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純水的凝固點是多少(不是0℃哦)
標准狀況下純水的凝固點0℃,加入某些物質會出現凝固點下降,沸點升高,
273.15K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溫標有華氏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和國際實用溫標。
第一種:k(kelvin)或(milli--)mk,水的熱力學溫度之1/273.15,
k=t℃+273.15℃,溫度之計量單位,由熱力學理論上推斷之絕對溫度,依英國物理學者kelvin之名而來.它規定分子運動停止時的溫度為絕對零度,記符號為K
第二種:℃(攝氏度(degree)),表示溫度差時可簡寫為deg. 表示符號可以用C表示,平時也可用 t 表示,華氏用F表示。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的換算公式:
F=(C×9/5)+32 ;C=(F-32)×5/9 ;
式中F--華氏溫度,C--攝氏溫度
攝氏溫度,冰點時溫度為0攝氏度,沸點為100攝氏度.所以1攝氏度等於33.8華氏度
第三種:℉(華氏溫度(degreefahrenheit)),℉=t℃x9/5+32℉,德國人fahrenheit首先制定之溫度表示法,以冰及食鹽之混合物之溫度為0度,人體溫度為96度,冰點為32度,沸點為32度。
華氏溫標(℉)規定: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度,水的沸點為212度,中間劃分180等分,每等分為華氏1度,符號為℉。
國際實用溫標是一個國際協議性溫標,它與熱力學溫標相接近,而且復現精度高,使用方便。目前國際通用的溫標是1975年第15屆國際權度大會通過的《1968年國際實用溫標-1975年修訂版》,記為:IPTS-68(Rev-75)。但由於IPTS-68溫示存在一定的不足,國際計量委員會在18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七號決議授權予1989年會議通過了1990年國際溫標ITS-90,ITS-90溫標替代IPTS-68。我國自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ITS-90國際溫標。
1990年國際溫標(ITS-90)簡介如下。
1.溫度單位熱力學溫度(符號為T)是基本功手物理量,它的單位為開爾文(符號為K),定義為水三相點的熱力學溫度的1/273.16。由於以前的溫標定義中,使用了與273.15K(冰點)的差值來表示溫度,因此現在仍保留273.15這各方法。
根據定義,攝氏度的大小等於開爾文,溫差亦可以用攝氏度或開爾文來表示。國際溫標ITS-90同時定義國際開爾文溫度(符號為T90)和國際攝氏溫度(符號為t90)
2.國際溫標ITS-90的通則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輻射定律使用單色輻射實際可測量的最高溫度。ITS-90是這樣制訂的,即在全量程中,任何溫度的T90值非常接近於溫標採納時T的最佳估計值,與直接測量熱力學溫度相比,T90的測量要方便得多,而且更為精密,並具有很高的復現性。
3. ITS-90的定義 第一溫區為0.65K到5.00K之間, T90由3He和4He的蒸氣壓與溫度的關系式來定義。第二溫區為3.0K到氖三相點(24.5661K)之間T90是用氦氣體溫度計來定義. 第二溫區為平衡氫三相點(13.8033K)到銀的凝固點(961.78℃)之間,T90是由鉑電阻溫度計來定義.它使用一組規定的定義固定點及利用規定的內插法來分度. 銀凝固點(961.78℃)以上的溫區,T90是按普朗克輻射定律來定義的,復現儀器為光學高溫計.
⑵ 水的冰點是多少度
水的冰點是0度,當水要結冰的時候,水分子之間會產生氫鍵,而形成規律的晶體。鹽溶液冰點比水低,所以如果水中溶解有其他的物質,會妨礙晶體的形成,使水的凝固點下降。水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水的沸點。
冰點是指水的凝固點,在凝固過程中,液體轉變為固體,同時放出熱量。所以物質的溫度高於熔點時將處於液態,低於熔點時,就處於固態。非晶體物質則無凝固點。即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溫度。在一個大氣壓強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零度,水的冰點為零度。
冰點溫度定為32華氏度。1714年法勒海特以水銀為測溫介質,製成玻璃水銀溫度計,選取氯化銨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溫度為溫度計的零度,人體溫度為溫度計的100度。
⑶ 水的冰點是多少度
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冰點的高低和水的純凈度有關。純凈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是0攝氏度,但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冰點是指水的凝固點,在凝固過程中,液體轉變為固體,同時放出熱量。只有水的凝固點或熔點叫做冰點,別的物質的凝固點或熔點不能叫冰點。
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冰點的高低和水的純凈度有關。純凈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是0攝氏度,但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冰點是指水的凝固點,在凝固過程中,液體轉變為固體,同時放出熱量。只有水的凝固點或熔點叫做冰點,別的物質的凝固點或熔點不能叫冰點。
⑷ 水的冰點是多少
冰點溫度定為32華氏度。
水,化學式為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
地球表面有72%被水覆蓋,它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純水導電性十分微弱,屬於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由於溶解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陰陽離子,才有較為明顯的導電性。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太陽風的傑作。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是托維利。他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地球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
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噸這種「宇宙水」。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氫與氚含量之比為6700∶1,這與太陽表面的氫氚比也是十分接近的。因此托維利認為,這可以充分說明地球水來自太陽風。
⑸ 水的結冰點是多少度
水的冰點是0度,就是說當水的溫度下降到了0度的時候,就要開始結冰了;要知道,這里有個前提,就是所說的水是純凈水,是不含任何雜質的水,例如蒸餾水.
要是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的話,水的冰點就不是0度了,而是低於0度,例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氯化鈣、氯化鎂等),那麼海水的冰點就在0度以下,所以在北方那天寒地凍的冬季里,有時海水雖然沒有結冰,但它的溫度卻在0度以下.
河水屬於淡水,含可溶性雜質很少,所以其冰點基本上是0度.這里要注意,所謂「冰點」系指水的結冰溫度,而不是指氣溫,因為要使水的溫度達到0度,氣溫一定要在0度以下.這就是我們所經歷的,當氣溫已經下降到0下幾度是時候,河水還是沒有結冰;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氣溫雖然低於0度,但河水還沒有降到0度,只有持續低溫,一直到河水的溫度降到0度的時候,河水才開始結冰.
⑹ 水的冰點是華氏多少度
冰點溫度定為32華氏度。
1714年德國人法勒海特(Fahrenheit)以水銀為測溫介質,製成玻璃水銀溫專度計,選取氯化銨和冰水屬的混合物的溫度為溫度計的零度,人體溫度為溫度計的100度。
把水銀溫度計從0度到l00度按水銀的體積膨脹距離分成100份,每一份為1華氏度,記作「1℉」。按照華氏溫標,則水的冰點為32℉,沸點為212℉。
冰點指的是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 Pa)下的凝固點,也就是0 ℃(273 K)。在不同的大氣壓下,冰點不同。如果想估計在某個壓強下的冰點,可以從水的相圖上找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並不等於水的三相點——兩者相差 0.01 K。
是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純水的冰點(0 ℃)與溶液凝固點之差,K 是水的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其值為1.86 K·Kg/mol),b 是溶解物的質量摩爾濃度。
⑺ 純水的凝固點是多少
冰點是指水的凝固點,即純凈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溫度。在標准大氣壓下溫度是0 ℃,標准溫度和水的雜質有關系,但是有雜質的水不能算標準的冰點。
1、凝固點和熔點是同義詞,指的是物質在液態和固態共存時的溫度,或者說是物質在液態和固態之間轉換時的溫度。只有水的凝固點或熔點叫做冰點,別的物質的凝固點或熔點不能叫冰點。
2、純凈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是 0 ℃,但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例如,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的冰點。海水冰點與海水鹽度有密切的關系。當鹽度達到 24.695 的時候,海水的冰點只有 -1.332 ℃。
(7)工業純水的冰點是多少度擴展閱讀:
凝固特點:
1、晶體凝固特點,達到一定溫度才開始凝固;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凝固時固液並存;凝固一定放熱。
2、非晶體凝固特點,凝固時溫度持續下降;凝固時放熱。
3、凝固點指的是一個溫度,在這個溫度時,液體會逐漸變成固體。各種液體的凝固點是不一樣的。物態變化有三種特殊點:凝固點、沸點、熔點。
4、凝固點高是一個相對概念,一個物體的凝固點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凝固點高,那就說明這個物體凝固的時候比另一個物體凝固的時候對溫度的要求低一些,在一個比較高的溫度就能凝固了。 凝固點高就是相對來說溫度高。
⑻ 超純水在多少度會結冰
0攝氏度~
普通水因為有雜質,所以冰點降低,沸點升高,這是液體屬性~
超純水可以理解為H2O,電導率很低的,所以冰點為0,沸點為100,標准大氣壓下。
⑼ 工業純水的冰點是多少
純凈水在沒有擾動的情況下可以最低至-40℃而不結冰。但一旦進行擾動(如晃動等)就會迅速結晶
⑽ 純凈水結冰的溫度是多少
純凈水結冰的溫度是0度,因為溫度通常在0到100攝氏度之間,所以水才可能以液態形式存在,當溫度降至負55度時,水的分子結構就必須開始發生變化了。
在純凈水結成冰時,水分子的運動不能破壞氫鍵,氫鍵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結起來形成有規則的空間結構結構,在一個晶格中,四個氫原子在正四面體的頂點上,一個氧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使分子間的空隙變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結成冰時體積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