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石化廢水處理工藝論文

石化廢水處理工藝論文

發布時間:2025-05-06 01:20:24

A. 急需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的論文題目 !!!越多越好!!!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論文題目:
1. 中國的石油中化工產業現狀與競爭力分析

2. 中國的石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3.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4. 我國合成氨工業現狀及節能技術
5.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形勢分析
6. 21世紀塗料工業發展及對策
7. 聚乙烯納米材料發展現狀及前景
8. 納米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
9. 世界聚乙烯烴工業的發展前景
10. 氯鹼工業的發展及應用
11. 聚氯化-2-羥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質測定
12. 礦渣MTC固井技術的應用研究
13. 板式精餾塔的設計
14. 21世紀中國煉油工業發展問題探討
15. 氯乙烯的合成與制備
16. 中國石油化工產業
17. 乙炳橡膠生產工藝及其經濟分析
18. 我國氯鹼工業現狀及發展研究
19. 丁苯橡膠的技術發展及市場前景
20. 面向21世紀的煉油工業
21. .原油常減壓蒸餾工藝流程研究
22. 催化裂化化學反應原理及催化劑的選用
23. 潤滑油添加劑的分類與選用
24. 大慶與勝利油田原油的特點並設計適合的加工方案
25. 納米材料在生產中的應用
26. 永磁材料的發展
27. 煉油用泵的現狀研究
28. 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方法
29. 二組分系統相圖的繪制
30. 淺析燃料電池技術
31. 21世紀塗料工業的現狀和前景
32. 石化企業廢水處理研究
33. 大王熱電廠煤渣綜合處理研究
34. 大王鎮橡塑企業發展現狀及遠景
35. 化工企業持續發展應重點研究的幾個問題
36. 我國聚酯工業的發展

B. 淺談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分析

淺談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分析

摘要:向污水中注入空氣進行曝氣,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種呈黃 褐 色的絮凝體。這種絮凝體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所構成,它易於沉澱,與水分離,並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這種絮凝體就被稱為“活性污泥”。

關鍵詞:活性污泥;接種菌種;馴化培養

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污泥的揮發性部分(即揮發性活性污泥),它約佔全部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和馴化出來的。培養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達到一定的污泥濃度;馴化則是對混合微生物群進行選擇和誘導,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為優勢。

1 接種菌種

1.1 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1.2 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1.3 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范圍正常啟動。

1.4 啟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在低於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為10﹪(濃縮污泥,干污泥為8%),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投加後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後,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

1.5.1 同類污水廠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2 城市污水廠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3 其它不同類污水站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4 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

1.5.5 糞便污泥上清液。

2 馴化培養

2.1 馴化條件

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盡量一致,當條件不具備時,一般用常規生活污水作為培養水源,馴化時溫度不低於20℃,馴化採取連續悶曝3-7天,並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依據長期實踐經驗,按照不同的工藝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2.2 馴化方式

2.2.1 馴化條件具備後,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採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天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於 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2.2.2 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復雜的過程,每個過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加以調整。

2.2.3 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3 注意事項

3.1 活性污泥培菌過程中,應經常測定進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氣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標。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後,就要進行生物相觀察,根據觀察結果對污泥培養狀態進行評估,並動態調控培菌過程。

3.2 活性污泥的培菌應盡可能在溫度適宜的季節進行。因為溫度適宜,微生物生長快,培菌時間短。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則應該採用接種培菌法,所需的種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3 培菌過程中,特別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後,要注意防止污泥過度自身氧化,特別是在夏季。有不少廠都發生過此類情況。這不僅增加了培菌時間和費用,甚至會導致污水處理系統無法按期投入運行。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氣量和曝氣時間是關鍵,要經常測定池內的溶解氧含量,及時進水以滿足微生物對營養的需求。若進水濃度太低,則要投加大糞等以補充營養,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間歇曝氣。

3.4 活性污泥培菌後期,適當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於微生物進一步生長繁殖。

3.5 如曝氣池中污泥已培養成熟,但仍沒有廢水進入時,應停止曝氣使污泥處於休眠狀態,或間歇曝氣(延長曝氣間隔時間、減少曝氣量),以盡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有條件時,應投加大糞、無毒性的有機下腳料(如食堂泔腳)等營養物。

參考文獻:

張帆遠航.造紙中段廢水深度處理的中試研究.2007

劉佑泉.印染廢水處理研究.2006

牟杏妹.常州市江邊污水廠一期工藝運行調試與評價[學位論文].2006

劉新亞.混凝-生化法處理油墨廢水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學位論文].2008

張向軍.UASB-MAP-SBR法處理含DMF、PVA的製革廢水.[學位論文].2010

吳波 等.石化污水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0

陳奧菲.建構精英主導下的參與式鄉村治理模式.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0

;

C. 求一篇關於石油工程方面的畢業論文

海洋石油工程高壓電氣試驗
摘要
為保證海洋石油平台電氣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對新建平台電氣設備須進行交接試驗,對已投入運
行的平台電氣設備需定期做預防性試驗.針對平台常用電氣設備的試驗提出了具體操作方法、試臉標准和
注意事項.
關鍵詞:海洋石油工程;絕緣缺陷;耐壓試驗
.
1己l全.
1711刁
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的測量是變壓器試驗中一個重要的試驗項目。它可以檢查出繞組內部導線的
焊接質量、引線與繞線的焊接質量、繞線所用導線的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分接開關和引線與套管
等載流體的接觸是否良好、三相電阻是否平衡等。
電力電纜絕緣試驗不宜採用交流耐壓試驗,而宜採用直流耐壓試驗。高壓電器設備一般都通過交
流耐壓試驗對其主絕緣耐壓強度進行試驗,而電力電纜由於其電容量較大,往往受到試驗設備容量的
限制,很難進行工頻交流耐壓試驗。另外,交流耐壓試驗有可能在油紙絕緣電纜空穴中產生游離放電
而損害電纜.同樣高的交流電壓損害電纜絕緣強度遠大於直流電壓。因此,直流耐壓試驗便成為檢查
電纜絕緣性能的常用方法。
2交接試驗安全操作規程
(l)電氣試驗人員必須取得上崗操作資格。大型試驗要配備足夠的試驗人員,嚴禁單人獨崗操
作。
(2)電氣試驗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氣試驗標准規程,按相應電壓等級的電氣交接試驗作業指導
書所制定的試驗程序進行試驗。
(3)使用電氣試驗儀器設備前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試驗人員應充分了解被試設備和所用試
驗設備、儀器、儀表的性能,嚴禁使用有缺陷及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試驗設備。
(4)電氣試驗現場應滿足對試驗人員的人身及試驗設備安全條件。
(5)電氣試驗人員應嚴格遵守臨時用電有關規定,電源開關應具備漏電保護性能,並有足夠的
容量。
(6)使用電氣試驗設備時,外殼必須接地,接地線必須是截面不小於4InznZ的多股軟銅線。接
地必須良好可靠,不得將接地線接在非正式接地體上。
〔7)被試設備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加壓引線應牢固,並應盡量短。
(8)現場高壓試驗區域及被試設甚的各部位端頭,應設臨時遮欄或警戒繩,並掛標示牌和設專
人普戒,試驗人員及警戒人員不得擅自離崗,嚴防外人誤入遮欄接觸高壓。
(9)進行高壓試驗時,必須有監護人監視操作,需使用通訊器材的,應保證通訊暢通。
(10)耐壓試驗升壓速度為3kV/s;耐壓試驗結束後,應將試驗電壓降至零後再斷開電源。
(11)使用中的一切高壓設備,如已拆除接地線或高壓短接線,即認為已有電壓,人體不得接近。
(12)高壓試驗設備的高壓電極,未試前應用接地棒接地,被試設備做完耐壓試驗以後應接地充
分放電。
(13)電力電纜、電力電容器等大電容量的電氣設備試驗後,應用帶電阻的接地棒充分放電,然
後再直接接地或短接放電。已經投入運行的電力電纜、電力電容器等大電容量的電氣設備高壓試驗前
應首先充分放電,然後方可進行接線、試驗。
(14)使用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時,被測設備要確實與電源斷開,試驗中防止人體接觸,試驗後
必須充分放電。
(15)試驗過程中若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將電壓降至零,然後斷開電源,並經放電接地後方可
進行檢查。未查出原因前不得繼續試驗。
(16)進行互感器變比試驗時,應避免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電壓互感器二次短路,以免發生人
身或設備事故。
(17)雷雨、大風天氣應停止室外高壓試驗。
3試驗方法
3.1電力變壓器、電力電纜耐壓試驗標准
(1)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交流耐壓試驗電壓標准(kv):
電氣設備交流耐壓試驗時加至試驗標准電壓後的持續時間,無特殊說明時,應為lmin。電氣設
備交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和持續時間以業主規格書為准。
(2)電力變壓器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直流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測量應在各分接頭的所有位置上進行。
②1600kvA及以下容量等級三相變壓器,各相測量的相互差值應小於平均值的4%,線間測得值
的相互差值應小於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變壓器,各相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於平均值的
2%;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於平均值的l%。
③變壓器的直流電阻,與同溫下產品出廠實測數據比較,相應變化不應大於2%;』不同溫度下電
阻值按照以下公式換算。
T+tZ
RZ=RIX
—T+tl式中Rl、R2為分別為溫度在t1、t2(℃)時的電阻值(Q);T為計算用常數,銅導線取235,
鋁導線取225。
④由於變壓器結構等原因,差值超過本條第二款時,可只按本條第三款進行比較。但應說明原
因。
(3)試驗環境條件:
①試驗環境溫度不低於5℃:相對濕度:不高於80%。
②試驗區域內無交叉施工、無振動、無強電、磁場干擾等妨礙試驗的工作。
③高壓試驗時,在試驗區域內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險的因素。
④電源電壓波動幅度不超過士5%;電源電壓的畸變率不超過5%,試驗電源頻率與額定頻率之差
應在額定頻率的l%以內。
(4)試驗前的准備工作:
①制定試驗技術方案,進行技術交底。
②布置試驗場地,對正常試驗和特殊性試驗必須有試驗接線圖。
③試驗接線後需經第二人按結線圖復查,以保證接線正確。
④試驗前應檢查工作電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沖擊合閘試驗:
在額定電壓下對變壓器進行沖擊合閘試驗,應進行5次,每次間隔宜為smin,無異常現象。
合閘試驗宜在變壓器高壓側進行;對中性點接地的電力系統,沖擊試驗時變壓器的中性點必須
發電機變壓器組中間連接無操作斷開點的變壓器,可不進行沖擊合閘試驗。
(6)檢查相位:
檢查變壓器的相位必須與電網相位一致。
(7)18kv/3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橡塑絕緣電纜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應按下式計算:
Ut二4XUo;
電纜額定電壓Uo/U;
U為電纜額定線電壓:
U。為電纜導體對地或對金屬屏蔽層間的額定電壓;
Ut為直流耐壓試驗電壓。
①直流耐壓試驗程序:
·
試驗時試驗電壓可分4~6階段均勻升壓,每階段停留lmin,並讀取泄漏電流值。試驗電
至規定值後維持15min,其間讀取lmin和15min時的泄漏電流,如果巧min後泄漏電流減小,
為試驗合格,否則認為電纜不能滿足要求。測量時應消除雜散電流的影響。
·
對額定電壓為0.6/IkV的電纜可用IOO0v或25O0v兆歐表測量導體對地絕緣電阻代替直
壓試驗。
·
根據工藝要求,橡塑電纜應測量外護套、內襯層的絕緣電阻,每公里絕緣電阻不應低於
MQ。
②交流耐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橡塑電纜優先採用20~3OOHz交流耐壓試驗。試驗程序試驗接線如下所示。
·
布里試驗設備,聯接各部件,各設備應有一點接地。
·
檢查電源處於關斷位置,電壓調節應(零位)。
·
檢查過壓整定開關,整定為試驗電壓1.05一1.1倍。
·
開機接通電源開關。
·
參數設置按設置鍵選擇調整,按調整鍵進行設定,設定完畢按確認鍵。
·
調諧按高壓通按鈕。
表1橡塑電纜ZOHz一300Hz交流耐壓試驗電壓和時間表
額定電壓Uo/kv
18/30及以下
21/35~64/110
試驗電壓/Kv
2.5Uo(或2Uo)
時間/min
5(或60)
2UO
(8)懸式絕緣子和支柱絕緣子的實驗項目,應該包括測量絕緣電阻及交流耐壓試驗。
①絕緣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
用於33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懸式絕緣子的絕緣電阻值,不應低於300MQ;用於SOOkv
等級的懸式絕緣子,不應低於sooM。。
.35kv以下電壓等級的支柱絕緣子,不應低於SOOMQ。
·
採用2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子絕緣電阻值,可按同批產品數量的10%抽查。
·
棒式絕緣子不進行此項試驗。
·
半導體釉絕緣子的絕緣電阻,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
②交流耐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支柱絕緣子,可在母線安裝完畢後一起進行,試驗電壓應符合
的規定。

D. 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範文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水污染的覆蓋面也隨之不斷擴大,這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下面是我精心推薦的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範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範文篇一

水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水是人類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因此水體一旦受到污染,不僅使水資源的數量、質量下降,直接或間接地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且污染後的水體也很難再得到恢復和控制。本文主要對水體污染的類型特徵及我國的水污染現狀進行了綜合評述,簡要的闡明了水污染可能會帶來的危害及水污染的常規處理方法,並就目前水污染防治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水體污染;現狀;危害;防治;控制方法

1、水體污染及其類型

1.1 水體污染[1]

水體污染是指排入水體的污染物在數量上超過了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凈能力即水體的環境容量,破壞了水中固有的生態系統,破壞了水體的功能及其在人類活動和生產中的作用,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功能的現象。我國水污染具有影響地域廣、持續時間長、水質季節性變化、污染類型復雜等普遍特徵。

1.2 水污染現狀

近年來,我國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種類型的水污染事件更是不斷地發生。如2004年2月在四川沱江發生嚴重氨氮超標排放事件,工業廢水不合格排放致使大量魚類死亡,100多萬人飲水受到影響,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億元;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苯類污染物泄露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質污染[2]。當然,我們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來緩解我國水污染嚴峻的狀況,如從1998年開始的“淮河水專項”,到今天為止已經堅持了16年之久。

1.3 水體污染的類型[1]

從污染成因上來看,水體污染可以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從污染源來看,水體污染可分為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從污染的性質來看,水體污染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2、水體污染的危害

水體污染將直接降低生活飲用水的品質,影響人類健康,並對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影響工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水生態失衡、生態系統退化,產生一系列的社會生態問題,並且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的正常運轉。

3、水污染控制技術

3.1水污染控制原則

要實現對水污染的全局調控和有效綜合防治,需從宏觀控制、技術控制和管理控制三個方面著手,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對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進行合理的優化與調整,對工業生產工藝和污水處理技術進行改進,對受納水體和排污口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控制。

3.2水污染處理技術[3-4]

隨著水污染狀況的不斷惡化,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水污染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化學處理法三類。

廢水的物理處理通常是藉助物理力或機械力使得廢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質得以分離的單元操作過程。廢水的化學處理,就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去除水中的雜質,其處理對象主要是廢水中無機或有機(難於降解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化學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

4、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困難[5-8]

4.1 水資源保護的意識淡薄,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強

人們對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還缺乏足夠認識,在發展當地經濟的過程中, 只注重經濟效益, 忽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個別地區和企業甚至損人利己,以污染臨近或下游地區的水資源與環境為代價來發展本地經濟。

4.2 管理體制不順, 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

現行管理體制未能有效利用經濟手段, 未能形成一系列激勵水污染治理、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用水的政策措施, 從而導致水污染嚴重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不高, 用水浪費驚人。

4.3 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現象根深蒂固

目前, 與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有關的法律不少,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 年)中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另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修訂)等立法中, 也有關於水污染防治的相應條款。但是由於在處理水污染事件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未能得到及時落實和有效貫徹,使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情況持續存在,水污染狀況日趨嚴重。

4.4 科研滯後, 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持

由於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動態性和隨機性, 使得水污染防治技術不能得到統一、系統的規劃和研究。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水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水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等都缺乏深入研究。

5、對水污染防治的建議[9]

5.1 源頭控污

5.1.1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環保意識

5.1.2加強企業的環境管理,合理安排企業布局

5.1.3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改善相應的執行機制

5.2 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水污染控制技術

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經濟發展地區性強,針對這一情況,不同地區在污水處理時應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道路交通條件及居民住宅布局等具體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當地自然環境且成本低,管理維護簡單,效率高的污水處理技術。

6、總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它的污染和短缺將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威脅。特別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水污染的問題更不能被忽略,我們應該吸取以往城市發展中水污染對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的教訓,充分重視水環境問題,努力實現各個地區的經濟和水環境保護的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畢潤成.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83-86.

[2]程聲通.水污染防治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5: 5-8.

[3]趙慶良,任南琪.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 79.

[4]張寶軍.水污染控制技術[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3: 19.

[5] 譚炳卿, 孔令金, 尚化庄. 河流保護與管理綜述[J]. 水資源保護, 2002(3) : 53-57.

[6] 汪恕誠. 資源水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M].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3.

[7] 錢正英, 張光斗.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M] .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1.

[8] XXIX IAHR Congress.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and eco-hydraulics[ C] . Proceedings of Theme B. Beijing, TsinghuaUniversity Press, 2001.

[9] 周正, 周穎輝. 我國農村水污染現狀及防治方法[J].NORTHERN ENVIRONMENT,2011: 9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範文

E. 設計處理印染廢水的微生物菌種篩選步驟並提出可能的培養方案。設計一篇論文,要求步驟清楚。求高手指點~

蘇科吧???李lian教的吧???
我靠!!!!!!!LP啊!!!!!這世界太小了!!!你也太猥瑣了!!!這個作業還網路知道!!!我就不說你了!!!!自己反省去吧!!!!別問我是誰!!!

F. 能給我一份水處理的論文么,最好今天給我啊!

摘要:投加水處理葯劑是水處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本文以絮凝劑,殺生劑為主,介紹了它們的發展現狀,使用的局限性,分析了各種主要葯劑的應用前景。

1、前言

水處理劑是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廢水處理過程中必需的化學葯劑,通過使用這些化學葯劑,可使水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水垢和污泥的形成、減少泡沫、減少與水接觸的材料腐蝕、除去水中的懸浮固體和有毒物質、除臭脫色、軟化水質等。目前由於世界各國用水量急劇增加,同時各種環保法規(水凈化法)相繼制定,而且要求日益嚴格,所以對於各類高效的水處理葯劑增長很快。在我國,與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危機矛盾的是水處理葯劑的生產能力很低,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所以加快我國水處理葯劑這一環保材料產業的發展迫在眉睫。
水處理葯劑包括絮凝劑、緩蝕劑、阻垢劑、殺生劑、分散劑、清洗劑、預膜劑、消泡劑、脫色劑、螯合劑、除氧劑及離子交換樹脂等。本文將對絮凝劑和殺生劑作系統地介紹。

2、絮凝劑

絮凝技術的關鍵是絮凝劑的選擇。絮凝劑可分為無機、有機和微生物絮凝劑。

2.1、無機絮凝劑

無機低分子絮凝劑有氯化鋁、硫酸鋁、硫酸鐵、氯化鐵等。其聚集速度慢,形成的絮狀物小,腐蝕性強,在水處理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而逐漸被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所取代。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是在傳統鋁鹽、鐵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水處理劑,價格較低廉,凈水效果好。

聚合氯化鋁(PAC)的混凝性能好,生成的礬花大,投葯量少,效率高,沉降快,適合水質范圍較寬。主要用於飲用水和工業給水的凈化。同時還能用於去除水中所含的鐵、錳、鉻、鉛等重金屬,以及氟化物和水中含油等,故可用於處理多種工業廢水。

聚合氯化鋁鐵(PAFC)是一種新型的無機高分子凈水劑,產品中鋁鐵二者的配比是可調的,以適應不同水質的需求,已分別在石化、鋼鐵、煤炭工業等廢水的凈化處理中得到應用。結果表明,該葯劑質優、價廉,是一種新型、高效、穩定的凈水劑,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人通過實驗比較得出PAFC的凈水效果稍好於PAC,但PAFC加葯成本比PAC少得多。
聚合硫酸鐵具有良好的絮凝和吸附作用,廣泛應用於原水,飲用水、自來水、工業用水、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處理。聚合硫酸鋁(PAS)是一種使用最廣的混凝劑,主要用於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凈化處理。

聚硅酸鹽是在聚硅酸及傳統的鋁鹽、鐵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聚合的硅酸與金屬離子一起可產生良好的混凝效果。通過把金屬離子的電中和能力和聚硅酸的吸附架橋能力結合在一起,使復合產物具有較強的電中和與吸附架橋作用,達到更好的凈水效果。它們的絮凝脫穩性能遠超過聚硅酸和聚金屬離子,同聚硅酸相比,不但提高了穩定性,且增加了電中和能力;同聚金屬離子相比,則增強了粘結架橋性能。以聚合硅酸硫酸鋁(PASS)、聚硅氯化鋁(PASC)和硅鐵復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為代表的復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成功應用在給水、工業廢水以及城市污水的各種流程中,現已成為主流絮凝劑。

但是,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粒度以及絮凝架橋能力仍比有機絮凝劑差很多,且存在對進一步水解反應的不穩定性問題。

2.2有機高分子絮凝劑

與無機絮凝劑相比,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鹽類、介質pH及環境溫度影響小,生成污泥量也少;而且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分子可帶—COO、—NH—、SO3、—OH等親電基團,可具鏈狀、環狀等多種結構,利於污染物進入絮體,脫色性好。一般有機絮凝劑的色度去除較無機絮凝劑高20%左右.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聚丙烯醯胺類。它能適應多種絮凝對象,用量少,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後處理容易。常與其它無機絮凝劑復配,如與氯化鋁的復配使用。

但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其單體或水解、降解產物常常有毒,如聚丙烯醯胺(PAM)的單體,有神經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效應。

2.3微生物絮凝劑

微生物絮凝劑是利用生物技術,從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提取、純化而獲得的一種安全、高效、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處理劑,至今發現具有絮凝性的微生物已超過17種,包括黴菌、細菌、放線菌和酵母菌等。它分為:

(1)直接利用微生物細胞的絮凝劑,如某些細菌、黴菌、放線菌和酵母,他們大量存在於土壤、活性污泥和沉積物中;

(2)利用微生物細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劑,如酵母細胞壁的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質和N-乙醯葡萄糖胺等成分;

(3)利用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的絮凝劑,微生物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代謝產物是細胞的莢膜和粘液質,除水外,其主要成分為多糖及少量多肽、蛋白質、脂類及其復合物。其中多糖在某種程度上可用做絮凝劑。

迄今為止,發現的絮凝效果最好的微生物絮凝劑是紅平諾卡氏菌NOC-1。可用於畜產廢水處理,膨脹污泥的沉降及紙漿廢水(黑液)顏料廢水等有色廢水的脫色,效果顯著。
雖然,對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屢有報道,但大多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未走向工業應用。我國這方面的起步較晚,目前的研究僅限於菌種篩選。

成都生物研究所分離篩選初步獲得6株微生物絮凝劑產生菌,用其發酵離心上清液對造紙黑液,皮革廢水,偶氮染料廢水,硫化染料廢水,電鍍廢水,彩印製板廢水,石油化工廢水,造幣廢水及藍黑水,碳素墨水等進行的絮凝試驗表明,廢水固液分離效果良好,COD去除率55%—98%,懸浮物,色度、濁度去除率90%以上。

上海大學環境科學系在污水處理廠的迴流污泥及底泥中分離,篩選出3株絮凝劑產生菌.該菌株所產培養液可使土壤懸液濁度去除率達99%以上,使鹼性染料廢水COD去除率為70%左右,色度去除為92%左右。

目前,絮凝劑正向價廉實用、無毒高效的方向發展。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將逐漸取代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無機絮凝劑,另一方面,微生物絮凝劑具有使用穩定性、安全性、高效性及低耗性。是當今最具發展前途的絮凝之一。所以,未來的發展不僅要開發新型廉價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劑,還要研究微生物絮凝劑與其他絮凝劑的配合使用。已有試驗表明,二者配合使用,可以互補, 不僅可以提高絮凝效率,而且還可降低投加量。

3、殺生劑

殺生劑是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用以殺死微生物(菌藻)以阻止其大量繁殖致使冷卻水系統中的金屬設備發生腐蝕及事故,影響正常運行的水處理葯劑。根據殺生機制分為氧化性殺生劑和非氧化性殺生劑。

3.1氧化性殺生劑

氯氣是一種強氧化性殺生劑,其殺菌力強,價格低廉,使用較簡單,是當今應用最廣泛的殺生劑之一。但不適於鹼性水處理。另外,它可能與水中有機物生成致癌物三鹵甲烷,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於是溴類、臭氧、二氧化氯相繼為人們所重視。

溴類殺生劑主要有溴化鈉、溴化海因、活性溴、溴化丙醯胺等。溴化丙醯胺是近年來開發出的一類氧化性殺生劑,其中2,2-二溴-3-氮川丙醯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廣譜殺生劑。隨著冷卻水pH值和溫度的升高,它的半衰期迅速變短,對環境污染小。

臭氧具有十分優良的殺菌活性,剝離粘泥作用較強,同時還兼具緩蝕阻垢作用,用它處理循環冷卻水,其濃縮倍數可達30~50。但由於成本較高,目前還未被廣泛採用。
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強的吸引和穿透能力,它對冷卻水中存在的主要危害菌種如異養菌、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等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它的特點是用量少、高效、快速、葯效持續時間長。如2mg/L的二氧化氯作用30s後就能殺死近100%的微生物;在pH為8.6,活菌數達71萬個/ml的水中投加0.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12h後,對異養菌的殺菌率保持在99%以上。另外,它能不受pH的影響,不與水中氨、有機胺類及酚類反應;不僅能殺死微生物,而且能分解殘留的細胞結構,具有殺孢子和殺病毒的作用;適用於鹼性水處理,對環境沒有威脅。在我國,以前由於它的不穩定性限制了其推廣應用。近年來,一些廠家已先後批量生產穩定性二氧化氯,南京某公司還推出了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其設計獨特,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氣作為工業循環冷卻水的殺生劑具有很多的優越性,特別是對於合成氨廠,化工廠和煉油廠的冷卻水系統,由於系統中有機物和氨的含量高,需氯量大,pH值偏鹼性,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氣可以取得更好的經濟、環境效益。

3.2非氧化性殺生劑

非氧化性殺生劑種類較多,應用較早的氯酚類因毒性大,易污染水體,漸漸被棄之不用。有機胺類使用也極少。

二硫氰基甲烷是使用較早的有機硫化物殺生劑。對於抑制藻類、真菌和細菌,尤其是硫酸鹽還原菌十分有效。但不適宜在鹼性冷卻水系統中使用。

異噻唑啉酮是一類較新的有機硫化物殺生劑。該類殺生劑是通過斷開細菌和藻類蛋白質的鍵而起殺生作用的,濃度為0.5mg/L時,即能有效地抑製冷卻水系統中的藻類、真菌和細菌,具有廣譜高效、作用時間長(0.5mg/L的加入量,使用5周後仍有效)、低毒、pH使用范圍廣、配伍性混溶性好、不起泡沫,並能阻止粘泥生成等優點。國外已廣泛應用於冷卻水處理中。

季銨鹽殺生劑因其成本低,毒性小,且兼具緩蝕性。故得到廣泛的應用,但使用中還存在易產生抗葯性、費用增加,起泡,加重腐蝕等問題。鑒於此,新合成的十六烷基辛基二甲基溴化銨(168)和十六烷基癸基二甲基溴化銨(1610)兩種雙烷基季銨鹽,改變了季銨鹽的表面活性和分子穩定性,它產生的泡沫少,殺生活性也得以提高。

戊二醛具有高效廣譜的殺菌滅藻作用,對生物粘泥也有一定的剝離作用。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生產了系列戊二醛水處理殺生劑A515、A525、A530等,試驗證明,A515對異養菌等具有明顯的殺生作用,且葯效持續時間長,72h後殺菌率仍有90%以上;它適用於鹼性水處理,與磷系葯劑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武漢某公司近年推出戊二醛系列用於循環冷卻水系統,效果明顯。在對冷卻水的推薦使用濃度下,戊二醛幾乎沒有毒性,它的水溶液本身會發生生物降解。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加強,戊二醛類殺生劑將大有發展前途。

開發新型殺生劑,要考慮價格、毒性,使用安全性,貯存穩定性、微生物耐葯性等因素外,還應考慮殺生劑的復配間的協同效應,復配在一起,既能增強殺生能力,又能降低加葯量。

4、水處理葯劑的發展方向

4.1專用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為了滿足不同廢水系統(如造紙廢水、印染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的需要,專用性強,針對某一類化學物質的品種的研製與開發勢在必行。

4.2多功能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多功能水處理劑是水處理葯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這類新型水處理技術的出現,將開拓水處理劑的生產和應用范圍,對化學法處理工業水的發展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緩蝕-阻垢劑、絮凝-緩蝕劑、絮凝-殺菌劑、絮凝-殺菌-緩蝕劑、絮凝-緩蝕-阻垢劑等。

4.3綠色水處理葯劑的發展

水處理葯劑綠色化發展中,無毒、無害、易生物降解都是方向。最典型的綠色水處理葯劑是近年來國內外開發的分散阻垢劑聚天冬氨酸(PASP)。PASP是合成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毒理學的研究揭示出聚天冬氨酸(PASP)無毒、無敏感或無突變的效果。

4.4高性價比的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目前高性能的葯劑價格普遍偏高,可通過尋找價廉易得的原料研製出高性能產品,也可通過加強對復配技術的研究,即添加廉價輔助劑,減少葯劑的實際用量,同時保持凈水效能而達降低成本的目的。

G. 我現在在一家污水處理廠實習,想寫一份關於這家污水處理廠的畢業論文,想知道論文的主要內容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閱讀全文

與石化廢水處理工藝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空調濾芯螺絲鬆了怎麼辦 瀏覽:185
大型凈水站的廢水如何利用 瀏覽:221
凈水器發黑用什麼水 瀏覽:441
壺蓋去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876
花灑為什麼要買除垢款 瀏覽:891
汽車修飾漆和樹脂 瀏覽:353
喝洋酒為什麼要和屈臣氏蒸餾水 瀏覽:433
新款五菱宏光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292
蒸餾前先干什麼 瀏覽:529
核廢水氘 瀏覽:317
染料激光器的濾芯怎麼換 瀏覽:50
可以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生物鹼是 瀏覽:141
石油煉油廠水處理 瀏覽:952
三口燒瓶減壓蒸餾裝置圖 瀏覽:193
污水曝氣池有小蟲怎麼辦 瀏覽:592
肝臟是不是半透膜 瀏覽:272
怎麼區分真假純牌濾芯 瀏覽:185
空氣能熱水器水怎麼除水垢 瀏覽:110
除硫酸鹽專用離子交換樹脂 瀏覽:814
純水制備ro反滲透膜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