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沿著路邊埋設一條污水管道,想使用CAD畫出來,我需要怎麼畫呢我只知道房屋是要畫平立剖。這個呢
先把場地整體的布置畫出來,然後把管線畫上去,盡量按實際比例畫,然後把內所有的有用的尺寸標容註上去,再標注起點終點的標高,管道坡度,地面高度,這個是整體的布置圖。
如果可以的話,再畫個總的系統圖,圖上註明每個接點接哪兒。
還有材料表,施工說明,圖紙目錄。
關鍵看你怎麼用,如果只是施工用下的話,沒那麼復雜,有第一張就可以了。
Ⅱ 請大神解答,如圖的排水管道,怎麼畫它的排水詳圖
按照《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版)施工圖階段給水排水專業的要求去做。
附:
《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版)中給排水專業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
4.6 給水排水
4. 6.1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建築工程給水排水專業設計文件心包括圖紙目錄、施工圖設計說明、設計圖紙、主要設備器材表、計算書。
4.6.2 圖紙目錄。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選用的標准圖或重復利用圖。
4.6.3 設計總說明。
1 設計總說明。
1)設計依據簡述。
a)已批準的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文件(註明文號);
b)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資料和設計任務書;
c)本專業設計所採用的主要標准(包括標準的名稱、編號、年號和版本號);
d)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條件或設計依據的市政條件;
e)建築和有關專業提供的條件圖和有關資料。
2)工程概況。內容同初步設計;
3)設計范圍。同初步設計;
4)給排水系統概況。主要的技術指標(如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時用水量、最大時用水量,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小時熱水用水量及耗熱量、循環冷卻水量,各消防系統的設計參數及消防總用水量等)、控制方法;有大型的凈化處理廠(站)或復雜的工藝流程時,還應有運轉和操作說明;
5)說明主要設備、器材、器材,閥門等的選型;
6)說明管道敷設、設備、管道基礎,管道支吊架及支座(滑動、固定),管道支墩、管道伸縮器,管道、設備的防腐蝕、防凍和防結露、保溫,系統工作壓力,管道、設備的試壓和沖洗等;
7)說明節水、節能、減排等技術要求;
8)凡不能用圖示表達的施工要求,均應以設計說明表述;
9)有特殊需要說明的可分列在有關圖紙上。
2 圖例。
4.6.4 建築室外給水排水總平面圖:
1 繪制各建築物的外形、名稱、位置、標高、道路及其主要控制點坐標、標高、坡向.指北針(或風玫瑰圖)、比例。
2 繪制全部給排水管網及構築物的位置(或坐標、或定位尺寸);構築物的主要尺寸及詳圖索引號。
3 對較復雜工程,應將給水、排水(雨水、污廢水)總平面圖分開繪制,以便於施工(簡單工程可繪在一張圖上)。
4 給水管註明管徑、埋設深度或敷設的標高,宜標注管道長度,並繪制節點圖,註明節點結構,閘門井、消火栓井、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等尺寸、編號及引用詳圖(—般工程給水管線可不繪節點圖)。
5 排水管標注檢查井編號和水流坡向,並標注管道介面處市政管網的位置、標高、管徑、水流坡向。
4.6.5 室外排水管道高程表或縱斷面圖。
1 排水管道繪制高程表,將排水管道的檢查井編號、井距、管徑、坡度、設計地面標高,管內底標高、管道埋深等寫在表內。
簡單的工程,可將上述內容(管道埋深除外)直接標注在平面圖上,不列表。
2 對地形復雜的排水管道以及管道交叉較多的給排水管道,宜繪制管道縱斷面圖,圖中應表示出檢查井編號、井距、管徑、坡度、設計地面標高、管道標高(給水管道標注管中心,排水管道標注管內底)、管道埋深、管材,介面型式、管道基礎、管道平面示意,並標出交叉管的管徑、位置、標高;縱斷面圖比例宜為豎向1:100(或l:50,1:200),橫向1:500(或與總平面圖的比例一致)。
4.6.6 水源取水工程總平而圖,繪出地表水或地下水取水工程區域內的地形等高線、取水頭部、取水管井(滲渠)、吸水管線(自流管)、集水井、取水泵房、棧橋、轉換閘門及相應的輔助建築物、道路的平面位置、尺寸、坐標,管道的管徑、長度、方位等,並列出建築物、構築物一覽表。
4.6.7 水源取水工程工藝流程斷面圖(或剖面圖)。一般工程可與總平面圖合並繪在一張圖上,較大且復雜的工程應單獨繪制。圖中標明工藝流程中各構築物及其水位標高關系。
4.6. 8 水源取水頭部(取水口)、取水管井(滲渠)平、剖面及詳圖。
1 繪製取水頭部所在位置及相關河流、岸邊的地形平面布置,圖中標明河流、岸邊與總體建築物的坐標、標高、方位等。
2 繪出取水管井(滲渠)所在位置及組成形式,圖中標明各建築物、構築物坐標、標高、方位等。
3 詳圖應詳細標注各部分尺寸,構造、管徑及引用詳圖等。
4.6.9 水源取水泵房平、剖面及詳圖。繪出各種設備基礎尺寸(包括地腳螺栓孔位置、尺寸),相應的管道、閥門,管件、附件、儀表、配電、起吊設備的相關位置、尺寸、標高等,列出主要設備器材表。
4.6.10 其他建築建築物、構築物平面、剖面及詳圖。內容包括集水井、計量設備、轉換閘門井等。
4.6.11 輸水管線圖。在帶狀地形圖(或其他地形圖)上繪制出管線及附屬設備、閘門等的平面位置、尺寸,圖中註明管徑、管長、標高及坐標、方位。是否需要另繪管道縱斷面圖,視工程地形復雜程度而定。
4.6.12 給水凈化處理廠(站)總平面布置圖及工藝流程斷面圖。
1 繪出各建築物、構築物的平面位置、道路、標高、坐標,連接各建築物、構築物之間的各種管道、骨徑、閘門井、檢查井、堆放葯物、濾料等堆放場的平面位置、尺寸。
2 工藝流程斷面圖,圖中標明工藝流程中各構築物及其水位標高關系。
4.6.13 各凈化建築物、構築物平、剖面及詳圖。分別繪制各建築物、構築物的平、剖面及詳圖.圖中表示出工藝設備布置、各細部尺寸、標高、構造、管徑及管道穿池壁預埋管管徑或加套背的尺寸、位置、結構形式和引用詳圖。
4. 6.14 水泵房平面,剖面圖。
註:一般指利用城市給水管網供水壓力不足時設計的加壓泵房,凈水處理後的二次升壓泵房或地下水取水泵房。
1 平面圖。應繪出水泵基礎外框及編號、管道位置,列出主要設備器材表,標出管徑、閥件、起吊設備、計量設備等位置、尺寸。如需設真空泵或其他引水設備時,要繪出有關的管道系統和平面位置及排水設備。
2 剖面圖。繪出水泵基礎剖面尺寸、標高,水泵軸線、管道、閥門安裝標高,防水套管位置及標高。簡單的泵房,用系統軸測圖能交待清楚時,可不繪剖面圖。
4.6.15 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詳圖。分別繪出水塔(箱)、水池的形狀、工藝尺寸、進水、出水、泄水、溢水、透氣、水位計、水位信號傳輸器等平面、剖面圖或系統軸測圖及詳圖,標注管徑.標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消防儲備水位等及貯水容積。
4.6.16 循環水構築物的平面、剖面及系統圖。有循環水系統時,應繪出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構築物(包括用水設備、冷卻塔等)、循環水泵房及各種循環管道的平面、削麵及系統圖(或展開系統原理圖)(當繪制系統軸測圖時,可不繪制剖面圖),並標注相關設計參數。
4.6.17 污水處理。如有集中的污水處理或局部污水處理時,繪出污水處理站(間)平面、工藝流程斷畫圖,並繪出各構築物平、剖面及詳圖,其深度可參照給水部分(第4.6.12條、第4.6.13條)的相應圖紙內容。
4.6.18 建築室內給水排水圖紙。
1 平面圖。
1)應繪出與給水排水、消防給水管道布置有關各層的平面,內容包括主要軸線編號、房間名稱、用水點位置,註明各種管道系統編號(或圖例);
2)應繪出給水排水、消防給水管道平面布置、立管位置及編號,管道穿剪力牆處定位尺寸,標高、預留孔洞尺寸及其他必要的定位尺寸;
3)當採用展開系統原理圖時,應標注管道管徑、標高;在給排水管道安裝高度變化處,應在變化處用符號表示清楚,並分別標出標高(排水橫管應標注管道坡度、起點或終點標高);管道密集處應在該平面中畫橫斷面圖將管道布置定位表示清楚;
4)底層(首層)平面應註明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管道等與建築物的定位尺寸、穿建築外牆管道的管徑、標高、防水套管形式等,還應繪出指北針;
5)標出各樓層建築平面標高(如衛生設備間平面標高有不同時,應另加註或用文字說明)和層數.火火器放置地點(也可在總說明中交待清楚);
6)若管道種類較多,可分別繪制給排水平面圖和消防給水平面圖;
7)對廠給排水設備及管道較多處,如泵房、水池、水箱問、熱交換器站、飲水間、衛生問、水處理間、游泳池,水景、冷卻塔、熱泵熱水、太陽能和雨水利用設備間、報警閥組、管井、氣體消防貯瓶間等,當上述平面不能交待清楚時.應繪出局部放大平面圖;
8)對氣體滅火系統、壓力(虹吸)流排水系統、游泳池循環系統、水處理系統、廚房、洗衣房等專項設計,需要再次深化設計時.應在平面圖上註明位置、預留孔洞、設備與管道介面位置及技術參數。
2 系統圖。
1)系統軸測圖。對於給水排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般宜按比例分別繪出各種管道系統軸測圖,圖中標明管道走向、管徑、儀表及閥門、伸縮節、固定支架、控制點標高和管道坡度(設計說明中已交侍者,圖中可不標注管道坡度)、各系統進出水管編號、各樓層衛生設備和工藝用水設備的連接點位置。如各層(或某幾層)衛生設備及用水點接管(分支管段)情況完全相同時,在系統軸測圖上可只繪一個有代去性樓層的接管圖,其他各層註明同該層即可;復雜的連接點應局部放大繪制;在系統軸測圖上,應註明建築樓層標高、層數、室內外地而標高;引入管道應標注管道設計流量和水壓值;
2)展開系統原理圖。對於用展開系統原理圖將設計內容表達清楚的,可繪制展開系統原理圖。圖中標明立管和橫管的管徑、立管編號、樓層標高、層數、室內外地面標高、儀表及閥門、伸縮節、固定支架、各系統進出水管編號、各樓層衛生設備和工藝用水設備的連接,排水管還應標注立管檢查口、通風帽等距地(板)高度及排水橫管上的豎向轉彎和清掃口等;如各層(或某幾層)衛生設備及用水點接管(分支管段)情況完全相同時,在展開系統原理圖上可只繪一個有代表性樓層的接管圖,其他各層註明同該層即可。引入管還應標注管道設計流量和水壓值;
3)衛生間管道應繪制軸測圖或展開系統原理圖,當繪制展開系統原理圖時,應按照本條第1款第3項要求繪制衛生間平面圖;
4)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平面圖中已將管道管徑、標高、噴頭間距和位置標注清楚時,可簡化繪制從水流指示器至末端試水裝置(試水閥)等閥件之間的管道和噴頭;
5)簡單管段在平面上註明管徑、坡度、走向、進出水管位置及標高,引入管設計流量和水壓值,可不繪制系統圖。
3 局部放大圖。當建築物內有水池、水泵房、熱交換站、水箱間,水處理間、衛生間、游泳池、水景、冷卻塔、熱泵熱水、太陽能、屋面雨水利用等設施時,可繪出其平面圖、剖面圖(或軸測圖,衛生間管道也可繪制展開圖),或註明引用的詳圖,標准圖號。
4 詳圖;特殊管件無定型產品義無標准圖可利用時,應繪制詳圖。
4.6.19 主要設備器材表。主要址備、器材可在首頁或相關圖上列表表示,並標明名稱、性能參數,汁數單位、數量、備注使用運轉說明。
4.6.20 計算書。根據初步設計審批意見進行施工圖階段設計計算。
Ⅲ 關於給排水系統圖的
我們國家有給排水制圖標准《建築給水排水制圖標准》GB/T 50106-2010。其中第4.6節對給排水系統圖有比較全面的描述:
4.6 管道系統圖
4.6.1 管道系統圖應表示出管道內的介質流經的設備、管道、附件、管件等連接和配置情況。
4.6.2 管道展開系統圖應按下列規定繪制:
1 管道展開系統圖可不受比例和投影法則限制,可按展開圖繪制方法按不同管道種類分別用中粗實線進行繪制,並應按系統編號。一般高層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宜繪制管道展開系統圖。
2 管道展開系統圖應與平面圖中的引入管、排出管、立管、橫干管、給水設備、附件、儀器儀表及用水和排水器具等要素相對應;
3 應繪出樓層(含夾層、躍層、同層升高或下降等)地面線,層高相同時樓層地面線應等距離繪制,並應在樓層地面線左端標注樓層層次和相對應樓層地面標高。
4 立管排列應以建築平面圖左端立管為起點,順時針方向自左向右按立管位置及編號依次順序排列。
5 橫管應與樓層線平行繪制,並應與相應立管連接,為環狀管道時兩端應封閉,封閉線處宜繪制軸線號。
6 立管上的引出管和接入管應按所在樓層用水平線繪出,可不標注標高(標高應在平面圖中標注),其方向、數量應與平面圖一致,為污水管、廢水管和雨水管時,應按平面圖接管順序對應排列。
7 管道上的閥門、附件,給水設備、給水排水設施和給水構築物等,均應按圖例示意繪出。
8 立管偏置(不含乙字管和2個45°彎頭偏置)時,應在所在樓層用短橫管表示。
9 立管、橫管及末端裝置等應標注管徑。
10 不同類別管道的引入管或排出管,應繪出所穿建築外牆的軸線號,並應標注出引入管或排出管的編號。
4.6.3 管道軸測系統圖應按下列規定繪制:
1 軸測系統圖應以45°正面斜軸測的投影規則繪制。
2 軸測系統圖應採用與相對應的平面圖相同的比例繪制。
當局部管道密集或重疊處不容易表達清楚時,應採用斷開繪制畫法,也可採用細虛線連接畫法繪制。
3 軸測系統圖應繪出樓層地面線,並應標注出樓層地面標高。
4 軸測系統圖應繪出橫管水平轉彎方向、標高變化、接入管或接出管以及末端裝置等。
5 軸測系統圖應將平面圖中對應的管道上的各類閥門、附件、儀表等給水排水要素按數量、位置、比例一一繪出。
6 軸測系統圖應標注管徑、控制點標高或距樓層面垂直尺寸、立管和系統編號,並應與平面圖一致。
7 引入管和排出管均應標出所穿建築外牆的軸線號、引入管和排出管編號、建築室內地面線與室外地面線,並應標出相應標高。
8 衛生間放大圖應繪制管道軸測圖。多層建築宜繪制管道軸測系統圖。
4.6.4 衛生間採用管道展開系統圖時應按下列規定繪制:
1 給水管、熱水管應以立管或入戶管為基點,按平面圖的分支、用水器具的順序依次繪制。
2 排水管道應按用水器具和排水支管接入排水橫管的先後順序依次繪制。
3 衛生器具、用水器具給水和排水接管,應以其外形或文字形式予以標注,其順序、數量應與平面圖相同。
4 展開系統圖可不按比例繪圖。
另外如果你沒有畫設計圖紙的經驗,建議你找一本《畫法幾何》課程看看,也許對你有幫助。
Ⅳ 天正給排水畫的雨污水管線,怎麼用鴻業市政管道畫縱斷面
需要將其它軟體繪制的雨污水管線,在鴻業軟體中進行定義識別,再定義井地面回標高、節點編號等信答息,才能用鴻業管線繪制縱斷面。
建議樓主,如果管線不復雜的話,可以用鴻業管線軟體重新繪制平面圖,再生成縱斷面。這樣效率會高些。前面如果識別後,圖面上可能會生成一些無效信息,需要再排錯查找。
Ⅳ 路面上雨水管的走向怎麼畫出來
雨水管道是收集地面天然雨水並輸送到天然水體的管道。 污水管道 污水管道是收集經人們使用過的污廢水管道,通常先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後再排入水體或供循環使用。 污水管是排放輸送污水的管網,排水管是排放各種水源的管道,所以污水管是排水管的其中之一。看井蓋上的標識,有雨污之分。另外為了有利排水,污水管一般都離建築物比較近,雨水管則是放在路中間。雨污水管製作材料都是以聚氯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雨水的管徑也要略大,一般起點的管徑是300,污水是200。
一般情況是排水管的功能是排放相對比較干凈異味小的水,排污管是排放大小便類的異味比較重的水。排水管可以直接排放,排污管要經過化糞池降解排放。
如果排水管接到排污管道中,在對排污管沖水時,可能會把管道里的異味經氣流擠壓沖出排水管儲水彎,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同理排污管接到排水管道上,會造成排水管道污染,引起排水管道口周圍污染。按常規接法,排污管只接坐蹲便器,不會並接其它管道。排水管管口有防水處理,正常情況下不會出問題。
Ⅵ 污水井排污管的做法
摘要: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以下簡稱騎馬井)。 關鍵詞:污水管 頂管施工 檢查井 1、 前言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以下簡稱騎馬井)。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2 、特點 2.1 施工佔地面積小,受周圍條件限制較少。 2.2 大大縮短了工期。 2.3 節約大量資源(人力、物力、財力)。 2.4 應用范圍廣泛,對地質條件要求較低。 2.5 能夠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 3 、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於頂管管道直徑800mm≤D≤1200mm,井深7m以內的普通直線型污水檢查井的施工,對於特殊井和三通、四通檢查井不能適用。 4 、工藝原理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5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1放線定點 管道就位 確定開挖尺寸 人工開挖第一段 第二段施工 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5.2 騎馬井施工操作要點 5.2.1 放線定點。這是所有工作坑和接收坑施工前的基礎工作。如果在接收坑處採用騎馬井施工,則在放線定點時可以根據管段總長和標准管節的長度(2m/節),在設計允許的情況下,對設計圖紙中的管段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一般情況下,調整范圍在1~2m左右,計算時一定要加上管縫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施工騎馬井的井室時破壞管道。可見,軸線上的工作坑和騎馬井位置必須事先定出,這是非常關鍵的。 5.2.2 管道就位。一般頂管施工中工作坑和接收坑的開挖都是非常關鍵的工序。工作坑是進行管道頂進的工作地點,是必須開挖的,而接收坑一般情況下是在管道就位後,在對接點開挖然後砌築(或澆築)檢查井接通兩邊管道之用的。參見圖5.2.2-1工作坑、管道、接收坑連接示意圖。管道在工作坑頂進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方向,偏差不應太大,這是決定能否採用騎馬井施工很關鍵的一步,也是頂管施工中的主控項目。如果管道頂進的過程中遇到特殊的地質情況而產生了偏差,則應及時採取糾偏措施,保證在接收坑處的管道回到軸線位置。對頂施工的管道在接收坑處要預留一定的空隙,便於騎馬井的施工,具體長度參見表5.2.3-1種管道預留L(mm)。 5.2.3 確定開挖尺寸。根據排水管道的管徑來確定騎馬井的直徑。 5.2.4 人工挖土方、綁扎鋼筋、支模板、澆築混凝土(第一段……第n段)。一般情況下,為便於施工操作和保證施工安全,騎馬井的每段施工深度h取1m為宜(如果土質較好深度h可以放大),然後1模/m向下施工。本工法所採取的均為1模/m的施工方法。 5.2.4.1 人工開挖第一段。一般情況下第一段是井筒的部位,可以不必要澆築混凝土護壁,但是如果地表水比較豐富或者土質不好容易產生塌方,第一段則必須澆築混凝土護壁,以保證施工的安全。 5.2.4.2 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第二段的施工。從第二段開始澆築鋼筋混凝土井壁,井壁的鋼筋布置為雙層雙向,水平環箍採用單面焊,搭接長度10d,鋼筋保護層厚度靠近土壁的部分為35mm,內壁部分為20mm,模板採用自加工的定型鋼模板,模板安裝要牢固,板縫滿足規范規定,防止產生大量漏漿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澆築質量。混凝土採用C20、S4抗滲混凝土。此時應注意此模內的鋼筋要插入下一模內,保證搭接長度42d.澆築混凝土時必須將混凝土振搗密實,待混凝土凝固達到一定強度後,可以進行下一步施工。 5.2.4.3 第三段……第n段施工。參照第二段的施工方法,進行第三段至第n段鋼筋混凝土井壁的施工。此時應注意,第n段如果能夠保證一整模,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築,否則可暫時不進行澆築。第一,是因為最後一模如果不能保證是一整模則不易施工,而且不能滿足質量要求;第二,井室砌築完畢後澆築最後一模混凝土,可以保證混凝土和砌體的接觸面有良好的密閉性;第三,能夠保證整體的穩定性。 5.2.4.4 井室部分施工(挖土方、底板施工、砌築井室)。井室土方開挖完畢後,首先綁扎底板鋼筋網片,採用?單層雙向布置,鋼筋靠下層放置。然後澆築150厚C20、S4混凝土底板,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待混凝土凝固後砌築井室,井室和流槽採用M10水泥砂漿砌築Mu10磚,流槽和井室要一同砌築,高度如圖5.2.4.4-1所示。井室腳窩和流槽一同砌築,腳窩和踏步位置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02S515-146頁磚砌雨水檢查井腳窩和踏步設置。井室施工完畢後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施工。 5.2.4.5 第n段井壁施工。待井室砌體強度滿足要求後,可以將上部第n段預留的井壁(未能滿足一整模的要求)進行澆築,使其井壁落在砌體上,這樣既保證井壁的穩定性也可以使混凝土和砌體的接觸面達到良好的密閉效果。 5.2.5-1 騎馬井井壁和砌體井壁抹灰 5.2.5 安裝踏步、抹面。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後,在井壁上彈出墨線,根據圖集02S515-143中的尺寸畫出踏步點位,用沖擊鑽打眼安裝踏步,並在縫隙中灌入環氧樹脂砂漿,將踏步固定牢固。踏步安裝時一定要保證位置正確,上下順直。待踏步安裝牢固後可以進行抹面工作,井室和井壁採用1:2防水水泥砂漿同時抹面,井壁要將鋸齒處抹平。 5.2.6 蓋板施工。蓋板可以採用預制蓋板也可以採用現澆蓋板,本工法採用的是現澆蓋板施工。鋼筋的布置可以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02S515-30中的蓋板鋼筋布置圖進行施工,放置鋼筋時應注意,鋼筋放下層,水平短向筋在最下層。採用C25混凝土進行澆築,保護層厚度為35mm,板厚h=120mm. 5.2.7 井筒部分施工。待蓋板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後,可以砌築井筒。井筒砌築採用M7.5水泥砂漿砌Mu10磚,井筒厚度為240mm,踏步隨砌體一同安裝,踏步安裝時一定要和下面的踏步對應。井筒內壁抹20mm厚1:2防水水泥砂漿,井蓋安裝時要保證與現況路面相平,嚴禁高出路面。回填可採用級配砂石,灌水並振搗密實,達到設計要求。 5.2.8 路面恢復。路面恢復時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還應保證與現況路面材質及樣式相一致。 6、 材料 6.1 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及《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光圓鋼筋》GB13013的要求,並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材料進廠後還應該進行現場見證抽樣檢查,並出據復檢報告。 6.2水泥:砌築水泥用其強度等級不宜大於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澆注混凝土水泥用其強度等級大於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各項指標應分別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85)標准。 6.3砂、石:可用河砂和卵石,其含泥量<5%,泥塊含量<2%,均按重量計。 6.4 磚砌體:磚採用240mm×115mm×53mm的標磚,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有出廠合格證明及試驗單。 7、 機具設備 機械設備見表7-1按同時施工4座騎馬井考慮,因受現場條件所限,鋼筋、模板事先加工好然後運送到現場,現場不再設加工場地。 8 、勞動力組織及安全 8.1 勞動力組織方面:以一個騎馬井為例,根據騎馬井的特點配備如下人員: 8.1.1 挖土方、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築混凝土共3人,要求3個工人做工熟練,曾經做過類似的工程。 8.1.2 砌築井室、砌井筒、砂漿抹面2人。 8.2 安全方面:第一、城市道路或小區內施工,必須做好圍護設施,可用鋼管和鐵皮進行支撐維護,外表保持清潔整齊,並在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外人進入維護內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第二、維護內作業人員要戴好安全帽,特別是井下作業人員,防止高空墜物,井上作業人員在運輸材料過程中更要注意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要經常檢查設備的安全性;第三、在不作業的期間而且作業區域內無人值守的時候,井口要進行及時地覆蓋。 9、質量要求 9.1 挖土方質量要求:開挖土方的過程中,應保證每段井壁的垂直度,並應保證整個井壁的垂直度偏差≯30mm. 9.2 綁扎鋼筋質量要求:必須滿足鋼筋的搭接長度為42d,鋼筋的規格、型號、間距、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的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 9.3 振搗混凝土質量要求:一定要保證側壁混凝土振搗密實,特別是上下段的交接處,在澆築下一段混凝土的護壁時,需把上一段的根部鑿毛,並用清水沖洗干凈,保證交接處的混凝土強度和密閉性達到要求,為以後做閉水試驗做好准備。 9.4 砌築和抹面:井室、井筒的砌築要保證砂漿的強度等級,砌築質量達到規范規定。混凝土井壁抹灰時須將內壁抹平,最薄處為20mm,砌體部分抹灰厚度取20mm.所有需要抹灰的部位均要壓光,垂直度和平整度滿足規范規定。 10、 效益分析 採用騎馬井施工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一個正常普通的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02S515-38)和騎馬井(深度均按7m考慮)進行經濟效益的對比,可以看出採用騎馬井施工比原來採用普通的檢查井施工可以節約成本達60%左右。 社會效益方面則更為突出,可以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特別是在城市裡面施工,這一點尤為重要。首先,採用騎馬井施工佔地面積小,只佔用正常開挖面積的40%,能夠大大緩解交通方面的壓力;其次,騎馬井施工期間不需要用大型的機械設備(如挖掘機),只需人工施工,基本上沒有噪音產生;再此,路面恢復簡單,不易產生沉降,如果採用大面積開挖,在路面恢復後,不可避免的存在沉降現象,影響行車安全。
Ⅶ 新手如何看懂給排水系統的圖紙
XL 9 是消火栓立管9 給排水一般都是首字母 雨水立管YL 污立WL 給立GL 廢水FL等等 平面圖就是不管高內度的,立管一般放在管容道井或者是牆角,在平面圖里就是一個圈 系統圖就是立體圖,斜45度看過去的樣子,自己想像下就能有大概輪廓了 給排水設計就是在建築結構基礎上布水管,立管位置自己定 具體要求見建築給排水規范。
Ⅷ 排水溝平面圖怎麼表示
一般用虛線畫,按排水溝走向,標注坡度即可。
繪制方法
繪制平面圖一般採用平面手工繪圖或二維工程繪圖軟體。
常用CAD版本分別是CAD2007、CAD2010、CAD2014. 這里2007是基本上老一代CAD繪圖者最初級使用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版本。2010是目前所有版本中穩定性最高的,CAD2014在現有基礎上CAD更加兼容3DMAX了。
繪制平面的布置圖常用的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和空間原理。
Ⅸ cad衛生間的排污管道怎麼表示
1、使用黃色線條畫出來的,並以W開頭標注的就是污水管道。
2、給排水常用代號:
XH-消火栓版管道,WL-污水權立管。
排水的圖紙中,縮寫符號含義:
給水管道-J,
如果分高低區通常用首字母表示即高區-G,低區-D。
排水管道-W,表示污水。也有-F,就是廢水。很少見有用-P表示的。
消火栓管道-XH。
自動噴淋管道-Z或者-ZP.
雨水管道-Y.
採暖管道-R,一般實線表示供水管,虛線表示回水管。
壓力排水-PY.
冷凝水管道-N。
管道立管-L.
另外設備的型號字母:
Q-流量或者風量。
H-揚程。
N-功率。
P-壓力。
QW-潛污泵。
其他閥門、器具之類的都是用圖形區分。
JL-給水管;
WL-污水管;
YL-雨水管;
RJL-熱給水;
RHL-熱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