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主要來源於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如住宅、機關、學校、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企業衛生間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機物(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蟲卵和腸道傳染病毒等)。存在於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細菌和病原體以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為營養而大量繁殖,可導致傳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須進行處理。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採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於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最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葯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於完全依賴於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以達到要求。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於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於10000噸/日。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於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正常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採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❷ 現在的水體凈化大多使用什麼技術
生活飲用水凈化處理工藝的主要去除對象是水源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和病原微專生物等。生活飲用水處屬理工藝所使用的處理技術有混凝、沉澱、澄清、過濾、消毒等。由這些技術所組成的生活飲用水處理工藝目前仍為世界上大多數水廠所採用,在我國目前95%以上的自來水廠都是採用常規處理工藝,因此常規處理工藝生活是飲用水處理系統的主要工藝。
氧生物膜法處理技術
生活飲用水處理生物預處理採用好氧生物膜法。已經開發實用的處理技術主要有: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淹沒式生物濾池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採用掛滿彈性填料或纖維束填料的水池,池中設有穿孔管曝氣裝置,供給生物處理所需要的氧。淹沒式生物濾池採用顆粒填料作為生物生長的載體,一般採用陶粒填料,池型與給水處理的砂濾池相似,只是在濾料下增加了穿孔管曝氣系統。
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
在生活飲用水處理生物預處理構築物中氨氮在亞硝化菌的作用下先被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再在硝化菌的作用下進一步轉化為硝酸鹽。在飲用水生物預處理中,對氨氮的硝化比去除有機物更容易實現,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時間也較短。採用生物硝化去除氨氮的預處理已經成為飲用水預處理的一個重要處理目的。
❸ 請問生活用水都排到哪去了
一、污水來源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大白話說就是,某個特定場合不需要、想要廢棄的水就是污水。比如家裡的自來水,對人類說宏亂鎮是用來飲用的,肯定不是污水,但對於某些工業場所需求來說,就是污水。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
二、污水的最終出路
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XX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啦)。工業廢水來自產生集中的生產部門,比如工廠、實驗室、工業園區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後排至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濟發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麼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二者共用管網,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於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的容納能力,多餘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於這裡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污水的處理方法
污水的處理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等。按照污水廠的分類,一般包括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等。不同方法的選擇,取決於進水水質(即原水水質)、出水水質、處理設施佔地、投資、成本等要求。物理方法就是過濾、沉澱等,例如污水廠必備的格柵、沉砂池、氣浮池等。化學方法一般是混凝沉澱,例如化學除磷。生物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活性污泥法是好氧處理最經典的工藝,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延時曝氣、深井曝氣、AB法、氧化溝、AAO等多種工藝。對污水的處理,也從簡單的色度去除,到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提升到脫氮除磷,與之對應的,不斷出現不同的工藝組合。此外,為了達到更高的水質要求,人們還廣泛的使用超濾、納濾、反滲透等處理工藝,比如北京奧運期陪培間,以及大部分市場上的直飲水技術。
❹ 城市小區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小區污水處理區別於城市污水,屬於生活污水范疇,其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濃度低,可生化性強,處理難度小。常用的處理方法包括化糞池、初次沉澱、生物接觸氧化、SBR等。由於小區污水處理規模小,應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避免二次污染。
常用處理流程為污水→調節池→初次沉澱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法應用廣泛,優點包括停留時間短、易掛膜、適合設備化。埋地建設受到青睞,尤其適合每天排放污水量小於幾百噸的小規模小區。對上千噸的小區污水處理,推薦採用地面建設方式,生物處理部分可採用接觸氧化、SBR或其改進型CASS工藝,曝氣方式建議採用低噪音風機或水下曝氣機。
此外,生活小區通常有較大綠地面積,污水處理後回用於澆灌綠地、道路、沖洗汽車時,應在處理出水後加上消毒或其它補充措施。設計原則包括處理出水要求和處理程度、外觀設計、工藝選擇、高程布置、污水處理廠位置、設備化、節能處理技術、適應沖擊負荷等。
常用的處理工藝包括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出水,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澱池→出水,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出水,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澱→過濾→出水。
組合式污水處理廠或設備採用裝配好的或易於組裝的標準定型設備部件出售,具有施工快、不佔地面綠地等優點,但也存在維修管理困難、運行情況考核不便等問題。SBR工藝的核心是SBR反應池,具有結構簡單、運轉靈活、投資省等優點,適用於去除碳物質的同時實現脫氮除磷。
CASS工藝反應池沿長度方向分為生物選擇區和主反應區,曝氣、沉澱、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迴流系統。
❺ 生活污水是怎麼處理的
生活污水需要經過三級處理的,過程如下:
1、一般來說,城市生活污水先要經過物理處理,這是污水處理的第一級,又稱污水的預處理。它主要通過沉澱、過濾或曝氣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粒徑在100微米以上的懸浮物和懸浮態的污染物,順便調整水中的pH值,並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
污水三級處理是經一、二級處理後,再應用混凝、過濾、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去除污水中難溶解的有機物、磷、氮等營養性物質。其中化學處理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物理化學法則是利用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萃取等物理化學方法分離、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