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的六個步驟都是什麼
污水處理的六個基本步驟如下:
1. 格柵與篩網處理
2. 絮凝沉澱
3. 預曝氣調節
4. 生物處理(一級、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
5. 斜板沉澱
6. 混凝沉澱與污泥處理、清水排放
以下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張示意圖:
這張示意圖展示了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主要步驟和設備,包括格柵、絮凝沉澱池、預曝氣調節池、生化池、斜板沉澱池、混凝沉澱池、污泥濃縮池和清水池等。通過這些步驟和設備,可以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使廢水達到排放標准或回用要求。
㈡ 磁分離工藝技術應用|磁混凝沉澱|磁絮凝沉澱|生物磁技術|加磁混凝沉澱
磁分離工藝技術應用詳解
磁混凝沉澱工藝作為混凝、沉澱、過濾的替代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展現出了顯著的優勢。以下是對磁混凝沉澱、磁絮凝沉澱、生物磁技術以及加磁混凝沉澱的詳細解析。
一、磁混凝沉澱工藝
1. 概況
磁混凝沉澱工藝在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等場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由於進水以工業污水為主,污水可生化性差,單純依靠生物處理難以達到排放標准。因此,許多污水處理廠採用磁混凝沉澱工藝進行提標改造,以實現出水SS和TP達國家一級A排放標准。
2. 工藝原理
磁混凝沉澱工藝在混凝沉澱中增加了稀土磁粉,使混凝產生的絮體與磁粉有效結合。由於稀土磁粉比重較大,大大增加了混凝絮體的比重,從而加快了絮體的沉降速度。稀土磁粉可循環使用,污泥經過磁粉回收設備後排出系統,磁粉回收率高達99%左右。
3. 工藝流程
污水首先進入混凝池,在混凝池投加混凝劑、磁粉,經攪拌後進入絮凝池。在絮凝池投加PAM陰離子進行攪拌混凝,混凝後進入澄清池進行沉澱。沉澱後出水進入下一道水處理單元,而沉澱物則經過磁分離回收機回收磁粉再利用,污泥由污泥處理系統處理完成。
4. 系統組成
5. 技術優勢
二、磁絮凝沉澱
磁絮凝沉澱是磁混凝沉澱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核心在於通過投加磁粉增強絮凝效果,提高沉降速度。與磁混凝沉澱類似,磁絮凝沉澱也廣泛應用於工業污水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等領域,具有高效、穩定、佔地面積小等優點。
三、生物磁技術
生物磁技術是將磁學原理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技術。該技術利用磁場對微生物的活性進行調控,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從而實現對污水的有效處理。生物磁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對環境友好等優點,但技術難度較大,需要較高的操作和維護水平。
四、加磁混凝沉澱
加磁混凝沉澱是在傳統混凝沉澱工藝的基礎上增加磁粉投加環節,以提高混凝效果和沉降速度。該技術結合了磁分離和混凝沉澱的優點,具有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等優點。加磁混凝沉澱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廢水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等領域,是實現污水達標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總結
磁分離工藝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顯著的優勢。磁混凝沉澱、磁絮凝沉澱、生物磁技術以及加磁混凝沉澱等磁分離工藝技術各具特色,可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和需求進行選擇。在實際應用中,應充分考慮水質特點、處理要求、運行成本等因素,選擇最合適的磁分離工藝技術,以實現高效、穩定、經濟的污水處理效果。
㈢ 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澱有什麼特點和規律
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澱特點和規律是剛開始速度很慢以及體積很小,然後速度變快、體積變大。
絮凝沉澱是兩個過程,絮凝相對於沉澱時間短。絮凝這一過程指絮凝劑加入水中並與水完全接觸,沉澱就是細小絮凝體沉降過程中形成大的絮凝顆粒的過程。
絮凝沉澱的懸浮顆粒濃度不高,但沉澱過程中懸浮顆粒之間有互相絮凝作用,顆粒因互相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澱過程中,顆粒的質量、形狀與沉速就是變化的,實際沉速很難用理論公式計算,需通過試驗測定。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沉澱慢的原因是什麼
1、水溫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污泥的沉澱速度,建議控制在15-35度之間。
2、曝氣設備不正常。會使水中的氧氣增多,從而影響污泥的沉澱速度。
3、UASB反應器運行不正常。如進水水質波動大、出水COD變化大等,也會導致污泥沉澱速度變慢。
4、水力停留時間過短。不能使污泥充分沉澱。
5、污泥濃度過高或過低 。都不利於污泥的沉澱,建議污泥濃度控制在1-2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