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族箱外置過濾桶與下部過濾個有什麼優缺點
外置過濾桶,效能比上過濾好,不過還是沒有下部過濾強大,清洗比較難,吸污能力沒有下過濾好,不過在一個不能改底濾或者上濾不夠的情況下,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下部過濾槽,維護方便,可以改造成干濕分離,或者在壓力實在大的時候加氣泡石提高過濾槽的過濾能力,比過濾桶使用方便。
Ⅱ 魚缸外置過濾桶如何使用
一個短的硬管子是過濾桶的出水口,一個長的是過濾桶的進水管,進水管套上網罩,防止吸入異物,出水管和魚缸成45度角,保證水流循環,接好管子,然後將桶內三層濾材籃放好濾材,第一層用陶瓷環或者火山岩,第二層用生物球或者繼續陶瓷環,第三層用過濾棉,過濾棉建議不要用白色薄的,容易爛,接下來利用虹吸或者壓力虹吸或者直接灌水的方式將桶內灌滿水,扣上蓋子,再次查看是否有問題後開始電源,開啟時可能不順利出水,可以壓一下壓力按鈕就好了。最後提醒下,過濾桶之前一年打開清洗一次,但不要將三層全部清洗,保留硝化細菌,如果飼養大型魚,建議半年清洗一次。日常除了過濾桶還是要正常換水的,建議標准魚缸每周一次,每次三分之一,換水記得關閉電源。
Ⅲ 外置過濾桶,為了使它運行最合理最大效能。應該將它放置比魚缸高,還是魚缸低的位置呢原理
一、外置過濾桶應放置在比魚缸低的位置,通常放置在魚缸下的底櫃中。
二、過濾桶是由進水、出水兩根水管與魚缸連接的,正常情況下(即:濾桶放置位置低於魚缸),過濾桶的過濾原理:
1、通過虹吸原理,魚缸內需要過濾的水通過魚缸的出水管(也就是過濾桶的進水管)流進濾桶;
2、經濾材完成過濾。(包括物理過濾、生化過濾、化學過濾,對於濾桶最重要的是生化過濾。)
3、過濾後的水在濾桶水泵的作用下,通過濾桶的出水管(即魚缸的進水管)打回魚缸內完成過濾過程。
三、影響過濾功能穩定的基本因素:
1、濾材的配置:包括濾材品種(如陶瓷球、玻璃環、生化球、生化棉、白棉)、數量或體積(通常濾材量應盡量達到魚缸水體體積的十分之一)等。
2、濾材的順序:物理過濾(可加前置濾桶)、化學過濾(調節PH、GH、KH等)、生化過濾(配製濾材,引進菌種)。
3、菌群的穩定:包括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等。
4、水質方面:如水溫、含氧量、水質的PH值、GH值、KH值,是否含有氯氣、漂白粉等。
5、水流的速度:水泵的流量,揚程,功率及是否需要清理水泵、濾材等。
6、魚只的品種、養殖密度等。
濾桶放置的高低,在過濾過程中,關繫到濾桶的進水量(或應該叫進水速度)。如果濾桶高於或平於魚缸的水位,魚缸內的水不是虹吸進入濾桶,而是通過濾桶水泵抽吸作用而進入濾桶,增加了濾桶水泵的負擔,同時也會減慢水速,減少水量。
四、發揮濾桶最合理最大效能
建議:考慮上述基本因素,對症處理。
以上回答,是我想到哪答到哪,均為原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Ⅳ 魚缸外置過濾桶如何使用
1、過濾桶與擴散桶和UV燈的串接
CO2擴散桶和UV燈最好放置在過濾桶的出水口,這里的水質相對干凈,不會有污物附著在UV燈和擴散桶上,可降低對這些設備的清洗頻率。
2、過濾桶清洗的頻率
建缸初期由於頻繁攪動底沙,水質往往比較渾濁,懸浮微粒較多,過濾系統中會存積太多的污物,尤其是細過濾棉,容易堵塞。而建缸初期,過濾系統是否健康,會決定水質穩定的速度,包括初期水藻的控制,都和過濾系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此時清洗過濾桶的頻率應該稍微頻繁一些。
3、開缸注意
開缸時,在過濾桶中各層倒入一些粉末狀硝化細菌,同時在夜間用氣泵向缸內打氧,這樣會使硝化系統建立更為迅速。
(4)外過濾桶外置過濾設備擴展閱讀:
過濾器需的維護
需要定期維護的過濾器的主要部分包含在過濾器的主殼體內,在那裡它們可以容易地運輸到公用水槽,外部或其他方便的位置以進行清潔。除了從返回噴嘴或噴射桿清除藻類或碎屑之外,保持罐式過濾器平穩且有效運行所需的大部分維護以包含罐內的過濾介質的腔室為中心。
清潔過濾器主要圍繞清潔或更換過濾墊,從水中捕獲物理顆粒並更換任何含有活性炭或其他化學介質的過濾袋。如果物理碎片能夠在含有生物介質的托盤內積聚,則生物介質(生物球或陶瓷介質)通常僅需要不時地沖洗掉。
Ⅳ 用外置過濾桶好不好
看缸定位,和來現有過自濾強度++密度。
如定位草缸--------需要添加外置過濾桶。
如定位裸缸或海水----上過濾----底過濾。
如缸內現有過濾系統弱,不想再進一步改造,可添加一套或多套外置過濾桶。
外置過濾桶----濾材豐富量也適中,隱藏性好,缸整體觀賞性強,帶氧量小,便於水生植物。
底缸過濾,帶氧量高,過濾最強大,條件允許情況下首選
Ⅵ 那個上部過濾和下部過濾,還有外置過濾桶都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優缺點,謝謝
1、上部循環過濾
上部循環過濾是放在水族箱上面,整個過濾槽露在水族箱的外面,通過潛水 泵將水抽出進入過濾槽,再由過濾槽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內,在過濾槽內 可以放置過濾棉、活性炭、生化石等。上部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清洗方便,在過 濾材料污染時,可以很方便地取出進行清洗。最大的缺點是體積比較大,占的空 間也相對要大。再有在魚繁殖期間,由於水流比較急,再加上吸水管的吸水功率 大,容易將小魚吸進過濾器內,因此,在魚的繁殖季節最好不要使用。另外,上 部過濾器不適應於種植水草的水族箱, 上部過濾器的水流會減少水族箱中二氧化 碳的滯留時間,同時過濾器的水流還會將空氣中的氧氣大量帶入水中,水中容氧 量增加,會使喜好氧氣的藻類大量生長,影響水族箱的觀賞效果。
2、底部過濾
底部過濾(又稱:底沙過濾、底層過濾、砂土層過濾器、底層浪板、底板式 過濾器),雖然花費不多,既有效又不需作特別的保養。底部過濾是放在水族箱 底部,它由許多的網板組合而成,在網板上可以連接水泵的進水管,當水泵工作 時, 水流通過網板的底部的導流槽進入到過濾槽內, 過濾後的水再回到水族箱內。 底部過濾器最大的優點是過濾面積大,當水泵工作時,底部過濾網與水族箱的底 部的空隙中,會產生虹吸作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水流,將網板上的臟物吸到過 濾槽內。底部過濾器還可以根據飼養魚的大小、水族箱尺寸的大小增加水泵的數 量,以增加水的過濾量。底部過濾的使用,抽水泵的功率不能太小,功率太小, 底部的水流速太慢,容易滋生藻類,藻類在慢水流中,會大量繁殖。因此,使用 底部過濾器時,所使用的過濾器的功率一定要大,這樣可以提高底部水的流速, 使藻類不能在底部生存。底部過濾器最大的缺點是清洗比較困難!一旦需要清洗 過濾器或水族箱,就要將底沙全部取出。
3、外濾桶式過濾(外濾桶、缸外生化過濾器)
外濾桶式過濾屬於外掛式過濾,外濾桶式過濾器由於是安裝在水族箱底櫃 內,在安裝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安裝不當,引起水的外溢,加上過濾桶在底 櫃內,不容易被發現,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在安裝過濾桶時首先將過濾桶內水注 滿,蓋上蓋子,檢查橡皮墊圈和每個介面是否都銜接好,插上電源,先關上出水 開關,過濾器啟動一段時間後,再打開開關。這樣可以將過濾桶中的空氣壓出桶 外,完成啟動的程序。
Ⅶ 水族箱用外置過濾桶好不好
看缸定位,和現有過濾強度++密度。
如定位草缸--------需要添加外置過濾回桶答。
如定位裸缸或海水----上過濾----底過濾。
如缸內現有過濾系統弱,不想再進一步改造,可添加一套或多套外置過濾桶。
外置過濾桶----濾材豐富量也適中,隱藏性好,缸整體觀賞性強,帶氧量小,便於水生植物。
底缸過濾,帶氧量高,過濾最強大,條件允許情況下首選。
Ⅷ 底濾與外置過濾桶區別大么
底濾可以復大量放置過濾制材料,生物過濾效果大大的優於濾桶,且可以將溫控設備放底缸里,使主缸更簡潔,另外對於海水飼養來說,還能設置藻缸、蛋分、鈣反等特殊設備。
桶濾使水體中二氧化碳的逃逸量大大減少,對水草種植極為有利,植物能直接吸收和利用銨、氨,所以對過濾要求並不高,所以草缸首先桶濾。
Ⅸ 關於外置過濾桶的問題
1:過濾桶水可以裝抄滿的。2:漏水是因為你管子可能接錯了(嚴格按說明書安裝)。一般漏水原因是橡膠件,時間長會萎縮。用醫用凡士林把膠圈揉一遍,讓膠圈舒展開了。如果是別的地方漏水,可以在漏水處打上一層薄薄的玻璃膠,幹了以後有韌性,和膠圈差不多。3:再看一次說明書,是你安裝問題,所有管子不能接反。現在一般外濾都是3336系列和佳寶系列,安裝很麻煩的,最好讓賣家給裝起來,問題實在自己解決不了去找商家。4:如果是沒有外置開關的外濾設備,想關過濾要得拔插頭。5: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後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種魚。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8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 順便問一句,你不是養孔雀用外濾桶吧?暴殄天物啊!
Ⅹ 怎樣安裝水族箱外置過濾桶
外置過濾器不外乎
一邊進水
經過過濾後
另一邊流出
萬變不離其宗了解了過濾原理隨手拈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