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將如何改造

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將如何改造

發布時間:2022-06-14 15:53:04

⑴ 求一些初中作文素材

短短的幾年間,200多家造紙廠在西安的版圖上消失了,在這場堅決的「清水行動」中,因為污染的減少,曾經逝去的清澈河流,又慢慢重回視野…… 八水繞長安 怎成塵封的記憶 在歷史的記憶中,西安不僅是一座輝煌的都城,她還有著綺麗的風光,特別是因水而擁有靈動。「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晚來清渭上,一似楚江邊」、「魚網依沙岸,人家旁水田」……這些詩詞無不寫盡「八水繞長安」的往日美景。 然而時光流轉,滄海桑田,不曾想兩千多年後,原本瀠繞長安的8條河流中竟有7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橫穿我市北部的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被譽為關中的母親河,它如脈的支流不僅孕育和滋養了三秦人民,也正在無奈地將我們所製造的污水納入懷中。僅西安市每年排入渭河的污水就達3.8億噸,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每年14.76萬噸,占關中六城市排入渭河化學需氧量總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環保部門對流經我市的10條河流24個斷面進行水質監測,結果表明,24個監測斷面的水質均未達到功能區劃分類別,其中,14個斷面是失去生態功能的劣五類水質;新河、河、太平河等河流入渭口的化學需氧量超過了國家規定標準的數十倍乃至數百倍,西安的水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治理水質污染刻不容緩。 沒有了清澈,變「丑」了的河流所帶來的不僅是逝去的美景,更是沿岸居民生活的改變。河流中的魚蝦不但沒了蹤影,刺鼻的臭氣不但隨時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地方,沿岸居民所用的地下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閉造紙廠成「清水」關鍵 從百姓到西安的決策層,正在愈發意識到水對於一座城市的意義。本世紀以來,特別是2002年以來,水污染治理在這座北方城市裡全面展開,但這場戰斗卻並不簡單。 如何能讓河水重新清澈起來?首先必須要對症下葯。根據科學的監測,西安水環境以有機污染為主,主要來源於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表現為水體化學需氧量嚴重超標。化學需氧量簡稱COD,它是判斷水質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COD值越大,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嚴重。在工業污染中,造紙行業首當其沖得成為了最大污染「貢獻者」。該行業每年排放的污染物COD佔到全市工業排放總量的70%以上,嚴重地污染了西安的河流,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 從上世紀70年代起,藉助本地豐富的麥草資源,西安市一大批中小規模的造紙廠迅速發展,一度成為一些鄉鎮,甚至是個別區縣的支柱產業,然而大部分造紙企業規模小、設備簡陋、工藝落後,環境根本無從談起。一些企業乾脆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直接將污水排入河流。而另外一些即使有排污設備,也只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僅僅是應付檢查的。 治理水污染讓美景重現 如何讓企業主心服口服地接受治理?曾經,西安市政府將造紙行業污染整治的會場設在了太平河、新河岸邊。會議中,副市長邀請造紙企業代表,與自己一起親口嘗嘗附近村莊已被污染的井水。水中混濁的白色沉澱、腥臭的味道,使這堂特殊的「環保課」深深地震撼了企業代表,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了超標排放廢水帶來的惡果。 「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在利益的誘惑下,並非所有的老闆都能被「真情」所打動,有些老闆於是暗設管道,偷排污水。為了抓住他們的偷排事實,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想出了不少對策。為了不走漏風聲,每次檢查前不但任務內容提前封鎖,而且參與人員手機一律關機,統一保管。為了不從大門進去被企業發現,檢查人員就翻牆進入。為了避免節假日企業偷排偷放,在大年初六檢查人員也會突然「造訪」。在被抓住的偷排造紙廠里,市環保局還召開了現場會,邀請所有企業主參加,現場宣讀了處罰決定並責令其停產治理,對造紙企業的環保違法行為產生了極大震懾作用……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在為「清水行動」提供支持。如去年西安市政府出台下發的《西安市渭河水污染防治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關於關閉淘汰規模以下造紙企業的通知》中,更是再次明確了要無條件徹底關閉「規模」以下造紙企業;對於保留的造紙企業,不能穩定達標的也要淘汰,1次不達標,進行重罰;2次不達標,實施停產治理。全年抽測有6次不達標的企業,由區縣政府責令其關閉,退出造紙行業。同時我市還拿出專項資金,獎勵提前完成關閉任務的企業。 政府的高壓態勢,使造紙企業必須在「是企業消滅污染,還是污染消滅企業」之間進行生死抉擇,一些大型企業下大血本對排污設備進行了改裝,如長安區的奧輝造紙廠一次性花近八千萬元購買了一套國內最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 短短的幾年間,西安市造紙企業就從最初的300多家減少到2006年初的61家。在這些簡單的數字變化背後我們感受到了政府對環境治理的決心。 「清水行動」仍將繼續 就在這清水行動中,西安的水環境開始得到好轉。2006年,我市又順利關閉了21家造紙企業,由此西安市每年可削減COD排放總量1.6萬噸,節水9100萬立方米,這相當於337個興慶湖或91個護城河的蓄水量,「清水行動」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受益於清水行動,如今一些被污染的河流已經重新碧波盪漾,又見魚兒游。在灃河岸邊,柳葉輕垂,一隻小羊正在媽媽的帶領下,探著腦袋喝水,看那坐在河坡草地上的男士,一邊垂釣,一邊打著瞌睡,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今年,我市將繼續下硬茬關閉淘汰高污染造紙企業。年內拆除6家造紙企業的化學制漿工藝,關閉、逼退造紙企業8家。同時,加強對化工、印染、澱粉等重點工業污染源、醫療廢水的監督管理,實行重點行業污染源限期治理和掛牌督辦制度。西安的「清水行動」仍將繼續…… 新聞鏈接 新聞鏈接 我市嚴查電鍍廢水污染 雖然排水量小,但其污染卻不可小覷,為此我市對電鍍廢水污染展開了專項治理。並在此基礎上,繼續嚴防工藝簡單的小作坊「轉移戰場」,死灰復燃。 雖然相對於「小造紙」而言,「小電鍍」的廢水排量較少,但其中的重金屬污染治理難度更大,廢水中含有的離子銅、鋅、鎘、汞等重金屬,如果直接排入河流、滲井、滲坑或用於農業灌溉,將會給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被澆灌的食品被人食用後直接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早在4年前,我市就提出「集中集約,清潔生產」的思路,決定在全國率先建設一個表面精飾工業專業園區。2006年,全國首個表面精飾基地建成。基地正式運營後,基本做到40%的中水回收,從電鍍污泥中每年可回收重金屬350噸,使城市排污總量減少240萬噸。 從去年12月開始,我市又一次全面開展電鍍行業違法排污專項整治行動。短短的3個月中,全市共取締電鍍企業42家。 污水處理廠將濁水變清流 西安是一個擁有800萬人口的大城市,加上大量的流動人口,每天因吃喝拉撒所產生的生活污水數量可想而知。因此生活污水治理也成為了「清水」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讓河流清澈起來,西安市也正通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讓生活污水「干凈」起來。 四廠攜手消除水污染 第一污水處理廠:始建於1955年,位於大興路西端,日處理6萬噸污水,後經兩次擴建改造,已建成16萬噸二級生物處理並有污泥消化系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匯集處理城區和西郊近25平方公裡面積內的工業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 第二污水處理廠:北石橋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30萬噸。匯集處理我市東南郊、南郊及部分西郊共計49平方公里內的工業廢水和居民生活用水。2002年北石橋污水處理廠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開始建設,深度處理後的中水就近回供西郊、昆明路地區,主要作為工業冷卻用水和市政雜用水。 第三污水處理廠:去年年底投產的第三污水處理廠,是我市利用日本政府貸款建設的第一個污水處理廠,也是陝西省重點建設項目,主要接納滻河東西兩岸2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水經處理達標後,大部分排入滻河,部分經深度處理後回用。 第四污水處理廠:去年底,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位於西安北三環和朱宏路交叉處西北角,佔地580餘畝。未來主要擔負西安舊城區及北郊區域約45平方公裡面積內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處理任務,處理後的污水經漕運明渠排入渭河。它的建成將極大地緩解渭河流域水質污染,改善西安的水環境狀況。 7家污水處理廠將爭取動工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市環保工作會上,市環保局長羅亞民透露,我市將繼續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其中將爭取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年內動工,高新區、長安區、高陵縣污水處理廠上半年開工建設,閻良區、戶縣、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年內動工。 加強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監管,逐步實行「企業建廠、政府建網,企業運營、市民付費、政府監管」的運營機制,使新建和現有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都能盡快轉化機制,以確保污水處理廠滿負荷正常運行。

⑵ 陝西省西安市閆良區關山鎮2022年污水站改造了嗎

改造完成了。
受西安市閻良區審計局委託,於2018年7月對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污水處理廠提升改造項目工程進行了結算審核工作,並於2018年8月底完成了委託方交給的結算審核工作。

⑶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過去一年工作回顧

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719.1億元,增長14.5%。財政總收入400.29億元,增長23.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1.4億元,增長24.6%,一般預算支出276.85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275元,分別增長24.7%和20.4%。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 ――擴大投資保增長。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00.13億元,增長31.2%。全市500萬元以上的項目近3000個,其中23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3億元,完成年計劃139.4%。城市維護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比上年增加30.16億元。五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1592.53億元,增長33.9%。工業投資完成441.57億元,增長24%。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資金13.2億元,完成項目577個。金融機構本外幣新增貸款1306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項建設。
――提升產業保增長。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48.6%,提高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12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5.33億元,增長17%,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為我市第4戶產銷過百億元工業企業。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糧食總產218.2萬噸,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30家,實現農產品加工流通收入160億元。大唐不夜城建成開放,比亞迪汽車二廠、雨潤西安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長安通訊產業園、西安華南城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
――促進消費保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12億元,實際增長20.3%。旅遊、房地產、汽車消費持續旺盛:旅遊業總收入297.4億元,增長22.1%;接待國內遊客3862萬人次,增長22%;接待海外遊客67.3萬人次,增長6.5%;商品房銷售面積1256萬平方米,增長6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銷售汽車24.21萬輛,銷售額增長46.1%。積極落實「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補貼政策,農村消費穩步發展。
――優化結構保增長。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1325.03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48.73%,提高1.13個百分點。啟動百項重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實現技術市場交易額35億元,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積極實施名牌戰略,認定名牌產品45個,服務業名牌企業12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關停落後水泥生產線8條,預計單位GDP能耗降低5.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減排1.99萬噸和2.1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加快開發區和區縣發展保增長。全力推進「四區一港兩基地」發展,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經開區建設千億元先進製造業基地扎實推進,曲江新區啟動擴區,滻灞國家生態區創建工作通過省級考核驗收,航空產業基地獲批全國唯一通航產業試點園區,航天基地和國際港務區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灃渭新區組建成立。區縣經濟活力增強,有9個區縣經濟總量超過百億元,其中雁塔超過500億元,蓮湖、未央和碑林超過300億元;有7個區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其中蓮湖、碑林、雁塔、新城和未央超過10億元;高陵縣成為我市首個西部百強縣。 ——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綜合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推進,地鐵二號線進入鋪軌和設備安裝階段,一號線正在抓緊主體施工;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完成基礎工作;機場高速專線建成通車,南北中軸線等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完成,公園南路、半引路等一批道路建成使用,東北二環、東南二環立交工程進展順利,新增人行天橋6座,建設公交港灣98處;城市供排水網路面積擴大、密度增加,李家河水庫、引湑濟黑、大峪水庫供水、石砭峪水庫供水復線等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未來發展用水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高新、經開、戶縣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試運行,第五污水處理廠主體基本完工,周至、藍田、滻灞、國際港務區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新建33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16座,新增城區集中供熱面積776萬平方米。
——著力推進城市改造。未央新城、大明宮、紡織城、大興新區、解放路等區域改造加快推進,民樂萬達廣場建成開業,北院門、三學街等一批重點街區和旅遊景點周邊環境綜合改造效果明顯。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順利完成45個村整村拆遷和18處棚戶區拆遷掃尾工作,新啟動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全年拆遷房屋面積1016萬平方米;安置房累計開工面積97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87萬平方米,安置回遷5038戶、16889人。
——努力建設生態城市。完成大綠二期工程,三年植綠大行動成效明顯,工程造林19.77萬畝,新建、改造綠地廣場66個,新增城市園林綠化面積486萬平方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已通過住房建設部公示。渭河城市段堤防完工,幸福渠上游段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灃河流域綜合治理前期准備工作基本就緒,全長6.2公里漢城湖蓄水運行,新增水面850畝。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全年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04天,市民享受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
——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全市提升活動安排的36項工作58個項目進展順利,對2275棟建築物外立面進行整修,樓房「平改坡」335棟,改造農貿市場40個,拆除違法建設103.8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2167塊,完成了部分路段架空線纜落地任務,規范門頭牌匾工作逐步推進,火車站廣場、新城廣場、鍾鼓樓廣場景觀改造基本完工。認真執行《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市民群眾對市容環境滿意率達到92.8%。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項資金1.28億元,200個新農村重點村建設順利啟動。建成農村公路1351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1114公里,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黑河引水灌區續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積1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5平方公里,建成農村飲水工程410處,解決了60.4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385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整村改造覆蓋率達到80%。列入關中百鎮和省級重點鎮的38個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建成五台、崇皇等一批特色鎮。農村垃圾「村組收集、鄉鎮轉運、區縣處理」試點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加強社會管理。繼續開展「平安西安」創建工作,我市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榮獲全國治安環境最高獎項「長安杯」。和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新城、碑林獲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建立健全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約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長效機制,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全面完成了「一控制、兩下降」目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措施,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輪市政府機構改革,精簡部門4個,將700個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規范為171個。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3項。成立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19個市級部門109個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入中心大廳辦理。新一輪區縣政府機構改革正在抓緊進行,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高陵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進展順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成25戶國有企業改制,全市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8.5%。組建了市投資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團、市水務集團,整合市機電化工和市輕紡建材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陝鼓集團重組上海鼓風機公司、紡織產業整合等10大資產重組項目進展順利。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全國首家國家級航空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在我市設立,市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全面完成,11家小額貸款公司和高陵陽光村鎮銀行獲准成立,順利發行中期票據11億元、城投債15億元,首發上市企業1家,上市再融資3家。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西安秦腔劇院等7家文化事業單位完成改制,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播出並獲好評,秦腔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19億美元,增長6.2%,實際引進內資676.5億元,增長13.15%。實現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2億美元,增長51%。西安地區進出口總額72.55億美元,略高於上年水平。西安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基本完工。成功舉辦2009歐亞經濟論壇、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科技產品博覽會等展會130個,中國國際運輸車輛暨特種車輛博覽會永久落戶我市。與希臘卡拉馬塔市和廣州市、西寧市結為友好城市,與蘭州、銀川、天水等城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西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全市社會事業總投資173.55億元,增長22.3%。
——全力推進創業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0.5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22萬人,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1.53萬個,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積極扶持青年科技人才和農業科技特派員創業,加快大學生科技創業基地和實訓基地建設,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67億元,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城市」。
——強化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將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逐步納入社會保障范圍,把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全市養老保險達170.12萬人,新增擴面14.51萬人;失業保險達127.78萬人,新增擴面2.23萬人;醫療保險達352.42萬人,新增擴面88.8萬人;工傷保險達104.11萬人,新增擴面8.21萬人;生育保險達81.95萬人,新增擴面7.49萬人。加快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全年支出14.5億元。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區照料工作試點,新建58家為老服務機構。完善城鄉低保制度,33萬名城鄉低保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啟動建設扶貧重點村31個。切實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地震受災農民安居工程全部完成。新開工經濟適用房面積204.92萬平方米,竣工157.86萬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戶數累計達到16928戶。二手房交易完成201.26萬平方米,增長25.8%。住房公積金當年歸集70.6億元,當年發放個人貸款26.71億元,累計有65萬多戶職工利用住房公積金改善了住房條件。
——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繼續深化和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開工建設40所農村(山區)標准化寄宿制學校,完成18所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建設啟智學校,選派240名城鎮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和農村寄宿制學生享受了「蛋奶工程」。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實現村級全覆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街辦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以上。實施「農村母親健康工程」,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覆蓋面達95.5%。兒童醫院門診醫技樓等項目正式啟動。積極做好各類傳染疾病的預防控制,全力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葯品專項整治收到成效。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西安廣電中心、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和曲江電影城建成啟用,新建2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9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成功舉辦市十四屆運動會、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和2009城牆國際馬拉松賽,我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十一屆全運會上獲得4.5枚金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進展順利。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5%。,新生嬰兒性別比開始趨向正常。市殯儀館搬遷工程正式啟動。「城市一卡通」投入運行。普法宣傳、新聞出版、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參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誌、外事僑務、人防、檔案、氣象、地震、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對市政府系統1107名處級幹部進行了依法行政培訓,啟動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試點工作。修訂了市政府工作規則,規范了市政府重大工作決策程序。推進政務公開,開展「聽政聲、察民意、獻良策」活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繼續深化,懲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完善,查處了一批教育、醫療、土地等領域違法案件。「四亂」整治和「小金庫」治理成效明顯,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快應急平台建設,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完善目標考評辦法,加大抓落實力度,促進了各級工作作風的轉變和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全市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市人民,向西安駐軍、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西安建設的中央、省屬單位和各界人士、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市政府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工業生產、入境游、利用外資、出口還未完全恢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十分繁重;企業吸納科技成果的能力還不夠強,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工作還需要抓緊探索;城市管理仍需加強,群眾對交通秩序、治安環境等還不夠滿意;社會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群眾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民增收還比較困難;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⑷ 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公交站牌到最近地鐵口

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公到最近的地鐵口是運動公園站。在第五污水處理廠坐328路,城市運動公園下。

⑸ 想知道: 西安市西安市污水處理廠分布在哪

你上網路地圖上搜下,不全。按編號我知道的有第1、2、3、4、5污水處理廠。內

  1. 第一污水處理廠:鄧家村污容水處理廠,在西二環大興立交向西2公里多路北。

  2. 第二污水處理廠:北石橋污水處理廠,西三環石橋立交向東1公里路南。

  3. 第三污水處理廠:東三環南牛寺村南,通源路向西不到1公里路北。

  4. 第四污水處理廠:北三環,朱宏路立交西北角。

  5. 第五污水處理廠:北三環,灞河以西600米幸王路向北1公里處路東。

⑹ 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實現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污水處理,是指通過一定的系統和設備,採用相應的技術方法,對生活污水、生產經營廢水、入流雨水等進行凈化的過程。

本條例所稱再生水,是指城市雨水、污水等經收集處理後,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相關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凈化處理水。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城市污水處理行政主管部門和各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轄區內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

發改、財政、生態環境、資源規劃、住建、農業、公安等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的原則,與城市道路、排水等規劃相銜接,做到廠網配套、管網優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率。第六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公共管網的建設。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第七條鼓勵、支持城市污水處理、污泥處置和再生水利用的科學研究,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水平。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制止和舉報破壞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行為。第九條對在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十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本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未經法定程序調整和變更,規劃確定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其用途。第十一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各區縣和開發區應當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編制區域規劃。

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並組織實施。

各開發區范圍內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開發區管委會編制,由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組織實施。第十二條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機關應當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並採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徵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的時間不得少於30日。第十三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城市污水處理行政主管部門,開發區管委會應當依據城市排水規劃及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制定城市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計劃。第十四條城市排水管網覆蓋范圍以外達到規模要求的用水排水戶應當自建污水處理設施。

電鍍、化工、印染、冶金等生產企業,醫院、實驗室等排放有毒有害廢水的單位,應當自建污水處理設施,並達標排放。

前款所列有毒有害廢水不得作為再生水水源。第十五條新建城市供水管網的,應當同時建設再生水管網。第十六條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及各開發區轄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築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新建、改建、擴建下列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

(一)建築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店、公寓、綜合性服務樓等;

(二)建築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場館等;

(三)建築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或者每日可回收水量大於150立方米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築區等;

(四)優質雜排水的日排放量超過200立方米的企業或者工業小區。

⑺ 今後幾年 西安市四成聯創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是什麼

今後幾年我市 「四城聯創」的主要措施和工作。

「四城聯創」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標准高、任務重,涉及面廣,需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推動全盤,進而全面達到各項考核指標的要求。

1、強化管理,進一步改善城市容貌。

完善西安市國家衛生城市管理辦法,制定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不斷探索完善「創衛」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影響城市管理的深層次問題。通過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打造全省城市典型示範景觀,全國城市生態景觀,世界一流城市人文景觀。
(1)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設施,美化街道的候車亭、報刊亭、電話亭、公廁、座椅、路燈、護欄、花壇、雕塑、標志牌、廣告牌等設施。加快建設公共設施監測預警系統。
(2)加快清除違法搭建。拆除廢棄閑置煙囪、水塔和鐵塔,清除各類違章棚亭和利用屋頂、空地擅自搭建的各種臨建設施,清除沿街建築二層以上的窗護欄及陽台護欄、鴿子棚、置物欄、破舊遮陽罩。
(3)定期修繕、清洗沿街建築立面,保持干凈整潔,無殘牆斷壁。
(4)拆除違法戶外廣告,規范沿街商業門臉和牌匾,清除建築外檐各種懸掛物和擅自設置的各種指示牌、標志牌,清除各類粘貼、噴塗小廣告及亂貼亂畫。
(5)加強各種車輛停放管理,消除人行道和慢車道車輛亂停放現象。
(6)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確保主要街道全天無出店和佔道經營現象,背街小巷無集結性佔道經營。
(7)落實沿街門店門前「三包」責任制。積極提高道路清掃保潔質量,保持公共場所及城區道路環境衛生的整潔衛生,做到夜間清掃、白天保潔,質量良好。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實現密閉化作業,分類收集。

2、加快老城區改造,進一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1)全面實施唐皇城復興計劃。綜合改造大興路、紡織城地區。保護改造大明宮遺址區,2010年底大明宮遺址公園建成開園。
(2)加快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步伐,完成二環以內17個棚戶區、72個城中村改造任務,啟動改造二環外71個城中村。
(3)提升農貿市場建設標准,加大全市農貿市場整治力度。
(4)加快地鐵二號線建設。全面開工建設鐵路北客站、地鐵一號線工程。2008年底三環路建成通車。
(5)繼續拓寬、修補主次幹道和背街小巷路面,確保城區街道路面平整、通暢,無污水坑窪。完成勞動路向北、桃園北路向北、緯二十六街向西延伸段3條道路拓寬改造工程。
(6)在原有81座人行天橋的基礎上,2008年建成友誼路、邊家村什字等10座人行天橋,同時根據群眾需求再建一批人行天橋,有效改善「行人過街難」現象。修建城牆內26.7公里長自行車道,方便遊客觀光。完成100處公交港灣改造,提高車輛通行能力。
(7)加強「平改坡」改造工作,完成環西路、環南路、環東路、朱雀大街的「平改坡」工程。
(8)啟動全市架空線纜落地工程。繼續實施點亮工程與照明工程,城市道路照明裝置率和亮燈率均達98%以上,景觀照明科學合理。
(9)實現全市自然村「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加快「公交下鄉」,調整、改造、延伸現有客運線路,促進農村客運網路和城市公交網路的合理銜接和有效融合。
(10)街道公共廁所達到每萬人擁有4座,二類以上公廁數量≥10%,水沖式公廁≥70%。在一、二類繁華主幹道及社區和城中村再建公廁200座。繼續解決城區公廁布點不均、居民如廁不便等問題。

3、開展「綠滿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綠大行動」。

(1)加快實施一批林業工程。完成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人工造林23000畝,封山育林65000畝。完成大綠二期人工造林86727畝。完成三北防護林2000畝。環山旅遊路生態產業帶建設,完成道路生態林帶造林1700畝和生態經濟林帶建設10000畝。渭河堤岸林帶完成節點部位堤防綠化570畝,堤外200米節點景觀綠化1266畝。
(2)增加投資4.63億元,新增城市綠化面積486萬平方米,人均新增1.14平方米。其中,城市中心區新增綠化118萬平方米,三環路在原計劃外新增綠化265萬平方米,郊三區新增綠化24萬平方米。通過創建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居住區,新增綠化40萬平方米。新建230個城市街頭小綠地廣場,增加綠化38萬平方米。
(3)對太華北路、辛王路等29條道路實施高標准綠化。對三環路169萬平方米的夾角地、75萬平方米的儲備用地和20萬平方米的南繞城橋下實施綠化。對西咸大道、大慶林帶、唐延路等10條綠色生態長廊和165條主幹道實施增量加強工作,使其綠量充實,大樹大綠。完成未央路、朱宏路等9條迎賓大道城市出入口可視范圍段的綠化美化工作。城市主幹道沿街單位90%以上實施拆牆透綠。
(4)實施立交增量工程。對二環、三環及46座大型立交橋橋體實施立體綠化和垂直綠化,在立交綠島內增栽大樹,形成樹陣和樹列。把朱雀路、太華路、咸寧路盤道等18個大轉盤建設成為景觀迥異的盆景式交通島。全程跟進地鐵二號線工程,對已恢復的地段,立即組織按原貌或高於原貌恢復綠化,恢復南北中軸線的靚麗景色。
(5)新建居住小區綠化面積達到總用地面積的30%以上,開辟休息活動園地。舊居住區改造,綠化面積不少於總用地面積的25%。全市「園林小區」佔到60%以上。居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資金落實,措施得當,設施保持完好。市內各單位庭院綠化美化,「園林單位」佔60%以上。
(6)對全市53個公園、167個街頭小綠地廣場綠化增量加強,提升效果。新增鮮花大道50條。
(7)公園綠化面積佔到總面積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古典園林、歷史名園得到有效保護。城市廣場綠地率達到60%以上,突出植物造景。新增綜合性公園或植物園3處。建成秦嶺植物園。

4、加快實施藍天碧水工程,推進環境保護工作。

繼續大力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安靜工程、潔凈工程、綠色生態工程和環保能力建設工程。
(1)用2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城市水質達標工程和污水處理達標工程。完善自來水管網設施建設,用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100%。完成市第五污水處理廠(一期)、閻良航空基地污水處理廠及西南郊地區污水處理工程,明後兩年開工建設灞橋污水處理廠、新築污水處理廠、草灘污水處理廠、市污水污泥處理廠,啟動北石橋污水廠二期改擴建、鄧家村污水廠二期改擴建、第三污水廠擴建工程,加快建設各縣污水處理廠。全力推進城市污水及道路排水管網建設工程,提高收水能力。關閉不達標排污企業,降低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
(2)加大燃煤煙塵和企業燃氣治理,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加快推進城市天然氣氣化二期工程。建設大慶路區域調峰鍋爐房、西安航天基地集中供熱工程和市熱力公司太華、城北、城東、雁東集中供熱工程,以及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西郊熱電聯產擴建工程,啟動南郊熱電廠項目、高新區區域供熱中心項目、大唐灞橋熱電廠熱電技改工程,同時建設煙塵控制和脫硫工程。
(3)加快水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城市河流水環境質量。綜合治理團結水庫水環境,加快實施護城河、興慶湖截污改造工程,對氵皂河城市段、太平河進行清淤、疏浚、襯砌。加快建設渭河西安城市段綜合治理工程,沿河打造生態景觀廊道,重現渭河「一河清波、兩岸綠色、魚翔淺底、鳥語花香」勝景。
(4)加強建築施工工地、市政施工工地、房屋拆遷施工工地、園林綠化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
(5)完成三環路、臨灞路、城市快車道(城區段)道路兩側降噪樹木種植工程,降低交通雜訊影響,有效控制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污染。
(6)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危險廢物處置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率≥85%,完成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場、生活垃圾電站的續建工程。
(7)完成水面787畝及綠地景觀的曲江南湖生態建設項目。治理與開發區域面積89平方公里的西安滻灞河生態區段環境治理工程、生態區建設面積3700畝的廣運譚生態景觀區二期工程、佔地1200畝的桃花潭生態治理項目。逐步恢復「八水繞長安」景觀。高標准、高質量建成「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園」。

5、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1)大力改建、擴建、新建文化基礎設施,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創造條件,不斷提高市民科學文化素質。
(2)加大宣傳,擴大知曉率,使「四城聯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通過舉辦各類市民學校、有獎徵文、演講比賽,設立公益廣告,發《公開信》和《倡議書》,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樹立西安人現代文明新形象。
(3)廣泛發動群眾,拓展載體,提高參與率。 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加快推行各類公共場所文明行為守則,推進文明駕駛、文明乘車、文明出行。逐步在全市各候車站點落實「跟我排」,營造良好乘車秩序。
(4)通過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充分報道「四城聯創」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文明市民典型事跡,努力形成道德模範大量展現、善行義舉廣為傳頌的社會環境,讓市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使全體市民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5)深入開展建設「文明單位」活動。要擴大覆蓋和影響,注重實效,著力於提高單位和人員的整體文明素質。

6、加快市屬4縣和農村的創建步伐。

堅持城鄉聯動、區縣同創。在加快推進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衛生鎮基礎上,制定西安市衛生村標准,推動衛生村創建步伐。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高陵、藍田和戶縣邁入「國家衛生縣城」行列;用兩年左右時間,使周至縣邁入「省級衛生縣城」行列,進而建成「國家衛生縣城」。「創園」、「創模」、「創文」工作也要在市屬4縣同步開展並取得實效。

⑻ 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審批程序及所需資料

擴建,屬於技改項目!
如果就在原址上建設,面積不變化的,土地手續就內可以免了吧容
其他,發改委需要備案和可研,可能的話是不是還有能評
環保需要環評,和環保竣工驗收
安全的不用說了,安評和消防不能少
說白了,就和新建沒多大的差別

⑼ 污水處理站改造需要做哪些准備

具體要看需要改造什麼。其目的要滿足什麼。做好對應設計才能知道需要做那些准備。

⑽ 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實現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污水處理,是指通過一定的系統和設備,採用相應的技術方法,對生活污水、生產經營廢水、入流雨水等進行凈化的過程。

本條例所稱再生水,是指城市雨水、污水等經收集處理後,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相關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凈化處理水。第四條市水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戶縣、周至縣、高陵縣水行政管理部門、城市污水處理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轄區內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環保、市政公用、規劃、國土、建設、房屋、價格、市容園林、林業、公安等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的原則,與城市道路、排水等規劃相銜接,做到廠網配套、管網優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率。第六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公共管網的建設。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第七條鼓勵、支持城市污水處理、污泥處置和再生水利用的科學研究,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水平。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制止和舉報破壞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行為。第九條對在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十條市水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編制本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未經法定程序調整和變更,規劃確定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其用途。第十一條市水行政管理部門、各區縣和開發區應當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編制區域規劃。

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門編制並組織實施。

各開發區范圍內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開發區管委會編制,由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戶縣、周至縣、高陵縣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區域規劃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市水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組織實施。第十二條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機關應當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並採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徵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的時間不得少於30日。第十三條市水行政管理部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戶縣、周至縣、高陵縣水行政管理部門、城市污水處理行政管理部門,開發區管委會應當依據城市排水規劃及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制定城市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計劃。第十四條城市排水管網覆蓋范圍以外達到規模要求的用水排水戶應當自建污水處理設施。

電鍍、化工、印染、冶金等生產企業,醫院、實驗室等排放有毒有害廢水的單位,應當自建污水處理設施,並達標排放。

前款所列有毒有害廢水不得作為再生水水源。第十五條新建城市供水管網的,應當同時建設再生水管網。第十六條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及各開發區轄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築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

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戶縣、周至縣、高陵縣新建、改建、擴建下列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

(一)建築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店、公寓、綜合性服務樓等;

(二)建築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場館等;

(三)建築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或者每日可回收水量大於150立方米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築區等;

(四)優質雜排水的日排放量超過200立方米的企業或者工業小區。

閱讀全文

與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將如何改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脂性廢水 瀏覽:578
碼頭生活污水處理 瀏覽:401
鋪設污水管道一米約多少錢 瀏覽:799
洗浴廢水污染物濃度 瀏覽:270
漿液泡放到蒸餾水中會破裂嗎 瀏覽:44
中廣核電子束輻照處理污水 瀏覽:121
空氣凈化器初效濾網怎麼裝 瀏覽:729
愛惠浦凈水器超濾 瀏覽:644
新冠肺炎醫療廢水處理方法 瀏覽:422
邁騰濾芯多少公里換 瀏覽:71
ebgp用環回口建鄰居的意義 瀏覽:163
污水處理排口在線檢測設備多少錢 瀏覽:452
長興樹脂4901 瀏覽:862
四季沐歌凈水機濾芯怎麼用 瀏覽:762
污水處理費用徵收辦公室 瀏覽:31
景德鎮前置凈水器批發價格多少 瀏覽:501
泰州污水處理池的蓋板公司有哪些 瀏覽:956
雨污水報價怎麼做 瀏覽:323
污水處理高錳酸鉀加多少 瀏覽:586
冷軋含油廢水有什麼流量計測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