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膜水通量會隨著使用時間自然衰減;
2、有可能是膜出現了污堵,這要看系統的具體情況決定如何處理;
㈡ 反滲透設備,一級出水量嚴重降低,膜前膜後壓差相同,什麼原因
膜擊穿了,或者密封墊壞掉
膜擊穿的概率比較大,你的保安過濾器壞掉了吧
㈢ 公司的反滲透設備近期水量下降,壓力上升,請教各位專家是什麼原因
是溫度的原因,尤其是北方,地下水現在5-10度,反滲透產水量都會下降
出水指標溫度低的時候是比溫度高時要好的,原因就是膜孔徑的熱脹冷縮
㈣ 反滲透設備廢水和純水都嚴重減少
就是膜的性能下降了
㈤ 為什麼反滲透裝置的產水會下降如何處理
反滲透的產水下降是很正常,通常增加反滲透前高壓泵的壓力,或是清洗膜,會使產水量恢復。膜表面有無機物有機物,或生物污染,都會使膜產水量下降,這時只能化學清洗來恢復膜通量。
㈥ 反滲透濃水不變純水下降怎麼回事
佳潔純水設備公司小編總結了下近20年來佳潔純水設備遇到的反滲透凈水機16種故障問題,總結的都是心血,請有需要的小夥伴拿走,不謝!
1、在初始設計時選擇高壓泵的揚程偏低,在溫度或進水水質發生變化時引起產水量達不到設計要求;
2、膜元件被氧化引起水通量增加及產水水質下降;
3、鹽水密封圈倒置引起實際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及水質下降現象;
4、鹽水密封圈破損引起實際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即水質下降現象;
5、O型圈破損引起產水水質下降;
6、新舊膜元件、不同類型的膜元件的混合使用引起系統性能下降;
7、壓力容器濃水止推環與濃水出口重疊或部分重疊引起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現象;
8、壓力容器長度偏大引起濃水泄漏到產水側使產水水質下降;
9、無段間壓力表無法可靠地分析與判斷反滲透運行情況;
10、較大的壓差使膜元件產生望遠鏡效應而損壞;
11、產水背壓的提高引起產水量的下降;
12、反滲透排列不合理引起局部膜元件水通量增加,污染速度加快;
13、反滲透回收率設計不合理,膜元件數量偏小;
14、顆粒性污染使膜元件產生較為嚴重的機械污堵,一段壓差偏大,產水量及水質變差;
15、系統停運引起污染物沉積及細菌、微生物污染;
16、鑄鐵底座高壓泵串聯在化學清洗系統管路中······
㈦ 反滲透產水量下降什麼原因
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反滲透產水量下降,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排查:內
1、工作壓力是否達到額定工容作壓力,根據反滲透膜的型號確定額定工作壓力,適當提高進水壓力,可以增加產水量。
2、反滲透膜發生污染,根據運行壓差可以判斷。
①顆粒狀污染:泥沙、前處理濾料細末等;
②生物性污染:細菌、病毒、藻類等;
③有機物污染:鐵、鋁氧化物等;
④無機物污染:碳酸鹽類垢、硫酸鹽類垢、氟、硅垢等。
針對性採取離線化學清洗,可以基本恢復產水量。
3、水溫的影響。反滲透的額定產水量是基於25℃設計,溫度每降低1℃,產水量下降2-3%。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㈧ 為什麼反滲透產水PH低
反滲透膜過濾不了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炭。二氧化炭和水結合形成碳酸。所以產水偏酸。
㈨ 反滲透設備一及治水下降是什麼原因。
反滲透膜產水下降的原因如下:
1、膜組件數量的減少
按照設計的膜組件數量運行。
2、低壓力運轉
按照設計的基準壓力運行
3、發生膜組件的密壓
當中大大超過基準壓力的條件在運轉就會發生膜組件的密壓,必粗更換膜組件。
4、運轉溫度的降低
按照設計溫度25度運行。
5、在較高的回收率的條件下運轉
當在75%以上回收率條件下運轉時,濃水的水量就減少,這樣膜組件內水的濃縮倍率就上升,結果造成給水水質嚴重下降。由於這種給水的滲透壓上升,導致透過水量的減少。嚴重時,降至膜面上析出鹽垢。必須按設計回收率產水。
6、金屬氧化物和污濁物附著在膜上面
每天進行低壓沖洗。
7、在運轉中反滲透裝置壓差上升
改進預處理裝置的運行管理,改善進反滲透水質用葯品清洗膜組件。
8、油分的混入
9、注意油絕對不能進入給水更換膜組件。
㈩ 反滲透膜脫鹽率過快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在脫鹽水處理設備中,採用反滲透膜進行脫鹽處理是目前最先進、最經濟的技術。在反滲透設備日常運行中,經常發現反滲透純水設備出現脫鹽率過快下降的情況,那麼純水設備脫鹽率過快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1、高壓差導致脫鹽率下降
壓差升高同時往往伴隨著脫鹽率快速下降。在正常的流量下,壓差的上升通常是由於膜元件水流量通道的隔網進入雜質,污染物質和水垢引起的,導致產水流量的下降。當超過設定的給水流量時,也會發生過大的壓差,當啟動時給水壓力提升過快,發生水錘壓差會很大,如果膜已經被污染,特別是微生物污染,壓差也會增大。給水至濃水間的壓差表示的是水力阻力,與給水的流速、溫度有關,應該保持產水和濃水有一定的流速。出現高壓差的可能性有:水垢、微生物污染、阻垢劑沉澱、過濾器過濾介質漏、給水/濃水密封損壞。
2、在線化學清洗不合理
超純水設備在運行中是不可避免被污染。預處理和添加各種要種葯劑只能將反滲透被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不能徹底的杜絕。因此,長期運行的反滲透系統在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行後,必須要充分論證和確認是哪一種污染物。針對聚醯胺膜的特點,可以根據相應的污垢選取適當的清洗劑:
a、鹽酸(36%-38%),配製成0.12%稀溶液,去除金屬氧化物質。
b、氫氧化鈉,配製成0.1%的稀溶液,去除二氧化硅、微生物膜、有機物等,pH約為12。作用是對有機微生物粘膜的水解破壞而剝離,對於二氧化硅膠體垢,形成的硅酸鈉為可溶性,從而除垢。
c、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作為螯合劑廣泛應用於工業清洗,1%水溶液pH10.5-11.5,加入濃度0.5%-1%。
d、十二烷基磺酸鈉,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目的是分散在溶液中的有機化合物,可使溶液的表面張力降低,引起正吸附,這樣可使溶液表面溶質分子的的濃度大於溶液內部溶質分子的濃度。十二烷基磺酸鈉是反滲透清洗是最主要的表面活性劑,加入濃度為0.025%。
f、甲醛,甲醛對細菌、真菌、病毒、芽胞及原蟲等皆有極強的殺滅力,加入濃度為0.5%-35。
3、余氯的控制差
次氯酸鈉作為殺菌劑,廣泛應用於純水設備預處理中。在反滲透系統中,為防止反滲透的微生物污染,對反滲透進水要進行氯化處理。用比色計測定余氯,控制余氯的質量濃度在砂過濾器進口處一般為0.5mg/L,不小於0.3mg/L,在反滲透前保安過濾器處應小於0.1mg/L。而聚醯胺類膜的突出問題是防止其被氧化。進水余氯值和強氧化均對其造成不利的影響,必須嚴格控制。因而定期檢測反滲透進水的余氯值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