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某污水處理廠柵條

某污水處理廠柵條

發布時間:2025-08-10 13:59:30

1. 已知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污水量Qmax=0.2m3/s,總變化系數Kz=1.50,求格柵部分尺寸。

並聯設兩台:寬1m、間隙5mm,高度隨進水深以及構築物形式定(採用回轉齒耙式或反撈式根據具體設施情況定)。功率要根據具體廠家產品選型。格柵渠埠設閘門用於檢修。

假設:每1000m3污水的柵渣產生量為0.06m3則:柵渣產生量為:30000/1000=30*0.06=1.8*1.4=2.52m3

總變化系數Kz:最大日最大時污水量與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稱為總變化系數。

一般是根據流量按經驗查出來,有一個經驗公式,該式是在多年觀測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的計算公式。反映了總變化系數與平均流量之間的關系:

Q平均<5時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時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時 kz=1.3

(1)某污水處理廠柵條擴展閱讀:

按形狀,格柵可分為平面與曲面格柵兩種。平面格柵由柵條與框架組成。曲面格柵又可分為固定曲面格柵與旋轉鼓筒式格柵兩種。按格柵柵條的凈間距,可分為粗格柵(50~100mm)、中格柵(10~40mm)、細格柵(1.5~10mm)三種。

平面格柵與曲面格柵,都可做成粗、中、細三種。由於格柵是物理處理的重要設施,故新設計的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粗、中兩道格柵,甚至採用粗、中、細三道格柵。按清渣方式,格柵可分為人工清渣和機械清渣格柵兩種。人工清渣格柵適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當柵渣量大於0.2m3/d時,為改善工人勞動與衛生條件,都應採用機械清渣格柵。

2. 污水處理廠設計計算書,非常實用!

一、粗格柵設計

設計流量為30000m³/d,日平均流量約為1250m³/h,等效流量為0.347m³/s或347L/s,取Kz為1.40。計算最大日流量為42000 m³/d,即1750m³/h,等效流量為0.486m³/s。設定柵前水深為0.8m,過柵流速為0.9m/s,格柵條間隙寬度為0.02m,格柵傾角為60°,則柵槽寬度為1.11m。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及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需根據具體情況計算。過格柵的水頭損失計算考慮格柵受污物堵塞時水頭損失的增大倍數,一般為3,計算水頭損失h0及阻力系數ε,其中ε與柵條斷面形狀相關。柵後槽總高度為1.38m,格柵總長度為2.80m。每日柵渣量需大於0.2 m³/d,宜採用機械格柵清渣及輸送設備。

二、細格柵設計

設計流量同粗格柵,取Kz為1.40,最大流量為0.486m³/s。柵條間隙數設定為53,柵槽寬度為1.1m,總槽寬為2.4m,考慮中間隔牆厚度。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及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需計算。過格柵的水頭損失及阻力系數計算與粗格柵類似。柵後槽總高度為2.08m,格柵總長度為2.8m。每日柵渣量需採用機械格柵清渣設備。

三、沉砂池設計

採用曝氣沉砂池,建議設兩組,每組設計流量為0.243 m³/s。池子總有效容積、水流斷面積、池長、所需空氣量、沉砂池所需容積、每個沉砂斗容積、沉砂池上口寬度、沉砂斗有效容積、進水渠道、出水裝置設計需分別計算。出水採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

四、輻流沉澱池設計

選擇兩組輻流沉澱池,每組設計流量為0.243m³/s。沉澱部分有效面積、有效水深、沉澱池直徑、污泥所需容積、周邊傳動刮泥機設計、污泥斗容積、沉澱池總高度、進水配水井、進水渠道、進水穿孔花牆、出水堰、出水渠道、排泥管、刮泥裝置等設計需分別計算。進水擋板和出水擋板設計確保水質均勻,排泥管採用重力排泥方式,刮泥裝置採用行車式刮泥機。

五、污水生物處理設計

設計條件包括平均流量、最大流量、BOD5、SS、TN、TP及水溫。污水處理程度計算後確定為二級處理。設計參數包括BOD5污泥負荷率、曝氣池內混合液污泥濃度等。平面尺寸計算包括曝氣池的有效容積、單座曝氣池面積、長度、總高度等。進出水系統設計包括曝氣池進水設計和曝氣池出水設計,採用多點進水以實現均勻配水。

六、二沉池計算

採用輻流沉澱池設計,配水採用集配水井,各池之間配水均勻,結構緊湊。設計兩組輻流沉澱池,每次設計流量為0.243/s,從曝氣池流出的混合液進入集配水井。沉澱池表面積、直徑、有效水深、徑深比、污泥部分所需容積、總高度、進水管計算、進水豎井計算、穩流筒計算、出水槽計算、出水堰計算、出水管設計、排泥裝置設計、集配水井設計等需分別計算。

七、消毒設施計算

污水處理後,需進行消毒處理以減少細菌數量。消毒劑選擇液氯,每日加氯量為7.0mg/L,設計採用ZJ-1型轉子加氯機,消毒接觸池採用2個3廊道平流式結構,單池容積、表面積、池長、池高、進水部分、混合、出水部分等設計需分別計算。

八、污泥處理構築物設計計算

處理後的污泥需進行有效處理以防止二次污染。初沉污泥直接進行消化、脫水處理,剩餘污泥需先進行濃縮處理,再進行消化、脫水處理。初沉池污泥量計算、剩餘污泥量計算、輻流濃縮池設計、貯泥池設計等需分別計算,包括有效部分面積、直徑、容積、有效水深、濃縮後剩餘污泥量、池底高度、污泥斗容積、總高度、分離出的污水量、溢流堰、溢流管、刮泥裝置、排泥管、貯泥池容積、高度等設計。

3. 設某城市污水處理廠,最大設計流量為秒0.2的三次方米,污水總量變化系數為1.5,試計算格柵的尺寸

在這里公式不好打,我就直接打結果了。
設:柵前水深0.5m,過柵流速為0.9m/s,採用中格柵,柵條間隙為20mm,安裝傾斜角為60
則柵條間隙數為 n=20
取柵條寬為:0.01m
則格柵寬度:B=0.01(20-1)+0.02*20=0.59m
過流水頭損失:h=0.097m
其他數據就好算了~不行就再問吧!

4. 污水處理廠的施工內容及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格柵處理:在這一階段,污水處理廠使用帶有平行柵條的金屬網格,攔截進入系統的較大固體顆粒,如樹枝、塑料等,以保護後續處理設備免受損害。
2. 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是利用重力將懸浮顆粒物,如沙子、石子等較重的物質沉降下來,通過排砂系統去除,減少後續處理單元的負擔。
3. 初沉池:初沉池通過沉澱作用,去除水中懸浮顆粒物,提高水質。這些顆粒物通常是通過重力沉降去除的。
4. 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採用生物方法,如好氧或厭氧處理,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這通常需要引入微生物,如細菌和原生動物,它們可以分解和降解污染物。
5. 二沉池:在生化處理後,污水中的懸浮固體再次通過沉澱去除,這一步驟稱為二沉池。去除的固體部分通常作為生物污泥外排或進一步處理。
6. 排放:經過以上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大大減少,達到了一定的排放標准,可以安全排放到環境中。
工業廢水的處理流程也有所不同,通常包括調節、反應、沉澱、回調等步驟,以確保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有效去除,滿足排放要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污水處理廠在保護水資源和環境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了解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到水資源保護和污水處理的重要性。

5. 污水處理廠格柵的柵條寬度一般是多少啊

污水處理廠格柵的柵條寬度一般是3~10cm格柵間距。
格柵,又回稱鋼格柵,鋼格板或格柵板,答是扁鋼和扭鋼焊接而成,格柵其主要用途在休息平台,走道,水溝蓋和踏步板等方面。也用在環保設備和污水處理等方面,因他的優越性越來越多的被廣泛採用。
格柵柵條間的空隙寬度可根據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泵的要求來設定,人工清除格柵間隙一般為16~25mm。沉砂池或沉澱池前的格柵一般採用15-30mm,最大為40mm。常用的機械清渣設備有三種,即鏈條式、移動式及鋼絲繩牽引式格柵清污機。

6. 在污水處理廠的設計過程中,粗格柵設計的時候取60mm,這個60mm是表示柵條間間隙的寬度是60mm嗎還有粗格柵

60mm為柵條的間距
柵渣量的計算方法與水質有關、污水處理量 柵格間隙等回因素有關一般計算公式答W=W1*Q*86.4單位m³/d
其中W1 與水質 污水處理量排水系統類型等有關 無資料的時候取0.1-0.01柵條間隙16-25mm 取0.1-0.005
柵條間距30-50mm 取0.03-0.01m³/(1000m³污水)

進水官邸標高和柵前水深有一定關 他們之間的關系不合理將影響進水 盡量保證一定的落差

組格柵也有相應的機械 機型

相關設計參見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城鎮排水部分

7. 污水處理廠設計計算書,非常實用!

一、粗格柵設計計算

設計流量為日平均流量和最大日流量,日平均流量Qd為30000m³/d,最大日流量Qmax為42000 m³/d。柵條間隙數根據水深、過柵流速、格柵傾角和柵條寬度等參數計算得出。柵槽寬度B為0.015m×(32-1)+0.02×32=1.11m。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過格柵的水頭損失以及柵後槽總高度等參數也都經過詳細的計算。每日柵渣量的計算則依據單位柵渣量和污水量。

二、細格柵設計計算

設計流量Q為30000m³/d,最大流量Qmax為0.486m³/s。柵條間隙數、柵槽寬度、總槽寬、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過格柵的水頭損失以及柵後槽總高度等參數都通過計算得出。每日柵渣量的計算依據單位柵渣量和污水量。

三、沉砂池設計計算

採用曝氣沉砂池,設計兩組,每組設計流量Q為0.243 m³/s。池子總有效容積、水流斷面積、池長、每小時所需空氣量q、沉砂池所需容積、每個沉砂斗容積、沉砂池上口寬度、沉砂斗有效容積等參數通過計算得出。進水渠道通過DN1000的管道送入,出水採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

四、輻流沉澱池設計計算

選擇兩組輻流沉澱池,每組平流沉澱池設計流量為0.243m³/s。沉澱部分有效面積、沉澱池有效水深、沉澱池直徑、污泥所需容積、周邊傳動刮泥機、污泥斗容積、沉澱池總高度、進水配水井、進水渠道、進水穿孔花牆、出水堰、出水渠道等參數通過計算得出。進水擋板和出水擋板、排泥管、刮泥裝置等設施的設計也都有詳細的過程。

五、污水生物處理設計計算

設計條件包括進入曝氣池的平均流量、最大設計流量、污水中BOD5和SS濃度、TN和TP濃度及水溫等。污水處理程度計算、設計參數(BOD5污泥負荷率、曝氣池內混合液污泥濃度)及平面尺寸計算(曝氣池的有效容積、單座曝氣池面積、曝氣池長度、曝氣池總高度)等都有明確的計算依據。進出水系統的設計包括曝氣池進水設計、曝氣池出水設計及其他管道設計。

六、二沉池計算

採用輻流沉澱池,設計二組,每次設計流量為0.243/s。沉澱池表面積、沉澱池直徑、沉澱池有效水深、徑深比、污泥部分所需容積、沉澱池總高度、進水管的計算、進水豎井計算、穩流筒計算、出水槽計算、出水堰計算、出水管設計等參數通過計算得出。排泥裝置設計採用周邊傳動刮吸泥機。

七、消毒設施計算

污水經過處理後,採用液氯作為消毒劑進行消毒。加氯量計算依據二級處理出水採用液氯消毒時的液氯投加量。平流式消毒接觸池設計採用2個3廊道,單池設計計算包括消毒接觸池容積、表面積、池長、池高等參數。

八、污泥處理構築物設計計算

初沉污泥直接進行消化、脫水處理,剩餘污泥則先進行濃縮處理,後進行消化、脫水處理。初沉池污泥量計算依據間歇排泥的運作方式。剩餘污泥量計算包括曝氣池內每日增加的污泥量和曝氣池每日排出的剩餘污泥量。輻流濃縮池設計依據濃縮前污泥量含水率和濃縮後污泥含水率。貯泥池設計用於貯存來自初沉池和濃縮池的污泥,其設計容積根據貯泥池設計進泥量確定。

閱讀全文

與某污水處理廠柵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哪個牌子的凈水器濾芯好 瀏覽:355
采氣二廠打井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160
什麼牌子超濾機最好 瀏覽:57
純水設備怎麼降低電導率 瀏覽:329
花粉過濾器就是空調濾芯嗎 瀏覽:793
離子術去疤痕價格 瀏覽:327
膜法過濾對環境破壞較為嚴重 瀏覽:60
汽車回用件再製造有限公司 瀏覽:301
ph7純凈水哪個好 瀏覽:701
大流量超濾膜排污原理 瀏覽:328
鴻芯6級家用凈水器如何換濾芯 瀏覽:595
為什麼是黃燈飲水機 瀏覽:790
離子交換樹脂洗脫流速推薦 瀏覽:48
凈水器過濾以後的污水是多少 瀏覽:228
含油污水處置費每噸多少錢 瀏覽:570
維爾斯特凈水機怎麼放過濾芯 瀏覽:92
市政污水處理廠成本預算規定 瀏覽:229
標致國六版怎麼換空氣濾芯 瀏覽:362
熊貓封閉式污水提升泵型號 瀏覽:532
缺氧空氣凈化器怎麼開啟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