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在線儀表月度比對怎麼做
流量計、液位計、溫度計、溶氧儀、余氯監測儀、污泥液位計、COD在線監測儀、PH計、濁度儀
⑵ 在線PH/ORP怎麼校正
在線PH/ORP校正方法是:PH極需要校正,而ORP極是不需要校正的。校正PH極時用標准液清洗校正,而ORP極雖然不需要校正,但需要用mV標准液來檢查ORP電極其主要目的是看電極是否正常動作。
PH/ORP分析儀原理pH的刻度,一般分成了二個基本屬性:酸和鹼。酸必須有自由的氫離子。鹼必須有自由的氫氧根離子。pH就是直接反應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參數。
如果氫離子數目遠遠多於氫氧根離子,溶液即為酸性。如果氫氧根離子數目遠遠多於氫離子,溶液即為鹼性。如果氫離子數目等於氫氧根離子數目,溶液為中性。
PH/ORP分析儀分為一體式和分體式兩種, PH和ORP的量程分別為0-14和 ±2000 mV。分體式纜長可達10米,圖形顯示界面且具有數據記錄功能。
(2)污水處理儀表校正怎麼弄擴展閱讀:
在線PH/ORP校正時的注意事項:
1、用pH7標准緩沖液對主機進行定位,再根據待測溶液的酸鹼性選擇第二種標准緩沖液。如果待測溶液呈酸性,則選用pH4標准緩沖液;如果待測溶液呈鹼性,則選用pH9標准緩沖液。注意待測溶液的溫度,以便正確選擇緩沖液。
2、若是手動調節的在線pH計,應在兩種標准緩沖液之間反復操作幾次,直至不需再調節其零點和定位旋鈕,在線pH計即可准確顯示兩種標准緩沖液pH值,則校準過程結束。
⑶ 1.污水處理現場檢測儀表的要求有哪些
當然是要檢測的,如果檢測表的話,它是要有專業的檢測表才能撿到豬那個專業的內容來。
⑷ 污水處理廠調試方案怎麼做
調試即試運行,包括單機試運和聯動試車兩個環節。調試實際上是設備、自控、工藝實版現聯權動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單機運行:包括各種設備安裝後的單機運轉和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試水。在為進水和已進水兩種情況下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試運行,同時檢查水工構築物的水位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2)對整個工藝系統進行設計水量的清水聯動試運行,打通工藝流程。考察設備在清水流動下的運行情況,檢查部分自控儀表和連接各工藝單元的管道、閥門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3)對各級處理的各個處理單元分別進入要處理的廢水,檢驗各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或進行正式運行前的准備工作(如培養馴化活性污泥等)。
(4)全工藝流程廢水聯動試運行,直至出水水質達標。同時,進一步檢驗設備運轉的穩定性,同時實現自控系統的聯動。
根據以上大的方面,逐步細分到各個處理構築物(如沉澱池調試時的主要內容:刮泥板的運行,檢漏,進出水的主要指標與設計值是否相符等),最終制定出調試方案。
⑸ 污水廠生化池過程儀表指示作用以及如何控制
污水廠生化池過程儀表指示作用以及如何控制
在了解在線儀表的應用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沒有在線的情況下,污水廠能夠掌握的生物池的數據都有哪些。污水廠內建有化驗室,化驗室會對每天的進出水水質、生物池內的活性污泥參數等進行化驗,得出運行數據以供工藝人員調整使用,受到化驗方法的限制,以及化驗人員的工作時間等,一般這些數據每天化驗一次。
污水廠化驗室針對管理重點的生物池的活性污泥控制化驗參數,比較常用的有污泥濃度、揮發性污泥濃度MLVSS、沉降比SV、溶解氧、微生物鏡檢等,受到人工取樣的時間、周期以及生物池內水流的推動流向的限制,一般會選擇生物池的末端進行取樣,這個點位的化驗數據主要監測的是生物池內活性污泥對污水中各種污染物質的最終反應的結果,一般的傳統的專業書籍也在用這個點位的數據對生物池的常規檢測參數進行確定。比如溶解氧常規的說法是2mg/L,但是在整個好氧池中,前段的溶解氧由於進水中的有機物較多,微生物大量的吸附降解有機物,消耗大量的氧氣,這樣就出現了前段的溶解氧遠遠低於2mg/L,但是隨著曝氣區域的延伸,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逐步被微生物降解完畢,微生物不再需要氧氣,水中剩餘的溶解氧會逐步增多,為了避免氧氣的浪費,一般在生物池曝氣區的末端控制溶解氧在2mg/L,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也對活性污泥的老化有良好的控制。
因此在生物池末端的監測,可以以傳統的數據來評判生物池內的活性污泥對污水的處理程度,工藝人員使用這些數據進行日常的工藝調整和管理等。但是在末端檢測和以日為單位的頻次對出水水質結果對整體的工藝調控也存在很大的滯後性,化驗室手工檢測其實也是一種結果檢測,不過是將出水水質的結果檢測提前到了生物池的末端,並沒有形成生物反應的過程檢測,提前預判也就更無能為力,在現階段出水水質的嚴格管控下,對工藝運行的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原有的結果檢測需要向前進入到過程中進行檢測,甚至需要具備預判的能力,在現有的手工檢測的模式下是很難實現這個目標的。
同時數據的檢測密度也帶來了工藝控制的不準確性,污水廠的生物處理流程是一個流動性的過程,流動的處理過程,水質數據,過程數據是一個隨著時間、空間位置實時變化的狀態,而取樣時,僅能取到一個固定地點的瞬時的水樣,瞬時水樣要代表整個生物池內的所有的變化時不可能的。只有當取樣點的密度或者數量足夠大的時候才會有比較貼合實際的數據,所以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穩定的檢測,並且保證工藝、進水、環境等都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下才會有,但實際上這時不可能的,因此手工取樣的化驗結果,要盡可能積累更多的數據量,在大數據量中消除取樣的偶然性,才會具備判斷的依據。
在線儀表在數據的密集度上,是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的,那麼工藝管理人員除去具備了更密集的數據以外,通過使用在線儀表,有沒有可能把控制向前移動呢?先前移動的控制需要對工藝運行的各個階段進行監控,把生物池由原來的末端出水監測向前移動到過程中的監測,生物池以空間推流式工藝較多(SBR及其變種以時間變化為主),在不同的流程中的點位監測數值是不一樣的,而且在不同的時段監測的數據也是會發生變化的,在實時變化的工況下,人工檢測的頻次低,周期長的弊病就明顯的顯現出來,而在線儀表的實時監測的優勢就顯而易見。因此希望採取先前進行工藝的過程式控制制污水廠,越來越需要在線儀表在工藝運行中的實時監測的作用。下面以生物池的各項控制點來說明下在線儀表在生物池工藝控制中的應用。
污水處理的生物池形式多樣,不同的工藝要求有不同的工藝池體,下面就以A2O的工藝控制點來進行在線儀表的應用探討。現有的除磷脫氮工藝中A2O及其改良工藝越來越多的在實際中得到應用,A2O工藝中比較重要的特點就是將過量吸附磷的厭氧段(A)和反硝化的缺氧段(A)分離出來單獨的控制區域進行控制,在工藝管理中具有明確的管理參數,便於實際的運行管理。對於工藝管理人員來說,僅僅在出水口安裝的溶解氧和污泥濃度的在線儀表就不再能檢測到除磷脫氮的效果了,這需要更多更新的設備,或者通過一些常用的表徵參數比如溶解氧、ORP、硝態氮儀表等來評估除磷脫氮的效果,以便在後期的管理中進行調控。
⑹ 關於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按作用來分類:
1、物理性方法
主要用物理原理對污水中的物質進行分離處理的一種方法,主要將污水中非溶解性的物質給分離出來,在處理的過程中是不會改變其化學的性質的。經常用的具體方法包括使用重力進行分離,使用離心力進行分離,反滲透的方法以及氣浮法等。使用無理的方法一般構築比較的簡單且成本低,適合那些容量大且要求處理程度不高的污水。
2、生物性方法
這個方法主要是在污水中加入一些微生物,利用其代謝的功能將污水中那些膠狀或溶解有機物給氧化為比較穩定的無機的物質,這樣就使得污水被凈化,這種方法的污水處理具體包括有活性的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其處理的程度比起物理法來要更高。
3、化學性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化學的反應將污水中膠狀及溶解物來進行處理,大多會用於對工業性污水的處理,其具體的方法包括混凝法,中和法,離子交換以及氧化還原等,這種方法來處理污水會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費用也比較高。
按程度來分類的處理方法
1、一級
一級程度的處理主要需要將污水中那些懸浮的固體物給去除掉,因此一級程度的處理多數使用物理性的方法就能夠達到要求,經過一級程度的處理後,污水BOD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是達不到規定排放的標準的,因此一般還需要經過二級程度的處理,通常會將一級處理作為一種預處理的方式。
2、二級
二級程度的處理主要就是需要去除掉污水中膠狀的溶解的有機物,通常做二級程度的處理時大多會使用生物性的方法,其去除率一般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經過了二級程度處理後,一般就能達到規定排放的標准了,並且出水的效果都比較好。
3、三級
在某些污水中可能會含有氮磷等難以降解的特殊物質,這是就需要對污水進行三級程度的處理,三級處理主要使用化學性的方法,比如用生物來脫氮及除磷,用活性炭進行吸附,用混凝法沉澱等,三級處理是更加深度的一種處理方式,能夠進一步去除氮磷等物質。
⑺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具體的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一般抄採用二級處理,其襲流程包括:
粗格柵—提升—細格柵—(粉碎)—沉砂—初次沉澱—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等)—二次沉澱—(後曝氣)—消毒—出水
當然現在有些處理廠還包括後續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主要做國家排放標准里說的各項指標的實驗,《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pH、懸浮物SS、BOD5、COD
氨氮、總氮TN、總磷TP等。
對於污水處理廠,常規測樣只監測進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調試或者工藝有問題時才會監測各單元。
關於儀器,每種指標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關儀器(pH計、COD快速消解儀 、BOD5測試儀等),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方法測出,具體見國家環保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對於污水處理廠用的一般比較簡單的國產設備,高校會有更好的研究設備。
你說的水質分析應該就是標准中提到的各項污染物質的監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個方法而已,一般用於測定離子含量(金屬等),污水處理廠不大可能有,很貴的。
關於具體的設備,你可以看看各個設備商的網站,都有具體介紹和使用手冊的。
⑻ 怎樣進行污水處理設備的日常檢查
1、定時清除格柵所截留的廢渣,遇到大塊雜物及漂浮物,及時清撈,版以防損壞除污機部件。保證權水流暢通。
2、注意觀察各種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定。
每半年檢查、調整、更換水泵機械密封、潤滑油一次。
3、在反應池沉澱時間內,觀察曝氣管、曝氣頭有無漏氣現象,如有大量漏氣,即時申報搶修曝氣管線。
4、現在正值冬季,氣溫較低時,要做好設備區域內各管道的保溫工作。
⑼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曝氣生物濾池法
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
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佔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於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普通的化學試劑,起運輸,儲存和購買都比較方便。次氯酸鈉溶於水生產次氯酸根離子,可用於消毒殺菌,但它不穩定,光照,受潮易於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鈉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強且價格便宜。由於氯氣是一種強刺激性有毒氣體,因此要用專用的存儲設備進行存儲。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病毒等。有關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於水後,有50%-7o%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對紅細胞有損害,會干擾人體對碘的吸收,還可以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兩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9)污水處理儀表校正怎麼弄擴展閱讀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