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怎麼檢測污水消毒效果

怎麼檢測污水消毒效果

發布時間:2022-06-14 06:34:50

① 消毒劑消毒效果檢測方法有哪些

具體如下; (1) 中和試驗。 (2) 消毒劑定性消毒試驗。 (3) 消毒劑定量消毒試驗。 (4) 消毒劑殺菌能量試驗。 (5)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破壞試驗。

② 消毒測試方法

你好,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方法。物理消毒像紫外線消毒(被褥晾曬)和蒸煮消毒(過去常用的注射器煮沸消毒方法)等等。化學消毒則是利用含有化學成分的消毒(碘伏酒精)方法。消毒檢測方法:試紙條檢測方法。像高壓物品消毒滅菌時將試紙條放在消毒物品包里消毒完畢如果試紙條變成黑褐色表示消毒物品合格。否則就是不合格。紫外線燈空氣消毒方法檢測同樣是用試紙條測試結果,打開紫外線燈10分鍾左右及試紙條放在燈管下面照射30分鍾觀察試紙條是否由淺黃變黑褐色。變色說明紫外線燈消毒合格。否則就要更換燈管。

③ 醫療美容機構污水含氯消毒劑濃度檢測方法

對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應進行化學和生物監測。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劑氧化能力的標志,是指與含氯消毒劑氧化能力相當的氯量(非指消毒劑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濃度表示。
1、化學監測:根據消毒、滅菌劑的性能定期進行有效濃度監測,如含氯消毒劑應每日監測,戊二醛的監測,每周不少於一次,用於內鏡消毒或滅菌的戊二醛必須每日或使用前進行監測。
2、生物監測:消毒劑每季度一次,其細菌含量必須﹤100cfu/ml,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劑每月一次,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化學監測應進行包內、保外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化學指示物,置於最難滅菌的部位。
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化學指示物的顏色變化,則不必放置包外化學指示物。
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斷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採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程序滅菌時,應直接將一片包內化學指示物置於待滅菌物品旁邊進行化學監測。

④ 消毒效果如何檢測

實施有效的消毒措施以杜絕和降低環境中的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目前冠狀病毒轉播的重要措施之一。為鞏固防控成果,規范和強化各行各業做好消毒質量控制和消毒效果評價,保證消毒效果,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現場消毒評價標准》等3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准。

消毒效果檢測標准

GB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准》

WS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准》

GB15981-1995《消毒滅菌的方法及評價標准》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

消毒效果評價單位

中科檢測

開展現場消毒效果評價,實驗室檢測能力已涵蓋市場上所有消毒產品所涉及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能通過國際通行標准,為市場緊缺的低溫消毒劑和冷庫專用消毒設備提供測試和效果鑒定,具備滅活技術先進、質量數據可靠、檢測能力強等特點,是國內消毒領域綜合檢測實力強的檢測機構之一。

消毒效果評價對象

疫情肆虐,消毒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環節,消毒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公眾或患者的安全,消毒效果檢測是檢驗消毒效果的重要措施。

消毒效果檢測

⑤ 如何判定消毒效果的答案

如何判抄定消毒效果?請問您是襲想了解消毒劑的消毒效果還是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在《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裡面有詳細的關於不同類型的消毒產品對不同的消毒的對象的消毒效果的鑒定,或者您可以到消毒產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消毒效果檢測。

⑥ 污水監測指標主要有哪些,都採用什麼監測方法進行監測

水質常規指標

微生物指標(4項):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菌落總數
毒理指標(15項):砷、硒、四氯化碳、鎘、氰化物、溴酸鹽、鉻、氟化物、甲醛、鉛、硝酸鹽、亞氯酸鹽、汞、三氯甲烷、氯酸鹽
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17項):色度、鐵、溶解性總固體、渾濁度、錳、總硬度、臭和味、銅、耗氧量、肉眼可見物、鋅、揮發酚類、水溶液酸鹼度、氯化物、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鋁、硫酸鹽
放射性指標(2項):總ɑ放射性、總β放射性
飲用水消毒劑指標(4項):氯氣及游離氯制劑、臭氧、一氯胺、二氧化氯
據介紹,《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106項水質指標中,42項為常規水質監測指標,64項為非常規水質監測指標。
常規指標是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指標,檢出率高,為各地水質監測的必檢項目,包括4個微生物指標、15個毒理學指標、17個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4個消毒劑指標和2個放射性指標。非常規指標是根據地區、時間或特殊情況需要實施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包括2個微生物指標、59個毒理學指標和3個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各地根據本地區的水質情況,將超標風險大的非常規指標納入常規水質監測項目,並確定監測頻次。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衛生部門在每年的豐水期和枯水期,結合重點污染因素,在全國布點進行兩次抽樣監測,包括重點供水戶和用水戶等,監測項目主要是常規指標。
同時,根據有關規定,供水單位應對水質進行實時檢測,檢測指標除了必檢的常規指標外,還包括部分非常規指標,非常規指標的選擇由當地縣級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協商確定,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其中,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按照《城市供水水質標准》(CJ/T206-2005)確定水質檢測項目和頻率,對於當地存在高風險的有害物質每月至少檢測一次。供水單位水質檢測結果應定期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送水質檢測結果的內容和辦法由當地供水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商定。但是,國家尚無強制規定要求相關單位公布水質檢測結果。
此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還會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對各類供水單位的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督,規范供水單位衛生管理,依法查處違法行為。當飲用水水質發生異常時,供水單位應及時報告當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⑦ 污水消毒工藝對比

1、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是國際上公認的含氯消毒劑中唯一的高效消毒滅菌劑,它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病毒等,並且這些細菌不會產生抗葯性。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細胞內含巰基的酶,還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來破壞微生物。
1、 高效、強力。在常用消毒劑中,相同時間內到同樣的殺菌效果所需的ClO2濃度是最低的。對殺滅異養菌所需的ClO2濃度僅為Cl2的1/2。ClO2對地表水中大腸桿菌殺滅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二氧化氯對孢子的殺滅作用比氯強。
2、 快速、持久。二氧化氯溶於水後,基本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狀態存在。它在水中的擴散速度與滲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別在低濃度時更突出。當細菌濃度在105~106個/mL時,0.5ppm的ClO2作用5分鍾後即可殺滅99%以上的異養菌;而0.5ppm的Cl2的殺菌率最高只能達到75%,試驗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時內對異養菌的殺滅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時間長達24小時殺菌率才下降為86.3%。
3、 廣譜、滅菌。 ClO2是一種廣譜型消毒劑,對一切經水體傳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殺滅效果。二氧化氯除對一般細菌有殺死作用外,對芽孢、病毒、異養菌、鐵細菌、硫酸鹽還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且不易產生抗葯性,尤其是對傷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質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殺滅和抑制效果。ClO2對病毒的滅活比O3和Cl2更有效。低劑量的二氧化氯還具有很強的殺蠕蟲效果。
4、 無毒、無刺激。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表明,二氧化氯消毒滅菌劑屬實際無毒級產品,積累性試驗結論為弱蓄積性物質。用其消毒的水體不會對口腔粘膜、皮膜和頭皮產生損傷,其在急性毒性和遺傳毒理學上都是絕對安全的。
5、 安全、廣泛。二氧化氯不與水體中的有機物作用生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對高等動物細胞、精子及染色體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ClO2對還原性陰、陽離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為主(H2S、SO32-、CN-、Mn2+),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團的小分子化合物為主,這些產物到目前的研究為止,均證明是無毒害用的,並且ClO2使用劑量極低,因此用ClO2消毒十分安全,無殘留毒性。其安全性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AI級。
二氧化氯作為一個強氧化劑,它還具有除藻、剝泥、防腐、抗霉、保鮮、除臭、氯化及漂白色等多方面的功能,用途十分廣泛。
二氧化氯滅菌消毒劑經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環境保護(EPA)的長期科學試驗和反復論證,考驗了ClO2對飲用水的處理效果後,被確認為是醫療衛生、食品加工中的消毒滅菌、食品(肉類、水產品、果蔬)的防腐、保鮮、環境、飲水和工業循環及污水處理等方面殺菌、清毒、除臭的理想葯劑,是國際上公認的氯系消毒劑最理想的更新換代產品。

2,紫外線殺菌消毒

原理是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經試驗,紫外線殺菌的有效波長范圍可分為四個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線(200~100nm)。其中能透過臭氧保護層和雲層到達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殺菌速度而言,UVC處於微生物吸收峰范圍之內,可在1s之內通過破壞微生物的DNA結構殺死病毒和細菌,而UVA和UVB由於處於微生物吸收峰范圍之外,殺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數小時才能起到殺菌作用,在實際工程的數秒鍾水力停留(照射)時間內,該部分實際上屬於無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極弱,燈管和套管需要採用極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導體行業降解水中的TOC,不用於殺菌消毒。因此,給排水工程中所說的紫外光消毒實際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術是基於現代防疫學、醫學和光動力學的基礎上,利用特殊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將水中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水藻以及其他病原體直接殺死,達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線主要是通過對微生物(細菌、病毒、芽孢等病原體) 的輻射損傷和破壞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線對核酸的作用可導致鍵和鏈的斷裂、股間交聯和形成光化產物等,從而改變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復制,這種紫外線損傷也是致死性損傷。
紫外線消毒是一種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質,沒有副作用,這是它優於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與其它物質聯合使用,常見的聯合工藝有UV+H2O2、UV+H2O2+O3、UV+TiO2,這樣,消毒效果會更好。

適用范圍及條件
1 紫外線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芽胞、分支桿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和支原體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氣均可採用紫外線消毒。
2 紫外線輻照能量低,穿透力弱,僅能殺滅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時必須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於紫外線下。
3 用紫外線消毒紙張、織物等粗糙表面時,要適當延長照射時間,且兩面均應受到照射。
4 紫外線消毒的最適宜溫度范圍是20-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用於空氣消毒時,消毒環境的相對濕度低於80%為好,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
5 用紫外線殺滅被有機物保護的微生物時,應加大照射劑量。空氣和水中的懸浮粒子也可影響消毒效果。

⑧ 家用凈水器如何檢測凈化後的水質

檢測水質的方法有:

1、檢測水中的余氯:

先准備余氯測試劑,然後准備兩杯15ML水,一杯是凈化後的水,一杯是普通的自來水,分別在兩杯水中加入2滴的余氯測試劑,水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余氯測試劑的說明書上有餘氯顏色對比卡,按照水的顏色找到對應的顏色圖案,就知道余氯的含量了。還可以把兩杯水進行顏色對比,顏色深的余氯含量較高。

2、檢測水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

影響水質的不僅僅是余氯,更多的是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要檢測這些污染是否已被凈水器去除,我們需要用到水質電解器。同樣我們先准備兩杯水,一杯為凈化水,另外一杯為自來水,然後我們把水質電解器的鋁棒和鐵棒放入水中,插上電源按上開關,通電0.5-1分鍾左右,再斷開電源,這時我們會發現兩杯水的顏色發生變化。水的顏色越淺,水質就越好,反之就越差。我們還可以根據水的顏色與電解水質說明書上顏色對比,判斷出水中含哪一種雜質還比較多。

3、TDS值檢測:

世面上還有一種檢測水質的工具-TDS筆,我們先來了解TDS的概念,TDS即為溶解的固體總量,單位為毫克/升。水中溶解的固體越多,那麼水的TDS值就越高,水質也就越差。檢測水的TDS值我們通常用TDS筆,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將筆頭插入水中,電子顯示屏數值穩定以後,按住HOLD鍵即可。數值越低,水的純度越高。一般純水過濾水的TDS值為20左右。太高則不正常,可能是純水機失效或TDS筆質量問題。

(8)怎麼檢測污水消毒效果擴展閱讀

檢測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

5、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6、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

7、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於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屍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准為1ml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⑨ 消毒的消毒效果檢查

直到2013年檢測多仍採用一此條件致病菌為間接指標。腸道傳染病以大腸桿菌為指標,呼吸道傳染病以溶血性鏈球菌為指標。肝炎病毒從2010年到2013年表面抗原,DNA聚合酶以及電鏡觀察,甲肝病毒分離等為指標。如消毒前後均未檢出大腸桿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則可以消毒後自然菌總數率低的百分率評價,消毒後自然菌總數下降80%以上為效果良好,降低70%為較好。減少60%以上為一般,減少60%以下為不合格。
具體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閱讀全文

與怎麼檢測污水消毒效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洗浴廢水污染物濃度 瀏覽:270
漿液泡放到蒸餾水中會破裂嗎 瀏覽:44
中廣核電子束輻照處理污水 瀏覽:121
空氣凈化器初效濾網怎麼裝 瀏覽:729
愛惠浦凈水器超濾 瀏覽:644
新冠肺炎醫療廢水處理方法 瀏覽:422
邁騰濾芯多少公里換 瀏覽:71
ebgp用環回口建鄰居的意義 瀏覽:163
污水處理排口在線檢測設備多少錢 瀏覽:452
長興樹脂4901 瀏覽:862
四季沐歌凈水機濾芯怎麼用 瀏覽:762
污水處理費用徵收辦公室 瀏覽:31
景德鎮前置凈水器批發價格多少 瀏覽:501
泰州污水處理池的蓋板公司有哪些 瀏覽:956
雨污水報價怎麼做 瀏覽:323
污水處理高錳酸鉀加多少 瀏覽:586
冷軋含油廢水有什麼流量計測 瀏覽:423
市政污水廠業績 瀏覽:269
pvc有五型乙烯法樹脂嗎 瀏覽:163
農村污水處理管網施工難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