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申藍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月,是一家致力於水處理技術開發及水處理設備應用的廠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安裝,售後等完整服務體系的水處理工程公司。東莞申藍水處理公司專注研發設計污水廢水處理,廢水回用,純水處理,中水回用,廢水處理,凈水處理,CEDI超純水處理,軟化除鹽,RO反滲透,循環水處理等水處理設備,引用國際最先進技術來生產廢水處理設備,純水處理設備,中水回用設備,反滲透純水系統,污水處理,EDI超純水處理設備及重金屬廢水回用設備。申藍水處理設備周邊配套生產:超濾系統,源水/循環水處理前置過濾器,石英砂/活性炭及PP棉耗材。離子交換/混床/復床專用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飲用水/直飲水設備配套管道/閥門/水泵/水箱/PH值加葯調節系統/壓力表及流量計等。環保產品廣泛應用於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佛山,江門,湛江,茂名,肇慶,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陽江,清遠,東莞,中山,潮州,揭陽,雲浮等地。與廣東鄰近地區如廣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成立分公司辦事處。設備批發部:http://www.water-sl.cn
㈡ 廣東省2022年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02產業工程(7)現代服務業
(金額單位:萬元)
二、產業工程。
(七)現代服務業工程。
——總部經濟項目。
1. 中新 科技 文化藝術中心-澳門塔。總建築面積為14.4萬平方米,建設高塔、低塔等。196000萬元
2. 視源股份總部擴建項目。建設視源股份總部擴建項目,主要經營電子新技術及軟體信息等,配備必要的研發、辦公等硬體設施。90000萬元
3. 合創 汽車 智能網聯全球創新中心項目。建設合創 汽車 全球總部大樓、指揮調度中心、研發中試大樓等。600000萬元
4. 鑫從境國際交往花園。產業以戰略決策型國際企業總部集聚區為核心,圍繞「生態示範區、產業發展地、智慧實驗田、 健康 養生 谷、都市農業帶、文化休閑處、優質生活圈、本土國際城」八個功能板塊,以會議會展、國際教育、 健康 養療、智慧農業、高端購物等五大產業平台為支撐。3615400萬元
5. 年年有魚(惠州)海產品交易中心總部經濟項目。建設國際生鮮交易中心,包括國際海洋商務中心、國際海洋會議中心、海洋歡樂廣場等,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650000萬元
6. 海豐縣紡織服裝生態循環產業園項目。一期建設廠房等設施;二期建設紡織織造產業生產線,投資織造機及配套輔機、廠房;三期建設高端紡紗產業生產線,投資配套輔機及廠房等。780000萬元
7. 濱海灣青創城。建築面積約376萬平方米,建設港商企業總部大廈、新台商大廈、粵廣青企聯大廈、灣區金融總部大廈、灣區(服務業)總部大廈、高端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等尖端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灣區金融總部大廈等在內的 科技 研發總部基地。3500000萬元
8. 總部大廈項目。打造集總部商務辦公、 科技 研發、創新基地、商業廣場、酒店辦公用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100000萬元
9. 中山僑光工程和技術研究和實驗發展總部、粵港澳台青年 科技 產業基地(南北雙園區)。總建築面積77.1萬平方米。北園區分三期建設,一期為商業配套區、二期為科研辦公區、三期為生產廠區。南園分四期建設,建設廠房、工業大廈及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等。100000萬元
10. 廣東(清遠)博宏葯業有限公司總部經濟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建設總部大樓項目,含管理員工辦公,研發中心等。54400萬元
11. 新動力智造城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建設各類生產車間、綜合樓、技術中心以及其他配套附屬設施。250000萬元
——商務服務項目。
1. 生物塔。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建設超高層寫字樓及商業裙房、輔助配套用房。363000萬元
2. 平崗站TOD商業綜合體。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建設TOD綜合體商業、酒店、公寓、辦公場所等。206200萬元
3. 知識城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建設國賓、會議、酒店、餐飲、商務、休閑和康體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500000萬元
4. 深圳市國際交流中心。建設國際交流中心,包括國際會議中心、配套酒店、園林會議區等,項目總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1500000萬元
5. 美團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地項目——九龍山園區群。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建設智能 科技 研發園和智能 科技 產業園。2141300萬元
6. 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建築面積約46萬平方米,建設工業互聯網運營服務中心、創新展示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創新孵化中心、工業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心等。500000萬元
7. 湞江區星港城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打造集大型購物中心、 旅遊 、 娛樂 、休閑、餐飲、兒童教育於一體的超大型商業綜合體和高端住宅區商貿商住的城市中心。900000萬元
8. 一山紅文化世界。一期建設教學大樓、拓展場地、紅色廣場、雕塑廣場以及配套設施;二期建設紅色酒店、紅色商業街、紅色客棧、紅色拓展基地;三期建設紅色影視基地與配套紅色客棧。80000萬元
9. 仁恆紅海灣國際 旅遊 度假區項目。建設高端度假酒店、水上運動基地、海濱休閑景區、 歷史 文化風貌街區、 養生 康養社區、人文居住社區等。3000000萬元
10. 銀湖灣澳門國際 健康 港。分兩期開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創業中心和大 健康 國際高端醫養產業中心。210000萬元
11. 台山市國際建材商貿城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包括傢具建材博覽城、五金機電城、汽配汽貿城、兒童游樂設施、商務寫字樓、企業孵化中心等。100000萬元
12. 湛江商貿物流城(二期)。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建設交易區、倉儲區、商務區、展覽區、加工用房及附屬配套設施。200000萬元
13. 吳川市亞洲珍稀植物研發觀賞園項目。分三期建設,分為入口廣場區、生態觀賞園文化區、植物自然資源科普區、亞洲珍稀植物和資源收集、觀賞區、觀賞園康養體驗區、珍稀植物產業示範區。200000萬元
14. 廣寧國際商貿物流城。建設商貿服務綜合體。320000萬元
15. 萬洋集團「廣深港澳 科技 創新走廊北進-粵北區產業 科技 創新中心」產業集聚區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約167萬平米,建設廠房、宿舍及配套設施。1500000萬元
——研發設計服務項目。
1. 國家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總建築面積27.7萬平方米。建設集「產、學、研、用、測、管、行「於一體的商用密碼 科技 創新基地及配套設施。150000萬元
2. 中新廣州知識城穗澳質量創新港。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設穗澳質量服務中心、檢測中心、質量人才培訓中心、質量大數據中心等。200100萬元
3.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河源燈塔盆地分中心。建設綜合科研大樓、公共實驗平台、科研和生活配套設施。180000萬元
4. 海豐縣海洋經濟國際創新中心暨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博士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建設院士工作站。55000萬元
5. 湛江海洋 科技 產業創新孵化園。建設研發大樓、中試大樓、創新創業大樓、產權交易中心、人才服務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和海洋科普教育中心等建築。500000萬元
——商貿物流項目。
1. 惠州港荃灣港區公用液化烴庫區項目。建設液化烴庫區一座,總規劃倉儲規模約37.6萬立方米。160000萬元
2. 廣東省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服務區項目。建設智能存儲中心、智慧分撥轉運中心、智能集貨拼箱中心、智慧分揀中心、充電場站等新能源運輸配套功能、新能源設施物流信息發布平台、智能配送月台、重卡裝卸貨區、轉運倉庫、加油站、商貿物流中心等。13000000萬元
3. 希音灣區供應鏈總部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30萬平方米。1500000萬元
4. 阿里新零售供應鏈華南總部項目。建設大灣區集新零售研發、全球商品采購中心、華南區結算中心、供應鏈運營中心等綜合性產業基地。60000萬元
5. 廣東珠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國際智慧供應鏈基地新建項目。建設集進出口貿易、檢測、分裝、冷鏈、交易、跨境電商、物流、研發、金融、監管、商業配套、數字化運營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智慧供應鏈基地。1800000萬元
6. 豐樹廣州國際食品智能生產基地和華南供應鏈采購配送中心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建設廠房等設施。300000萬元
7. 德邦快遞華南總部及智慧產業園項目。建築面積約6.7萬平方米,建設華南總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 科技 研發中心、數據服務中心、智慧產業服務解決方案中心、自動分揀中心、數字化指揮中心等。81000萬元
8. 廣弘控股食品鏈智慧港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建設展貿交易中心、總部經濟商務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智慧科創中心、消費體驗中心。314600萬元
9. 廣東省外貿綜合服務公共平台建設項目。打造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省各產業集群、各外綜服務平台的,融合傳統貿易和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轉口貿易、離岸貿易等貿易新業態。30000萬元
10. 貨拉拉華南區智慧 科技 產業園項目。建設華南區域總部、研發中心與大數據中心、新能源貨車基地、智慧 科技 倉儲與冷鏈。116800萬元
11. 佛山宜家華南新零售總部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輻射華南區域的電商物流中心,發展宜家家居線上銷售業務。總建築面積4.05萬平方米。65000萬元
12. 佛山樂從鋼鐵物流加工貿易三期工程。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設金屬材料研發中心、金屬展示中心以及倉儲倉庫。50000萬元
13. 韶關市保稅物流中心(B型)。包括海關現場辦公設施、卡口、查驗場、暫扣倉庫、圍網和巡邏通道等報關報檢設施;國際配送區、集裝箱處理區、國際采購區等業務設施;管理、經營辦公設施、保安、給排水、供電、消防、通風、安全、衛生和信息系統等配套設施。32200萬元
14. 中農聯·粵北農產品流通產業中心(蓮花大道)。建設集產城融合、 科技 集成、綠色發展、聯農帶農為一體的涉農智慧冷鏈產業示範基地。150000萬元
15. 惠州仲愷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築面積約5.88萬平方米,建設高標準保稅庫、海關綜合樓、海關卡口等。91000萬元
16. 京東智能電商運營結算中心項目。建設包括「亞洲一號」智能倉儲中心、智能分揀機訂單生產中心等。120000萬元
17. 合生-珠江國際智慧冷鏈交易基地項目。建設以冷鏈供應鏈和跨境電商為主的產業基地,首期建設碼頭港口和進港交通等基礎設施,完成園區基礎設施以及冷庫檢測中心物流的配套。500000萬元
18.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冷鏈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建設低溫倉庫、恆溫倉庫、常溫倉庫以及農產品加工車間、央廚加工車間、展銷中心、商務配套辦公樓、宿舍等。383000萬元
19. 汕尾綜合性物流園建設項目。建設冷鏈綜合物流區、農貿批發區、物流數據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商貿展覽區、保稅無水港區、倉儲凍庫區、食品加工區、商住生活區等九個功能區。300000萬元
20. 陸豐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冷鏈庫、檢驗中心、信息追溯中心、運輸物流基地及配套基礎設施等。100000萬元
21. 汕尾市美榮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冷鏈庫、檢驗中心、信息追溯中心,運輸物流基地及配套基礎設施等。120000萬元
22. 穗通冷鏈物流產業園。建設冷庫、分揀加工中心、綜合樓、宿舍樓、加工配送物流中心、供應鏈物流服務大樓、設備房、干倉、儲物倉、農副產品分裝車間等。160000萬元
23. 陽江市農畜牧漁綜合交易產業(物流)園項目。建設畜禽屠宰加工、生鮮批發、倉儲及冷鏈物流園,總建築面積95.60萬平方米。300000萬元
24. 湛江西鐵路物流基地項目。依託湛江西(貨)站為依託,結合湛江西(貨)站一、二期貨場改擴建規劃,整個物流園區為公路聯運港,等級為二級鐵路物流基地。464500萬元
25. 湛江市醫葯物流城中心。建設綜合辦公樓、員工宿舍、停車場、電子交易中心、標准葯品倉庫、冷庫、特殊葯品倉庫等,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60000萬元
26. 湛江廉江陸港物流產業項目。建設集現代物流、精品農產品、家電產業、展覽交易、電子商務等九大功能區為一體的現代產業綜合體。600000萬元
27. 廣東王村港互聯網海洋產業創新平台項目。建設海產品交易市場、冷鏈物流園、海產品加工廠、保稅倉、辦公大樓、星級酒店、人才公寓、農業生態園、溫泉文旅等。190000萬元
28. 韻達粵西電商總部基地項目。分兩期建設,包括智能快遞分撥中心、智能快運分撥中心、供應鏈中心、跨境電商、結算中心,總部經濟,物聯網信息平台,辦公生活配套等。90000萬元
29. 茂名市高州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產業園。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設大型冷庫、農產品加工中心、分揀配送物流綜合中心等。20000萬元
30. 肇慶市粵港澳大灣區食品供應基地和安全保障中心項目。建設食品安全保障中心、生鮮 美食 體驗中心、生鮮交易區、食品安全溯源檢測區等。300000萬元
31. 海格雲鏈(肇慶) 科技 產業園項目。建設進出口商品交易數據運營中心、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第三方金融服務中心、進口酒類交易流通中心、人才公寓等。105000萬元
32. 肇慶國家級南葯批發市場項目。建設國家級肇慶南葯市場總部,包括南葯綜合交易中心、南葯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保稅倉3個項目等。300000萬元
33. 潮州市鳳凰於飛物流園區。建設綜合樓、配套中心、設備房、垃圾房、門衛房等。總建築面積3.17萬平方米。108000萬元
34. 潮汕商貿市場。建設農副產品交易區、農貿交易區、日用百貨交易區、畜禽交易區、特色產業交易區、檢疫檢測機構等,總建築面積4070平方米。35000萬元
35. 啟盈集團粵東(揭陽)智慧物流樞紐項目。建設雲計算電子商務數據處理中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中心、區域電子商務企業總部。120000萬元
36. 申通(揭陽)智慧電商物流產業園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6.65萬平方米,建設三層轉運中心、坡道平台及配套樓等。60000萬元
37. 惠來華湖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農副產品交易區、檢測檢疫中心、加工配送區、冷鏈物流區、物流園區、電商創業中心、綜合服務區等功能區。90000萬元
38. 雲浮新區廣州國際物流港臨港經濟物流園項目。建設生態景觀工程、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園區公共服務基礎配套設施、綜合辦公樓及廠房等。607500萬元
39. 雲浮市雲城區(華南)綜合批發市場項目。建設冷庫、配套鍋爐房、配套電房、製冷機房、供水等附屬設。50000萬元
40. 金晟達物流項目。建設三層綜合樓、成品中轉庫房、、停車區、汽修車間、備品配件倉庫等。100000萬元
——綜合生產服務項目。
1. 粵港澳大灣區服裝智造產業示範區。建設集智能製造、研發辦公、創新孵化、人才服務、技術測試、商業配套等「產學研商住」於一體的產業新城,打造國際領先的「服裝智造樣板」,建築面積53.3萬平方米。130000萬元
2. 灣區氫谷。建設氫能產業集聚中心、研發設計中心、市場運營中心、檢測檢驗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等五大中心。441800萬元
3. 萬馬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設以高端裝備製造為核心產業群,發展智能家居家電、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為三大衛星產業。100000萬元
4. 中國酒店用品行業總部產業港。總建築面積約180萬平方米。建設廠房、倉儲物流用房、員工宿舍、辦公樓、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等。300000萬元
5. 佛山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產業促進中心、廠房及配套宿舍等。141000萬元
6. 佛山市順深產業城項目。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建設集生產廠房、產業主題基地、研發中心為一體工業互聯網示範園區。200000萬元
7. 樂昌碳中和裝備產業園及粵湘產業合作示範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園區智慧平台建設、標准廠房建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管網建設、污水泵站建設、排水管網設施建設、消防及安全生產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建設、智慧停車位、新建道路、紅綠燈交通電子監控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公交樞紐建設、運動健身項目建設、公廁、擋牆邊坡防護、電力工程、園區給水管采購項目等。420000萬元
8. 莞韶城二期項目。建設道路工程、管線綜合工程、排水渠整治工程、公共綠地建設工程以及產業園建設工程。351300萬元
9. 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華南應用中心項目。建設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模型基地;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冷鏈物流、幹細胞從業人員培訓認證中心等。100000萬元
10. 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蘭花產業園建設項目。建設智慧基礎設施、生態修復提升工程、綜合服務平台、市場體系建設、蘭花研究院(含蘭花研學基地)建設工程、智慧農業平台及應用。94500萬元
11. 南雄高新區林業生物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道路、城市公園、防護綠地、公服設施及市政設施建築工程、給排水、供電、網路、通信系統、污水處理、標准廠房、消防、垃圾轉運、開關站等基礎設施。263000萬元
12. 河源仙洞文旅康養項目。建設 健康 管理中心、中醫葯頤養康復中心、抗衰醫美中心、飛翔主題園、親子童趣園、高端度假酒店、康養社區、森林療愈空間,研修中心、生態餐廳、綜合服務中心等以及配套附屬工程。500000萬元
13. 源城區工業園第四期(低碳產業園)項目。建設道路、市政管線及其它配套等工程。74300萬元
14. 源城區工業園第五期擴園(5G產業城)。建設道路、市政管線及其它配套等工程。505000萬元
15. 珠寶產業園標准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廠房、宿舍、綜合樓、倉庫、污水處理廠等。290000萬元
16. 中國·博羅四角樓珠寶創意園。總建築面積約為6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建設廠房、研發中心、岩礦和寶石檢測中心、加工及污水循環處理等設施。261700萬元
17. 惠州灣產業新城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宏達路等市政道路和橋梁,新建生態湖(濕地)公園,改擴建生態水廊。1120000萬元
18. 中南高科產業園。打造集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精密機械、電氣設備、節能環保技術等於一體的先進製造產業園區。160000萬元
19. 粵浦大亞灣智能網聯新能源科創中心項目。打造以智能網聯、新能源以及相關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 科技 產業綜合體。100000萬元
20. 明升大亞灣科教產研城項目。一期西南部科創板塊、二期西北部教育板塊、三期中部科教衍生板塊、四期東南部商貿板塊、五期東北部智慧生態生活配套板塊。1000000萬元
21. 京東 科技 智谷項目。建設京東智造粵港澳灣區產業園、京東創新技術惠州營運中心、人才基地等,落地京東智能製造產業打造智造基地,聚集相關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進駐項目融合發展。2000000萬元
22. 惠城區東江灣高新技術產業園基礎配套設施工程。建設5條雙向6車道和1條雙向4車道的城市主幹道及配套綠化、給排水、照明、電力、電信、交通工程。150000萬元
23. 汕尾馬宮海洋經濟產業集群項目。打造「四個一」產業經濟板塊,即:一港(馬宮漁港)、一場(海洋牧場,深海網箱養殖)、一區(濱海 旅遊 度假區)和一園(海洋 科技 產業園)的海洋經濟產業集群。1000000萬元
24. 攀達寶峰桌游文化產業園。建設從原材料供應到成品銷售出口、桌游研發技術支持在內的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桌游產業基地。100000萬元
25. 置信產業園項目。建設生產廠房,寫字樓,研發中心等。100000萬元
26. 中山廣弘生命 健康 項目(一期)。建設高端裝備製造中心、智慧醫療研發基地、 健康 產業總部、生物 科技 國際合作區和生活配套區。1000000萬元
27. 中大創新谷大澤智造園。總建築面積約37.7萬平方米,首期引進規上企業不少於10家。150000萬元
28. 應急產業園項目。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由「安全應急產業創新中心+產業基地+物資儲備中心」組成,建設成果轉換及孵化加速區、應急智能裝備製造區、建設應急特種材料生產園、應急物資倉儲調度中心。323000萬元
29. 廣東海陽車城。建設辦公樓、會議酒店、休閑餐飲等設施。300000萬元
30. 阿里雲大學項目。建設阿里雲大學、 科技 館(科普基地)、雙創中心、酒店等,打造成大學城片區,集科、教、研、展、娛五位一體的科教文旅示範項目。73900萬元
31. 茂名市新能 汽車 零部件項目。建設廠房、倉庫、研發大樓、配套宿舍等,生產各類精密 汽車 零部件等模具製品。86000萬元
32. 廣葯王老吉廣東荔枝(茂名)產業園。建築面積為35.8萬平方米,建設廠房、倉庫、研發中心、綜合辦公室、配送中心、職業公寓、商務商住等配套設施。30000萬元
33. 尚雷仕智能 健康 科技 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綜合生產運營基地,研發生產spa泳池水療設備及智能家居。100000萬元
34. 肇慶市預制菜產業園。建設以魚類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預制菜產業園區。190000萬元
35. 清遠市船舶裝備製造業產業園項目。建設一個集聚遊艇、貨運船、 旅遊 客船等完整船舶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條的製造基地。100000萬元
36. 潮汕空港國際 汽車 文化產業城項目。建設潮汕首家 汽車 文化主題公園及五星級體驗的 汽車 博覽中心。總建築面積31.2萬平方米。330000萬元
37. 新興(稔村)萬洋眾創城項目。建設廠房、倉庫、生活配套及其他配套設施等。500000萬元
㈢ 綺や笢姣嶄翰娌崇粌奼熶負浣曟薄鏌20澶氬勾闅炬不鐞嗭紵
緇冩睙鏄綺や笢鍦板尯鐨勬瘝浜叉渤錛屾浘鍥犳渤姘存竻婢堣溈銍掑備竴閬撶櫧緇冭屽緱鍚嶃傜幇鍦錛岃繖鏉℃渤嫻佸嵈鎴愪簡鈥滈粦榫欌濓紝琚騫誇笢鐪佺幆淇濆巺瀹氭т負鈥滃叏鐪佹薄鏌撴渶涓ラ噸鐨勬渤嫻佲濄2017騫4鏈堬紝涓澶絎鍥涚幆淇濈潱瀵熺粍鎸囧嚭錛氣滄睍澶淬佹彮闃充袱甯傞暱鏈熶互鏉ュ瓨鍦ㄧ瓑闈犺佹濇兂錛岀粌奼熸不鐞嗚″垝騫村勾钀界┖銆傗
涓騫磋繃鍘諱簡錛屽箍涓滅渷鐜淇濆巺鏃ュ墠鍏甯冧俊鎮鏄劇ず錛氫粖騫翠竴瀛e害錛岀粌奼熷共嫻佺患鍚堟薄鏌撴寚鏁版瘮鍘誨勾鍚屾湡涓婂崌7錛8錛咃紝瓚呰繃涓夊垎涔嬩簩琚鎶芥煡浼佷笟搴熸按鎺掓斁瓚呮爣銆傜渷瀹氱殑鏁存不鏂規堜緷鐒舵湭鑳藉傛湡鎺ㄨ繘銆
鎹浜嗚В錛岀粌奼熷ぉ鐒舵按婧愪笉瓚籌紝緙轟箯鑷鎴戝噣鍖栬兘鍔涳紝鐢熸佺幆澧冪浉褰撹剢寮便備絾鐜淇濋儴闂ㄥ拰褰撳湴騫查儴鍧︽壙錛岄暱杈20澶氬勾鐨勭粌奼熸薄鏌撳苟闈炩滃ぉ鐏鋸濓紝鑰屾槸涓庡綋鍦扮殑浜т笟緇撴瀯瀵嗕笉鍙鍒嗐
娼鍗椾笌鏅瀹佸垎鍒琚涓氱晫縐頒負鈥滃唴琛d箣閮解濆拰鈥滆‖琛涔嬮兘鈥濓紝綰虹粐鍒惰。鏄褰撳湴鐨勬敮鏌變駭涓氾紝澶ц楀皬宸峰洓澶勫彲瑙佸悇縐嶆湇瑁呭箍鍛婏紝鍗版煋浼佷笟姣忓ぉ浜х敓鐨勫ぇ閲忓簾姘存槸緇冩睙鐨勯噸瑕佹薄鏌撴簮涔嬩竴銆
鎹浜嗚В錛岀粌奼熸祦鍩熷師鏈夋暟浠ュ崈璁$殑鍗版煋浼佷笟錛岀粡榪囧氳疆鍏沖仠鏁存不涔嬪悗錛岀洰鍓嶄粛鏈200澶氬躲傛櫘瀹佸競榪戝勾鏉ユ牳鍑忎笁鍒嗕箣浜岀殑鍗版煋浜ц兘涔嬪悗錛屽伐涓氬簾姘存棩鎺掓斁閲忎粛瓚呰繃8涓囧惃銆
鐩鍓嶏紝娌跨粌奼熺殑鍗版煋浼佷笟榪濇硶鎺掓薄闂棰樹緷鐒朵弗閲嶃傚箍涓滅渷鐜淇濆巺鐜鐩戝矓鍓灞闀塊檲鏅撻箯璇達紝鐜鐩戝矓涓瀛e害鍦ㄧ粌奼熸祦鍩熺粍緇囦氦鍙夋墽娉曟鏌ワ紝鎶芥煡29瀹朵紒涓氾紝絝熸湁21瀹跺瓨鍦ㄥ簾姘磋秴鏍囨帓鏀撅紝榪樻湁1瀹剁佽炬殫綆$洿鎺ユ帓鏀懼嵃鏌撳簾姘淬
鍥犵佽炬殫綆″伔鎺掕鏌ュ勭殑娼闃沖尯璋烽ザ鑼傚叴媧楁煋鍘傝礋璐d漢椹鏋楃伩璇達細鈥滀紒涓氳緗氬仠浜т笁涓鏈堬紝浼拌℃崯澶2000澶氫竾鍏冦備負浜嗙渷娌繪薄鐨勫皬閽卞弽鍚冨ぇ浜忥紝鏁欒鎯ㄧ棝銆傗
鐢熸椿鍨冨溇鏈鑳藉緱鍒板Ε鍠勫勭疆錛岃╃粌奼熸薄鏌撻洩涓婂姞闇溿傚箍涓滅渷鐜淇濆巺鎻愪緵鐨勮祫鏂欐樉紺猴紝緇冩睙嫻佸煙鐢熸椿奼℃按澶勭悊鑳藉姏涓嶈凍銆侀厤濂楃$綉涓嶅畬鍠勶紝奼℃按澶勭悊鐜囦綆瀵艱嚧緇冩睙姘ㄦ愛嫻撳害灞呴珮涓嶄笅銆
鏉ユ簮錛鏂板崕緗
㈣ 揭陽潮汕機場怎麼去兩英鎮污水處理廠 有機場大巴么或者打車多少錢
坐機場大巴到揭陽海關或揭陽車站,再坐專線到流沙,再坐往汕頭方向車到兩英路口下車。
㈤ 姑山村位於哪個市
姑山村
玉湖鎮姑山村簡介 姑山村位於玉湖鎮西北部,是揭陽市實施固本強基工程示範村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現有人口4552人,耕地面積1410多畝,山地1158多畝。村黨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黨員94人,兩委幹部5人,2009年人均純收入5346元。先後被評為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廣東省生態示範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文明村、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汪洋、歐廣源、肖志亘、朱小丹等領導視察時都給予充分肯定。 姑山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以推行民主管理為抓手,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創建和諧文明村,使村貌初步呈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潔的新局面。 一、村容建設。清理拆除119間舊房,填埋267口舊廁池,建設的3座公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對荒山、四旁植樹綠化,建設28個垃圾投放點,垃圾處理實行三定,即定點倒放、定人管理、定時清理,做到日產日銷,創建省級生態示範村。規劃擴建佔地30畝,橫跨榕江北河上游兩岸,由陳列室、生態小公園、文化廣場等構成的文化公園;建設村門2座、鄉亭1座;修建村主幹道,拓寬改造老住宅區道路,鋪設水泥巷道,實現道路水泥化。 二、污水處理工程。投資250多萬元啟動全市首個農村無動力厭氧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利用雨污分流方式和生物厭氧處理技術,成功實現生活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三、民主管理。姑山村把每周六定為民主活動日;每月10日定為黨員民主議事日;每月15日定為財務公開日。通過實施三個民主日活動,充分賦予村民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提高民主管理質量。建立《兩委幹部議事、民主決策制度》、《村委會會議制度》、《村民代表議事會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政務財務民主監督制度》等制度,健全農村管理機制;開展三學三議三幫活動,搭建黨員參政議事平台;設立互助金,幫助黨員解決實際困難;落實雙聯責任制,有效地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2011年12月20日,姑山村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姑山村附近有新寮古村、湖崗古村、望天湖生態旅遊度假區、萬竹園生態旅遊景區、陽美玉都等旅遊景點,有吳厝淮山、東寮芋頭、吳厝淮山、埔田竹筍、炸姜薯卷等特產。
㈥ 揭陽自來水工業用水每噸多少錢污水處理費多少錢水表用收取流量費用嗎
揭陽自來水工業用水每噸現在的價格應該是在8塊錢左右,一一噸水是8塊錢,是通過電表的流量收齊的。
㈦ 請問廣東省的 汕頭市和陽江市的不同之處
汕頭市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全境位於東經 116°14′40〃至117°19′35〃和北緯23°02′33〃至23°38′50〃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粵東之門戶」的美稱。
汕頭市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汕頭市於1861年開埠,1921年設市,1981年設立經濟特區,現轄金平、龍湖、濠江、澄海、潮陽、潮南六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時已形成村落,屬揭陽縣。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清康熙年間建沙汕頭炮台。 雍正年間簡稱汕頭。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對外開市。1919 年冬設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1930 年准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
目前,汕頭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已形成海陸空交通綜合配套、電力供應充足、通信發達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汕頭港作為全國20個主樞紐港之一,廣梅汕鐵路連接全國鐵路網,成為京九鐵路的重要出海通道;公路網四通八達,深汕和汕汾高速公路連接珠三角和閩南金三角;汕頭機場開通國際國內航線42條;電力裝機容量83萬千瓦,一批大型電力項目在建;郵電通信綜合實力居全國城市前列。
目前,汕頭得天時地利人和,占改革開放先機,生機勃發。汕頭將建設成為經濟強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2007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800元;工業總產值1400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財政收入70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外貿出口總額25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民營經濟、園區經濟和港口經濟實現新突破,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紡織服裝、工藝玩具生產基地進一步壯大,南區重化基地規劃建設有實質性進展。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食品醫葯、機械裝備、印刷包裝、音像材料八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信息化綜合指數達到60%左右。物流、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向型經濟躍上新台階。農業產業化規模擴大,初步形成農業區域化合理布局、專業化分工協調的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
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基本建成廣東省域次中心城市,城市綜合影響力和輻射力增強。城市公用設施、路網、港口、電力等一批新項目相繼建設並完工,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跨越。市域交通網路化,城區建成快速環路,市區大部分地方可在半小時內上高速公路、1小時內到達機場和港口。市政建設有突破性進展,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城市化水平達到50%左右。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水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綠化水平持續提高,建成國家園林城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新的投融資體制基本建立,資本、技術、人才、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充分發育,有形建築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土地有形市場不斷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全面完成。政府調節經濟、監管市場、管理社會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進一步增強。
社會文明法治程度明顯提高。政府行政行為規范高效,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程度顯著提高。社會事業不斷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高標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快速推進。逐步形成學習型社會。文化體育事業繁榮,文化產業規模化發展,文化大市和體育強市建設初具規模。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水準顯著提高, 「汕頭人精神」得到弘揚,建成全國和全省文明城市。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人民生活實現寬裕小康。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農民收入明顯提高。貧困村基本脫貧。城鎮就業服務體系完善,下崗職工和新成長勞動力基本實現就業。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建立起覆蓋城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和公共服務網路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人民生活富庶。
陽江
陽江市地處廣東省西南沿海,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沖。位於北緯21°28』45」——22°41』02」,東經111°16』35」——112° 21』51」,東西長112.5公里, 南北距132.75公里。陸路距廣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門129海里。陸地總面積7813.4 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積佔26.03%,山地面積佔42.73%,平原面積佔22.17%。東與江門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雲浮市的羅定市、新興縣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電白縣,南臨南海。海岸線長341.5公里,主要島嶼有30個,島岸線長49.3公里。地勢由北向南傾斜,依山傍海,東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雲霧山環繞。境內最高山峰為望夫山脈的鵝凰嶂,海拔1337米,最長河流為漠陽江,全長199公里,南北貫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陽江市於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為地級市建制,轄江城區、陽春市(縣級市)、陽東縣、陽西縣、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崗僑管理區。
江城區轄平岡、埠場、雙捷3鎮和崗列、城西、白沙、漁洲、太傅、南恩、漠陽、觀光、城南、城東等街道辦事處及漁委會。
陽春市轄春城街道辦事處及陂面、崗美、圭崗、合水、河口、河朗、馬水、三甲、石望、雙窖、松柏、潭水、春灣、永寧、八甲等鎮。
陽東縣轄東城、北慣、大八、大溝、東平、合山、塘坪、雅韶、新洲、那龍、紅豐等鎮。
陽西縣轄織篢、溪頭、程村、上洋、儒洞、沙扒、塘口、新圩等鎮。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轄海陵、閘坡兩鎮。
「陽春獨石仔古人類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萬年以前,兩陽人的祖先就已出現。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度。公元前214年派軍隊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統一了嶺南越族地方後,設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兩陽初屬其中的南海郡,開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漢武帝派兵打敗了匈奴後,於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設了合浦郡高涼縣,政治中心在今陽東縣大八鎮古城(另一說在麻汕上塘村)。高涼縣包括今陽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電白、化州、吳川和羅定的部分地方。高涼縣是粵西地區最古的縣。
東漢末,兩陽屬東吳統治范圍。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將高涼縣從漢時的合浦郡分出,設為高涼郡,轉由廣州管轄,下統三個縣:安寧縣(今陽江市區及其東部)、高涼縣(今陽東縣北部地方)、西平縣(今陽東縣白沙鎮、江城區埠場鄉、平崗鎮、陽西縣程村鎮鄰近部分地區)。兩陽由縣升郡。
南北朝時,兩陽的地位顯得更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涼郡從廣州分出,連同杜陵郡、寧康郡、陽春郡等合設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從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轄今陽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陽江由郡升格為州,下管郡,郡管縣,歷時122年,是祖國南疆的交通要沖、軍事重鎮。
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政權把安寧縣、高涼縣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個新縣--陽江縣。在陽春郡中設陽春縣。陽江縣、陽春縣從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陽江縣、西平縣、陽春縣、杜陵縣等從高州分出,建為恩州,屬廣州都督府管轄。恩州州治在陽江,從貞觀年間唐太宗時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陽江、陽春各自為縣止,兩陽被稱呼為恩州達719年。此後。江、春兩縣歸肇慶府管轄。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陽江縣兩次升格為直隸州,下轄陽春、開平、恩平等縣。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陽江直隸州改為直隸廳。公元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陽江直隸廳再改為直隸州。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撤除州府,復設陽江縣、陽春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陽江、陽春屬江門粵中專區;1953年改屬粵西行署;1956年改屬湛江專區;1958年冬,合陽江縣、陽春縣為兩陽縣; 1961年復分為陽江縣、陽春縣。1983年9月為江門市屬縣。1988年2月10日,原陽江、陽春兩縣從江門市分出,新建為陽江市,屬地級市建制。下轄現在的陽春市、陽西縣、陽東縣和江城區。1992年增設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1998年又增設崗僑管理區。
㈧ 揭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本概況
高新區設立以來,經濟發展速度迅猛,交通、供電、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區建設初具規模,形成毛織服裝、五金電器、石英鍾、模具、塑料製品、醫葯化工、食品飲料、皮革、造紙等地方特色的產業,成為揭陽市經濟發展的第三大平台。 當前,產業園正以「生態之園,特色之城」為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扎實推進園區配套設施,積極完善園區生活條件,力爭「十年再造一個揭陽」。
園區主要有三大板塊:揭陽市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園、海峽兩岸食品葯品綠色合作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電商港——產學研倉儲物流一體化基地。
電商港規劃面積1139畝,將建設倉儲物流保稅基地、生產企業聚集區、人才資源產業園、電商企業總部、電商創意產業園、生活服務配套區等功能區,打造集產學研、電子商務、倉儲物流於一體的產業高地。 【一】園區概況
揭陽市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園,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揭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位於揭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揭陽產業轉移工業園)內,核心園區規劃總面積1000畝,總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計劃建設高新電子信息生產載體50萬平方,並搭建集技術研發,產品檢測,工業設計,人才培訓,創業孵化,信息服務和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務一體式的支撐平台,吸引強大集群締結,全力打造粵東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引擎。
【二】區位優越
揭陽市新型電子信息科技園位於大粵東1小時經濟圈中心,處於珠三角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的交匯處,海陸空交通網路優勢明顯。往揭陽內港30分鍾、國家一類口岸惠來港和汕頭港約60分鍾車程,距離廣梅汕鐵路25公里、廈深高鐵45公里,距離捷普高速、潮惠高速14公里,隨著潮惠、汕惠、汕湛和揭惠等高速公路的完善,園區與海西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實現無縫對接。從園區全稱高速到揭陽機場,通航城市已經遍及國內各大城市及新加坡、香港、台灣和韓國等多地。
【三】中歐合作
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園內將組建中歐科技研發機構,搭建歐洲高新產業合作平台,成為廣東與歐洲各國高新電子信息產業交流和對接的窗口,以及引入歐洲技術項目的重要渠道。園區將圍繞產業的主導產品以及其上下游產品,利用歐洲堅實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技術力量,引進高端產品的生產技術,擴展技術鏈,營造主導產業,延長產業鏈,實現產業上的縫合斷層、填報空白、調整結構;把歐洲產業優勢『引進來』,助力入駐企業發展騰飛,同時,也幫助入駐企業『走出去』,帶動自身產品向外推廣,為進駐企業提供開拓歐洲市場的條件和契機。
【四】基礎設施完善
揭陽市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園市政設施建設配套完全,園區路網完成建設,水、電、通訊、銀行、郵政、招商服務廳、大型生活配套區、專家公寓樓、污水處理廠、變壓電站等配套設施相機完善,毗鄰園區的省道335線雙向8車道全線貫通。園區首期200畝廠房已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800畝核心區規劃完成,動工在即,盡顯高端產業社區優勢。
【五】企業集聚區
揭陽市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園提供3層標准廠房,廠房設計充分考慮了高新電產企業的需求,布局合理,可滿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生產需求,整個生產區域總建築面積超過45萬平方,廠房佔地3畝--15畝,每層廠房面積從1500—3500平方不等,租售面積靈活多變,適合企業的不同需求。
【六】居住配套
生活配套區,建有15層宿舍樓14座,建築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可提供房間近1000多間,配備了飯堂、超市、幼兒園、網吧、銀行網點、自動櫃員機、郵政、休閑廣場、小型運動場等服務設施,並計劃建設專家別墅、高管公寓等高級人才區,使企業輕松解決員工的生活需求,為進駐的人才提供優越便捷的生活配套。
【七】專業貼心服務
園區設置一站式企業服務中心,行業協會、商會、金融機構、行政職能部門等結構常態辦公,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管理和『一條龍』全程服務,根據產業檔次、不同企業和不同需求,按『一廠一策』,為企業制定多種招商優惠政策。園區更有專業團隊提供貼身跟蹤服務,並聘請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對整個園區進行統一管理,營造安心、舒心的經營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