存活。生物降解技術促進氮循環,提高氨轉變為亞硝酸鹽的比率,減少氨的含量。
(1)污水河水藻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1、光照是決定藻類垂直分布的決定性因素。水體對光線的吸收能力很強,湖泊10米深處的光強僅為水表面的10%;海洋100米深處的光強僅為水表面的1%;而且由於海水易於吸收長波光,還造成各水層的光譜差異。
2、各種藻類對光強和光譜的要求不同,綠藻一般生活於水表層;而紅藻、褐藻則能利用綠、黃、橙等短波光線,可在深水中生活。
2. 為什麼近年水中藻類越來越多該如何治理
藻類爆發的重要原因是水體污染。
人類將工業污水和生活廢水排入江河,這些污水中富含氮,磷等元素,導致藻類植物大量繁殖。
藻類植物治理方法一般是投放化學葯品-。生物防治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通過種植大型浮水和沉水植物,引入攝食浮游植物的魚類的辦法,可以有效降低水中藻類含量。
其實,治理藻類的根本方法是控制來源,生活和工業污水達標排放是防止藻類爆發的根本方法。
3. 工業循環水中水藻類物質如何去除
工業循環水中水藻類物質繁殖時,投加合適的殺生劑,可將其殺滅。但這都是亡羊補牢的做法,需要了解藻類物質都屬於微生物,應該在其繁殖前就進行處理,方法如下:
1、根據微生物的特性及其生長條件的不同,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抑制循環冷卻水系統、污水、土壤等環境中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從根本上控制微生物污泥的生成。
2、盡量避免微生物適宜生存條件的存在例如十藻類的生存和繁殖,要有陽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果避免陽光照射;可以控制藻類的滋生。因此,為了控制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冷卻水塔上藻類的滋生,冷卻塔應盡量避光。為了控制水域黑菌、藻的滋生,應當盡量切斷其營養源。例如,盡量不生產和使用含磷的洗滌劑,避免 江、河、湖、海的富磷化。
3、減少微生物的來源採用防塵、防污染、除垢,以及過濾去系統內的雜質,減少微生物的來源,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對循環冷卻水系統來說,進入系統的補充水,應預先經過過濾處理筍以除去水中藻類等懸浮物質;循環水也應採用旁濾法除去水申懸浮雜質及藻類等。一般可使水通過鋪砂子或無煙煤粒脅過濾池,或採用過濾機。
4、還可以對水採用混凝、沉澱處理在除去懸浮物的同時,除去漂游生物和氣部分細菌。常用的混凝劑有硫酸亞鐵、硫酸鋁、三氯佳鍵等,一般用20~30mg/L,就可以除去絕大部分的懸浮物。在鷲勘頤酸扭瓤薄酸亞鐵等混凝劑肘,如果再添加一定量的聚合電解工質,如聚丙烯醯胺,則可以增加除菌的效果。用加強混凝沉澱處理除去微生物,和用除濁處理去除藻類懸浮物,是相輔相成的。
5、採用殺滅微生物的措施 採用曝氣處理,以除去水等介質中的游離CO2,提高班值;添加石灰等鹼性物質,以中和二氧化碳,也可以提高介質的pH值,這些都有利於除去鐵細菌賴以生存的鐵,可以控制鐵細菌的滋生和繁殖。投放高效低毒的殺生劑,如循環水中使用液氯,(游離活性氯>1mg/L);在煉油廠的某些環境中,添加對硫酸鹽還原菌敏感的非氧化性殺生劑,如氯甲基碸等。
6、加強科學管理加強相關系統的科學管理+保持設備表面 與環境的潔凈狀態,也是控制微生物滋生的重要措施。
湖面藻類微生物繁殖圖示:
4. 河底綠色絮狀物是什麼如何處理
河底綠色絮狀物是水體富營養化,造成藻類生產造成的
一、河流流動中空氣中的氧氣會溶解在水裡,這樣水裡有氧就會使綠藻生長,肉眼看上去就是墨綠色。
二、河流因周邊工廠廢水、居民垃圾污染,導致水體中的氮磷鉀含量過多,出現水體富營養化.這時水體中的綠藻就會瘋狂生長,會出現一大片墨綠色的。
三、物理現象,因光在水中的折射使到肉眼看上去是綠色。
水中的絮狀漂流物可以通過人工打撈去除,但治標不治本,關鍵是加大對河流的治理。治理方法
1. 治理污染 (挖走污泥、疏通河道)
2. 節能減排(排污口的水要先治理,達標後再排放,遷走重污染企業和用水大戶)
3. 涵養水源(以生態方式讓河水修養生息,比如養些吃水草、水藻的魚類)
4. 注重教育(通過教育宣傳,讓大家養成環保、節水的習慣)
5. 如何治理水藻爆發及水體污染
1.海洋環境專家多年來對水質監測得出結論:在正常的海水中,水中氮磷比應為16∶1以內,當達到這個比例且氮、磷濃度增加時,再加上外界的一些原因。如氣溫升高等,各類水藻就開始迅速繁殖,逐步出現赤潮現象.
處理:生物降解技術最好,且在藻類以及問題發生以前使用效果最佳。這樣可以完全避免藻類爆發。
2.
(1)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①改革生產工藝。②綜合利用廢水。
(2)廢水無害化
(3)對水體及其污染源進行監測和管理
(4)廢水處理技術
物理、生物、化學法
6. 水池裡面有綠藻怎麼消除它
1、使用草木灰:
每畝水面用草木灰(干灰)25公斤~30公斤,站在池上風口的岸邊拋灑,使草木灰均勻覆蓋在青泥苔上面即可,一般施草木灰3天後青泥開始死亡,7天內全部死亡下沉。
2、藍礬消除法
每畝魚池用藍礬2公斤~3公斤,兌水20公斤,進行池間噴灑。一般5天內可消除青苔。但藍礬用量切忌過多,危機池內生物,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渾泥漿水防除
用黃泥土加適量豬糞(豬糞是黃泥土的30%左右),兌成稀泥漿潑灑水面,每天一次,連潑3次~4次即可,省工省時效果好。
(6)污水河水藻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防止綠藻方法
1、定期消毒池水,每畝水面用生石灰10公斤進行全池遍灑,或遍灑1ppm的漂白粉。應施用腐熟有機肥,以防止水質老化,控制絲狀綠藻繁殖。
2、注意水質變化,若池水過肥,應及時加註新水,或更換池水改善水質。平時定期加水或者採用微流水養殖。
7. 污水處理中(二沉池)出現水藻的原因,特點是好是壞,對水質的作用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出現水藻的原因是水質中含有大量的磷,提供了水藻的營養物質,同時,水藻出現一般在夏季,溫度比較適合水藻生長。
一般來說,水藻對水質沒有多大影響,但它會堵塞管道,影響排水。解決措施就是定期清除。
8. 池塘藻類過多怎麼處理 池塘藻類過多怎麼辦
1、換水清藻。水藻的繁殖和水產養殖的水有很大的關系,水藻的主要生長就是靠水裡面的微生物來生長繁殖,所以控水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最簡單有效的控水方式就是定期換水,然後在換水時對池塘的藻類進行清理,從根本上面斷絕其繁殖擴大的情況,不過每次換水比較麻煩,如果池塘過大過多的不建議用這個方式進行。
2、防治水肥。大家都知道當養殖池裡面的藻類繁衍的十分茂盛的時候,就說明這個水池裡面的水比較肥沃了,養分充足,那麼底部的海藻在這么優質的環境下,生長自然會及其旺盛。而日常飼料的冗餘堆積,是主要導致水體發肥的原因之一,這些飼料在水中分解後產生的養分魚沒法吃到,最後就會慢慢乘積到水底變成藻類的養分。所以日常喂養的要控制量,延長一點喂養時間,減少飼料的浪費,然後定期清理池底積累的物質,這樣能明顯的防控水肥,抑制藻類生長。
3、喂養食藻物。藻類其實也是可以用生物除藻的方式的,一般是喂養一些吃藻的魚類,這個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段。比較常見的吃藻的魚有鰱魚、鱅魚等,這些算是吃水藻比較厲害的品種,且日食用量較大,在很多地方都有人用這個方式。不過選擇這樣的魚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是否能和自己的主養品種混養,事先做好調查,以免自己遭受不必要的品種。其次要試驗下他們是否吃這個水藻,再規模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