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泵站近遠期規模如何確定

污水泵站近遠期規模如何確定

發布時間:2022-06-06 13:34:05

『壹』 污水提升泵站的佔地面積怎麼確定

一般來說,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基礎尺寸:4000*4000*400,(要視泵站大小作具體措施,這只是一般情況,需要看泵站的直徑而定)採用標號C30混凝土,如果使用預制底板,則使用鋼筋混凝土(鋼筋用φ14螺紋鋼,預制地板預裝兩個M20吊環吊裝用),表面抹平,一定要水平。在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基坑開挖完成後,採用標號C15混凝土,在基坑底部鋪墊厚度約為100mm的墊層作為承力層。墊層完成後,在墊層的基礎上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根據泵站現場地質的情況須按照相關施工規范對基坑的內側進行足夠的支護措施,以防止塌方的發生。
瑞迪森污水提升泵專注供給排水12年

『貳』 一體化預制泵站的設計與構造

3.1.1 預制泵站的總體布置要求和站址應根據地質條件、工程設計以及泵站運行等,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3.1.2 預制泵站布置應符合《給水排水工程構築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的規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滿足機電設備布置、安裝、運行和檢修要求;
2 滿足結構布置要求;
3 滿足通風、採暖和採光要求,並符合防潮、防火、防雜訊、節能、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等技術規定;
4 滿足交通運輸要求;
5 做到布置美觀,且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3.1.3 預制泵站底板高程應根據水泵安裝高程和進水流道布置或管道安裝要求等因素,並結合預制泵站所處的地形、地質條件綜合確定。
3.1.4 安裝在預制泵站內水泵四周的輔助設備、電氣設備及管道、電纜道等,其布置應避免交叉干擾。
3.1.5 預制泵站運行過程中的雜訊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工業企業雜訊控制設計規范》GB/T50087的規定。
3.1.6 預制泵站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預制泵站附近應設消防設施,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和國家現行標准《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防火規范》SL 329的規定。
3.1.7 預制泵站的設計應符合《泵站設計規范》GB50265的規定。
3.1.8 預制泵站所配水泵採用自耦式濕式安裝,水泵間和進水井集成在同一個井筒內,宜帶內部維修平台和地面控制面板。
3.1.9 預制泵站設計應考慮混合污水溢流排放的後果,泵站內外的噪音、振動和臭氣,發生故障的後果,視覺影響等對環境的影響。
3.1.10 預制泵站結構設計應考慮結構抗浮、承載能力及土壤的化學屬性、建築結構和入水管、出水管以及其他裝置之間可能的沉降差異。 3.2.1 一體化預制泵站的的形式應根據設置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和地質情況等因素綜合選用。
3.2.2 泵站場地應具備必要的交通條件、施工吊裝作業條件。
3.2.3 預制泵站設計應根據工程所在地相應管網建設規劃,結合給水、排水工程規模、近、遠期建設情況,經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3.2.4 泵站宜按近遠期規劃相結合原則,確定適宜的工程規模。
3.2.5 泵站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潛水自耦式安裝的水泵,其平面布置可不考慮水泵維修空間,只滿足水泵安裝和水力流態要求;
2 乾式安裝的水泵,平面布置應需考慮水泵安裝和水泵吸水管流態要求;
3 水泵配套風冷電機時,泵站平面布置還應滿足水泵的散熱要求;
4 模塊化濕井泵站平面尺寸和布置應滿足水泵和格柵等主要設備安裝、提升和日常運行要求;
5 模塊化集成泵站濕井平面尺寸要滿足水泵吸水管流態要求和格柵安裝、提升和日常運行要求;
6 模塊化集成泵站乾井平面尺寸要滿足水泵和控制櫃安裝、散熱、維修和日常運行要求;
7 模塊化集成泵站應在乾井內設置集水坑和排水泵,用於排除井內積水;
8 控制櫃可安裝在泵站乾井內或地面上,如果安裝在乾井內,應考慮通風、散熱和除濕;
9 當泵站採用多個井筒組合時,平面布置應滿足泵站整體安裝和運行的要求,各個井筒內宜安裝相同型號和數量的水泵。
3.2.6 泵站設計應對泵站結構形式和材質、配套設備的選型,泵站的平面布置,泵站豎向布置和泵站配套儀表、電氣和控制設備等分別進行設計。
3.2.7 泵站水泵選型應與流量要求相匹配,宜採用統一的泵型。
3.2.8 單台水泵功率較大時,宜採用軟啟動或變頻啟動,泵站流量和揚程變化較大時可採用變頻調速裝置。
3.2.9 對於排水泵站,宜設置潛水離心泵,雨水泵站,可不設置備用泵。
3.2.10 濕式安裝的潛水泵,水泵宜配套電機冷卻系統,乾式安裝的水泵,可採用IP54或以上水冷或風冷電機。
3.2.11 對於採用重力管網的泵站宜採用液位自動控制,採用壓力管網的泵站宜採用壓力自動控制。所有泵站都應具備手動控制、自動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功能,並應具備自由切換控制方式的功能。
3.2.12 採用液位控制水泵自動開停時,泵池內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之間的有效容積應根據水泵每小時最大啟停次數確定,可採用(5.2.12-1)式計算:
式中: VEff——泵站有效容積(m)
Qp——泵站最大一台泵的泵送流量(m/h)
Zmax——水泵每小時最大啟停次數。
當利用集水池的進水流量和每台水泵抽水之間的規律推算時,可採用(5.2.12-2)式計算有效容積:
Vmin=TminQ/4 (5.2.12-2)
式中 Vmin——集水池最小有效容積(m)
Tmin——水泵最小工作周期(s)
Q——水泵流量(m/s)
3.2.13泵站豎向高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泵站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的有效高度,由泵站有效容積和平面尺寸確定;
2 泵站最低水位到泵坑底部的距離應大於配套水泵最小停泵高度;
3 多井筒設計的並聯泵站宜採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水位;
4 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與進水管管頂相平。當設計進水管道為壓力管時,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可高於進水管管頂;
5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按進水管充滿度計算。 3.3.1 用於預制泵站穩定分析的荷載應包括:自重、靜水壓力、揚壓力、土壓力、泥沙壓力、波浪壓力、地震作用及其它荷載等。其計算應遵守下列規定:
1 自重包括泵站結構自重、填料重量和永久設備重量;
2 靜水壓力應根據各種運行水位計算。對於多泥沙河流,應計及含沙量對水的重度的影響;
3 揚壓力應包括浮托力和滲透壓力。滲透壓力應根據地基類別,各種運行情況下的水位組合條件,泵站基礎底部防滲、排水設施的布置情況等因素計算確定。對於土基,宜採用改進阻力系數法計算;對岩基,宜採用直線分布法計算;
4 土壓力應根據地基條件、回填土性質、擋土高度、填土內的地下水位、泵站結構可能產生的變形情況等因素,按主動土壓力或靜止土壓力計算。計算時應計及填土頂面坡角及超載作用;
5 淤沙壓力應根據泵站位置、泥沙可能淤積的情況計算確定;
6 風壓力應根據當地氣象台站提供的風向、風速和泵站受風面積等計算確定。計算風壓力時應考慮泵站周圍地形、地貌及附近建築物的影響;
7 其他荷載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
3.3.2 預制泵站可能同時受各種荷載進行組合作用。用於泵站穩定分析的荷載組合應按表5.3.2的規定,必要時還應考慮其它可能的不利組合。
表3.3.2 荷載組合表 荷載組合 計算情況 荷載 自重 靜水
壓力 揚壓力 土壓力 泥沙壓力 波浪壓力 地震作用 其它荷載 基本組合 完建情況 √ - - √ - - - √ 設計運用情況 √ √ √ √ √ √ - √ 特殊組合 施工情況 √ - - √ - - - √ 檢驗情況 √ √ √ √ √ √ - √ 核算運用情況 √ √ √ √ √ √ - - 地震情況 √ √ √ √ √ √ √ - 3.3.3 各種荷載組合情況下的泵站基礎底面應力應不大於泵站地基承載力。
土基上泵站基礎底面應力不均勻系數的計算值不應大於本規程附錄A表A.0.1規定的值。
岩基上泵站基礎底面應力不均勻系數可不控制,但在非地震情況下基礎底面邊沿的最小應力應不小於零,在地震情況下基礎底面邊沿的最小應力應不小於-100kPa。 3.4.1 設計泵站時應將可能同時作用的各種荷載進行組合。
3.4.2 泵站沿基礎底面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應按(5.4.2-1)式或(5.4.2-2)式計算:
Kc=fΣG/ΣH (5.4.2-1)
Kc=f′ΣG+C0A/ΣH (5.4.2-2)
式中Kc——抗滑穩定安全系數;
ΣG——作用於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泵站基礎底面上的揚壓力在內,kN);
ΣH——作用於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水平向荷載(kN);
A——泵站基礎底面積(m);
f——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的摩擦系數,可按試驗資料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按本標准附錄A表A.0.2規定值採用;
f′——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摩擦角Φ0的正切值,即f'=tgΦ0;
C0——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的單位面積粘結力(kPa)。
對於土基,Φ0、C0值可根據室內抗剪試驗資料,按本標准附錄A表A.0.3的規定採用;對於岩基,Φ0、C0值可根據野外和室內抗剪試驗資料,採用野外試驗峰值的小值平均值或野外和室內試驗峰值的小值平均值。
當泵站受雙向水平力作用時,應核算其沿協力方向的抗滑穩定性。
當泵站地基特力層為較深厚的軟弱土層,且其上豎向作用荷載較大時,尚應核算泵站連同地基的部分土體沿深層滑動的抗滑穩定性。
對於岩基,若有不利於泵站抗滑穩定的緩傾角軟弱夾層或斷裂面存在時,尚應核算泵站可能組合滑裂面滑動的抗滑穩定性。
3.4.3預制泵站基礎底面應力應根據泵站結構布置和受力情況等因素計算確定。
1對於矩形或圓形基礎,當單向受力時,應按(5.4.3-1)式計算:
Pmaxmin=ΣG/A±ΣM/W(3.3.4-1)
式中:Pmaxmin——泵站基礎底面應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kPa);
ΣM——作用於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豎向和水平向荷載對於基礎底面垂直水流向的形心軸的力矩 (kN·m);
W——泵站基礎底面對於該底面垂直水流向的形心軸的截面矩(m)。
2對於矩形或圓形基礎,當雙向受力時,應按(5.4.3-2)式計算:
Pmaxmin=ΣG/A±ΣMx/Wx±ΣMy/Wy (3.4.3-2)
式中:ΣMx、ΣMy——作用於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水平向和豎向荷載對於基礎底面形心軸x、y的力矩 (kN·m);
Wx、Wy——泵站基礎底面對於該底面形心軸x、y的截面矩(m)。
3.4.4 設計揚程應按設計流量時的集水池水位與出水管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以及安全水頭確定。在設計揚程下,應滿足泵站設計流量要求。
3.4.5平均揚程可按(5.4.5)式計算加權平均凈揚程,並計入水力損失確定;或按泵站進、出平均水位差,並計入水力損失確定。
H=ΣHiQiti/ΣQiti(3.4.5)
式中H——加權平均凈揚程(m);
Hi——第i時段泵站進、出水運行水位差(m);
Qi——第i時段泵站提水流量(m/s);
ti——第i時段歷時(d)。
在平均揚程下,水泵應在高效區工作。
3.4.6最高揚程應按泵站出水最高運行水位與進水池最低運行水位之差,並計入水力損失確定。
3.4.7最低揚程應按泵站進水最高運行水位與出水最低運行水位之差,並計入水力損失確定。 3.5.1 預制泵站的抗浮計算,應滿足下式要求:
(3.5.1)
式中
——抗浮力;
——抗浮穩定性安全系數,應按5.5.2條的規定採用;
——浮托力標准值,按第5.5.4條確定。
當不滿足式(5.5.1)時,可採取井壁下端四周澆搗混凝土配重或錨桿等方法解決抗浮問題。
3.5.2 預制泵站抗浮穩定安全系數應按(3.5.2)式計算:
Kf=Σv / Σu(3.5.2)
式中:Kf——抗浮穩定安全系數;
Σv——作用於泵房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重力(kN);
Σu——作用於泵房基礎底面上的揚壓力(kN)。
3.5.3 預制泵站抗浮穩定安全系數值,不分泵站級別和地基種別,基本荷載組合下為1.10,特殊荷載組合下為1.05。
3.5.4 地下水對預制泵站筒體壁作用的標准值應按下列規定確定:
1 預制泵站筒體壁上的水壓力按靜水壓力計算;
2 水壓力標准值的相應設計水位,應根據勘察部門和水文部門提供的數據採用。對於可能出現的最高和最低水位,應綜合考慮一段時間變化及工程設計基準期可能的發展趨勢確定;
3 水壓力標准值的相應設計水位,應根據對結構的荷載效應確定取最高水位或最低水位。當取最高水位時,相應的准永久值系數可取平均水位與最高水位的比值;當取最低水位時,相應的准永久值系數應取1.0。
4 地下水對預制泵站筒體壁作用的壓力,應按(3.5.4)式計算:
Fw,k=γwhw (3.5.4)
式中
Fw,k—地下水對預制筒體壁作用的壓力標准值(kN/m²);
γw—地下水的重度(kN/m³);
hw—地下水設計水位至基礎底面的距離(m)。 3.6.1預制泵站選用的地基應滿足承載能力、穩定和變形的要求。
3.6.2預制泵站地基應優先選用自然地基。標准貫進擊數小於4擊的粘性土地基和標准貫進擊數小於或即是8擊的砂性土地基,不得作為自然地基。當預制泵站地基岩土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能指標較差,且工程結構又難以協調適應時,可採用人工地基。
3.6.3隻有豎向對稱荷載作用時,預制泵站基礎底面均勻應力不應大於預制泵站地基特力層承載力;在豎向偏心荷載作用下,除應滿足基礎底面均勻應力不大於地基持力層承載力外,還應滿足基礎底面邊沿最大應力不大於1.2倍地基持力層承載力的要求;在地震情況下,預制泵站地基持力層承載力可適當減少。
3.6.4預制泵站地基承載力應根據站址處地基原位試驗數據,按照本規程附錄B.1所列公式計算確定。
3.6.5當預制泵站地基持力層內存在軟弱土層時,除應滿足持力層的承載力外,還應對軟弱夾層的承載力進行核算,經深度修正,並應滿足(3.6.5)式要求:
Pc+Pz=[Rz](3.6.5)
式中:Pc——軟弱夾層頂面處的自重應力(kPa);
Pz——軟弱夾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kPa),可將泵站基礎底面應力簡化為豎向均布、豎向 三角形頒和水平向均布等情況,按條形或矩形基礎計算確定;
[Rz]——軟弱夾層的承載力(kPa)。
復雜地基上大型泵站地基承載力計算,應作專門論證確定。
3.6.6當預制泵站基礎受振動荷載影響時,其地基承載力可降低,並可按(3.6.6)式計算:
[R']≤ψ[R](3.6.6)
式中:[R']——在振動荷載作用下的地基承載力(kPa);
[R]——在靜荷載作用下的地基承載力(kPa);
ψ——振動折減系數,可按0.8~1.0選用。高揚程機組的基礎可採用小值,低揚程機組的塊基型整體式基礎可採用大值。
3.6.7預制泵站地基終極沉降量可按(3.6.7)式計算:
S∞=Σ(e1i-e2i)/(1+e1i)*hi (i=1,n)(3.6.7)
式中:S∞——地基終極沉降量(cm);
i——土層號;
n——地基壓縮層范圍內的土層數;
e1i、e2i——泵站基礎底面以下第i層土在均勻自重應力作用下的孔隙比和在平均自重應力、均勻附加應力共同作用下的孔隙比;
hi——第i層土的厚度(cm)。
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應按計算層面處附加應力與自重應力之等於0.1∽0.2(堅實地基取大值,軟土地基取小值)的條件確定。當其下尚有壓縮性較大的土層時,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應計至該土層的底面。
3.6.8預制泵站地基沉降量和沉降差,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分析確定,滿足泵站結構安全和不影響泵房內機組的正常運行。
3.6.9預制泵站的地基處理方案應綜合考慮地基土質、泵站結構特點、施工條件和運行要求等因素,宜按本規程附錄B表B.2,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換土墊層、樁基礎、沉井基礎、振沖砂(碎石)樁和強夯等常用地基處理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既有建築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 123的有關規定。 3.7.1 預制泵站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且不宜低於200kg/m。
3.7.2 預制泵站筒體堅固,纖維纏繞玻璃鋼的強度,應完全抵抗腐蝕、撕裂和其他破壞力,並永久防水。
3.7.3 預制泵站外部材質應力和荷載應採用FEA進行計算,有限元模型採用軸對稱模型,外壓力作用於泵站的圓柱周面,大小等效於水壓的1.6倍。
3.7.4 泵站頂蓋結構設計應根據泵站埋設的位置確定,頂蓋結構強度應能承受頂部最大荷載。
3.7.5 埋設在道路上的泵站,頂蓋高度應與周圍地坪齊平,並根據道路荷載來復核頂蓋強度,泵站井筒側壁不應承受道路荷載。
3.7.6 預制泵站採用自清潔底部設計,減少泵站沉積。

『叄』 城市排水系統規劃包括哪幾個方面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與城市給水工程規劃之間關系緊密,排水工程規劃的排水量、專排水處理程度和屬受納水體及排水出口應與給水工程規劃的用水量、回用再生水的水質、水量和水源地及其衛生防護區相協調。城市排水工程規劃的受納水體與城市水系規劃、城市防洪規劃相關,應與規劃水系的功能和防洪的設計水位相協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排水制度。確定是它有合流制合流還是分流制度。合流制使用條件:街道和街坊建設比較完善,必須用暗管渠排除雨水,但街道橫截面比較窄,地下管道多,施工復雜,管渠的設置位置受到限制時。分流制是:用不同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各種污水、雨水和生產廢水的排水方式。
(2)劃分排水區域,估算雨水、污水總量,制定不同地區污水排放標准。
(3)確定排水管、渠系統規劃布局,及主要泵站的位置。
(4)確定污水處理廠位置、規模、處理等級以及綜合利用的措施。確定是重要建築物、一般建築物、較重要建築物,日處理能力是多少。

『肆』 如何確定農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的確定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版內容之一。為了使規權模確定更加合理,基於水量樣本的分布特徵,在考慮擬建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日用水量小時變化周期性的基礎上,考慮一周內小時水量變化特性,提出利用模糊識別理論對水量樣本分布進行識別,以分布隸屬度因子修正日用水量預測的日周期自回歸模型,從而建立計及日用水量波動的周期自回歸復合因子預測模型。該方法在污水處理廠環境影響評價中進行了應用,結果表明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的確定具有有效性和實用性。

『伍』 關於污水廠設計處理量的確定~~求大師指導!

X變化系數1.2

『陸』 如何確定污水處理廠總規模

按照用水定額260和總人口7萬人確定了日污水排放量,然後日污水排放量要乘以1.47的變化系數,最後得出2.68萬立方米。希望能幫助到您!

『柒』 關於市政污水泵站設計的幾點認識

隨著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建設中保證污水的正常排放對於保證城市生活正常進行有著積極意義。市政建設在不斷的改進,污水泵的建設也越來越多,設計也越來越科學嚴謹。

關鍵詞:市政污水;污水泵站;設計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關注生活的空間,對居住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要求。

污水泵站的一般規定

1、明確近期污水量和污水泵處理污水的能力,然後綜合考慮污水泵站是一次建成還是分批次建成、規模大小以及具體選址。

2、在設計分流排水系統時,應該考慮是將雨水泵與污水泵分開建設還是在同一建築里建設,但是應該使水泵、集水池和管道分開管理;

3、蓄水池和排污機器在同一建築物里的時候,應該建築防水牆將二者隔開,避免出現漏水、滲水現象;

4、在設計污水處理泵站時,要充分考慮建成後對環境的影響,而且要保證泵站在地下的建築物保持乾燥,做好相應的防水措施。

『捌』 如何確定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標准與處理規模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里有
進水標准首先需要水樣採集。
如果沒有一般取COD
300-500,內BOD
200-300,SS
100-200,NH3
50來設計。
處理規模容按照200L/人*天和當地人口以及當地規劃人口增長計算。

『玖』 污水廠設計是按長期規劃還是短期規劃

污水廠設計是按長期規劃還是短期規劃是根據甲方需要確定的,並不是設計人員版考慮的。但不管是權哪種情況都要預留擴建的空地。
1、如果甲方要求按長期規劃設計,就必須按長期規劃設計,但他可能分期建設。所有設計的時候要構築物要分兩組或者兩組以上設計同時還可以滿足檢修的要求!
2、如果甲方要求按短期規劃設計,只可以設計單組構築物,當然需要和甲方溝通!
所以說不管怎麼說,在設計過程中看現場(設計要留有餘地)及和甲方溝通非常重要。別到時候設計出來的東西不符合甲方要求,即使你設計的再好也是失敗的作品!
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您好!請問污水處理廠大,中,小型分類的依據是每天處理量是多少處理廠選址如何確定

根據我國的實際抄情況,大襲體上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處理廠。

規模>10×104 m3/d的是大型污水廠,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資以億元計,年運營費用以千萬元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十多座,最大的是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達100×104 m3/d。

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為(1~10)×104 m3/d,一般建於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縣,基建投資幾千萬至上億元,年運營費用幾百萬到上千萬元,目前全國已建成幾十座,正建的有上百座,今後一段時間還將大量增加。

規模<1×104 m3/d的是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建於小城鎮,基建投資幾百萬到上千萬,年運營費用幾十萬到上百萬;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目前這類污水廠剛剛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小城鎮出現,今後會越來越多,最終小型污水廠的數量將超過大中型污水廠。

參考。

處理方法:化學法,物理法,生化法等等。
大型城鎮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生化法,如活性污泥法及其變形等等,具體工藝eg.A2/O,AO,SBR,BAF,氧化溝,MBBR等等。

閱讀全文

與污水泵站近遠期規模如何確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什麼可以去除鍋爐中的水垢 瀏覽:321
寶沃空氣濾芯總成怎麼拆裝 瀏覽:332
神鋼川奇泵提升器安裝 瀏覽:247
上海20寸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287
edi系統國際保理 瀏覽:702
超純水電導率不等低於多少 瀏覽:429
昌平區正規污水治理多少錢 瀏覽:400
超濾凈水器市場單價 瀏覽:93
傳祺cn95空調濾芯怎麼樣 瀏覽:218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項目 瀏覽:811
怎麼樣拆開空氣凈化器 瀏覽:829
強壓提升器的工作原理 瀏覽:977
飲水機怎麼不製冷了燈還亮 瀏覽:767
凈水器除水垢是什麼原因 瀏覽:537
反滲透壓差含義 瀏覽:42
污水帶鎖的井蓋怎麼打開 瀏覽:507
污水用途地埋防腐管道廠家多少錢 瀏覽:726
戴勒森空氣濾芯怎麼樣 瀏覽:497
礦井涌水水處理工藝 瀏覽:741
鞍山蒸餾水廠家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