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各工種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哪些呢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1、污水處理初級工的「應知應會」水平的標准
(1)正確、及時、清晰填寫值班記錄;
(2)按時,定點採集代表性的水樣,並加以妥善保存;
(3)各種與工藝有關設備、閥門的操作、維護保養及控制步驟;
(4)能識別一級處理及二級生物處理構築物運行是否正常;
(5)二級生物處理曝氣池——二沉池系統配水、布氣、迴流、排泥的基本操作;
(6)各構築物排渣、排泥的基本操作;
(7)掌握除砂機、刮泥機、螺旋迴流泵、排泥泵等關鍵設備的基本操作;
(8)能使用一般測試儀器進行觀察和測試。
2、污水處理中級工的"應知應會"水平的標准
(1)看懂污水處理場構築物設計圖紙及部分機電設備裝配圖;
(2)運用檢測和分析數據,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調整和操作;
(3)解決一般污泥上浮及活性污泥不正常現象;
(4)工藝流程中機電設備的操作、維護、保養和一般故障的正確判斷及排除;
(5)加氯機操作及接觸反應池的操作管理;
(6)微生物鏡檢操作和顯微鏡的一般保養;
(7)掌握初級電工、鉗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8)本崗位各項數據統計和計算;
(9)能發現安全生產隱患,並及時吐.確崗位各項數據統計和計算處理。
3、污水處理高級工的「應知應會」水平的標准
(1)靈活掌握活性污泥系統四大操作環節(配水、市氣、迴流、排泥)之間的相互關系,並能正確調節,使系統運行處於最佳狀態;
(2)能解決污水處理運行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並提出安全技術措施;
(3)能進行新工藝及新設備的調試和試運轉工作;
(4)掌握中級電工、鉗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5)污水主要化驗項目的基本操作;
(6)能為污水處理場技術改造和改擴建提供管理經驗及部分資料參數,並能參加設計圖紙的會審,提出合理化建議;
(7)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污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試驗與應用;
(8)能對初級、中級工傳授技藝及進行改革技術考核。
⑵ 污水如何進行調試越詳細越好
這個光說是說不清楚的,要分不同的水質以及很多種異常情況,一般針對的都是生版物處理段。首權先你必須具備一定的污水處理相關理論知識與邏輯,然後才能結合實際現場調試摸索來學習到屬於你自己的技術經驗。
這個行業前景越來越好,目前還算冷門,不要聽別人沒有根據的瞎說,本人就是一名從事該行業八年的專業人士,污水運行維護與污水調試完全是兩回事,技術性也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當你具有了足夠的污水調試經驗,那麼你離項目經理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⑶ 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調試前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啊
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調試前的准備工作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做好,會影響調試周期和效果。
一般工程公司、施工單位和設備安裝單位需要對土建條件、設備、水電等多個項目進行自檢,以確保項目滿足調試條件,具體要求如下:
1、土建條件:土建工程構建如(格柵渠、調節池、污泥池、設備基礎等)完成立調試組編制調試大綱,單機調試聯動試車微生物培養試運行工並通過單體驗收,滿足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行時的相關要求。
2、設備安裝:與一體化設備配套的設備主要包括提升泵、液位計、鼓風機、紫外消毒器、電磁流量計、閥門、污泥迴流系統、混合液迴流系統等。各配套設備安裝時應滿足格子使用、安裝說明的要求,並滿足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要求。
3、電氣安裝:電氣安裝按照設計提供的工藝電氣條件說明要求完成,並符合各種電氣設備的使用要求
4、管道安裝:管道安裝滿足設計要求,並滿足橫平、豎直、不漏水(氣)等要求
5、通水通電:污水管網已接入污水處理(站)內,設備進線電源已接入設備並滿足使用要求
比較規范的水質調試通常會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事單位、施工安裝單位、運行管理單位、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供應商構成調試小組。設施經過試運行,水質穩定達標才算完成水質調試。
⑷ 污水提升泵站調試及運行需要注意哪些
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關鍵工序,對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運行成本起著重要作用。以污水處理廠為例,介紹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藝原理及調試運行。
城市污水處理就是利用各種設施設備和工藝技術,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從水中分離去除,使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有用的物質,水則得到凈化。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按流程和處理程序劃分,可分為預處理工藝,一級處理工藝,二級處理工藝,深度處理工藝和污泥處理工藝,預處理工藝通常包括格柵處理,泵房抽升和沉沙處理。泵房抽升的工作是由污水提升泵站來完成的。
一、工藝原理及主要設備設施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是將上游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過後續建在地面上的各個處理構築物。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組成,集水池的作用是調節來水量與抽升量之間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啟動過於頻繁。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採用的是半地下式泵房,地下部分為集水池,容積為126m3,約為一台水泵5min的排水量。潛水泵直接安裝在集水池裡,共設4台,三用一備,為不堵塞型潛水泵,揚程式18.5m,流量420l/s,功率100KW,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設有止回閥,電動蝶閥和手動蝶閥;總出水管裝有一套量程為5000m3/h的電磁流量計一套,流量計前後設有手動蝶閥,另設旁道管,用於流量計檢修;集水池上面裝有量程為8米的超聲波液位計一套,用於測量集水池的液位,系統自動時控制潛水泵的啟停,房內裝有控制盤用於泵和閥門的遠方/就地控制轉換及現場操作,房頂裝有單梁懸掛式電動起重機一台,用於潛水泵的檢修。
二、泵組的運行原則
泵組的運行操作應考慮以下幾項原則:第一是保證來水量與抽升量一致。如來水量大於抽升量,上游又沒有及時採取溢流措施,則可能淹泡格柵間,甚至使市區地勢較低的下水道返水;反之,如來水量小於抽升量則有可能使泵處於干運轉狀態,損壞設備。第二是應保持集水池高水位運行,這樣可降低泵的揚程,提高效率,在保證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潛水泵的開停次數不可過於頻繁,否則損壞電機並降低使用壽命。第四是泵組內每台水泵的投運次數及時間應基本均勻,因為每台水泵的吸水口都對應著集水池內的一部分容積,如果某台泵長時間不投運,集水池內對應部分成為死區,泥沙沉積。
因為三相交流電動機起動快,起動力矩高,起動電流大大高於正常運轉時所需要的電流值,有時起動電流可超過系統的容量,會給安全生產造成危害。所以,從安全形度考慮,泵組的運行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1)水泵要保證閉閘啟動,即開泵時先開水泵,再開電動閥,停泵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2)限制起動電流及電壓。
(3)每台水泵要有干運轉,滲漏,缺相及過載保護。
三、泵組的運行控制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組的運行有三種控制方式
1、就地手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潛水泵和電動閥都由就地控制箱上控制按鈕來控制其開、停。PLC系統僅對這些設備、液位、流量進行監示,而不能控制。這種方式一般只在調試或維修用。
2、PLC遠程手動控制
在這種方式下,操作人員用計算機鍵盤或滑鼠,通過PLC對潛水泵和電動閥進行開、停控制,這種控制方式僅使操作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以控制設備,它只是就地控制按鈕的延伸或轉移,一般用於調試或維修。
3、全自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泵組由PLC按照預先編制的程序,根據集水池的水位和通過計算機設定的工藝參數自動控制水泵的開停台數及開停順序,維持集水池在一定的水位范圍內和4台潛水泵間的工作均衡性,電動閥門和水泵電機是聯動的。水泵開啟後,電動閥門自動打開,停泵後,電動閥門自動關閉。
4、軟起動器及保護
每台水泵的主控電路中均裝有一台軟啟動器,它採用晶閘管(可控硅)來控制起動時的電機端電壓,減少了起動沖擊電流,降低了加速力矩,使水泵起動時穩定、平滑,增加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軟啟動器具有過熱、過流、過壓、缺相、相位不平衡等多項保護功能。
為了保證水泵運行的安全性,每台水泵均沒有干運轉,滲漏和過載保護。
四、調試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於是1996年8月投入使用,1997年年初對自動化系統進行了調試,調試過程中發現泵站的自動運行存在以下問題。
1、集水池液位計量程為4米,而集水池的深度約15米,致使構築物的一半容積得不到利用,且影響水泵的工作效率。
2、控制水泵停止的液位容差設定范圍為0—150cm,偏小,導致水泵頻繁啟停。
3、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也叫均衡時間)為2—8小時,間隔太短,這也導致水泵的頻繁啟停。
4、液位計為投入式擴散硅液位變送器,易堵塞,長期過壓會導致零點漂移,甚至損壞,需經常清洗,由此打亂了泵組自動運行的連續性,且對水泵的運行安全存在威脅(因為液位計故障可能導致泵組全部投運或全部停止)。
為解決以上問題,該廠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造
1、液位計更換為配15米換能器的超聲波液位計量程設為8米。
2、在計算機中修改液位計的量程為8米,啟動液位設定范圍為0—8米,容差范圍為0-300cm。
3、在計算機中修改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為2—48小時。
4、在泵站工藝值班室加裝了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蜂鳴器。
污水提升設備設計_體化污水提升裝置_污水提升泵站廠家-永嘉西普流體設備有限公司通過以上幾項工作,提高了集水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系統及水泵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運行與管理
1、正常情況下自動運行,手動時泵站必須有人值守。
2、要保證閉閘啟動,停車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3、當發現水泵電機電流、出水流量或聲音異常時,應立即停止運行。
4、所設定的工藝參數不得隨意修改。
5、集水池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理。
6、定期檢查水泵干運轉、溫度、濕度、過載保護的自動停車和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功能。
7、手動運行時備用水泵每月至少一次試車。
8、傳動部位,絲桿閘閥保持良好的潤滑。
⑸ 污水處理調試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請指教!!
1、熟練掌握本職業務,污水與污泥的處理是依靠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的原理來完成的,要利用大型的構築物、機械、設備與自控裝置,還涉及各種測試手段,要求所有運行管理人員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外,在物理、化學及微生物學方面的知識應具有更高的要求,包括機械及電方面的知識。
2、遵守規章制度,為了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的運行,除了操作管理人員應具備業務知識和能力外,還應有一系列規章制度要共同遵守。除了崗位責任制以外,還包括:設施巡視制、設備保養制、交接班制、安全操作制等。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內容:
1、通過試運行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備的檔案材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及儀表的設計合理性、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對某些通用或專用設備進行帶負荷運轉,並測試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與揚程、鼓風機的出風風量、壓力、溫度、噪音與振動等,曝氣設備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要求:
1、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污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
2、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⑹ 污水處理前期工藝調試的一般步驟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呢
看你什麼工藝了 厭氧和好氧的不是很一樣的
但是為了調試的進度 前期都是要投加污泥的
完整版的 如下
調試方法
(一)准備工作
1.人員准備:
a.工藝、化驗、設備、自控、儀表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各一人。
b.接受過培訓的各崗位人員到位,人數視崗位設置和可以進行輪班而定。
2.其他准備工作:
a.收集工藝設計圖及設計說明、自控、儀表和設備說明書等相關資料。
b.檢查化驗室儀器、器皿、葯品等是否齊全,以便開展水質分析。
c.檢查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尺寸、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管道及構築物中有無堵塞物。
d.檢查總供電及各設備供電是否正常。
e.檢查設備能否正常開機,各種閘閥能否正常開啟和關閉。
f.檢查儀表及控制系統是否正常。
g.檢查維修、維護工具是否齊全,常用易損件有無准備。
h.購置絮凝劑。
(二)帶負荷試車
開啟水處理設施、管道中所有閥門和閘閥,啟動進水泵送水,根據各構築物進水情況,沿工藝流程適時啟動其他設備。在此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檢查進線總電流是否符合要求,變配電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各種設備工作情況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儀器儀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統能否滿足設計要求。第二、用容積法校核進出水、迴流以及剩餘污泥流量計計量是否准確,校核各種儀表,檢測進水水質,測量流速,測量並記錄設備的電壓、電流、功率和轉速。第三、及時解決試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第四、編制設備操作規程。
(三)活性污泥培養
活性污泥培養的實質就是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手段,使處理系統中產生並積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養方式主要有連續式和間歇式。
1.連續式培養:連續式培養是指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情況下進行的活性污泥培養方式。選擇該種培養方式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進水,即日進水量至少可以滿足一台進水泵24小時的水量,連續式培養的優點是培養時間短,微生物所需馴化時間短。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根據來水量的大小確定進水泵開機台數和生物池開啟組數,格柵機、沉砂池、二沉池全開,開啟外迴流泵(若有內迴流泵,選擇不開),迴流量控制在大於100%,曝氣區溶解氧大於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於0.3m/s,絕對流速不小於0.2m/s,連續運行。在此過程中,每天做好各項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當sv%達到10%以上時,活性污泥培養即告成功,此時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標一般可達到設計要求。
2.間歇式培養:間歇式培養是按進水、曝氣、沉澱、撇除上清液等四個階段往復循環的培養方式,是在進水量小不能滿足連續運行的一種培養方式。其特點是微生物積累周期長,馴化時間長,操作工作量大。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同時開啟進水泵、格柵機、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滿水後開始曝氣,同時停止進水,定時測量生物池,當COD、SS明顯小於進水時停止曝氣,沉澱2小時後再進水,同時撇除上清液。在此過程中的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及完成的標志同連續式培養。
(四)活性污泥馴化
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情況的微生物,淘汰無用的微生物,對於有脫氮除磷功能的處理工藝,通過馴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為優勢菌群。具體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藝的正常運轉,然後,嚴格控制工藝控制參數,DO在厭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氣時間不小於5小時,外迴流比50%~100%,內迴流比200%~300%,並且,每天排除日產泥量30%~50%的剩餘污泥。在此過程中,每天測試進出水水質指標,直到出水各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五)工藝控制參數的確定
設計中的工藝控制參數是在預測的水量、水質條件下確定的,而實際投入運行時的污水廠其水量水質往往與設計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水量水質情況來來確定合適的工藝控制參數,以保證運行的正常進行和使出水水質達標的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耗。
1.工藝參數內容:
需確定的重要工藝參數有進水泵房的控制水位、沉砂池排砂周期、生物池溶解氧DO及氧化還原電位ORP、污泥迴流比R、污泥濃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SVI、污泥齡SRT、剩餘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二沉池泥面高度等,其中影響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進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濃度MLVSS的大小,影響脫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DO和污泥齡SRT。
2.確定方法:
進水泵房水位在保證進水系統不溢流的前提下盡可能控制在高水位運行。用每天排除大海量的體積與集砂容積對比來確定排砂周期,排砂量體積小於集砂容積。生物池DO及ORP根據厭氧池放磷情況、缺氧池反硝化情況、好氧池吸磷和硝化情況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厭氧池的DO小於0.1mg/l,缺氧池的DO小於0.5mg/l,好氧池的DO控制在2~3mg/l之間,厭氧池ORP小於-250mv,缺氧池ORP在-100mv左右,好氧池ORP大於40mv。迴流比R的大小應根據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和磷的釋放來確定,一般情況下80%左右較合適。污泥濃度MLVSS通過污泥負荷來確定,脫氮除磷工藝的污泥負荷一般在0.12kgBOD5/(kgMLVSS*d)左右較合適。污泥齡SRT要考慮設計水質的要求,對脫氮除磷工藝而言,其一般控制在8天左右。(六)工藝控制規程:
工藝控制規程主要是用來指導生產運行的,是工藝運行的主要依據,其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各構築物的基本情況;第二,各構築物運行控制參數;第三,設施設備運行方式;第四,工藝調整方法;第五,處理設施維護維修方式。工藝控制規程應在工藝參數確定後編制。
(七)調試中的其他工作:
污水廠要正確運行,還應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運行記錄、設備設施檔案等,在調試過程中可分步完成上述工作。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通過前對所有設施、管道及水下設備進行檢查,徹底清理所有雜物,以避免通水後管道、設備堵塞和維修水下設備影響調試的順利進行。通水後進行水下設施設備的維護困難相當大,主要是因為維修需將水池放空,而水池的容積小則幾千個立方,大則上萬立方,放空一次相當費時費工,特別是有活性污泥後,水往哪放本身就是個問題,放出去會發生污染事故,放到別的池子往往又裝不下。因此,在通水前一定要認真檢查、清理。
2.對進水水質嚴格進行監控,尤其是PH,超過要求時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否則會使培菌工作前功盡棄。
3.培菌初期,曝氣池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嚴重時會堆積兩三米高,污染走道和現場儀器儀表,這一問題是培菌初期的必然現象,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和採取適當的消泡措施就可以解決。
4.自來水水量和壓力大小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在調試過程中,化驗室和污泥脫水的一些儀器、設備對水量和水壓有嚴格的要求,若達不到要求,這些儀器、設備將無法使用。污水廠一般遠離城市,處於自來水的管網末梢,水量水壓通常很小,因此,應設置一定的裝置以提高水量水壓。
四、建議
工藝調試是關繫到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及效益能否充分發揮的重要工作,它有技術性強、難度高等特點,需要具備污水處理知識和長期運行經驗的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來實施,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將工藝調試列入項目,並安排足夠的資金,以保證調試工作的有效開展。
⑺ 污水處理設備怎麼調試
根據計算設計標准來調試,調試主要就是不斷實踐,實踐數據越接近標內准越好。調試范圍包括設備運容行狀況,檢測儀器儀表情況、泵類每小時轉速、風機運行轉速、供氧量多少、溶解性氧是多少、出水水質是多少等等並且每次都要做好記錄,多次調試。總結經驗分析數據。結果一點點在向設計參數靠近即可。
⑻ 污水處理前期工藝調試的一般步驟以及需要注意哪些
因為你沒有說明工藝,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回答:
一、生物法
步驟:回
1、投加污泥,可以是脫水答污泥或是含水污泥,根據你的池容計算投加量;
2、悶曝,投加一定量的原水或自來水,悶曝3-5天;
3、間歇進水,每天進一定量的原水,篩選出使用原水的細菌,並投加營養,這個階段需要10天左右;
4、梯度進水,逐步增大進水量,直至全部進水,這個階段需要10-15天左右。
注意事項:
1、DO,控制好溶解氧,一般活性污泥可以在1.5-3之間,接觸氧化可在2-4之間;
2、PH,PH偏低或偏高時需要調節一下PH再進水。一般在6-9可以接受;
3、溫度,適宜溫度應在15-35度之間;
4、進水負荷,調試期間,要嚴格控制進水負荷,以免造成沖擊;
5、水量,水量要控制好;
6、還有一些其他,比如說重金屬、消毒劑、懸浮物等也要控制。
二、物理化學法
步驟:
1、小試,對於使用物理去除和混凝去除的廢水,需要提前做好小試。
注意事項:
1、小試結果並不代表在實際使用中正確,需要在小試的基礎上對加葯量進行微調,因為進水的水質一般是不均勻的。
2、水量、水質,這兩方面一定不能超過設計標准,不然會出現問題。
⑼ 污水處理調試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請指教!!
污水處理調試工作內容如下 :
一、調試前檢查工作 a.檢查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尺寸、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管道及構築物中有無堵塞物。 b.檢查總供電及各設備供電是否正常。 c.檢查儀表、感測器及控制櫃是否正常。 d.准備各種絮凝劑和其它相關葯劑。
二、調試的內容
1、試運營:負責設備安裝後的單機運轉和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試水。包括在未進水和已進水兩種情況下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試運行,同時檢查水工構築物的水位和高程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2、根據設備運營說明,打通個設備,檢測儀器是否正常運行電源控制櫃是否正常工作。
3、注入部分以後要處理的污水,經過整個程序運行,記錄處理效果與規定處理標准對比。檢測各項處理結果是否達標。
4、全工藝流程污水聯動試運行,直至出水水質達標。此階段進一步檢驗設備的穩定性,同時實現自控系統的聯動。
5、活性污泥培養
活性污泥培養的實質就是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手段,使處理系統中產生並積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養方式主要有連續式和間歇式。
連續式培養:連續式培養是指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情況下進行的活性污泥培養方式。 間歇式培養:按進水、曝氣、沉澱、撇除上清液等四個階段往復循環的培養方式,是在進水量小不能滿足連續運行的一種培養方式。
6、活性污泥馴化
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情況的微生物,淘汰無用的微生物,對於有脫氮除磷功能的處理工藝,通過馴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為優勢菌群。
7、工藝控制參數的確定
設計中的工藝控制參數是在預測的水量、水質條件下確定的,必須根據實際水量水質情況來來確定合適的工藝控制參數,以保證運行的正常進行和使出水水質達標的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耗。
⑽ 一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運維人員有哪些要求啊需要懂什麼知識和注意點啊
確實隨著村鎮污水治理項目的規范化,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重視運維管理。
專業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運維人員要具備以下素質:
1、專業的運維人員應該經過培訓後上崗,運維人員的工作內容繁多,涉及設備維護、水質調試、配件更換、站容站貌修整、官網維護等,因此專業的培訓,能夠解決常見異常問題後才能上崗。
2、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技術類型眾多,運維人員需掌握所運行維護設施、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及運行要求,因此需要熟悉設備常規操作手冊中的各項內容。
3、運行維護人員應按操作規程規定巡檢污水收集設施、污水處理構築物、設備、電氣和儀表的運行情況,並做好運行記錄,完成記錄的上傳。
4、運行維護人員發現設備運行不正常時,如果有能力排除異常,應該按照標准化的操作手冊排除故障,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應立即處理並上報運維單位,有專業技術人員處理。
5、農村污水處理設備通常設置在戶外,巡檢人員作業時安全防護不容忽視,嚴防燃爆、觸電、中毒、滑跌、溺水等事故發生。
以上就是農村污水處理設備運維人員的基本要求,一個專業的運維人員不僅需要有基本的技能要求,還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