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旦高材生林森浩:投毒謀害室友被判死刑,他為何變成殺人兇手
2013年,復旦大學校園內發作了一件大事。在寢室里,研討生林森浩毒害了舍友黃洋。事發之後,人們都感到莫明其妙,二人終究有著什麼血海深仇?同住一個屋檐下,為何會發作這般慘劇呢?2010年8月,林森浩進入復旦東面宿舍樓421室單獨寓居。一年之後,黃洋。二人都是青年才俊,同為高材生,按理來說應該心心相惜。誰知,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一些瑣事,林森浩對黃洋心存仇恨。
2014年2月,上海市人民法院判決林森浩死刑。一審過後,復旦大學177名學生簽署了聯名信。他們希望給他留一條生路,讓他洗心革面,將來也能照顧受害者的父母。實踐上,培育一位醫生太不容易了。只要從事相關范疇,人們才曉得其中的困難。
2015年1月8日,林森浩案件再次宣判。在全社會的關注下,上海市高等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也意味著林森浩難逃一死。12月11日,他被執行死刑,終年29歲。在牢獄中,林森浩還給家人寫了一封信。他鼓舞弟妹們克制本身性格缺陷,成為一個肉體富有的人。好好生活,瞻望將來。值得一提到底是,獲知判決後,林森浩提出捐獻遺體。可林父回絕了,在兒子死後,他收斂了屍骸,帶回了老家安葬。
2. 在飲水機里投毒將室友害死的案子的主犯叫什麼名字
您說的是「復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黃洋遭他人投毒後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黃洋的室友,投毒葯品為劇毒化學品N-二甲基亞硝胺。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執行死刑。
3. 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如何
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良好,沒有生命危險。
事實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0月11日,榮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 2014年榮成市事業單位招考總成績公示》計算機管理職位,於某的名字出現在「進入體檢」的清單中。時間來到,2016年8月9日,乳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 2016年乳山市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體檢人員名單》「計算機網路管理崗」中也有於某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知情人士表示,於某兩次報考的職位分別為計算機管理職位、乳山市普查辦公室計算機網路管理職位。事實上,在乳山市統計局公開發布的文件中有顯示於某人的聯系方式,不過該手機號碼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
總而言之,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良好。
4. 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是哪裡人的最新相關信息
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是廣東汕頭市人,據最高人民法院12月11日消息,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罪犯林森浩,被依法執行死刑。行刑前,法院依法安排林森浩與其親屬進行了會見。
一、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備受社會關注的「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今天被依法執行死刑。2013年4月,復旦大學醫學院發生一起投毒案件,致在校研究生黃洋死亡,經偵查確認投毒者系黃洋同寢室同學林森浩。2014年2月18號,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林森浩提出上訴。今年1月8號,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最高人民法院經復核確認
被告人林森浩因日常瑣事對被害人黃洋不滿,決意採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黃洋。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林森浩明知二甲基亞硝胺系劇毒化學品且有嚴重危害性,而向飲水機內投放大劑量的二甲基亞硝胺原液,致被害人接水飲用後中毒。在被害人入院特別是轉入重症監護室救治期間,林森浩仍刻意隱瞞真相,編造謊言,殺人故意明顯,且實施了以投放毒物為手段的殺人行為,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綜上所述,林森浩僅因日常瑣事對被害人不滿,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學知識,蓄意採取隱蔽的手法,向飲水機內投放劇毒化學品,殺死無辜被害人,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屬罪行極其嚴重,應依法懲處。林森浩歸案後始終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認罪態度好,但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
5. 林森浩落網記:復旦投毒案兇手,偷實驗室毒物投放在飲水機中,後來怎樣
可能在大家心中,學校是最純粹的地方,除了學習問題,學生之間沒有更多的利益紛爭。但是恰恰相反,校園其實是社會的縮影,學生之間相互詆毀,惡性競爭,處理方式極端的事件並不少見。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正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同寢室友居然因為生活中的日常矛盾對對方下此毒手。
學歷、分數、知識儲備糧從來品質沒有關系,可總有一些人將沒有關系的好處和自己的特長聯系起來,以達到「假領子」的目的。沒有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見、是有才無德、是固有思維。
即便事情過去多年,也總會有人不改正或不願改正自己錯誤的觀念,正所謂:歷史最大的教訓就是告訴一些人總有人不記教訓。
6. 林森浩事件給我們的啟示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沒有了生命,也就沒有了一切。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不厭其煩地給孩子們講述這個道理——哪怕是一隻爬行的螞蟻,哪怕是一朵盛開的鮮花,我們(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都無權剝奪他們的生命。
林森浩的辯護律師斯偉江說,林所反映出的「性格太直、情智太低、處世不成熟」等等,歸於一句話就是「缺乏人文滋養」,當時那個26歲的年輕人讀過的人文書籍僅僅只有《紅樓夢》、《圍城》和《論語》三本。
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作為家長,第一步就是言傳身教,只要你每天回家放下手機、游戲,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一兩個小時,長期堅持,就能讓孩子保持閱讀的習慣。孩子在長期形成的閱讀習慣中,可以內化為氣質修養,豐盈心靈,潤澤生命。
(6)飲水機投毒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林森浩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也是復旦大學學生投毒案的投毒者。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將其做實驗後剩餘並存放在實驗室內的劇毒化合物帶至寢室,注入飲水機槽。
4月1日早上,黃洋起床後接水喝,飲用後便出現干嘔現象,最後因身體不適入院,並於16日下午經搶救無效去世。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向檢察機關提請逮捕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林森浩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宣判後,林森浩提出上訴。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2月11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將罪犯林森浩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