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的厭氧池要排泥嗎
厭氧池是不需要排泥的,相反是需要新鮮的污泥來水解酸化的,只有沉澱池是需要排泥的。
❷ 厭氧沉澱池有懸浮物是什麼原因 以及 厭氧沉澱池不排泥有什麼影響 最多可以幾天不排泥 AO工藝處理污水的
厭氧沉澱池有懸浮物是污泥膨脹、厭氧不排泥會造成泥齡過長老化效率降低
❸ 污水處理廠的生化池堆積2米深的淤泥,是不是因為該廠沒有正常運行造成的正常運行的話是否不應該有淤泥
1. 假如是好氧系統,混合液污泥濃度一般不會超過5000mg/l,而且在運行時,混合液始終處於懸浮狀態,不應該看到堆積的淤泥;
2. 在開放式的水解酸化、厭氧池裡,有可能會看到堆積的污泥,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❹ 污泥厭氧消化池的運行管理注意事項有哪些
污泥厭氧消化池的運行管理注意事項有:
(1)微生物的管理
厭氧消化過程是在密閉厭氧條件下進行,微生物在這種條件下生存不能象好氧處理中作為指標生物的各種生物那樣,依靠鏡檢來判斷污泥的活性。只能採用反應微生物代謝影響的指標間接判斷微生物活性,與活性污泥好氧處理系統相比,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對工藝條件及環境因素的變化,反映更敏感。為了掌握消化池的運轉正常,應當及時監測、化驗上述要求的每日瞬時監測、化驗指標,如溫度、PH、沼氣產量、泥位、壓力、含水率、沼氣中的組分等。根據需要快速作出調整,避免引起大的損失。
(2)對於日常運行狀況、處理措施、設備運行狀況都要求做出書面記錄,為下一班次提供運行數據,並做好報表向上一級管理層報告,提供工藝調整數據。
(3)經常檢測、巡視污泥管道、沼氣管道和各種閥門,防止其堵塞、漏氣或失效。日常對可能有堵塞管道上設置的活動清洗口,利用高壓水沖洗。對於閥門除應按時上潤滑油脂外,還應對常閉閘門,常開閘門定時活動,檢驗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有嚴重問題時也需要停運處理或更換。
(4)定期檢驗壓力、保險閥、儀表、報警裝置,送交市專門的技術監督部門,獲得國家權威認可後,才能裝上使用。
(5)定期檢查並維護攪拌系統。沼氣攪拌主管常有被污泥及其它污物堵塞的現象,可以將其餘主管關閉,使用大氣量沖吹被堵塞管道。對於機械攪拌槳被棉紗和其它長條雜物纏繞故障可採取反轉機械攪拌器甩掉纏繞雜物。另外,要定期檢查攪拌軸與樓板相交處的氣密性。
(6)消化池與其管道、閥門在冬季必須注意防凍,在北方寒冷地區進入冬季結冰之前必須檢查和維修好保溫設施,如消化池頂上的沼氣管道,水封閥(罐)。沼氣提升泵房內的門窗必須完整無損壞,最好門上加棉簾子,濕式脫硫裝置要保證在10℃以上工作。特別是室外的沼氣管道、熱水管道、蒸汽管道和閥門都必須做好保溫、防曬、防雨等工作。
(7)定期檢查並維護加熱系統,蒸汽加熱管道、熱水加熱管道、熱交換器內的泥處理管道等都有可能出現堵塞現象、銹蝕現象,一般用大流量沖洗。套管式管道要注意沖洗熱水管道時要保證泥管中的壓力防止將內管道壓癟或拆開清洗。
(8)消化池除平時加強巡檢外,還要定時停止運行並放空,對池內進行檢查和維修,一般5年左右進行一次,徹底清砂和除浮渣,還要進行全面的防腐、防滲檢查與處理。主要對金屬管道、部件進行防腐,如損壞嚴重應更換,有些易損壞件最好換不銹鋼材料。對池壁進行防滲、防腐處理。維修後投入運行前必須進行滿水試驗和氣密性試驗。對於消化池內的積砂和浮渣狀況要進行評估,如果嚴重說明預處理不好。要對預處理改進,防止沉砂和浮渣進入。另外放空消化池以後,應檢查池體結構變化,是否有裂縫,是否為通縫,請專業人員處理。藉此時機也應將儀表大修或更換。
(9)沼氣櫃尤其是濕式沼氣櫃更容易受H2S腐蝕,通常3年一小修,5年一大修。要對櫃體防腐,腐蝕嚴重的鋼板要及時更換,陰極保護的鋅塊此時也應更換,各種閥門,特別是平常不易維修和更換的閘門修理沒有保證的話就應換新,確保5年內不出問題。
(10)整個消化系統要防火、防毒。所有電氣設備應採用防爆型,接線要做好接地,防雷。堅決杜絕可能造成危害的事故苗頭。嚴禁在防火、防爆警區域內吸煙,和防止有可能出現火花等明火,如進入該區域內的汽車應戴防火帽,進入的人應留下火種。帶釘鞋和穿產生靜電的工作服都是不允許進入的。另外報警儀等都應正常維護保養。按時到權威部門鑒定、標定確保能正常工作。還要備好消防器材、防毒呼吸器、干電池手電筒等以備急用。
❺ 厭氧泥過多流入好氧池有沒有影響
肯定是有影響的,不知道你的控制指標是什麼,通常來講厭氧污泥過多的那麼進入好氧池,首先會增加好氧池的負荷,曝氣也會受到影響,能源消耗會更大,另外過多的污泥進入等同於過多的無機物進入了好氧池,對整個生化系統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沖擊!解決辦法1.首先控制減少改善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2.加強排泥 3.及時觀察中間環節指標波動情況,提高供氧。
❻ 污水處理廠污泥對環境的影響
污泥——由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澱物質組成,是水處理過程中不版可避免的副權產物。污泥中的寄生蟲、病原菌、重金屬等隨意棄放,勢必帶來較嚴重的二次污染,對污泥進行減量、無害化處理處置是整個凈化系統不可或缺的環節。
紡織印染行業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與城市污水的污泥成分稍有不同,印染污泥一般惰性物質較高,例如牛仔服裝洗漂廢水產生的污泥含砂量很高,而有機物、病原菌等含量較城市污泥少,熱值也較低,一般重金屬含量較城市污泥高。且印染行業本身因使用原料、產品品種、產品加工方式等不同產生的污泥成分也不盡相同,使用硫化染料的企業,硫化物的含量勢必較高。
危害:印染污泥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殘留,內在水份比例高很難脫水,成份非常復雜、有害物質含量高、有一定的粘性等特殊性,一直以來印染污泥處理都是一個難題,一般未經處理的污泥隨意傾倒或未經處理填埋,造成大量的土地報廢,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
❼ 污水處理中厭氧池出現大量死泥怎麼辦
如果在曝氣池死泥大多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物質過高,因產生的泡沫包裹造成污泥壞死,這個是很大市政污水廠存在的問題,目前沒什麼好辦法,但只要池內污泥量夠,且出水能達到要求則可不予理會,如果出水受影響則要補充污泥,人工清除池壁或表面的壞死污泥避免造成後續影響;如果在二沉池出現死泥則要看污泥顏色,如呈黑色則肯定是排泥不夠或池子結構不理解存在死角等,則要加大排泥量或改造沉澱池;如果呈黃褐,有可能是排泥不夠或池內反硝化劇烈,這就要增大排泥量,如果出水氨氮不高通過加大迴流量基本能解決,但如果廢水中氨氮過高則反硝化過程有利於生物脫氮,不過這樣會造成出水懸浮物濃度增加,可以zd在出水堰口處增加隔板破壞泥團使其及時下沉且阻隔懸浮污泥進入出水中。
❽ 污水處理中厭氧工藝常見問題有哪些呢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污水處理中厭氧工藝常見問題如下:
問題1:我們有個厭氧池,正在調試,有五天沒有加麵粉了,結果現在池子里的污泥變成黑色的了,而且還長了好多綠藻,怎麼回事啊?該怎麼解決?
回答:
厭氧池污泥黑色並無異常,不知出水指標是否有所異常波動呢?藻類的話,在液面清液可以看到,混合液內應該不會存在的。
問題2:一個很奇怪的現象,UASB出水COD4000,氨氮60,總氮120,PH6.5,經過好氧池後,COD500,氨氮幾乎沒有,總氮40,但是PH達到了8.3,這是為什麼呢,不是硝化反應要消耗鹼度嘛,PH要下降才對啊,怎麼解釋呢?
回答:
1、要看看是長期如此還是最近才發生的,如果是長期如此,要考慮你的工業廢水水質情況?如果只是近期偶爾發生的話,多半是進水波動所致,比如說,你的總氮有下降,說明反硝化也發生了,且比較充分的發生了,如此會產生鹼度,加之進水氨氮突然減低,硝化反應不明顯時,不但反硝化的鹼度可以彌補硝化過程所需,甚至還有結余,導致出水PH上升。
2、另外還需考慮你檢測得PH值是否可靠,也就是PH是否經過嚴格校正了呢。
問題3:問題:造紙制漿廠的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我公司制漿工藝採用中性亞硫酸鈉法。 中段水處理採用調節池,UASB,組合生化、生物濾池。 現在厭氧池出水COD持續1200左右,但組合生化池一點卻不下降,我們24小時持續爆氣,但含氧量一直維持在0.2-0.6之間,水體發黑。不知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解決?
回答:
1、24小時曝氣不代表就曝氣充足了,還要看看曝氣能力是否滿足。
2、降低生化池的迴流量看看是否有效。
問題4:我公司的具體情況如下:
1、工藝(含物化段):生產工藝:中性亞硫酸鈉法制漿。中段水處理工藝:調節池,UASB,組合生化(掛膜法),生物濾池。
2、水量(設計及實際)設計能力為3500立方,實際排水1000立方。
3、運行周期或頻率:持續運行。UASB為持續進水,70%的水迴流,迴流的水帶泥。組合生化池的進水也是持續。
4、進水水質概況:原水COD為1000至4000,每天波動比較大。BOD5我們不會做。PH值7到7.5之間。亞硫酸鈉含量0.2-1.2g/L。
5、出水水質概況:UASB出水1200至2100之間。好氧幾乎沒有降低。
6、各指標進出水處理效率:UASB有30%至45%的效果,組合生化池以前有,但現在10%左右效率。
7、活性污泥負荷F/M
8、活性污泥濃度MLSS
9、溶解氧控制水平DO:組合生化池出水好時DO在3到4之間,但現在只有0.4-0.5之間,怎麼爆氣也上不來。
10、活性污泥沉降比S30:有去除效果時,SV30為5到7左右,但最近達20,因為我將二沉池持續迴流。
11、污泥齡ts:不會算,但近20天沒有排泥。
12、營養劑投加依據及出水氮磷含量:每日調節池為磷酸二胺6公斤,組合生化池:磷酸9公斤,尿素10公斤,各池每天再加50公斤的豬糞。原水的C;N為1800;20;1.2。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單位,也不知如何計算。
回答:
UASB作為前段降解設施,後段排放還是要依靠後段生化池的。目前沒有好的處理效果,請確認如下:
1、後段生化池迴流要保持好,是連續的。
2、不管SV30是多少,排泥是需要的,排泥可以少排些
3、復核一下營養劑投加,看看是不是少了,按C:N=100:5:1核算。
問題5:由於操作人員的誤操作,導致UASB內的污泥全部被打入了好氧池內,現在好氧池內取樣做了SV,上清液很黑混濁,沉降速度慢,污泥變成了黑色。我在發現這個事故後,停曝氣,待好氧池沉澱一段時間後,把好氧池內的污泥排進UASB一部分。我現在是一次性把UASB流入的那麼多量的污泥全迴流過去還是慢慢的迴流污泥至UASB呢? 接下來在操作上該怎麼辦?
回答:
既然UASB的污泥流入了好氧區,就需要盡快的迴流入UASB系統,由於厭氧污泥顆粒比重大,迴流的混合液中,好氧部分還是會流出UASB的,而厭氧污泥顆粒會繼續留在UASB,如此對系統影響就不會太大,好氧池的話,回復遠比UASB要快,所以,重點是你的UASB。
問題6:我廠是果凍廢水,含糖高,一般進水COD就7000到8000,有時候到10000多,又很容易酸化,PH很難人工控制,問題出在2月份UASB池一直跑泥,自動調節PH循環泵又壞掉只能人工調節PH,從那時候開始COD開始上升,到現在還降不下來。停了好長時間沒進水,污泥濃度很低,但是可見顆粒污泥。沒產什麼沼氣。投了一卡車污泥進去,迴流內循環。經過2個禮拜多了,還是沒效果,水質更黃了,UASB液面有一層像鐵銹一樣的物質。但是還是沒什麼去除率。不知道是何緣故?
回答:
你現在看到的顆粒污泥,受ph沖擊,處理效率降低了。有形無實,顆粒污泥培養時間長,所以恢復也慢,還需耐心恢復,否則,欲速不達。
問題7:在無進水情況下,UASB池池面氣泡減少,沼氣量很少。COD從700多降到200多了,明顯處於地負荷運行,CASS池污泥老化,在沒進水情況下曝氣產生的結果,不知為何?不曝氣我又怕好氧泥缺氧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呢?
回答:
不曝氣半天沒事,一天以上不曝氣就不好了, 特別是污泥濃度較高時。最好的方法是最低量維持。一般可以4小時停止,十分鍾開啟的方式來曝氣維持。
問題8:小弟澱粉廠內運行一套UASB系統, 於厭氧反應器前設一酸化池, 一般來說入水COD在16000mg/L, VFA 4500~5000mg/L ; 出水COD 900mg/L, VFA 120mg/L ; 但近日入水COD上升至20000mg/L, 而VFA卻從5000 mg/L漸漸上升至 8000mg/L (COD依舊維持在 20000mg/L左右), 出水COD 目前在 1500mg/L, VFA 200mg/L上下波動.想請教在COD穩定的情況下, VFA持續升高的原因, 是否是酸化不完全, 含有太多大分子酸所致? 對UASB系統來說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
回答:
也稱不上高,主要你的進水濃度高了,自然在系統沒有跟上(適應增加的污染物濃度而被動增加微生物量)的情況下,你的出水污染物濃度會上升。從上升比例來看還是正常的。系統應該會自動修正的,隨後去除率也會有所提高。
問題9:我調試的是一個木材加工廠廢水,工藝是UASB+SBBR工藝。現在UASB內進水COD為5000左右,PH7.5--8左右。出水COD2500--3000,PH在6.5左右。池內水溫16--20度。現階段池內水力負荷為0.24m3/(m2.h),容積負荷為0.083KgCOD/(m3.d),污泥負荷數值沒法做,已滿負荷上水。後續SBBR池內PH7.5左右、SV25%左右,MLSS無條件檢測,生化池出水COD為350左右,F/M值肯定很高了,但因為MLVSS無法檢測,F/M具體數值不清楚。出水指標為COD≤100mg/L,請指教我這問題的關鍵所在,是不是UASB池內溫度低了,VFA積累。另外SBBR池內怎麼處理才合適啊?
回答:
溫度卻是影響的UASB處理效果的,SBBR系統,如果進水是2500-3000,而出水是350的話,去除率也接近90%了,應該說不低了。
問題10:黃老吉生產廢水,生產工藝按原料配方調制,進水COD4000-6000,採用調節-UASB-中沉-SBR組合工藝,設有一台從中沉到UASB的潛水迴流泵,調了半年多都沒調好,容易酸化,調節池PH調到9了,UASB內的PH一直在5左右,SBR又是6.5左右;UASB出水COD也不太穩定,從1500-3000不等,這樣SBR出水就很難達標了;做沉降比觀察,污泥性狀不好,分離不明顯,色度比進水還高,明顯偏黃,一直沒法處理,是否廢水中有什麼抑製成分,請教對此類廢水比較熟悉的有何良策?
回答:
UASB出水後是否可以再進行PH調節(投加氫氧化鈉),否則6.5的PH對SBR來說還是很難操控的。另外,根據你的出水SBR的污泥濃度是多少呢?如果污泥濃度低了或高了,對你的出水色度和去除率也有影響。
問題11:,最近調試的厭氧反應器出水帶泥特別多,測沉降比高達20%~30%,而且大部分都是上浮,表面污泥粘稠,量筒取厭氧罐各層取樣口,也是上浮有30%~40%,沉澱下去的也就10%以下。厭氧出水到一沉池,一沉池表面也是厚厚的一層粘稠泡沫,沉澱不下去,結果到好氧池,導致好氧泥量很多,最高SV達70%,溶解氧也消耗厲害,好氧排泥都排不過來了。這樣的狀況持續有一周多了。
回答:
應該是厭氧效果良好,產氣較多夾帶污泥上浮吧?這個和天氣、進水量等關聯。 如果一沉池漂浮物打碎可以下沉的話,估計流入後段生化池可以減少。
問題12:我們這是啤酒廢水的處理,工藝為初沉池-調節池-UASB-好氧池-二沉池,UASB厭氧池池容是3200立方,分為東西2組進行進水,設計的上升流速是0.9米/小時,可是現在問題來了我們的厭氧去除率總是會出現波動,有時候能穩定在80%以上,有時候又將下去了,進水的COD值正常在1500左右,有時候可能會低一些,進水流量根據生產情況在變動,我們厭氧系統有內循環泵,每次污水量不夠,我就會給加內循環,怎麼才能讓厭氧系統穩定運行呢?另外,我們剛開始加在厭氧池的污泥濃度大概有3萬,現在東西組污泥濃度都有下降,不知道有沒有影響?
回答:
還是需要統計下分析數據,看看去除率低的時候,其他指標的狀況,以便建立關聯性,這樣就可以驗證去除率波動的原因。
問題13:對於厭氧生化系統來說,調節PH用鹽酸和硫酸哪個更好?
回答:
兩者過量投加都會對系統有抑制,但硫酸的抑制比鹽酸明顯,所以,如你所說,已鹽酸為主,但投加量不大的話,也可以投加鹽酸。
問題14:關於啤酒廢水的,因為啤酒生產一般分淡季和旺季,淡季的時候,主要是生產車間洗瓶水,洗車之類的,多數是廢鹼液,所以到我們污水站的時候PH總是偏高,進集水井的時候PH能達到11以上,調節池就是8.3左右了, 所以一直在加酸,用量蠻大的, 進入厭氧系統一般控制在7-8,所以現在就是想解決淡季用酸量大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了一下,覺得是否可以用管道把厭氧出水引進調節池, 因為正常都是調節池PH明顯高於厭氧出水的PH, 我自己也按1:1取樣做了混合PH測定, 發現,PH是有明顯降低的, 但是我又在考慮,一般厭氧出水裡面COD值還有300-400左右,這些應該都屬於難降解的吧, 萬一進入調節池後,跟原水混合,會不會對厭氧系統有點影響呢? 這樣混合後,混合液的COD是會升高還是降低啊? 調節池COD一般在1500左右,這種做法可取嗎? 混合液的COD不知道是升還是降?
回答:
焦點是迴流後水量升高,是否會超過厭氧系統的水力負荷。至於混合液濃度是否會升高,我想你進水1500,迴流液才400,自然混合後的cod會降低了的。至於難降解,你回不迴流,在系統里都一樣,沒必要擔心的。
問題15:
1 明年我們的三相分離器需要整改,施工單位給出的方案是提升三相分離器的高度,這個難道就是氣提? 我不理解提升之後是為了做什麼的,能達到什麼效果?
2 由於我們的調節池需要清淤,所以想把厭氧進水給停了,其實在過年啊,之類的,都想給停了。厭氧系統能停多久,如果再次啟動,如何才能快速恢復到先前的狀態?
回答:
1、可以使水、泥氣分離更加徹底,具體要看是否你現有的高度通過設計復核高度不夠。
2、僅僅是清池,過年這樣級別的停止的話,沒有問題的,恢復也快的。
問題16:USAB出水帶污泥,取樣一段時間後,污泥全部能沉降,上清液也較清,把沉降的污泥倒入手中看,污泥為絮狀,帶毛邊的那種,沒有粒狀污泥存在。我個人覺得這種帶泥現象不要緊,不知是否正確? UASB進水COD在2000左右,今天取UASB出水分布進行上清液和泥水混合檢測,上清液COD在354mg/l,泥水混合的COD在1330mg/l。系統只在白天運行,晚上不進水。
回答:
顆粒污泥形成需要時間,不知你培養多久了。如果在過程中的話,那就繼續觀察。
問題17:我廠好氧前用的是改良IC,但調試幾個月仍不見好,反反復復,現在在監測中,發現一個溶解氧的問題。為降低進水COD,採取少量進水+大量循環的方式,但循環過程造成氧氣的混入,測定循環水的DO在2.5PPM左右,IC出水的DO在0.7PPM左右,從塔上落下來就變成了1.27PPM,這個系統正常嗎?DO會是致命因素嗎?
回答:
IC反應器以厭氧菌為主,溶解氧控制不好肯定調試不好的。另外流速也要控制好避免污泥流失。
❾ 厭氧池為什麼會產生浮泥,怎麼解決而且厭氧進水和出水的COD變化不明顯這是什麼原因
厭氧池主要功能是反硝化,池內需要有水下攪拌,如果沒有,反硝化產生的氮氣容易夾帶著污泥上浮;
❿ 好氧池泥沫
樓主你好
你說的其實就是氣泡或者說是浮泥泡沫。
二種可能(1)污泥中毒;(2)污泥嚴重老化。前者的可能性大,不論是何種情況,都需要向反應池移植污泥,進行生物修復,沒有好氧污泥,也可將先前排出的厭氧濃縮污泥引入曝氣池,並投加大糞等營養,等污泥活性恢復,濃度增加後泡沫就會減少。
請問處理廠是什麼工藝》?
還有可能就是諾卡氏菌大量繁殖造成的(物泡沫一般呈褐包或灰褐式)這類泡沫不能用水和消泡劑有效去除。一般在含有油脂類、處理負荷長期過低、泥齡過長等條件下較容易發生。一旦發現生物性泡沫出現,馬上要採取措施,如提高污泥負荷,也可採取人工清除等措施,清除的浮渣應該進入剩餘污泥處置系統,嚴格禁止重新回入廢水處理系統。日常運行時SRT要盡可能短,特別是在溫度高的季節,更要防止污泥負荷過低。
還有,是否是曝氣時間過長?
連續24小時曝氣的?
說明污泥已嚴重老化而解體了,是污泥負荷太低,曝氣時間過長引起的,培養過程中污泥在增長的同時又在自身氧化,污泥濃度當然不會提高。
大哥,一直在問您是什麼工藝?處理的什麼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