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氧化鋁生產中有哪些大型設備
拜耳法氧化鋁生產方法與工藝流程
破碎後進廠的碎高鋁礦經均化廠均化後,用斗輪取料機取料入輸送機進入磨頭倉,石灰石經煅燒後輸送到石灰倉(根據其煅燒質量可消化或不消化),然後與循環母液經調配後按比例一同進入棒、球的二段磨合旋流器組成的磨礦分級閉路循環系統。
分級後的溢流經緩沖槽和泵進入原礦漿儲槽(槽底粗粒部分返回重磨),用高壓泥漿泵輸送礦漿進入多級預熱與溶出系統,加熱介質可用熔鹽也可用高壓新蒸汽,各級礦漿自蒸發器排出的乏汽分別用來預熱各級預熱器中的礦漿。溶出設備可套管加熱與高壓釜組成溶出器組。溶出後的礦漿經多級降壓自蒸發器降壓後,與赤泥一次洗液一同進入礦漿稀釋槽。末級自蒸發器排出的乏汽,用來預熱赤泥洗水,洗水由循環水與不合格的冷凝水組成。稀釋礦漿進入分離沉降槽,其溢流經葉濾與降溫後送去晶種攪拌分解,分解後的氫氧化鋁漿液經分離後,大部分氫氧化鋁返回種分槽作為晶種使用,其餘部分送去洗滌,洗水用純凈的熱水,洗凈後的氫氧化鋁(其中部分氫氧化鋁經袋裝後作為成品氫氧化鋁銷售)送去焙燒,焙燒後的白泥洗液與分離後的種分母液送去蒸發,蒸發的同時添加少量的鹽類晶種,以誘導和加速鹽類結晶析出,進入時效槽與沉降槽,其溢流於濾液(蒸發母液)、補充新的液體苛性鈉即回頭的苛化液組成循環母液,送去調配製備原礦漿。
蒸發濃縮後的沉降底流進入鹽類分離過濾機,其濾液與沉降溢流合並組成蒸發母液;其濾餅加水溶解後添加石灰乳進行苛化,得到苛化液。苛化渣經洗滌後與棄赤泥一同排至赤泥堆場,或用於其它用途。苛化渣的洗液用於石灰化灰。分離後的赤泥,用加熱後的熱水進行多次反向洗滌,洗凈後的赤泥經過濾後排送至赤泥堆場;其濾液與末次洗滌沉降的溢流組成赤泥洗液,用於稀釋溶出礦漿
苛化渣的洗液用於石灰化灰,化灰機排出的渣棄去,排出的石灰乳送去苛化鹼濾餅
B. 氧化鋁生產工藝流程
拜耳法氧化鋁製取工藝從處理低硅鋁土礦到上產出氧化鋁,整個流程主要有以下工序組成:
礦漿制備(拜耳法氧化鋁工藝原料工序)選礦、配礦。
溶出工序(拜耳法氧化鋁工藝溶出工序)負責對原料配好的礦石進行高壓或低壓溶出。
沉降(拜耳法氧化鋁工藝沉降工序)負責對上一工序處理的物料進行雜質分離。
分解工序。
焙燒工序(將分解來的料漿進行液固分離得到氫氧化鋁、最終將氫氧化鋁進行高溫焙燒得到氧化鋁。
蒸發工序負責對整個工藝流程所用水、鹼的處理。
煤氣站:負責對拜耳法氧化鋁工藝最後一道工序焙燒工序所用燃氣的供給。
拜耳法是一種工業上廣泛使用的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的化工過程。1887年由奧地利工程師卡爾·約瑟夫·拜耳發明。
拜耳法基本原理是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將氫氧化鋁轉化為鋁酸鈉,通過稀釋和添加氫氧化鋁晶種使氫氧化鋁重新析出,剩餘的氫氧化鈉溶液重新用於處理下一批鋁土礦,實現了連續化生產。今日,世界上95%的鋁業公司都在使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
C. 氫氧化鈉為什麼先與鋁離子反應再和銨根離子反應,為什麼
根據金屬離子活動性順序,鋁離子是更活潑的,氫氧化鈉先和鋁離子生成氫氧化鋁沉澱。
假設先消耗銨根,銨根的剩餘將會跟鋁離子生成氫氧化鋁沉澱,這顯然是不符合溶液反應規律的。
而若先消耗鋁離子,反應的產物不會再和溶液中的銨根反應,故氫氧化鈉不可能先與銨根反應,只能先與鋁離子反應。
Al(OH)₃(氫氧化鋁)為一種常用於除去水中雜質的膠狀凝聚劑。因過渡金屬的氫氧化物大都不太溶於水,且氫氧化鋁表面的面積大可以吸附小微粒,故於自來水中添加明(KAl(SO4)2·12H2O)可促使過渡金屬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析出,再利用簡單的過濾設備,即可完成自來水的初步過濾。
氫氧化鋁可用於製取明礬(KAl(SO4)2·12H2O):將氫氧化鋁溶於硫酸,再加入計量的硫酸鉀溶液加熱反應、經過濾、濃縮、結晶、離心分離、乾燥,製得硫酸鋁鉀成品。
(3)氫氧化鋁過濾設備擴展閱讀
氫氧化鈉(NaOH)的用途極廣。用於生產紙、肥皂、染料、人造絲,冶煉金屬、石油精製、棉織品整理、煤焦油產物的提純,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機械工業等方面。
1、化學實驗
可以用作化學實驗。除了用做試劑以外,由於它有很強的吸水性和潮解性,還可用做鹼性乾燥劑。也可以吸收酸性氣體(如在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氫氧化鈉溶液可裝入瓶中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中性、鹼性氣體中混有CO₂,可用NaOH除雜,生成Na₂CO₃(碳酸鈉)和H₂O(生成的Na₂CO₃溶於H₂O中):
CO₂+2NaOH = Na₂CO₃+H₂O;H2O+CO2+Na2CO3=2NaHCO3
2、化學工業
氫氧化鈉在國民經濟中有廣泛應用,許多工業部門都需要氫氧化鈉。使用氫氧化鈉最多的部門是化學葯品的製造,其次是造紙、煉鋁、煉鎢、人造絲、人造棉和肥皂製造業。
另外,在生產染料、塑料、葯劑及有機中間體,舊橡膠的再生,制金屬鈉、水的電解以及無機鹽生產中,製取硼砂、鉻鹽、錳酸鹽、磷酸鹽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燒鹼。
同時氫氧化鈉是生產聚碳酸酯、超級吸收質聚合物、沸石、環氧樹脂、磷酸鈉、亞硫酸鈉和大量鈉鹽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D. 氫氧化鋁的制備方法
實驗室製法
化學方程式:2Al+3H2SO4(稀)=Al2(SO4)3+3H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Al2(SO4)3+6Na[Al(OH)4]+12H2O=8Al(OH)3↓+3Na2(SO4)或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離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3++2OH-+6H2O=2[Al(OH)4]-+3H2↑
Al3++3[Al(OH)4]-+6H2O=4Al(OH)3↓
或Al3++3NH3·H2O=Al(OH)3↓+3NH4+
①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在常溫下它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鹼反應: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H)4] Al(OH)3+OH-=[Al(OH)4]-
②Al(OH)3受熱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規律:不溶性鹼受熱均會分解)
③Al(OH)3的制備:
a、可溶性鋁鹽和氨水反應來制備Al(OH)3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Al3++3NH3·H2O=Al(OH)3↓+3NH4+)
因為強鹼(如NaOH)易與Al(OH)3反應,所以實驗室不用強鹼制備Al(OH)3,而用氨水
b、四羥基合鋁酸鈉與過量二氧化碳反應
Na[Al(OH)4]+CO2(過)=NaHCO3+Al(OH)3↓
過量的二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鋁反應,保證[Al(OH)4]-全部生成氫氧化鋁
工業生產
拜耳法
系奧地利拜耳(K.J.Bayer)於 1888年發明。其原理是用苛性鈉(NaOH)溶液加溫溶出鋁土礦中的氧化鋁,得到鋁酸鈉溶液。溶液與殘渣(赤泥)分離後,降低溫度,加入氫氧化鋁作晶種,經長時間攪拌,鋁酸鈉分解析出氫氧化鋁,洗凈,並在950~1200℃溫度下煅燒,便得氧化鋁成品。析出氫氧化鋁後的溶液稱為母液,蒸發濃縮後循環使用。由於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和一水硬鋁石的結晶構造不同,它們在苛性鈉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異,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條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溫度。三水鋁石型鋁土礦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則要在240~260℃並添加石灰(3~7%)的條件下溶出。現代拜耳法的主要進展在於:①設備的大型化和連續操作;②生產過程的自動化;③節省能量,例如高壓強化溶出和流態化焙燒;④生產砂狀氧化鋁以滿足鋁電解和煙氣乾式凈化的需要。拜耳法的工藝流程見圖1。
拜耳法的優點主要是流程簡單、投資省和能耗較低,最低者每噸氧化鋁的能耗僅3×106千卡左右,鹼耗一般為100公斤左右(以Na2CO3計)。
拜耳法生產的經濟效果決定於鋁土礦的質量,主要是礦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礦石的鋁硅比,即礦石中的Al2O3與SiO2含量的重量比來表示。因為在拜耳法的溶出過程中,SiO2轉變成方鈉石型的水合鋁硅酸鈉(Na2O?Al2O3?1.7SiO2?nH2O),隨同赤泥排出。礦石中每公斤SiO2大約要造成1公斤Al2O3和0.8公斤NaOH的損失。鋁土礦的鋁硅比越低,拜耳法的經濟效果越差。直到70年代後期,拜耳法所處理的鋁土礦的鋁硅比均大於7~8。由於高品位三水鋁石型鋁土礦資源逐漸減少,如何利用其他類型的低品位鋁礦資源和節能新工藝等問題,已是研究、開發的重要方向。
鹼石灰燒結法
適用於處理高硅的鋁土礦,將鋁土礦、碳酸鈉和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料,在回轉窯內燒結成由鋁酸鈉(Na2O?Al2O3)、鐵酸鈉(Na2O?Fe2O3、原硅酸鈣(2CaO?SiO2)和鈦酸鈉(CaO?TiO2組成的熟料。然後用稀鹼溶液溶出熟料中的鋁酸鈉。此時鐵酸鈉水解得到的NaOH也進入溶液。如果溶出條件控制適當,原硅酸鈣就不會大量地與鋁酸鈉溶液發生反應,而與鈦酸鈣、Fe2O3?H2O 等組成赤泥排出。溶出熟料得到的鋁酸鈉溶液經過專門的脫硅過程,SiO2O形成水合鋁硅酸鈉(稱為鈉硅渣)或水化石榴石3CaO?Al2O3?xSiO2?(6-2x)H2O沉澱(其中x≈0.1),而使溶液提純。把CO2氣體通入精製鋁酸鈉溶液,和加入晶種攪拌,得到氫氧化鋁沉澱物和主要成分是碳酸鈉的母液。氫氧化鋁經煅燒成為氧化鋁成品。水化石榴石中的Al2O3可以再用含Na2CO3母液提取回收。
鹼石灰燒結法的主要化學反應如下:
燒結:
Al2O3+Na2CO3─→Na2O?Al2O3+CO2
Fe2O3+Na2CO3─→Na2O?Fe2O3+CO2
SiO2+2CaCO3─→2CaO?SiO2+2CO2
TiO2+CaCO3─→CaO?TiO2+CO2
熟料溶出:
Na2O?Al2O3+4H2O─→2NaAl(OH)4(溶解)
Na2O?Fe2O3+2H2O─→Fe2O3?H2O↓+2NaOH(水解)脫硅:
⒈7 Na2SiO3+2NaAl(OH)4─→Na2O?Al2O3?1.7SiO2?nH2O↓+3.4NaOH
3 Ca(OH)2+2NaAl(OH)4+x Na2SiO3─→ 3CaO?Al2O3?x SiO2?(6-2x)H2O↓+2(1+x)NaOH
分解:
2NaOH+CO2─→Na2CO3+H2O
NaAl(OH)4─→Al(OH)3↓+NaOH
中國鹼石灰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的主要技術成就是:在熟料燒成中採用低鹼比配方,在熟料溶出工藝中採用二段磨料和低分子比溶液,以抑制溶出時的副反應損失,使熟料中Na2O和Al2O3的溶出率分別達到94~96%和92~94%。Al2O3的總回收率約90%,每噸氧化鋁的Na2CO3的消耗量約95公斤。鹼石灰燒結法可以處理拜耳法不能經濟地利用的低品位礦石,其鋁硅比可低至3.5,且原料的綜合利用較好,有其特色。
鹼石灰燒結法的常用流程見圖2
拜耳燒結聯合
可充分發揮兩法優點,取長補短,利用鋁硅比較低的鋁土礦,求得更好的經濟效果。聯合法有多種形式,均以拜耳法為主,而輔以燒結法。按聯合法的目的和流程連接方式不同,又可分為串聯法、並聯法和混聯法三種工藝流程。
① 串聯法是用燒結法回收拜耳法赤泥中的Na2O和Al2O3,用於處理拜耳法不能經濟利用的三水鋁石型鋁土礦。擴大了原料資源,減少鹼耗,用較廉價的純鹼代替燒鹼,而且Al2O3的回收率也較高。
② 並聯法是拜耳法與燒結法平行作業,分別處理鋁土礦,但燒結法只佔總生產能力的10~15%,用燒結法流程轉化產生的NaOH補充拜耳法流程中NaOH的消耗。
③ 混聯法是前兩種聯合法的綜合。此法中的燒結法除了處理拜耳法赤泥外,還處理一部分低品位礦石。
中國根據該國的鋁礦資源特點,發展出多種氧化鋁生產方法。50年代初就已用鹼石灰燒結法處理鋁硅比只有3.5的純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開創了具有特色的氧化鋁生產體系。用中國的燒結法,可使Al2O3的總回收率達到90%;每噸氧化鋁的鹼耗(Na2CO3)約 90公斤;氧化鋁的SiO2含量下降到0.02~0.04%;而且在50年代已經從流程中綜合回收金屬鎵和利用赤泥生產水泥。60年代初建成了拜耳燒結混聯法氧化鋁廠,使Al2O3總回收率達到91%,每噸氧化鋁的鹼耗下降到60公斤,為高效率地處理較高品位的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開創了一條新路。中國在用單純拜耳法處理高品位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根據物理特性的不同,電解用氧化鋁可分為三類:砂狀、粉狀和中間狀(表3)。
鋁工業在研製和採用砂狀氧化鋁,因為這種氧化鋁具有較高的活性,容易在冰晶石溶液中溶解,並且能夠較好地吸收電解槽煙氣中的氟化氫,有利於煙氣凈化。
煉鋁用氧化鋁的化學組成一般如下:
Al2O3>98.35%Fe2O30.01~0.04%
SiO20.01~0.04%TiO2<0.005%
ZnO0.003~0.02%CaO0.007~0.07%
Na2O0.3~0.65%V2O5<0.003%
P2O5<0.003%Cr2O3<0.002%
灼減0.2~1.5%
碳酸氫銨法
碳酸氫銨法為在硫酸鋁溶液中,在攪拌下添加鹼溶液,生成沉澱經洗滌、過濾、低溫乾燥後,經粉碎製得成品。也可將脫水後的糊狀物直接作為產品。制備中溶液的濃度、溫度、反應溫度控制,乾燥溫度等影響產品質量。碳酸氫銨法將硫酸與鋁粉或鋁灰作用生成硫酸鋁,再與碳酸氫銨進行復分解反應,製得氫氧化鋁。其2Al(OH)3+3H2SO4→A12(SO4)3+6H2O+A12(SO4)3+6NH4HCO3→2AI(OH)3+3(NH4)2SO4+6CO2↑鋁酸鈉法燒鹼與鋁灰以2:1配比在100℃以上進行反應,製得鋁酸鈉溶液。硫酸與鋁灰以1.25:1配比在110℃下反應,製得硫酸鋁溶液。然後將鋁酸鈉溶液與硫酸鋁溶液中和至pH6.5,生成氫氧化鋁沉澱,經水洗、壓濾,於70~80℃下乾燥12h,再經粉碎,製得氫氧化鋁成品。其A12O3+2NaOH→2NaAlO2+H2O+Al2O3+3H2SO4→A12(SO4)3+3H2O+6NaAIO2+A12(SO4)3+12H2O→8Al(OH)3↓+3Na2SO4回收法將回收的三氯化鋁經水溶解、活性炭脫色及過濾除雜後,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再經過濾、洗滌、乾燥,得氫氧化鋁產品。其2AlCl3+3Na2CO3+3H2O→2AI(OH)3↓+6NaCl+3CO2↑
《家用凈水器常用凈化材料》
家用凈水器是對自來水中的有機物、氯、重金屬等雜質進行濃度處理的中斷水處理器的統稱.目前主要有飲水機專用凈水器,直飲式凈水器,RO(反滲透)膜純水機及家用中央分質供水系統等.飲水機專用凈水器是指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小型終端水處理設備,與飲水機配套使用;直飲式凈水器又稱直飲機,是指直接接入或是加入自來水,在其機內完成水處理一系列工作,最終出來可以直接生飲凈水的綜合性水處理設備;RO(反滲透)膜純水機是指利用半透膜,施加壓力後使原水進行深度凈化的水處理設備;家用中央分質供水系統是一種家庭用水控制系統,完成水的深度加工、凈化、分配及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
家用凈水器的凈化原理是採用吸附、過濾、膜處理等手段,將自來水中的雜質、懸浮物、余氯、重金屬、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去除,達成凈化水的目的.家用凈水器的常用凈化材料有以下幾種:
(1) 無紡布和PP棉:去除顆粒狀雜質、膠體,降低水的濁度.
(2) 活性炭:靠豐富的孔隙產生的巨大比表面積吸附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余氯、自來水消毒副產物、色、異味、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改善水的口感.
(3) 陽離子樹脂:去除水中重金屬以及多餘的鈣、鎂離子,軟化水質,改善口感.
(4) 微孔陶瓷:過濾精度孔徑大於等於0.5微米,去除雜質、膠體等粒狀懸浮物,降低濁度.
(5) 梯度陶瓷:過濾精度為0.15微米,能去除細菌,並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降低濁度.
(6) 國產超濾膜:過濾精度為0.1微米,去除有機物、雜質、膠體等粒狀懸浮物和細菌、部分病毒,出水為優質飲用水.過濾阻力很大,必須藉助自來水壓力或是水泵才能出水.
(7) 超濾親水膜:過濾精度為0.1微米,去除有機物、雜質、膠體、細菌等粒狀懸浮物和部分病毒,出水為優質飲用水,過濾阻力很小,過濾時沒有壓力也能出水.
(8) NF(納濾)膜:精度在0.01~0.001微米,去除有機物、細菌、病毒、選擇性去除重金屬離子以及多餘的鈣、鎂離子(軟化水質),保留部分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出水為高檔優質飲用水.過濾阻力很大,必須藉助自來水壓力或加水泵增壓才能出水.
(9) RO(反滲透)膜:精度在0.01~0.001微米,去除有機物、細菌、病毒、金屬離子、酸根離子,即去除水以外的一切物質,出水為純水.過濾阻力非常大,必須加高壓水泵增壓才能出水.
(10) KDF:高純度銅、鋅顆粒,通過電化學氧化-還原(電子轉移)進行水處理工作.它可以清除水中高達99%的氯和水溶鉛、汞、鎳、鉻與其它可溶解金屬,對控制細菌、真菌、污垢、水藻的滋生成效卓著.
參考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 《家用凈水器常用凈化材料》等總結
「簡易凈水器原理」:
第1層:石子沙等,以除去較大的雜質
第2層:活性炭,利用其吸附作用,正如樓上所說,可以吸附一些有色物質或無色物質
第3層:明礬[氫氧化鋁膠體],有吸附作用,除去細小雜質!
取一個空塑料飲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帶導管的單孔塞塞緊,將瓶子倒置,由下向上分層放置洗凈的膨鬆棉、紗布、活性炭(木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簡易的凈水器。
說明:
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凈,小卵石、石英沙起過濾作用。
②家中如果沒有帶導管的單孔塞,可以在瓶蓋上打幾個小孔替代帶導管的單孔塞.
優點:便宜,新奇,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學作試驗。
缺點:雖說理論上可以喝了,可是不放心阿
有效時間:自己看沙子的顏色變化吧,深了就是積聚的臟東西多了
F. 氫氧化鋁 經過哪些步驟可以 變成 氧化鋁 粉體!
一種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下述步驟:
(1)制備活性鋁粉漿體
將鋁原料置於鋁合金熔化保溫爐中,加溫800~900℃使其熔化,以壓縮空氣為霧化介質,以去離子水為冷卻介質在急冷霧化設備上對鋁液進行霧化,得活性鋁粉漿體,其濃度為1~2%,控制活性鋁粉漿體溫度低於25℃;
(2)制備氫氧化鋁溶膠
將步驟(1)制備的活性鋁粉漿體用篩分法或沉降法將鋁粉漿體中大於250目的粗粉分離,用真空抽濾法將鋁粉漿體濃縮為重量百分比為50~70%的濃縮鋁粉漿體,然後置於溫度為85~95℃的去離子水中,並添加濃度為30~50%、粒度為10~30nm的氫氧化鋁晶種,其配比關系為:
濃縮鋁粉漿體∶去離子水∶氫氧化鋁晶種為1∶2~4∶0.01~0.15
水解8~12小時,通過水浴加熱使整個水解過程溫度保持在85~95℃,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溶膠,用沉降法將未反應的鋁粉分離去除,再進行過濾脫水;
(3)氫氧化鋁粉體的乾燥
將步驟(2)所制備的氫氧化鋁潮濕粉體在110℃下乾燥2~4小時,得高純超細氫氧化鋁粉體;
(4)制備氧化鋁粉體
將步驟(3)所制備的氫氧化鋁粉體置於高溫爐內,在650~850℃下進行轉相處理2~4小時,得高純超細γ-Al↓[2]O↓[3]粉體;
將步驟(3)所制備的氫氧化鋁粉體置於高溫爐內,在1100~1250℃進行轉相處理3~5小時,得高純超細α-Al↓[2]O↓[3]粉體。
G. 我家的井水鹼含量很高,用什麼器具可以過濾掉水中的鹼
井水燒開後有很多白色的粉狀沉澱物應該是硬水的沉澱物
這種水經過煮沸以後,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就會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沉澱。這些沉澱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從而使硬度較高的水得到軟化。
顯然,要降低沉澱物就要降低水的硬度,然而,民間減低水的硬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水煮沸。
還有簡單的辦法是加明礬法。
沙缸過濾是降低水的混濁度,對軟化硬水幫助不大,但在沙缸加上明礬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明礬作為軟水劑
明礬溶於水後電離產生了Al3+,Al3+與水電離產生的OHˉ結合生成了氫氧化鋁,氫氧化鋁膠體粒子帶有正電荷,與帶負電的泥沙膠粒相遇,彼此電荷被中和。失去了電荷的膠粒,很快就會聚結在一起,粒子越結越大,終於沉入水底。這樣,水就變得清澈干凈了。
當然最好辦法是採用離子交換法,市場有專門的井水軟化濾水器,
不要聽一些的誤導,井水不會有鹼性的,通常所說的水鹼、水裡的鹼性等等說法,都是錯誤的,井水河水是沒有什麼鹼性的。
結垢的那些沉澱,那是鈣鎂離子,不是鹼,要想消除硬度,要麼加軟水劑絡合,要麼就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
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由於鈉鹽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隨溫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況。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標准方式。
市面的低價的袋式液體過濾器市面的有些就含這些交換樹脂。
總結一下:自製的過濾器應該有3個缸組成
加了明礬的石英砂缸+碳過濾缸+含有離子交換劑的缸
注意,沙缸最好是有層格,石英粗沙,一般砂,細沙分隔過濾,使到缸底出水不混濁亦便於清洗各層的雜質。農村可以簡單用布袋裝好後放到竹格上。那麼,取出清洗就方便了。同樣碳缸亦一樣,粗細分開,便於清洗呢。
當然,亦可一個缸搞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