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陶氏反滲透ro膜啟動、停機、清洗或其他過程中,為防止潛在的膜破壞,應避免卷式回元件產生任何突答然的壓力或錯流流量變化。啟動過程中,推薦按照下述過程從靜止狀態逐漸投入運行狀態:
• 給水壓力應該在30~60秒的時間范圍內逐漸升高。
• 升至設計錯流流速值應該在15~20秒內逐漸到達。
• 第一小時內的產品水應該放掉不用。
美國陶氏反滲透ro膜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潤濕,就應該始終保持濕潤。
• 如用戶沒有嚴格遵循本規范設定的操作限值和導則,有限質保將失效。
• 系統長期停機時,為了防止微生物滋長,建議將膜元件浸入保護液中。標準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亞硫酸氫鈉(食品級)。
• 用戶應該對使用不兼容的化學葯品和潤滑劑對元件造成的影響負責。
• 單根壓力容器的最大允許壓降是50psi(3.4 bar)。
• 任何時候都要避免產品水側產生背壓。
㈡ 反滲透膜如何更換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反滲透膜更換操作流程為:
一、准備工具
1、准備施工過程中所有可能使用到的工具,如:扳手、鉗子、水桶、剪刀或刀子等。
2、對上游進水管路進行清理;
3、仔細評估進水質量;
4、檢查管路是否有泄漏;
5、准備水溶性潤滑劑(化學純甘油);
6、保證所用零部件和化學葯劑均齊全;
7、檢查預處理系統運轉及出水正常。
二、注意事項
在安裝、更換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拉扯到其他管線,以免漏水。
三、RO膜換裝步驟
關閉電鍍球閥,稍等十分鍾左右。(讓系統減壓),用手或工具旋開膜殼右方的螺帽接頭,將水管拔出。面對反滲透純水器,用左手扶緊膜殼,以右手用力轉開尾端蓋子。(如果反滲透膜管上方的後置活性碳濾芯妨礙到此步驟的操作,可將其稍加移位或整個拔出,若是整個拔出,是需拆開額外管線。)關閉壓力桶球閥,以手或工具旋開其上方的螺帽接頭,並將水管導入一個空桶或洗水槽內。用左手扶緊反滲透膜管,再用鉗子夾住舊的逆滲透膜,將其用力拔出膜殼外。
打開新的逆滲透膜的封套,將其取出。將新開封的逆滲透膜塞入逆滲透膜管,直到有兩個黑色小型圈的一端頂到膜殼的底端為止。以轉開膜殼蓋的相同姿勢,將膜殼蓋旋緊。如有必要,以順時針(鎖緊)方向,調整接頭使指向機器後方。塞入水管,並旋緊接頭螺帽。(切記勿忘放管塞)。
打開電鍍球閥。讓純水器運轉兩小時以上,使系統進入正常造水狀態後,再將水管與壓力桶球閥連接並且打開壓力桶球閥。
㈢ 陶氏反滲透膜 如何安裝
1)從包裝箱內小心取出膜元件,檢查元件上的鹽水密封圈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確回(鹽水密封圈答開口方向必須面向進水方向,請參閱膜元件性能規范資料上的示意圖,如圖6-1所示)。
2)將膜元件不帶鹽水密封圈的一端從壓力容器進水端平行地推入,直到元件露在壓力容器進水端外面約10公分左右。注意必須始終從壓力容器進水端安裝元件,如圖6-1所示。
3)將元件間的連接內接頭插入元件產水中心管內,在安裝接頭前,可在接頭「0」形圈上塗抹少量的硅基「0」形圈潤滑劑(道康寧111可以使用,特殊不能使用的場合除外。陶氏化學公司推薦使用化學純甘油作為連接接頭和
「0」形圈的主要潤滑劑,甘油是符合FDA的規定化學品),如果沒有,請直接用合格預處理水潤濕即可。
4)從包裝箱內小心取出第二支膜元件,同樣檢查元件上的鹽水密封圈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確,小心托住該元件並讓第一支元件上的內接頭插入元件中心產水管內,此時不能讓連接內接頭承受該元件的重量,平行將元件推入壓力容器內直到第二支元件大約露在外面10公分左右,如圖6-2所示。
詳細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㈣ 如何根據需要選擇陶氏反滲透膜的型號
這個涉及到選型,這個取決於你的原水水質,產水要用到哪裡,出水內量大概在多少,這上容面是不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的,需要你和陶氏那邊的人溝通細節來確定。總代___上海保茲___機電工程,去看下好好和人家溝通,確認一下到底用什麼型號吧,希望盡早確定答案,採納噢。
㈤ 反滲透膜元件
反滲透膜系統故障判斷和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主要存在兩大類故障:(1)系統初始運行(調試)時產水量和脫鹽率異常。(2)RO系統初始運行情況正常,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產水量和脫鹽率降低的情況。下面針對此兩大類故障進行討論。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運行(調試)的故障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調試時,可以把系統實際性能與VONTRON ROdesign系統輔助設計軟體計算結果(污堵系數=1)進行對比,判斷系統初始性能是否有異常。 產水量低,壓力高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壓力表、流量計使用前沒有校正,讀數不準確。壓力表安裝位置離壓力容器兩端較遠,其讀數含有管路的壓力損失,但被作為進水壓力則導致進水壓力偏低,產水量偏低。 ⑵溫度進水溫度比初始設計時低,進水溫度每降低3℃產水量約降低10%。 ⑶進水電導(或TDS)進水電導(或TDS)比設計值高很多,對於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則滲透壓增加約11.4psi(0.8bar),相同進水壓力下,產水量將降低。 ⑷產水側壓力相同進水壓力下,由於產水側設置憋壓或者產水管路偏小輸送點遠、高造成阻力較大,導致凈壓力減少,產水量降低。 ⑸壓差正常情況,對於6芯裝8040膜元件,兩段壓差約3~4bar。管路設計不合理導致壓力損失較大或者二段濃水排放閥不完全關閉,這些都將導致凈壓力減少,從而導致產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減濕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濕膜元件裝入系統後未採取保護措施,使膜元件變干,導致通量大幅衰減或無通量,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膜元件裝入系統前沒有確認進水是否達標,導致用含有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或含有其它與膜不兼容的化學品的進水浸泡沖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減,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 脫鹽率低,產水電導高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電導儀(或TDS儀)沒有進行校正,讀數誤差較大,導致計算出的脫鹽率低。 ⑵膜元件連接器或壓力容器端板連接適配器密封泄露安裝膜元件過程中,連接器上的『O』型圈扭傷或脫落,導致高含鹽水進入產水中。判斷:首先測出每支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若有某個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偏高,再用『探針法』判斷露鹽點的具體位置,若露鹽點在連接器處則可以重新安裝膜元件予以糾正;若露鹽點在膜元件處,則須更換有問題的膜元件。 ⑶進水pH值反滲透膜比較理想的脫鹽率范圍為6~8,過低或過高的pH值對整個系統的脫鹽率都有影響。 ⑷進水為地下水,水中碳酸氫根(HCO3-)含量較高地下水鹼度較高,其HCO3-含量較高,由於HCO3-被脫除後,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將向右進行,導致系統產水pH變低,電導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裝入系統之前沒有對預處理出水的達標情況進行檢查,致使余氯超標或含有其它氧化劑的進水進入膜系統,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脫鹽率降低。另外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也會造成膜元件脫鹽率的降低。 反滲透膜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故障排除 此類故障通常至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1.標准化後產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運行壓力來維持額定的產水量; 2.標准化後脫鹽率降低,在反滲透系統中表現為產水電導率升高; 3.壓降增加,在維持進水流量不變的情況下,進水與濃水間的壓差增大; 膜系統出現上述故障時,分析處理的步驟如下: ⑴根據故障的症狀、位置及日常運行的數據記錄初步判斷污染屬於哪一類型(污堵、結垢、微生物等);若無日常運行記錄,則需對原水及濃水進行水質分析及預處理出水控制指標進行檢測,幫助分析故障可能<
㈥ 反滲透膜安裝步驟有哪些過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反滲透膜安裝步驟:
從包裝箱內小心取出第一支膜元件,記錄膜元件編號,檢查元件上的Y型圈(鹽水密封圈)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確(Y型圈開口方向必須面向進水方向),用甘油少量塗抹第一支膜兩端中心管內壁;
必須從壓力容器進水端安裝膜元件,將第一支膜元件不帶Y型圈的一端平行推入壓力容器,直到膜元件露在壓力容器外面約1/5長(20cm),用甘油少量塗抹Y型圈和連接器上的『0』型圈,將連接器插入第一支膜元件的中心管內;
取出第二支膜元件,檢查Y型圈位置和方向,用甘油少量塗抹第二支膜兩端中心管內壁,固定第一支膜元件防止其被推入壓力容器,將第二支膜元件平行托起,讓第一支膜元件中心管內的連接器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支膜元件的中心管內,此時應保持平行不得使連接器承受膜元件的重量,將第二支膜元件推入壓力容器直到其露在壓力容器外面約1/5長(20cm),用甘油少量塗抹Y型圈和連接器上的『O』型圈,將連接器插入第二支膜元件的中心管內;
重復上一步操作直到所有膜元件裝入壓力容器內,注意最後一支膜元件不需要再插入中心管連接器;
轉移到壓力容器出水端,安裝止推環,安裝壓力容器出水端端板密封組合件;
轉移至壓力容器進水端,將膜元件完全推入壓力容器,使出水端的端板密封組合件與第一支膜元件緊密接觸,然後安裝壓力容器進水端端板密封組合件;
重復以上步驟,安裝其它壓力容器;
所有壓力容器內膜元件安裝完成後,安裝外部的進水、濃水、純水管路。
㈦ 陶氏反滲透膜有什麼操作注意事項嗎
1、仔細檢查上游進水管路並從中除去所有的灰塵、油脂、金屬碎屑等,如有必要,應對進水管路和反滲透壓力容器進行化學清洗,以保證所有的異物均被有效除去。
2、仔細檢查進水質量。元件安裝前,應該讓經預處理系統的合格水流過膜壓力外殼30分鍾,同時檢查進入反滲透的水質是否符合膜元件進水規范要求,檢查管路是否有泄漏。
3、拆下壓力容器的端板和止推環。不同壓力容器製造商的端板結構可能不相同,拆卸時應參考其產品示意圖。
4、用干凈水沖洗已打開的壓力容器,除去灰塵和沉積物。如果需要進一步清洗的話,可做一個大到能填滿壓力容器內徑的拖把,讓拖把吸滿50%甘油水溶液,在壓力容器內來回拖拉幾下,直到壓力容器內壁干凈和潤滑為止。
5、安裝元件前,要保證安裝和投運系統的所有零部件和化學葯劑均齊全,預處理系統運轉正常。
6、僅當計劃馬上投運系統,才可打開包裝,安裝膜元件,否則應在原包裝內密封存放膜元件。
1.使用工具從包裝袋中取出膜元件時注意不要劃傷膜元件表面。
使用剪子或刀子等工具切開包裝袋時,如用力過猛,可能會傷及膜表面。
2.包裝袋中填裝了1%濃度的亞硫酸氫鈉作為保護液,請務必佩帶保護眼睛及手套。
由於使用了1%濃度的亞硫酸氫鈉作為保護液,故請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打開包裝。同時開包裝時務必佩帶眼鏡和保護手套。如葯品不慎濺入眼中、身體及衣服上,請立即用清水清洗,並及時到醫院診治。
3.連接部位密封圈用清潔水沾濕潤滑。不允許使用任何潤滑劑(石油類,潤滑脂,凡士林及洗滌劑),汽油類及稀釋劑等。
集水管的材質是塑料,若在其上塗用了石油、潤滑脂、凡士林、洗滌劑(如白貓牌)、汽油類及稀釋劑。會導致集水管在短時間內裂化。否則可能會導致膜性能的嚴重下降。在向膜殼中安裝膜元件時,使用清潔水或水溶性甘油潤滑連接部位及密封圈以便安裝。
4.小心拿放膜元件。禁止亂扔、摔落膜元件。
亂扔、摔落膜元件而對其造成的損傷會對膜元件性能造成影響。
5.禁止使用錘子敲打等野蠻安裝行為。
這樣會導致膜元件外殼破裂,故嚴禁用錘子直接敲打膜元件,野蠻安裝。此種情況下,難以保證膜元件性能,請務必留意。
1.徹底清潔膜元件後,將其密閉浸泡在含有1升1%濃度亞硫酸氫鈉溶液的塑料袋中。
2.若將膜元件在污染狀態下保存,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停用時使其乾燥,都會影響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
3.保存在5-35℃室內陰暗處。
4.保存溫度超出5-35℃范圍外會導致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下降。
5.盡量避開5℃以下保存,嚴禁膜元件結冰。
6.結冰會導致膜元件內的保護液體積膨脹,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可能會下降。
(1)起動及停止
起動及停止時,流量和壓力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動。劇烈的流量及壓力沖擊可能會導致膜元件破裂。故在起動和停止操作時需要RO裝置進水閥緩慢啟閉。
(2)進水中的殘留余氯
進水中殘留余氯會氧化膜元件聚醯胺層,因此需要使用SBS來中和進水中的殘留余氯,並將其控制其≤0.05mg/L時設備才能運行。當進水中存在過渡金屬時(如Fe,Mn等),余氯對膜的氧化作用將會加劇。因此進水中存在過渡族金屬時,應確保進水中不含余氯。
(3)產水側壓力(背壓)產水側壓力高於進水側壓力0.5bar以上時,膜片粘接處會受到物理性損傷。背壓發生在反滲透設備閥門開閉瞬間。例如系統停止運行時,在關閉進水泵前關閉產水閥通常會發生背壓現象。保證在運行過程確認閥門開閉及壓力變動,嚴禁產水側背壓現象發生。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㈧ 技術性問題:卷式反滲透膜元件工作原理在線等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科學技術,它 以其與傳統工藝相比有著極大專的屬優越性而躋身於世界高級技術行列。反滲透膜表面分離孔徑在0.001um以下,可以離子進行分離,運用於凈水行業中,可去除水中的雜質,離子菌體,有機物,使之成為無污染、無離子、無有機物、無細菌的高品質飲品。在當今凈水行業中,反滲透膜分離技術以其卓越的分離性能,低能耗高效率的分離特點成為一種最具競爭力的商業制水新工藝。卷式反滲透膜元件是根據反滲透法原理,運用高新工藝技術,運用高新工藝技術,將精心製作的RO半透膜與導流層隔網,按一定排列粘合並卷制在有排水孔的中心管上,形成元件,原水從元件一端進入隔網層時,在外界壓力作用下,一部分水通過半透膜的孔,滲透到流層內,再順導流層的水道,流到中心管的排孔,從中心管流出,成為去離子超純水,剩餘部分(即濃縮水)從隔網層另一端排出。
㈨ 反滲透膜的排列方式,什麼叫一級二段這種排列方式是怎麼確定的怎麼設計的
多級系統指的是一級反滲透的出水作為二級反滲透的進水。一般就設兩級系統。
一級就是只經過一次反滲透膜的過濾,二級經過了兩次過濾。
兩段,第一段的濃水出來後,作為第二段的進水繼續過濾。一般最多可設三段。
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搜索「陶氏手冊第五章」可以找到詳細的解釋。
㈩ 陶氏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滲透膜利用的是反抄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
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