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煉食用油需要些什麼設備
一級食用油精煉設備,標准配置:1罐脫磷,處理油脂中的雜質,2罐脫酸,處理油中的游離脂肪酸和黃麴黴素,苯丙比,等有害物質,3罐脫色和乾燥,減輕有些油顏色重,同時真空密封加熱把油里邊的水分脫出,提高儲存時間,4罐脫臭,也可以說式嗅覺味覺,是處理掉油中的雜味,志乾機械從事食用油加工行業多年推薦,如果想做濃香型花生油,濃香型菜籽油,濃香型葵花籽油可以減少精煉油設備脫臭工藝,保留原有香味。
Ⅱ 哪種方式製作的香油好(水代法和壓榨法)
水代法。
水代法是遠古時期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從芝麻中提取香油的傳統方法,優點是不存在任何化學污染,還能把芝麻中殘留的重金屬分離出來(最後殘存在麻渣中),不僅如此,水代法製取的香油因有炒制工序和磨製工序,加工出來的香油香味濃郁,GB/T8233中把水代法製取的香油定義為「小磨香油」,所以,水代法製取的香油無論是食品安全方面或是口感方面為最佳,壓榨法次之。
順便說一下,溶劑浸出法是用化學方法直接從芝麻中提取香油,其油品色澤、香味都不如以上兩種方法,成品油中還存有殘留溶劑量,對人體有害,國家標准嚴格限定在50mg/kg(L)范圍內,該方法一般用於大規模化生產香油工藝中。
(2)工廠水代法提取食用油設備擴展閱讀:
辨色法:純香油呈紅色或橙紅色,機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顏色淡,香油中摻入菜籽油則顏色深黃,摻入棉籽油則顏色深紅。
水試法: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平靜的涼水面上,純香油會呈現出無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摻假香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擴散。[2]經驗證此法在區分純香油與調和香油時,水溫有決定性作用,涼水兩者都不散,無法區分;溫水兩者都散開,但油花形狀與大小不一致。
嗅聞法:小磨香油香味醇厚、濃郁、獨特,如摻進了花生油、豆油、精煉油、菜籽油等則不但香味差,而且會有花生、豆腥等其它氣味。部分香油是由食用香精勾兌而成,嗅感比較差。
消費者在購買芝麻油時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一看色澤:純香油呈淡紅色或紅中帶黃,如摻入其他油,色就不同。摻菜籽油呈深黃色,摻棉籽油呈黑紅色。對於摻有其他植物油的產品,也可採用水試法:用筷子醮一滴香油滴到平靜的水面上,純香油會呈現出無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摻假的則會出現較厚較小的油花。
二看透明度:一般質量好的香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三看有無沉澱物:質量好的無沉澱和懸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香油對溫度相當敏感,所以在溫度較低時有可能分層。若在常溫下有分層、0℃下粘度無明顯增加,(國家標准在做冷凍試驗時在攝氏零度存放5.5時,不結凍為合格)不凝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若在什麼溫度下都無分層,說明香油中加入了防凍添加劑。
五查:要認真查看其商標,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期,無廠名、廠址、質量標准代號的,要特別警惕。特別要注意其原料或配料(字特別小寫著配製)。
六看價格:參考芝麻價格,一般2.5~3斤芝麻出一斤香油,價格過低的明顯是香精勾兌的假香油!
Ⅲ 食用油提取方法有哪些
嗯化學浸出油工來藝從半成源品油到毛油精煉,整個過程都在使用化學劑,有的提煉過程中甚至使用硫酸,所以化學浸出食用油中會殘留化學物質,用最先進的化學浸出油設備也會有微量化學殘留。化學浸出油還殘留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極強,其毒性為人們熟知的劇毒葯KCN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強的生物代謝產物。毒性主要損害肝臟,可引起急性肝炎。黃麴黴毒素還有明顯的慢性毒性與致癌性,持續攝入可引起肝腫大、肝細胞重度脂肪病變並發生肝硬化。
Ⅳ 如果開一個小型食用油加工廠需要那些設備 謝謝
想要開辦一個標准化的食用油廠需要什麼條件?正好前兩天去開封蘭考實地考察了一家食用油廠,這里就給想要辦油廠的朋友介紹一下流程和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如果是個人需要先辦理營業執照,如果是公司其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要有食用油加工、銷售等項目,其次是根據加工需求確定廠房大小,有了廠房之後就需要購買加工食用油的設備。
一套標准化的食用油加工廠應具備以下生產車間
1,油料精選車間
對要加工的油料作物進行清雜(如小石子、油料表面附著的灰塵、其它雜質、霉變顆粒)等。
2,油料壓榨車間
對清理干凈的油料採用機械壓榨的方式獲得壓榨油,如果需要炒制油料在壓榨前還需經過蒸炒設備處理。
3,油料精煉車間
對壓榨毛油進行物理精煉,去除毛油中的膠質、蠟質、色素、機械雜質等。
4,油料灌裝車間
經精煉處理後合格的成品油通過灌裝車間,裝入瓶子中壓蓋噴碼包裝後就可以進行銷售了。
5,品控化驗室
主要對企業生產的食用油油品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包括了酸價、過氧化值、水分、黃麴黴素、氣味滋味、色澤、機械雜質等,企業可以通過檢測後的結果來判定所加工的成品油是否合格,不合格需要重新精製。
除此之外,企業地面環氧地坪應符合環保檢測標准,車間環境應符合食品衛生標准,產品商標申請等,經過這一系列的程序後,一個標准化的食用油加工廠就算建立起來了。
Ⅳ 水溶法和水代法事什麼樣的制油工藝工序及原理是怎樣的
水代法提取的核桃油,通過鹽析、85%磷酸及20%明礬溶液三種脫膠處理後,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E和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於其中,在37℃恆溫下避光儲存。測定其過氧化值(POV)和酸值(AV),比較它們的氧化穩定性
(1)原料准備:先除花生殼,將花生仁清理去雜,然後在60℃下烘乾,再除去紅衣,使含衣率在2%以下。(2)磨碎:一是將花生仁溫水浸泡2h(溫度30℃),用中低速磨漿機磨漿(出漿溫度在70℃以下);二是用石磨將花生仁磨成乾粉。(3)提取:一是將花生漿加鹼調到pH9,升溫到60℃,攪勻後靜置2—3h,讓乳狀油分層分存。二是將花生粉加水8倍成漿,去除渣質加溫至60℃,經分離獲取毛油和蛋白漿。(4)精製:殘渣經壓榨除去可溶物(油和蛋白質),可溶物進一步加工提取;毛油通過精煉製成食用油;蛋白液製成花生蛋白粉:先將蛋白液(含干物5—6%)真空濃縮(50℃),使濃度保持18%,然後噴霧乾燥得成品蛋白粉。
Ⅵ 我想在家辦個食用油加工廠,請問需要哪些手續,越詳細越好,謝謝..
開辦食用油加工廠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許可證。
辦理營業執照手續:
(一)投資人簽署的個人獨資企業設立申請書;
(二)投資人身份證明;
(三)企業住所證明;
委託代理人申請設立登記的,應當提交投資人的委託書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或者資格證明。
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手續:
(一)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書;
(二)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及其周圍環境平面圖、各功能區間布局平面圖、工藝設備布局圖和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圖;
(四)食品生產主要設備、設施清單;
(五)進貨查驗記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出廠檢驗記錄、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食品生產許可申請的,代理人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6)工廠水代法提取食用油設備擴展閱讀:
辦理食用油加工廠條件的規定:
《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具有與生產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
保健食品生產工藝有原料提取、純化等前處理工序的,需要具備與生產的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原料前處理設備或者設施。
(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Ⅶ 植物油廠提取大豆油方法
浸出法(化學)和壓榨法(物理)。
冷榨就是原料不經過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將原料投入榨油機擠壓出油,這種方法油品顏色相對比較淺,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濃厚,香醇。
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壓榨前經過烘乾,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躍性和流動性,從而提高出油率,保證油質味道的香濃。但也破壞了油品的化學組織成分,導致油的顏色更深,更黑。
(7)工廠水代法提取食用油設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食用大豆油,可以用於涼拌,但以加熱後食用口感更佳。
2、因為油脂有保質期,所以保存大豆油過程中,應注意在陰涼、乾燥、通風處避光密封保存。而大豆油顏色隨著保存時間的流逝而由淺變深,當油色變深,切記不可長久存放。
3、因為豆油含磷脂較多,所以在用肉熬湯時,加入適量豆油更能熬出誘人香醇的白湯。但要注意,鑒於大豆油有較濃的豆腥味,在著色的同時也會因此而影響湯本身的味道,但是若在加入豆油後加入適量的蔥花或花椒等佐料,可有效去除濃厚的大豆味,但湯的顏色也會變深。
4、大豆油切勿重復循環使用,用過的油切記不要再倒入原瓶。因為油呈黏稠狀,加熱後容易劣化變質。
Ⅷ 食用油精煉設備有哪些
用於在原材料在提取某一特定物質的設備,市場中主要用於植物油脂提煉。分為預處理、浸出、分提、冬化、脫蠟、脫脂、脫酸、蒸油等步驟。
脫膠是精煉的第一步,脫膠工藝僅包含由毛油的水化,一些雜質如:磷脂、膠質與蛋白質在無水時溶解在油中,一旦水化就不能溶於油,這就是水化脫膠的原理,然而,水化後仍有部分膠質在油中,這就需要對其酸化處理來除去。 總體來說,榨油廠比精煉廠更多地用到水化脫膠,只有很小油腳在中間貯罐里積淀。 脫膠後的水相可以在粕的蒸脫中再利用,而磷脂具有優秀的商業價值,可以分別乾燥。
鹼煉中和此操作是用燒鹼中和油中的游離脂肪酸,使之皂化. 游離酸皂化後就不再溶於水,因而能被沉析或離心分離。除去游離酸後,中和還不能完成,因為本階段還須去除非水化磷脂。 另外它還要降低金屬離子以及色素等次要組份的數量
脫色工藝用合適的吸附材料除去色素如胡蘿卜素、葉綠素等。 脫色已成為一個更為重要的工藝,這是脫臭前,除去殘留的磷脂、金屬離子以及氧化物的最後一關。另外,去除其它雜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直接影響到脫臭油的感官風味與氧化特性。
脫臭在大多數情況下,脫臭是精煉的最的最後一步,它的主要目的去除影響油的氣味、滋味的物質,在物理精煉中,還可以去除游離酸。盡管技術類型不同,但目的總是一個:保證油與水蒸汽的充分接觸,取得預想的效果。本工藝可以是連續、半連續或間歇式的,主要取決於應用選擇、油品種類以及生產規模,每種應用都有自己最好的優點。一般來說,脫臭的三個步驟如下:
(1)析氣加熱:在脫色油在與脫臭油進行熱交換加熱前,首先要排盡油中空氣。
(2)脫臭:在3毫巴左右的氣壓下,經由一系列泵噴射蒸汽,油在蒸汽的攪拌下與蒸汽充分接觸,而蒸汽則均勻分散在油中。
(3)冷卻:油在真空條件下通過熱交換冷卻。 我們可提供連續高效脫酸脫臭塔 和多品種交替間歇脫臭塔
傳統精煉工藝通常採用鹼煉方法,即在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鹼,以中和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由此產生的皂腳再經分離工藝分離,然後水洗。鹼煉工藝不但煉耗較高,同時也會產生大量水洗污水,需額外進行污水處理,以達到當地或國家的排放標准。但物理精煉工藝對於處理劣質毛油或棉籽油效果卻十分理想。 在傳統精煉的基礎上,採用獨特的物理精煉方法,通過塔盤管上的小孔向油中噴入蒸汽,在脫臭的同時,也汽提出油中含有的游離脂肪酸。物理精煉滿足綠色產品新時尚,具有煉耗低、無污染的特點。由於不再使用化學方法處理毛油,整個精煉過程中不再產生污水,生產廠家不必再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來解決環保問題。
Ⅸ 植物油脂提取生產上一般採用什麼工藝
植物油是經清理除雜、脫殼、破碎、軟化、軋坯、擠壓膨化等處理後,再採用機械壓榨或溶劑浸出法提取獲得粗油,再經精煉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