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處理高鹽低TOC廢水都有些什麼方法
這種水質我做過類似的,以前在處理RO濃水時很常見,TDS能到60-80g/L,你說這些技術投資運行成本都專不低,而且屬很多都有弊病的。
高鹽度肯定沒法用生化類方法了,只能選擇物化方法。如果你的水質SS不是很高的話,你可以試一試納米微電解凈化工藝(NEP),用這個工藝可以組合一些氧化劑來聯用也可以再試試。
我用NEP處理後,是用COD來測量的,例如COD從180處理到70,從80處理到30還是比較容易的,其還是非常省事的,基本沒什麼運行成本,噸水處理費也就是不到2-3毛錢一噸,處理效率不低於60%,TOC說實話沒測過,但是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吧,你可以參考一下。
不明白再聊吧,我對你這個水還是覺得不難的。
❷ 如何降低水中總有機碳TOC
反滲透膜可去除大部分有機物,再採用185nm波段的紫外燈對有機物進行氧化消解,可有效降低TOC值
❸ 怎麼樣降低水中TOC含量以市政自來水原水處理,經過反滲透和EDI裝置,怎麼樣
反滲透膜能去除大部分有機物,要去除的更徹底就加一個紫外燈去TOC的裝置。
❹ 水質檢測里說的 TOC 是什麼意思
TOC(Total Organic Carbon,簡稱TOC) 總有機碳的簡稱。
總有機碳是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水中有機物的種類很多,目前還不能全部進行分離鑒定。
常以「TOC」表示。TOC是一個快速檢定的綜合指標,它以碳的數量表示水中含有機物的總量。
(4)如何去除廢水中的toc擴展閱讀:
由於它不能反映水中有機物的種類和組成,因而不能反映總量相同的總有機碳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後果。由於TOC的測定採用燃燒法,因此能將有機物全部氧化,它比BOD₅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機物的總量。通常作為評價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據。
某種工業廢水的組分相對穩定時,可根據廢水的總有機碳同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之間的對比關系來規定TOC的排放標准,這樣能夠大大提高監測工作的效率。
測定時,先用催化燃燒或濕法氧化法將樣品中的有機碳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可直接用紅外線檢測器測量,亦可轉化為甲烷,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測量,然後將二氧化碳含量折算成含碳量。
污水中 TOC 的監測分析:
目前我國污水中TOC的標准測定方法正在制定當中,也擬採用燃燒氧化- 非分散紅外法或濕式氧化- 非分散紅外法。燃燒氧化法的最低檢測限為1.0mg/L。進樣量過小會影響重現性和降低方法靈敏度,但進樣量又不能太多,否則將影響氣化效率。
通常測試幾個mg/L時,進樣量以30~50微升為宜;測試在幾十個mg/L以上時,進樣量可在10~30 微升范圍內選擇。由於廢水中TOC 含量較高,對於不同污水樣品,在測定過程中要適當加以稀釋,使其測定值在標准曲線的線性范圍內。
從而保證測定值的准確,而濕式氧化法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另外,對含懸浮物較多水樣也應對樣品稀釋後進樣。水樣中含有大顆粒懸浮物時,受水樣注射器針孔限制,測定結果往往不包括全部顆粒態有機碳。
❺ 納濾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納濾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問世的一種新型分離膜,其截留分子量介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之間,約為-2000Da,由此推測納濾膜可能擁有lnm左右的微孔結構,故稱之為「納濾」。納濾膜大多是復合膜,其表而分離層由聚電解質構成,因而對無機鹽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國外已經商品化的納濾膜大多是通過界面縮聚及縮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復合一層具有納米級孔徑的超薄分離層。
納濾膜能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的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在食品和醫葯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
納濾過程的關鍵是納濾膜。對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高、耐酸鹼及微生物侵蝕、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質、有高水通量及高鹽截留率、抗膠體及懸浮物污染,價格便宜且採用的納濾膜多為芳香族及聚酸氫類復合納濾膜。復合膜為非對稱膜,由兩部分結構組成:一部分為起支撐作用的多孔膜,其機理為篩分作用;另一部分為起分離作用的一層較薄的緻密膜,其分離機理可用溶解擴散理論進行解釋。對於復合膜,可以對起分離作用的表皮層和支撐層分別進行材料和結構的優化,可獲得性能優良的復合膜。膜組件的形式有中空纖維、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纖維和卷式膜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價低,組件內流體力學條件好;但是這兩種膜組件的製造技術要求高,密封困難,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對料液預處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組件雖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價高。因此,在納濾系統中多使用中空纖維式或卷式膜組件。
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於初步階段。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納濾膜的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國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納濾膜、日本日東電工的NTR-7400系列納濾膜及東麗公司的UTC系列納濾膜等都是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商品化復合納濾膜。
對於一般的反滲透膜,脫鹽率是膜分離性能的重要指標,但對於納濾膜,僅用脫鹽率還不能說明其分離性能。有時,納濾膜對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截留率反而低於分子量較小的物質。納濾膜的過濾機理十分復雜。由於納濾膜技術為新興技術,因此對納濾的機理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有關文獻還很少。但鑒於納濾是反滲透的一個分支,因此很多現象可以用反滲透的機理模型進行解釋。關於反滲透的膜透過理論[2]有朗斯代爾、默頓等的溶解擴散理論;里德、布雷頓等的氫鍵理論;舍伍德的擴散細孔流動理論;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選擇吸附細孔流動理論和格盧考夫的細孔理論等。
納濾膜的過濾性能還與膜的荷電性、膜製造的工藝過程等有關。不同的納濾膜對溶質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性,如一般的納濾膜對二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在多組分混合體系中,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還可能有所降低。納濾膜的實際分離性能還與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溶液濃度、溫度等條件有關。如透過通量隨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納濾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
❻ 不同水處理設備如何解決TOC超標 如何解決ORP過高
TOC超標主要是總有機碳超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有兩大類:
1)外版源性有機碳污染,權例如空氣或原水水質波動帶來的,例如我碰到的一個項目,其WFI TOC超標是因為門框油漆味道導致的;也有一個客戶因為原水為地表水,出現了農葯化肥等污染,發生TOC波動;
2)內源性導致的污染,例如,系統滋生微生物或紅銹導致的TOC超標,活性炭失效導致的微生物無法被大量去除,有一個現象大家需要密切關注,就是水分配系統的電導或TOC無故緩慢升高,這種現象大多都是紅銹較為嚴重後的表現。
ORP主要利用氧化還原電位來判斷系統活性炭過濾後水質變化,它與余氯監測儀有相似功能,只是ORP主要還是定性判斷,且必須與pH數值一起參考比對才能加以判斷,ORP過高的一個可能原因為活性炭吸附余氯功能不足(吸附飽和或失效),可能是需要活性炭反沖洗、消毒甚至是更換。
❼ 污水中的toc一般用什麼方法測定
一、濕法氧化(過硫酸鹽) - 非色散紅外探測 (NDIR)
該方法是在氧化之前經磷酸處理待測樣品 ,去除無機碳,而後測量 TOC的濃度。現代的TOC連續分析儀中,絕大部分都是濕法氧化。濕法氧化對於復雜的水體(例如:腐殖酸、高分子量化合物等)氧化不充分,所以不適用 TOC含量高的水體,但是對於常規水體如地表水、常規海水還是可以的。
二、高溫催化燃燒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 (NDIR)
高溫催化燃燒氧化的應用時間遠比濕法氧遲,但是因為高溫燃燒相對徹底,可以適用於污染較重的江河、海水以及工業廢水等水體。
三、紫外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 (NDIR)
其方式與濕法氧化相同,不過是採用紫外光(185nm)進行照射的原理,在樣品進入紫外反應器之前去除無機碳,得到更精確的結果。紫外氧化法,對於顆粒狀有機物、葯物、蛋白質等高含量TOC是不適用的,但可以用於原水、工業用水等水體。
四、紫外(UV) - 濕法(過硫酸鹽)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NDIR)
這種方式是紫外氧化和濕法氧化兩者協同作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氧化降解效果優於其中任何一種方法。針對紫外氧化無法用於高含量TOC水體,兩者的協同可以測量污染較重的水體,但是存在裝置相對復雜 ,運行成本高的特點。
五、電阻法
該法是近年來開始應用的技術 ,其原理是在溫度補償前提下,測量樣品在紫外線氧化前後電阻率的差值來實現的。但該方法對被測量的水體來源要求比較苛刻 ,只能用相對潔凈的工業用水和純水,應用方向單一。
六、紫外法
紫外吸收光譜用於 TOC的檢測分析最早可追溯到 1972年,Dobbs等人對於254nm處紫外吸光度值(A)和城市污水處理二級出水及河水的TOC之間線性關系進行了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由於具有快速、不接觸測量、重復性好、維護量少等優點,該方法的應用得到飛速發展。
七、電導法
該法中涉及的主要器件是電導池,它由參比電極、測量電極、氣液分離器、離子交換樹脂、反應盤管、NaOH電導液等組成。電導池的優點是價格低、易普及,但穩定性較差。
八、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採用臭氧氧化作為TOC的檢測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無二次污染,以及較高的應用價值。故此方法的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九、超聲空化聲致發光法
聲化學已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聲致發光的研究已涉及到環境保護領域,我國的相關學者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這一獨特的方法已經得到專家的認可。具有無二次污染、不需添加試劑,設備簡單等優點。
十、超臨界水氧化法
適用於鹽分高的應用,超零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 SCWO)技術原先被用於處理大體積廢水、污泥和被污染過的土壤。現被運用於商業實驗室TOC分析儀,將進樣水的溫度和壓力提升至高於水的臨界點(375°C和3,200psi)時,有機廢物迅速被水中的氧化劑徹底氧化。超臨界水的特性均可以使有機碳極高效、快速地 氧化為二氧化碳,即便存在使用非超臨界氧化方式時會造成負干擾的氯化物及其他無機物也無妨。
❽ TOC紫外線燈是如何降解水中TOC的
TOC紫外線燈用「VH」來表示185nm,185nmUV燈管是用來降低TOC(總有機碳)會產生OH—(氫氧基)對各種有機污染物進行徹底的氧化,降解並最終轉變為無污染的CO2(二氧化碳)和H2O(水)。 TOC燈管就是對水中TOC進行處理的設備,它是利用185nm波長的紫外燈管直接照射純水,此時水中TOC與光子直接碰撞的幾率很低,此時靠水中TOC雜質直接吸收185nm紫外光光子能量再分解並形成CO2逸出從而得到降解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一般認為185nm波長的紫外光降解水中TOC時,波長為185nm紫外光先與水作用,引起水的均裂反應,其反應式如下:H2O→H++HO-① H2O→H++HO-+eaq- ②從上面的反應式可以得出185nm紫外光照射水時,在185nm紫外光所能照射的范圍內可以產生中間體HO-、H+和eaq-(水合電子)。這些活性中間體再與水中有機物發生親核、親電和電子轉移反應,引起水中有機物的降解和礦化,並使其TOC濃度降低,達到降解水中TOC作用。
❾ 在水處理方面,廢水處理中的COD和BOD是怎麼 來處理的純水中的TOC難道只有靠 活性炭和UV么
處理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而BOD的處理根據微生物的種類不同在好氧條件下將其分解,TOC可以不靠活性炭處理,但用活性炭和UV處理最常見,因為成本低,而且效果很好!!!
❿ TOC總有機碳的如何去除
TOC總有機碳的如何去除
反滲透膜可去除大部分有機物,
再採用185nm波段的紫外燈對有機物進行氧化消解,可有效降低TO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