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防火牆就是一個包過濾設備嗎

防火牆就是一個包過濾設備嗎

發布時間:2021-12-26 04:57:37

① 防火牆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1.什麼是防火牆
防火牆是指設置在不同網路(如可信任的企業內部網和不可信的公共網)或網路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 它可通過監測、限制、更改跨越防火牆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屏蔽網路內部的信息、結構和運行狀況, 以此來實現網路的安全保護。
在邏輯上,防火牆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 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2.使用Firewall的益處
保護脆弱的服務
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Firewall可以極大地提高網路安全和減少子網中主機的風險。例如, Firewall可以禁止NIS、NFS服務通過,Firewall同時可以拒絕源路由和ICMP重定向封包。
控制對系統的訪問
Firewall可以提供對系統的訪問控制。如允許從外部訪問某些主機,同時禁止訪問另外的主機。例如, Firewall允許外部訪問特定的Mail Server和Web Server。
集中的安全管理
Firewall對企業內部網實現集中的安全管理,在Firewall定義的安全規則可以運行於整個內部網路系統, 而無須在內部網每台機器上分別設立安全策略。Firewall可以定義不同的認證方法, 而不需要在每台機器上分別安裝特定的認證軟體。外部用戶也只需要經過一次認證即可訪問內部網。
增強的保密性
使用Firewall可以阻止攻擊者獲取攻擊網路系統的有用信息,如Figer和DNS。
記錄和統計網路利用數據以及非法使用數據
Firewall可以記錄和統計通過Firewall的網路通訊,提供關於網路使用的統計數據,並且,Firewall可以提供統計數據, 來判斷可能的攻擊和探測。
策略執行
Firewall提供了制定和執行網路安全策略的手段。未設置Firewall時,網路安全取決於每台主機的用戶。

3.防火牆的種類
防火牆總體上分為包過濾、應用級網關和代理伺服器等幾大類型。

數 據 包 過 濾
數據包過濾(Packet Filtering)技術是在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選擇,選擇的依據是系統內設置的過濾邏輯, 被稱為訪問控製表(Access Control Table)。通過檢查數據流中每個數據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的埠號、 協議狀態等因素,或它們的組合來確定是否允許該數據包通過。 數據包過濾防火牆邏輯簡單,價格便宜,易於安裝和使用, 網路性能和透明性好,它通常安裝在路由器上。路由器是內部網路與Internet連接必不可少的設備, 因此在原有網路上增加這樣的防火牆幾乎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費用。
數據包過濾防火牆的缺點有二:一是非法訪問一旦突破防火牆,即可對主機上的軟體和配置漏洞進行攻擊; 二是數據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IP的埠號都在數據包的頭部,很有可能被竊聽或假冒。

應 用 級 網 關
應用級網關(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s)是在網路應用層上建立協議過濾和轉發功能。 它針對特定的網路應用服務協議使用指定的數據過濾邏輯,並在過濾的同時,對數據包進行必要的分析、 登記和統計,形成報告。實際中的應用網關通常安裝在專用工作站系統上。
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防火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僅僅依靠特定的邏輯判定是否允許數據包通過。 一旦滿足邏輯,則防火牆內外的計算機系統建立直接聯系, 防火牆外部的用戶便有可能直接了解防火牆內部的網路結構和運行狀態,這有利於實施非法訪問和攻擊。

代 理 服 務
代理服務(Proxy Service)也稱鏈路級網關或TCP通道(Circuit Level Gateways or TCP Tunnels), 也有人將它歸於應用級網關一類。它是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 其特點是將所有跨越防火牆的網路通信鏈路分為兩段。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間應用層的" 鏈接", 由兩個終止代理伺服器上的" 鏈接"來實現,外部計算機的網路鏈路只能到達代理伺服器, 從而起到了隔離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的作用。此外,代理服務也對過往的數據包進行分析、注冊登記, 形成報告,同時當發現被攻擊跡象時會向網路管理員發出警報,並保留攻擊痕跡。

4.設置防火牆的要素

網路策略
影響Firewall系統設計、安裝和使用的網路策略可分為兩級,高級的網路策略定義允許和禁止的服務以及如何使用服務, 低級的網路策略描述Firewall如何限制和過濾在高級策略中定義的服務。

服務訪問策略
服務訪問策略集中在Internet訪問服務以及外部網路訪問(如撥入策略、SLIP/PPP連接等)。 服務訪問策略必須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可行的策略必須在阻止已知的網路風險和提供用戶服務之間獲得平衡。 典型的服務訪問策略是:允許通過增強認證的用戶在必要的情況下從Internet訪問某些內部主機和服務; 允許內部用戶訪問指定的Internet主機和服務。

防火牆設計策略
防火牆設計策略基於特定的Firewall,定義完成服務訪問策略的規則。通常有兩種基本的設計策略: 允許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禁止;禁止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允許。第一種的特點是安全但不好用, 第二種是好用但不安全,通常採用第二種類型的設計策略。 而多數防火牆都在兩種之間採取折衷。

增強的認證
許多在Internet上發生的入侵事件源於脆弱的傳統用戶/口令機制。多年來,用戶被告知使用難於猜測和破譯口令, 雖然如此,攻擊者仍然在Internet上監視傳輸的口令明文,使傳統的口令機制形同虛設。增強的認證機制包含智能卡, 認證令牌,生理特徵(指紋)以及基於軟體(RSA)等技術,來克服傳統口令的弱點。雖然存在多種認證技術, 它們均使用增強的認證機制產生難被攻擊者重用的口令和密鑰。 目前許多流行的增強機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鑰(如SmartCard和認證令牌)。

5.防火牆在大型網路系統中的部署
根據網路系統的安全需要,可以在如下位置部署防火牆:
區域網內的VLAN之間控制信息流向時。

Intranet與Internet之間連接時(企業單位與外網連接時的應用網關)。

在廣域網系統中,由於安全的需要,總部的區域網可以將各分支機構的區域網看成不安全的系統, (通過公網ChinaPac,ChinaDDN,Frame Relay等連接)在總部的區域網和各分支機構連接時採用防火牆隔離, 並利用VPN構成虛擬專網。

總部的區域網和分支機構的區域網是通過Internet連接,需要各自安裝防火牆,並利用NetScreen的VPN組成虛擬專網。

在遠程用戶撥號訪問時,加入虛擬專網。

ISP可利用NetScreen的負載平衡功能在公共訪問伺服器和客戶端間加入防火牆進行負載分擔、 存取控制、用戶認證、流量控制、日誌紀錄等功能。

兩網對接時,可利用NetScreen硬體防火牆作為網關設備實現地址轉換(NAT),地址映射(MAP), 網路隔離(DMZ), 存取安全控制,消除傳統軟體防火牆的瓶頸問題。

6.防火牆在網路系統中的作用

防火牆能有效地防止外來的入侵,它在網路系統中的作用是:

控制進出網路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
提供使用和流量的日誌和審計;
隱藏內部IP地址及網路結構的細節;
提供VPN功能;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itlab.com/www/news/article_show.asp?id=12144
回答者:愛上了蓮 - 舉人 四級 12-1 18:06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5 條

用來阻擋信息的,像木馬什麼的,也能被阻隔
回答者:homejin - 試用期 一級 12-1 18:01

--------------------------------------------------------------------------------

防火牆定義

防火牆就是一個位於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路之間的軟體。該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路通信均要經過此防火牆。

防火牆的功能

防火牆對流經它的網路通信進行掃描,這樣能夠過濾掉一些攻擊,以免其在目標計算機上被執行。防火牆還可以關閉不使用的埠。而且它還能禁止特定埠的流出通信,封鎖特洛伊木馬。最後,它可以禁止來自特殊站點的訪問,從而防止來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為什麼使用防火牆

防火牆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入侵者必須首先穿越防火牆的安全防線,才能接觸目標計算機。你可以將防火牆配置成許多不同保護級別。高級別的保護可能會禁止一些服務,如視頻流等,但至少這是你自己的保護選擇。

防火牆的類型

防火牆有不同類型。一個防火牆可以是硬體自身的一部分,你可以將網際網路連接和計算機都插入其中。防火牆也可以在一個獨立的機器上運行,該機器作為它背後網路中所有計算機的代理和防火牆。最後,直接連在網際網路的機器可以使用個人防火牆。

② 防火牆的相關知識

防火牆在網路中經常是以兩種圖標出現的。一種圖標非常形象,真正像一堵牆一樣。而另一種圖標則是從防火牆的過濾機制來形象化的,在圖標中有一個二極體圖標。而二極體我們知道,它具有單向導電性,這樣也就形象地說明了防火牆具有單向導通性。這看起來與防火牆過濾機制有些矛盾,不過它卻完全體現了防火牆初期的設計思想,同時也在相當大程度上體現了當前防火牆的過濾機制。因為防火最初的設計思想是對內部網路總是信任的,而對外部網路卻總是不信任的,所以最初的防火牆是只對外部進來的通信進行過濾,而對內部網路用戶發出的通信不作限制。當然防火牆在過濾機制上有所改變,不僅對外部網路發出的通信連接要進行過濾,對內部網路用戶發出的部分連接請求和數據包同樣需要過濾,但防火牆仍只對符合安全策略的通信通過,也可以說具有「單向導通」性。
防火牆的本義是指古代構築和使用木製結構房屋的時候,為防止火災的發生和蔓延,人們將堅固的石塊堆砌在房屋周圍作為屏障,這種防護構築物就被稱之為「防火牆」。其實與防火牆一起起作用的就是「門」。如果沒有門,各房間的人如何溝通呢,這些房間的人又如何進去呢?當火災發生時,這些人又如何逃離現場呢?這個門就相當於我們這里所講的防火牆的「安全策略」,所以在此我們所說的防火牆實際並不是一堵實心牆,而是帶有一些小孔的牆。這些小孔就是用來留給那些允許進行的通信,在這些小孔中安裝了過濾機制,也就是上面所介紹的「單向導通性」。
我們通常所說的網路防火牆是借鑒了古代真正用於防火的防火牆的喻義,它指的是隔離在本地網路與外界網路之間的一道防禦系統。防火可以使企業內部區域網(LAN)網路與Internet之間或者與其他外部網路互相隔離、限制網路互訪用來保護內部網路。 防火牆的硬體體系結構曾經歷過通用CPU架構、ASIC架構和網路處理器架構,他們各自的特點分別如下:
通用CPU架構
通用CPU架構最常見的是基於Intel X86架構的防火牆,在百兆防火牆中Intel X86架構的硬體以其高靈活性和擴展性一直受到防火牆廠商的青睞;由於採用了PCI匯流排介面,Intel X86架構的硬體雖然理論上能達到2Gbps的吞吐量甚至更高,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尤其是在小包情況下,遠遠達不到標稱性能,通用CPU的處理能力也很有限。
國內安全設備主要採用的就是基於X86的通用CPU架構。
ASIC架構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技術是國外高端網路設備幾年前廣泛採用的技術。由於採用了硬體轉發模式、多匯流排技術、數據層面與控制層面分離等技術, ASIC架構防火牆解決了帶寬容量和性能不足的問題,穩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ASIC技術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網路層轉發上,而對於需要強大計算能力的應用層數據的處理則不佔優勢,而且面對頻繁變異的應用安全問題,其靈活性和擴展性也難以滿足要求。
由於該技術有較高的技術和資金門檻,主要是國內外知名廠商在採用,國外主要代表廠商是Netscreen,國內主要代表廠商為天融信、網御神州。
網路處理器架構
由於網路處理器所使用的微碼編寫有一定技術難度,難以實現產品的最優性能,因此網路處理器架構的防火牆產品難以佔有大量的市場份額。
基於國產CPU的防火牆
隨著國內通用處理器的發展,逐漸發展了基於中國芯的防火牆,主要架構為國產龍芯2F+FPGA的協議處理器,主要應用政府、軍隊等對國家安全敏感的行業。代表廠商有中科院計算所、博華科技等公司。 防火牆配置有三種:Dual-homed方式、Screened- host方式和Screened-subnet方式。
Dual-homed方式最簡單。 Dual-homedGateway放置在兩個網路之間,這個Dual-omedGateway又稱為bastionhost。這種結構成本低,但是它有單點失敗的問題。這種結構沒有增加網路安全的自我防衛能力,而它往往是受「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它自己一旦被攻破,整個網路也就暴露了。
Screened-host方式中的Screeningrouter為保護Bastionhost的安全建立了一道屏障。它將所有進入的信息先送往Bastionhost,並且只接受來自Bastionhost的數據作為出去的數據。這種結構依賴Screeningrouter和Bastionhost,只要有一個失敗,整個網路就暴露了。
Screened-subnet包含兩個Screeningrouter和兩個Bastionhost。在公共網路和私有網路之間構成了一個隔離網,稱之為」停火區」(DMZ,即DemilitarizedZone),Bastionhost放置在「停火區」內。這種結構安全性好,只有當兩個安全單元被破壞後,網路才被暴露,但是成本也很昂貴。 第一代防火牆
第一代防火牆技術幾乎與路由器同時出現,採用了包過濾(Packet filter)技術。
第二代防火牆
第一代防火牆技術主要在路由器上實現,後來將此安全功能獨立出來專門用來實現安全過濾功能。1989年,貝爾實驗室的Dave Presotto和Howard Trickey推出了第二代防火牆,即電路層防火牆,同時提出了第三代防火牆——應用層防火牆(代理防火牆)的初步結構。
第三代防火牆
代理防火牆出現,原來從路由器上獨立出來的安全軟體迅速發展,並引發了對承載安全軟體本身的操作系統的安全需求。即對防火牆本身的安全問題的安全需求。
第四代防火牆
1992年,USC信息科學院的BobBraden開發出了基於動態包過濾(Dynamic packet filter)技術的第四代防火牆,後來演變為所說的狀態監視(Stateful inspection)技術。1994年,以色列的CheckPoint公司開發出了第一個採用這種技術的商業化的產品。
第五代防火牆
1998年,NAI公司推出了一種自適應代理(Adaptive proxy)技術,並在其產品Gauntlet Firewall for NT中得以實現,給代理類型的防火牆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可以稱之為第五代防火牆。
一體化安全網關UTM
UTM統一威脅管理,在防火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備防火牆、IPS、防病毒、防垃圾郵件等綜合功能的設備。由於同時開啟多項功能會大大降低UTM的處理性能,因此主要用於對性能要求不高的中低端領域。在中低端領域,UTM已經出現了代替防火牆的趨勢,因為在不開啟附加功能的情況下,UTM本身就是一個防火牆,而附加功能又為用戶的應用提供了更多選擇。在高端應用領域,比如電信、金融等行業,仍然以專用的高性能防火牆、IPS為主流。 防火牆就是一種過濾塞(你這么理解不算錯),你可以讓你喜歡的東西通過這個塞子,別的玩意都統統過濾掉。在網路的世界裡,要由防火牆過濾的就是承載通信數據的通信包。
天下的防火牆至少都會說兩個詞:Yes或者No。直接說就是接受或者拒絕。最簡單的防火牆是乙太網橋。但幾乎沒有人會認為這種原始防火牆能管多大用。大多數防火牆採用的技術和標准可謂五花八門。這些防火牆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取代系統上已經裝備的TCP/IP協議棧;有的在已有的協議棧上建立自己的軟體模塊;有的乾脆就是獨立的一套操作系統。還有一些應用型的防火牆只對特定類型的網路連接提供保護(比如SMTP或者HTTP協議等)。還有一些基於硬體的防火牆產品其實應該歸入安全路由器一類。以上的產品都可以叫做防火牆,因為他們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樣的:分析出入防火牆的數據包,決定放行還是把他們扔到一邊。
所有的防火牆都具有IP地址過濾功能。這項任務要檢查IP包頭,根據其IP源地址和目標地址作出放行/丟棄決定。看看下面這張圖,兩個網段之間隔了一個防火牆,防火牆的一端有台UNIX計算機,另一邊的網段則擺了台PC客戶機。
當PC客戶機向UNIX計算機發起telnet請求時,PC的telnet客戶程序就產生一個TCP包並把它傳給本地的協議棧准備發送。接下來,協議棧將這個TCP包「塞」到一個IP包里,然後通過PC機的TCP/IP棧所定義的路徑將它發送給UNIX計算機。在這個例子里,這個IP包必須經過橫在PC和UNIX計算機中的防火牆才能到達UNIX計算機。
我們「命令」(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配製)防火牆把所有發給UNIX計算機的數據包都給拒了,完成這項工作以後,「心腸」比較好的防火牆還會通知客戶程序一聲呢!既然發向目標的IP數據沒法轉發,那麼只有和UNIX計算機同在一個網段的用戶才能訪問UNIX計算機了。
還有一種情況,你可以命令防火牆專給那台可憐的PC機找茬,別人的數據包都讓過就它不行。這正是防火牆最基本的功能:根據IP地址做轉發判斷。但要上了大場面這種小伎倆就玩不轉了,由於黑客們可以採用IP地址欺騙技術,偽裝成合法地址的計算機就可以穿越信任這個地址的防火牆了。不過根據地址的轉發決策機制還是最基本和必需的。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用DNS主機名建立過濾表,對DNS的偽造比IP地址欺騙要容易多了。
伺服器TCP/UDP 埠過濾
僅僅依靠地址進行數據過濾在實際運用中是不可行的,還有個原因就是目標主機上往往運行著多種通信服務,比方說,我們不想讓用戶採用 telnet的方式連到系統,但這絕不等於我們非得同時禁止他們使用SMTP/POP郵件伺服器吧?所以說,在地址之外我們還要對伺服器的TCP/ UDP埠進行過濾。
比如,默認的telnet服務連接埠號是23。假如我們不許PC客戶機建立對UNIX計算機(在這時我們當它是伺服器)的telnet連接,那麼我們只需命令防火牆檢查發送目標是UNIX伺服器的數據包,把其中具有23目標埠號的包過濾就行了。這樣,我們把IP地址和目標伺服器TCP/UDP埠結合起來不就可以作為過濾標准來實現相當可靠的防火牆了嗎?不,沒這么簡單。
客戶機也有TCP/UDP埠
TCP/IP是一種端對端協議,每個網路節點都具有唯一的地址。網路節點的應用層也是這樣,處於應用層的每個應用程序和服務都具有自己的對應「地址」,也就是埠號。地址和埠都具備了才能建立客戶機和伺服器的各種應用之間的有效通信聯系。比如,telnet伺服器在埠23偵聽入站連接。同時telnet客戶機也有一個埠號,否則客戶機的IP棧怎麼知道某個數據包是屬於哪個應用程序的呢?
由於歷史的原因,幾乎所有的TCP/IP客戶程序都使用大於1023的隨機分配埠號。只有UNIX計算機上的root用戶才可以訪問1024以下的埠,而這些埠還保留為伺服器上的服務所用。所以,除非我們讓所有具有大於1023埠號的數據包進入網路,否則各種網路連接都沒法正常工作。
這對防火牆而言可就麻煩了,如果阻塞入站的全部埠,那麼所有的客戶機都沒法使用網路資源。因為伺服器發出響應外部連接請求的入站(就是進入防火牆的意思)數據包都沒法經過防火牆的入站過濾。反過來,打開所有高於1023的埠就可行了嗎?也不盡然。由於很多服務使用的埠都大於1023,比如X client、基於RPC的NFS服務以及為數眾多的非UNIX IP產品等(NetWare/IP)就是這樣的。那麼讓達到1023埠標準的數據包都進入網路的話網路還能說是安全的嗎?連這些客戶程序都不敢說自己是足夠安全的。
雙向過濾
OK,咱們換個思路。我們給防火牆這樣下命令:已知服務的數據包可以進來,其他的全部擋在防火牆之外。比如,如果你知道用戶要訪問Web伺服器,那就只讓具有源埠號80的數據包進入網路:
不過新問題又出現了。首先,你怎麼知道你要訪問的伺服器具有哪些正在運行的埠號呢? 象HTTP這樣的伺服器本來就是可以任意配置的,所採用的埠也可以隨意配置。如果你這樣設置防火牆,你就沒法訪問哪些沒採用標准埠號的的網路站點了!反過來,你也沒法保證進入網路的數據包中具有埠號80的就一定來自Web伺服器。有些黑客就是利用這一點製作自己的入侵工具,並讓其運行在本機的80埠!
檢查ACK位
源地址我們不相信,源埠也信不得了,這個不得不與黑客共舞的瘋狂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我們信任呢?還好,事情還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對策還是有的,不過這個辦法只能用於TCP協議。
TCP是一種可靠的通信協議,「可靠」這個詞意味著協議具有包括糾錯機制在內的一些特殊性質。為了實現其可靠性,每個TCP連接都要先經過一個「握手」過程來交換連接參數。還有,每個發送出去的包在後續的其他包被發送出去之前必須獲得一個確認響應。但並不是對每個TCP包都非要採用專門的ACK包來響應,實際上僅僅在TCP包頭上設置一個專門的位就可以完成這個功能了。所以,只要產生了響應包就要設置ACK位。連接會話的第一個包不用於確認,所以它就沒有設置ACK位,後續會話交換的TCP包就要設置ACK位了。
舉個例子,PC向遠端的Web伺服器發起一個連接,它生成一個沒有設置ACK位的連接請求包。當伺服器響應該請求時,伺服器就發回一個設置了ACK位的數據包,同時在包里標記從客戶機所收到的位元組數。然後客戶機就用自己的響應包再響應該數據包,這個數據包也設置了ACK位並標記了從伺服器收到的位元組數。通過監視ACK位,我們就可以將進入網路的數據限制在響應包的范圍之內。於是,遠程系統根本無法發起TCP連接但卻能響應收到的數據包了。
這套機制還不能算是無懈可擊,簡單地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有台內部Web伺服器,那麼埠80就不得不被打開以便外部請求可以進入網路。還有,對UDP包而言就沒法監視ACK位了,因為UDP包壓根就沒有ACK位。還有一些TCP應用程序,比如FTP,連接就必須由這些伺服器程序自己發起。
FTP帶來的困難
一般的Internet服務對所有的通信都只使用一對埠號,FTP程序在連接期間則使用兩對埠號。第一對埠號用於FTP的「命令通道」提供登錄和執行命令的通信鏈路,而另一對埠號則用於FTP的「數據通道」提供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的文件傳送。
在通常的FTP會話過程中,客戶機首先向伺服器的埠21(命令通道)發送一個TCP連接請求,然後執行LOGIN、DIR等各種命令。一旦用戶請求伺服器發送數據,FTP伺服器就用其20埠 (數據通道)向客戶的數據埠發起連接。問題來了,如果伺服器向客戶機發起傳送數據的連接,那麼它就會發送沒有設置ACK位的數據包,防火牆則按照剛才的規則拒絕該數據包同時也就意味著數據傳送沒戲了。通常只有高級的、也就是夠聰明的防火牆才能看出客戶機剛才告訴伺服器的埠,然後才許可對該埠的入站連接。
UDP埠過濾
好了,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怎麼解決UDP問題。剛才說了,UDP包沒有ACK位所以不能進行ACK位過濾。UDP 是發出去不管的「不可靠」通信,這種類型的服務通常用於廣播、路由、多媒體等廣播形式的通信任務。NFS、DNS、WINS、NetBIOS-over-TCP/IP和 NetWare/IP都使用UDP。
看來最簡單的可行辦法就是不允許建立入站UDP連接。防火牆設置為只許轉發來自內部介面的UDP包,來自外部介面的UDP包則不轉發。問題是,比方說,DNS名稱解析請求就使用UDP,如果你提供DNS服務,至少得允許一些內部請求穿越防火牆。還有IRC這樣的客戶程序也使用UDP,如果要讓你的用戶使用它,就同樣要讓他們的UDP包進入網路。我們能做的就是對那些從本地到可信任站點之間的連接進行限制。但是,什麼叫可信任!如果黑客採取地址欺騙的方法不又回到老路上去了嗎?
有些新型路由器可以通過「記憶」出站UDP包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入站UDP包匹配出站UDP包的目標地址和埠號就讓它進來。如果在內存中找不到匹配的UDP包就只好拒絕它了!但是,我們如何確信產生數據包的外部主機就是內部客戶機希望通信的伺服器呢?如果黑客詐稱DNS伺服器的地址,那麼他在理論上當然可以從附著DNS的UDP埠發起攻擊。只要你允許DNS查詢和反饋包進入網路這個問題就必然存在。辦法是採用代理伺服器。
所謂代理伺服器,顧名思義就是代表你的網路和外界打交道的伺服器。代理伺服器不允許存在任何網路內外的直接連接。它本身就提供公共和專用的DNS、郵件伺服器等多種功能。代理伺服器重寫數據包而不是簡單地將其轉發了事。給人的感覺就是網路內部的主機都站在了網路的邊緣,但實際上他們都躲在代理的後面,露面的不過是代理這個假面具。 防火牆實現了你的安全政策 防火牆加強了一些安全策略。如果你沒有在放置防火牆之前制定安全策略的話,那麼就是制定的時候了。它可以不被寫成書面形式,但是同樣可以作為安全策略。如果你還沒有明確關於安全策略應當做什麼的話,安裝防火牆就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保 護你的站點的事情,並且要隨時維護它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想有一個好的防火牆,你需要好的安全策略---寫成書面的並且被大家所接受。 一個防火牆在許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設備 除非在特別簡單的案例中,防火牆很少是單一的設備,而是一組設備。就算你購買的是一個商用的「all-in-one」防火牆應用程序,你同樣得配置其他機器(例如你的網路伺服器)來與之一同運行。這些其他的機器被認為是防火牆的一部分,這包含了對這些機器的配置和管理方式,他們所信任的是什麼,什麼又將他們作為可信的等等。你不能簡單的選擇一個叫做「防火牆」的設備卻期望其擔負所有安全責任。
2. 防火牆並不是現成的隨時獲得的產品
選擇防火牆更像買房子而不是選擇去哪裡度假。防火牆和房子很相似,你必須每天和它待在一起,你使用它的期限也不止一兩個星期那麼多。都需要維護否則都會崩潰掉。建設防火牆需要仔細的選擇和配置一個解決方案來滿足你的需求,然後不斷的去維護它。需要做很多的決定,對一個站點是正確的解決方案往往對另外站點來說是錯誤的。
3. 防火牆並不會解決你所有的問題
並不要指望防火牆靠自身就能夠給予你安全。防火牆保護你免受一類攻擊的威脅,人們嘗試從外部直接攻擊內部。但是卻不能防止從LAN內部的攻擊,它甚至不能保護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檢測到的攻擊。
4. 使用默認的策略
正常情況下你的手段是拒絕除了你知道必要和安全的服務以外的任何服務。但是新的漏洞每天都出現,關閉不安全的服務意味著一場持續的戰爭。
5. 有條件的妥協,而不是輕易的
人們都喜歡做不安全的事情。如果你允許所有的請求的話,你的網路就會很不安全。如果你拒絕所有的請求的話,你的網路同樣是不安全的,你不會知道不安全的東西隱藏在哪裡。那些不能和你一同工作的人將會對你不利。你需要找到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雖然這些方式會帶來一定量的風險。
6. 使用分層手段
並在一個地點以來單一的設備。使用多個安全層來避免某個失誤造成對你關心的問題的侵害。
7. 只安裝你所需要的
防火牆機器不能像普通計算機那樣安裝廠商提供的全部軟體分發。作為防火牆一部分的機器必須保持最小的安裝。即使你認為有些東西是安全的也不要在你不需要的時候安裝它。
8. 使用可以獲得的所有資源
不要建立基於單一來源的信息的防火牆,特別是該資源不是來自廠商。有許多可以利用的資源:例如廠商信息,我們所編寫的書,郵件組,和網站。
9. 只相信你能確定的
不要相信圖形界面的手工和對話框或是廠商關於某些東西如何運行的聲明,檢測來確定應當拒絕的連接都拒絕了。檢測來確定應當允許的連接都允許了。
10. 不斷的重新評價決定
你買的房子今天可能已經不適合你了。同樣的,你一年以前所安裝的防火牆對於你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對於防火牆你應當經常性的評估你的決定並確認你仍然有合理的解決方案。更改你的防火牆,就像搬新家一樣,需要明顯的努力和仔細的計劃。
11. 要對失敗有心理准備
做好最壞的心理准備。防火牆不是萬能的,對一些新出現的病毒和木馬可能沒有反映,要時常的更新.機器可能會停止運行,動機良好的用戶可能會做錯事情,有惡意動機的用戶可能做壞的事情並成功的打敗你。但是一定要明白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災難,因為病毒發展迅速,而且品種繁多,防火牆不可能全部都能阻攔,所以要做好最壞的心理准備的同時還要為下一步預防做好打算,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護。 Online Armor Free 4.0.0.35-免費版本
Malware Defender 2.6.0-國產防火牆
Kaspersky Internet Security 2010 9.0.0.736
Privatefirewall 7.0.20.36-免費版本
Outpost Firewall Free 2009 6.5.1.2725.381.0687-免費版本
ZoneAlarm Extreme Security 9.1.008.000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2010 17.5.0.127
Jetico Personal Firewall 2.1.0.7.2412
BitDefender Internet Security 2010 13.0.19.347
Trend Micro Internet Security Pro 2010 17.50.1647.0000
avast! Internet Security 5.0.418.0
McAfee Internet Security 2010 11.0.378
Panda Internet Security 2010 15.01.00 1、如何關閉windows防火牆a:打開「開始」菜單,「運行」輸入control命令打開控制面板;b:在控制面板中找到「防火牆」圖標雙擊打開;c:選擇「關閉(不推薦)」並確定即可關閉防火牆。
2、如何打開windows防火牆只需將關閉防火牆的第三步改成「啟用(推薦)」即可開啟示windows防火牆。

③ 防火牆是什麼

防火牆(Firewall),也稱防護牆,是由Check Point創立者Gil Shwed於1993年發明並引入國際互聯網(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種位於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的網路安全系統。一項信息安全的防護系統,依照特定的規則,允許或是限制傳輸的數據通過。 防火牆的發明者是吉爾·舍伍德。

所謂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是一種獲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說法,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與Intranet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防火牆主要由服務訪問規則、驗證工具、包過濾和應用網關4個部分組成,防火牆就是一個位於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路之間的軟體或硬體。該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路通信和數據包均要經過此防火牆。

在網路中,所謂「防火牆」,是指一種將內部網和公眾訪問網(如Internet)分開的方法,它實際上是一種隔離技術。防火牆是在兩個網路通訊時執行的一種訪問控制尺度,它能允許你「同意」的人和數據進入你的網路,同時將你「不同意」的人和數據拒之門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網路中的黑客來訪問你的網路。換句話說,如果不通過防火牆,公司內部的人就無法訪問Internet,Internet上的人也無法和公司內部的人進行通信。

什麼是防火牆

XP系統相比於以往的Windows系統新增了許多的網路功能(Windows 7的防火牆一樣很強大,可以很方便地定義過濾掉數據包),例如Internet連接防火牆(ICF),它就是用一段"代碼牆"把電腦和Internet分隔開,時刻檢查出入防火牆的所有數據包,決定攔截或是放行那些數據包。防火牆可以是一種硬體、固件或者軟體,例如專用防火牆設備就是硬體形式的防火牆,包過濾路由器是嵌有防火牆固件的路由器,而代理伺服器等軟體就是軟體形式的防火牆。

ICF工作原理

ICF被視為狀態防火牆,狀態防火牆可監視通過其路徑的所有通訊,並且檢查所處理的每個消息的源和目標地址。為了防止來自連接公用端的未經請求的通信進入專用端,ICF保留了所有源自ICF計算機的通訊表。在單獨的計算機中,ICF將跟蹤源自該計算機的通信。與ICS一起使用時,ICF將跟蹤所有源自ICF/ICS計算機的通信和所有源自專用網路計算機的通信。所有Internet傳入通信都會針對於該表中的各項進行比較。只有當表中有匹配項時(這說明通訊交換是從計算機或專用網路內部開始的),才允許將傳入Internet通信傳送給網路中的計算機。

源自外部源ICF計算機的通訊(如Internet)將被防火牆阻止,除非在「服務」選項卡上設置允許該通訊通過。ICF不會向你發送活動通知,而是靜態地阻止未經請求的通訊,防止像埠掃描這樣的常見黑客襲擊。

防火牆的種類防火牆從誕生開始,已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基於路由器的防火牆、用戶化的防火牆工具套、建立在通用操作系統上的防火牆、具有安全操作系統的防火牆。常見的防火牆屬於具有安全操作系統的防火牆,例如NETEYE、NETSCREEN、TALENTIT等。

從結構上來分,防火牆有兩種:即代理主機結構和路由器+過濾器結構,後一種結構如下所示:內部網路過濾器(Filter)路由器(Router)Internet

從原理上來分,防火牆則可以分成4種類型:特殊設計的硬體防火牆、數據包過濾型、電路層網關和應用級網關。安全性能高的防火牆系統都是組合運用多種類型防火牆,構築多道防火牆「防禦工事」。

④ 防火牆相當於一個什麼設備,它允許特定的信息流入或流出被保護的網路。

1.什麼是防火牆
防火牆是指設置在不同網路(如可信任的企業內部網和不可信的公共網)或網路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 它可通過監測、限制、更改跨越防火牆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屏蔽網路內部的信息、結構和運行狀況, 以此來實現網路的安全保護。
在邏輯上,防火牆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 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2.使用Firewall的益處
保護脆弱的服務
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Firewall可以極大地提高網路安全和減少子網中主機的風險。例如, Firewall可以禁止NIS、NFS服務通過,Firewall同時可以拒絕源路由和ICMP重定向封包。
控制對系統的訪問
Firewall可以提供對系統的訪問控制。如允許從外部訪問某些主機,同時禁止訪問另外的主機。例如, Firewall允許外部訪問特定的Mail Server和Web Server。
集中的安全管理
Firewall對企業內部網實現集中的安全管理,在Firewall定義的安全規則可以運行於整個內部網路系統, 而無須在內部網每台機器上分別設立安全策略。Firewall可以定義不同的認證方法, 而不需要在每台機器上分別安裝特定的認證軟體。外部用戶也只需要經過一次認證即可訪問內部網。
增強的保密性
使用Firewall可以阻止攻擊者獲取攻擊網路系統的有用信息,如Figer和DNS。
記錄和統計網路利用數據以及非法使用數據
Firewall可以記錄和統計通過Firewall的網路通訊,提供關於網路使用的統計數據,並且,Firewall可以提供統計數據, 來判斷可能的攻擊和探測。
策略執行
Firewall提供了制定和執行網路安全策略的手段。未設置Firewall時,網路安全取決於每台主機的用戶。

3.防火牆的種類
防火牆總體上分為包過濾、應用級網關和代理伺服器等幾大類型。

數 據 包 過 濾
數據包過濾(Packet Filtering)技術是在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選擇,選擇的依據是系統內設置的過濾邏輯, 被稱為訪問控製表(Access Control Table)。通過檢查數據流中每個數據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的埠號、 協議狀態等因素,或它們的組合來確定是否允許該數據包通過。 數據包過濾防火牆邏輯簡單,價格便宜,易於安裝和使用, 網路性能和透明性好,它通常安裝在路由器上。路由器是內部網路與Internet連接必不可少的設備, 因此在原有網路上增加這樣的防火牆幾乎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費用。
數據包過濾防火牆的缺點有二:一是非法訪問一旦突破防火牆,即可對主機上的軟體和配置漏洞進行攻擊; 二是數據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IP的埠號都在數據包的頭部,很有可能被竊聽或假冒。

應 用 級 網 關
應用級網關(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s)是在網路應用層上建立協議過濾和轉發功能。 它針對特定的網路應用服務協議使用指定的數據過濾邏輯,並在過濾的同時,對數據包進行必要的分析、 登記和統計,形成報告。實際中的應用網關通常安裝在專用工作站系統上。
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防火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僅僅依靠特定的邏輯判定是否允許數據包通過。 一旦滿足邏輯,則防火牆內外的計算機系統建立直接聯系, 防火牆外部的用戶便有可能直接了解防火牆內部的網路結構和運行狀態,這有利於實施非法訪問和攻擊。

代 理 服 務
代理服務(Proxy Service)也稱鏈路級網關或TCP通道(Circuit Level Gateways or TCP Tunnels), 也有人將它歸於應用級網關一類。它是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 其特點是將所有跨越防火牆的網路通信鏈路分為兩段。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間應用層的" 鏈接", 由兩個終止代理伺服器上的" 鏈接"來實現,外部計算機的網路鏈路只能到達代理伺服器, 從而起到了隔離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的作用。此外,代理服務也對過往的數據包進行分析、注冊登記, 形成報告,同時當發現被攻擊跡象時會向網路管理員發出警報,並保留攻擊痕跡。

4.設置防火牆的要素

網路策略
影響Firewall系統設計、安裝和使用的網路策略可分為兩級,高級的網路策略定義允許和禁止的服務以及如何使用服務, 低級的網路策略描述Firewall如何限制和過濾在高級策略中定義的服務。

服務訪問策略
服務訪問策略集中在Internet訪問服務以及外部網路訪問(如撥入策略、SLIP/PPP連接等)。 服務訪問策略必須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可行的策略必須在阻止已知的網路風險和提供用戶服務之間獲得平衡。 典型的服務訪問策略是:允許通過增強認證的用戶在必要的情況下從Internet訪問某些內部主機和服務; 允許內部用戶訪問指定的Internet主機和服務。

防火牆設計策略
防火牆設計策略基於特定的Firewall,定義完成服務訪問策略的規則。通常有兩種基本的設計策略: 允許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禁止;禁止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允許。第一種的特點是安全但不好用, 第二種是好用但不安全,通常採用第二種類型的設計策略。 而多數防火牆都在兩種之間採取折衷。

增強的認證
許多在Internet上發生的入侵事件源於脆弱的傳統用戶/口令機制。多年來,用戶被告知使用難於猜測和破譯口令, 雖然如此,攻擊者仍然在Internet上監視傳輸的口令明文,使傳統的口令機制形同虛設。增強的認證機制包含智能卡, 認證令牌,生理特徵(指紋)以及基於軟體(RSA)等技術,來克服傳統口令的弱點。雖然存在多種認證技術, 它們均使用增強的認證機制產生難被攻擊者重用的口令和密鑰。 目前許多流行的增強機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鑰(如SmartCard和認證令牌)。

5.防火牆在大型網路系統中的部署
根據網路系統的安全需要,可以在如下位置部署防火牆:
區域網內的VLAN之間控制信息流向時。

Intranet與Internet之間連接時(企業單位與外網連接時的應用網關)。

在廣域網系統中,由於安全的需要,總部的區域網可以將各分支機構的區域網看成不安全的系統, (通過公網ChinaPac,ChinaDDN,Frame Relay等連接)在總部的區域網和各分支機構連接時採用防火牆隔離, 並利用VPN構成虛擬專網。

總部的區域網和分支機構的區域網是通過Internet連接,需要各自安裝防火牆,並利用NetScreen的VPN組成虛擬專網。

在遠程用戶撥號訪問時,加入虛擬專網。

ISP可利用NetScreen的負載平衡功能在公共訪問伺服器和客戶端間加入防火牆進行負載分擔、 存取控制、用戶認證、流量控制、日誌紀錄等功能。

兩網對接時,可利用NetScreen硬體防火牆作為網關設備實現地址轉換(NAT),地址映射(MAP), 網路隔離(DMZ), 存取安全控制,消除傳統軟體防火牆的瓶頸問題。

6.防火牆在網路系統中的作用

防火牆能有效地防止外來的入侵,它在網路系統中的作用是:

控制進出網路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
提供使用和流量的日誌和審計;
隱藏內部IP地址及網路結構的細節;
提供VPN功能;
參考資料:

⑤ 狀態防火牆和包過濾防火牆的區別是什麼啊

1、含義上的區別

狀態防火牆是一種能夠提供狀態封包檢查或狀態檢視功能的防火牆。

包過濾防火牆是用一個軟體查看所流經的數據包的包頭,由此決定整個包的命運。

2、作用上的區別

狀態防火牆能夠持續追蹤穿過這個防火牆的各種網路連接(例如TCP與UDP連接)的狀態。這種防火牆被設計來區分不同連接種類下的合法數據包。只有匹配主動連接的數據包才能夠被允許穿過防火牆,其他的數據包都會被拒絕。

包過濾防火牆除了決定是否有到達目標地址的路徑外,還要決定是否應該發送數據包;能為用戶提供了一種透明的服務,用戶不需要改變客戶端的任何應用程序,也不需要用戶學習任何新的東西。因為過濾路由器工作在IP層和TCP層,而IP層和TCP層與應用層的問題毫不相關。

3、工作原理上的區別

狀態防火牆會跟蹤網路連接的狀態(例如TCP流或UDP通信),狀態檢查隨著時間的推移監視傳入和傳出的數據包以及連接的狀態,並將數據存儲在動態狀態表中。在建立連接時執行大部分CPU密集型檢查,條目僅為滿足定義的安全策略的TCP連接或UDP流創建。

數據包過濾用在內部主機和外部主機之間, 過濾系統是一台路由器或是一台主機。過濾系統根據過濾規則來決定是否讓數據包通過。用於過濾數據包的路由器被稱為過濾路由器。數據包過濾是通過對數據包的IP頭和TCP頭或UDP頭的檢查來實現。

⑥ 什麼叫包過濾防火牆

包過濾防火牆是最來簡單的一種自防火牆,它在網路層截獲網路數據包,根據防火牆的規則表,來檢測攻擊行為。包過濾防火牆一般作用在網路層(IP層),故也稱網路層防火牆(Network Lev Firewall)或IP過濾器(IP filters)。數據包過濾(Packet Filtering)是指在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分析、選擇。通過檢查數據流中每一個數據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埠號、目的埠號、協議類型等因素或它們的組合來確定是否允許該數據包通過。在網路層提供較低級別的安全防護和控制。

⑦ 代理伺服器型防火牆和包過濾型防火牆的主要區別在哪裡哪種用得更普遍些

包過濾防火牆工作在網路協議IP層,它只對IP包的源地址、目標地址及內相應埠進行處理,因此容速度比較快,能夠處理的並發連接比較多,缺點是對應用層的攻擊無能為力。

代理伺服器防火牆將收到的IP包還原成高層協議的通訊數據,比如http連接信息,因此能夠對基於高層協議的攻擊進行攔截。缺點是處理速度比較慢,能夠處理的並發數比較少。

代理伺服器是防火牆技術的發展方向,眾多廠商都在提高處理速度的同時基於代理開發防火牆的更高級防護功能。

但是現在總的來說還是包過濾的防火牆更普遍一些,因為很多代理功能的已經被伺服器取代叻!

⑧ 包過濾防火牆與代理型防火牆的區別

包過濾防火牆與代理型防火牆的區別為:工作原理不同、處理層不同、網關不同。

一、工作原理不同

1、包過濾防火牆:包過濾防火牆過濾系統是一台路由器或是一台主機,可以根據過濾規則阻塞內部主機和外部主機或另外一個網路之間的連接。

2、代理型防火牆:代理型防火牆當代理伺服器收到一個客戶的連接請求時,先核實該請求,然後將處理後的請求轉發給真實伺服器,在接受真實伺服器應答並做進一步處理後,再將回復交給發出請求的客戶。

二、處理層不同

1、包過濾防火牆:包過濾防火牆只檢查當前所在層數據包的目標地址,並選擇一個達到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徑。

2、代理型防火牆:代理型防火牆可對網路上任一層的數據包進行檢查並經過身份認證,讓符合安全規則的包通過,並丟棄其餘的包。

三、網關不同

1、包過濾防火牆:包過濾防火牆內部網路的主機,需要設置防火牆為網關,才可以獲取Internet資源。

2、代理型防火牆:代理型防火牆內部網路的主機,無需設置防火牆為網關,只需直接將需要服務的IP地址指向代理伺服器主機,就可以獲取Internet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包過濾防火牆

網路——代理服務型防火牆

⑨ 狀態檢測和數據包過濾防火牆有何區別

問:在什麼情況下應用使用狀態檢測防火牆,和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數據包專過濾防火牆? 答:總的來說屬,使用狀態檢測的防火牆是行業標准。狀態檢測防火牆幾年前就在大多數情況下取代了數據包過濾防火牆。大多數現代的防火牆系統都利用狀態監測技術的優勢。 這兩種防火牆的主要區別是,狀態監測系統維護一個狀態表,讓這些系統跟蹤通過防火牆的全部開放的連接。而數據包過濾防火牆就沒有這個功能。當通訊到達時,這個系統把這個通訊與狀態表進行比較,確定這個通訊是不是一個已經建立起來的通訊的一部分。 你可能看到數據包過濾防火牆在目前的環境中惟一使用的地方就是面向互聯網的路由器。這些設備通常執行基本的數據包過濾規則以消除明顯的不需要的通訊並且減輕緊跟在這台路由器後面的狀態監測防火牆的工作負荷。點擊此處查看本文國際來源

⑩ 包過濾防火牆

包過濾防火牆是用一個軟體查看所流經的數據包的包頭(header),由此決定整個包的命運。它可能會決定丟棄(DROP)這個包,可能會接受(ACCEPT)這個包(讓這個包通過),也可能執行其它更復雜的動作。
包過濾防火牆將對每一個接收到的包做出允許或拒絕的決定。具體地講,它針對每一個數據報的報頭,按照包過濾規則進行判定,與規則相匹配的包依據路由信息繼續轉發,否則就丟棄。包過濾是在IP層實現的,包過濾根據數據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協議類型(TCP包、UDP包、ICMP包)、源埠、目的埠等報頭信息及數據包傳輸方向等信息來判斷是否允許數據包通過。
包過濾也包括與服務相關的過濾,這是指基於特定的服務進行包過濾,由於絕大多數服務的監聽都駐留在特定TCP/UDP埠,因此,為阻斷所有進入特定服務的鏈接,防火牆只需將所有包含特定TCP/UDP目的埠的包丟棄即可。
包過濾防火牆的工作原理
(1)使用過濾器。數據包過濾用在內部主機和外部主機之間, 過濾系統是一台路由器或是一台主機。過濾系統根據過濾規則來決定是否讓數據包通過。用於過濾數據包的路由器被稱為過濾路由器。
數據包過濾是通過對數據包的IP頭和TCP頭或UDP頭的檢查來實現的,主要信息有:
* IP源地址
* IP目標地址
* 協議(TCP包、UDP包和ICMP包)
* TCP或UDP包的源埠
* TCP或UDP包的目標埠
* ICMP消息類型
* TCP包頭中的ACK位
* 數據包到達的埠
* 數據包出去的埠
在TCP/IP中,存在著一些標準的服務埠號,例如,HTTP的埠號為80。通過屏蔽特定的埠可以禁止特定的服務。包過濾系統可以阻塞內部主機和外部主機或另外一個網路之間的連接,例如,可以阻塞一些被視為是有敵意的或不可信的主機或網路連接到內部網路中。
(2)過濾器的實現。數據包過濾一般使用過濾路由器來實現,這種路由器與普通的路由器有所不同。
普通的路由器只檢查數據包的目標地址,並選擇一個達到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徑。它處理數據包是以目標地址為基礎的,存在著兩種可能性:若路由器可以找到一個路徑到達目標地址則發送出去;若路由器不知道如何發送數據包則通知數據包的發送者「數據包不可達」。
過濾路由器會更加仔細地檢查數據包,除了決定是否有到達目標地址的路徑外,還要決定是否應該發送數據包。「應該與否」是由路由器的過濾策略決定並強行執行的。
路由器的過濾策略主要有:
* 拒絕來自某主機或某網段的所有連接。
* 允許來自某主機或某網段的所有連接。
* 拒絕來自某主機或某網段的指定埠的連接。
* 允許來自某主機或某網段的指定埠的連接。
* 拒絕本地主機或本地網路與其它主機或其它網路的所有連接。
* 允許本地主機或本地網路與其它主機或其它網路的所有連接。
* 拒絕本地主機或本地網路與其它主機或其它網路的指定埠的連接。
* 允許本地主機或本地網路與其它主機或其它網路的指定埠的連接。
1.1.4 包過濾器操作的基本過程
下面做個簡單的敘述:
(1)包過濾規則必須被包過濾設備埠存儲起來。
(2)當包到達埠時,對包報頭進行語法分析。大多數包過濾設備只檢查IP、TCP、或UDP報頭中的欄位。
(3)包過濾規則以特殊的方式存儲。應用於包的規則的順序與包過濾器規則存儲順序必須相同。
(4)若一條規則阻止包傳輸或接收,則此包便不被允許。
(5)若一條規則允許包傳輸或接收,則此包便可以被繼續處理。
(6)若包不滿足任何一條規則,則此包便被阻塞
(1)優點:
→對於一個小型的、不太復雜的站點,包過濾比較容易實現。
→因為過濾路由器工作在IP層和TCP層,所以處理包的速度比代理伺服器快。
→過濾路由器為用戶提供了一種透明的服務,用戶不需要改變客戶端的任何應用程序,也不需要用戶學習任何新的東西。因為過濾路由器工作在IP層和TCP層,而IP層和TCP層與應用層的問題毫不相關。所以,過濾路由器有時也被稱為「包過濾網關」或「透明網關」,之所被稱為網關,是因為包過濾路由器和傳統路由器不同,它涉及到了傳輸層。
→過濾路由器在價格上一般比代理伺服器便宜。
(2)缺點:
→一些包過濾網關不支持有效的用戶認證。
→規則表很快會變得很大而且復雜,規則很難測試。隨著表的增大和復雜性的增加,規則結構出現漏洞的可能 性也會增加。
→這種防火牆最大的缺陷是它依賴一個單一的部件來保護系統。如果這個部件出現了問題,會使得網路大門敞開,而用戶其至可能還不知道。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外部用戶被允許訪問內部主機,則它就可以訪問內部網上的任何主機。
→包過濾防火牆只能阻止一種類型的IP欺騙,即外部主機偽裝內部主機的IP,對於外部主機偽裝外部主機的IP欺騙卻不可能阻止,而且它不能防止DNS欺騙。
雖然,包過濾防火牆有如上所述的缺點,但是在管理良好的小規模網路上,它能夠正常的發揮其作用。一般情況下,人們不單獨使用包過濾網關,而是將它和其他設備(如堡壘主機等)聯合使用。

閱讀全文

與防火牆就是一個包過濾設備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牙縫樹脂美學修復 瀏覽:354
熱水器水垢清理 瀏覽:65
即開即熱熱水器除垢方法視頻 瀏覽:101
大眾新桑塔納汽油濾芯怎麼取下來 瀏覽:667
蒸餾葡萄白酒如何不列 瀏覽:890
蒸餾出來的熱酒度數 瀏覽:451
棕櫚油的廢水 瀏覽:958
酚氰廢水如何產生 瀏覽:586
污水處理下項目落地流程 瀏覽:106
7月十日回臨汾用隔離 瀏覽:264
凈水器的過濾芯黑色的顆粒是什麼 瀏覽:799
為什麼凈水器的純水TDS值偏高 瀏覽:274
播放器提升不明顯 瀏覽:916
黑殼用過濾水養能活嗎 瀏覽:544
美的飲水機水管有雜味怎麼去除 瀏覽:974
藍光過濾是不是護眼模式 瀏覽:675
水壺裡面的水垢用什麼清洗 瀏覽:288
養銀龍鸚鵡能用珊瑚沙過濾嗎 瀏覽:966
凈水機里的廢水如何排 瀏覽:551
沁園飲水機不加熱燈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