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什麼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質量好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質量好
B. 電鍍廢水中,一般鉻濃度是多少
電鍍抄廢水中,一般鉻濃度是多少?
每個電鍍廠對產品品質要求不同,導致每家廠的廢水濃度不相同.從幾十毫克升到幾克升的都見過.通常出口的或者比較高端的產品因為要接受層層檢驗,沖洗比較干凈,對清洗水質要求也高,所以濃度一般比較低.低端的產品,例如小五金,皮帶扣指甲鉗之類的,大都是小作坊進行電鍍.小作坊一般為了節省水,通常都將清洗水反復使用,導致排出的廢水鉻含量很高.
硬鉻的六價鉻含量比較高,三價較少.裝飾鉻和鈍化就不同,市面上的鈍化劑種類很多,有彩色的,有藍色的,有白色的等等,顏色不同所含的六價鉻和三價鉻的量不同,現在出口產品中,應用的一些鈍化劑含六價鉻的量很低,甚至不含六價鉻.
C. 電鍍廢水中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1、工藝流程
含鉻廢水→格柵→調節池→水泵→電磁流量計→還原反應池→混合廢水池
CaO PAM<br>
2、原理
由於還原反應時,廢水須調PH值至2~3之間,因此將酸洗廢水引進與含鉻廢水混合,可減少酸的用量,降低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
含鉻廢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含鉻廢水調節池,經轉子流量計後泵入還原反應池,該池內安裝有PH自動控制儀和ORP儀及攪拌機,PH計與ORP監控儀可自動控制還原反應池加葯量。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主要以CrO42-和Cr2O72-兩種形式存在,隨著廢水PH值的不同,兩種形式之間存在著轉換平衡:
2CrO42-+2H+Cr2O72-+H2O
Cr2O72-+2OH-CrO42-+H2O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酸性條件下,六價鉻主要以 Cr2O72-形式存在,在鹼性條件下則以CrO42-形式存在。但是電鍍含鉻廢水、漂洗廢水一般PH都在5以上,多數以CrO42-存在,其還原時通常PH最佳控制在2.5~3之間,其反應原理(還原劑以 Na2SO3為例)為:
2H2CrO4+3 Na2SO3+3H2SO4=Cr(SO4)3+3Na2SO4+5H2O
亞硫酸鈉用量理論上為:亞硫酸鈉∶六價鉻=4∶1,加葯時投料不宜過大,否則浪費葯劑,也可能因生成[Cr2(OH)2SO3]2+而沉澱不下來。
還原後的廢水直排入混合廢水池後再與混合廢水一並處理。
D. 電鍍生產廢水中的鉻.鎳.銅.鋅.氰處理方法
鉻
先投加H2SO4及 Na2S2O5進行還原(實際運行中,H2SO4極少加),當PH值為2.5~3.0時,還原反應時間為20min~30min其還原反應為:
2H2Cr2O7+3NaS2O5+3H2SO4-→2Cr2(SO4)3+2Na2SO4+5H2O
還原後的廢水再投加片鹼溶液進行中和,因氫氧化鉻曾兩性,PH值過高時,氫氧化鉻會再度溶解,而PH值過低時,又不能生成沉澱,一般實際運行時,廢水經酸化、還原反應後,加鹼調整PH值,使氫氧化鉻沉澱。一般控制PH值7~8,反應時間為15~20min。並投加有機高分子絮凝劑進行絮凝。形成氫氧化鉻反應為:
Cr2(SO4)3+6NaOH-→2Cr(OH)3↓+3Na2SO4
由於Cr3+的最佳沉澱PH值為7~8,而Cu2+、Ni2+的最佳沉澱PH值為10.5左右,兩者存在沖突,故還原後的含鉻廢水單獨加鹼中和,並進行固液分離。
鎳
鎳為貴重金屬具有回收利用價值,在含鎳廢水中加入混凝劑(石灰、鐵鹽、鋁鹽),在pH=10.5~11的鹼性條件下,形成氫氧化物絮凝體,對鎳離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澱析出。當然現在膜法在線回收鎳工藝也非常成熟。
銅
同鎳處理方法
鋅
鋅是一種兩性元素,它的氫氧化物不溶於水,並具有弱鹼性和弱酸性,故其化學式可寫作:鹼式:Zn(OH)2,酸式:H2ZnO2。由於它呈兩性、故在強酸或強鹼中能溶解。在鋅酸鹽溶液中加適量的鹼可折出Zn(0H)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鹼,沉澱又復溶解;但反之,在鋅酸鹽溶液中,加適量酸也可析出Zn(0H)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酸、沉澱又復溶解。鋅的氫氧化合物為兩性化合物,pH 值過高或過低,均能使沉澱返溶而使出水超標。所以在用化學沉澱法處理含鋅廢水的過程中,要注意pH 值的控制。
混凝沉澱法其原理是在含鋅廢水中加入混凝劑(石灰、鐵鹽、鋁鹽),在pH=8~9的弱鹼性條件下,形成氫氧化物絮凝體,對鋅離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澱析出。
氰
廢水在鹼性條件下,次氯酸鹽將氰根氧化分解為無毒的物質,反應式如下:
2NaOCl+2H2O=NaCl+NaOH+HOCl+2OH-
NaCN+2HOCl+NaOH=NaCNO+NaCl+H2O
2NaCNO+2HOCl=2NaCl+N2↑+2CO2↑+H2↑
氧化反應分兩步進行:
①通過PH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鹼的加入量,調節廢水的PH值至10~11,同時通過ORP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氧化劑的加入量,使廢水的ORP值在300~350mV之間;
②通過PH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酸的加入量,調節廢水的PH值為7~8,同時通過ORP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氧化劑的加入量,使廢水的ORP值為600~700mV。破氰後的廢水匯入綜合廢水調節池以進行後續處理。
E. 電鍍廠含鉻廢水的來源 電鍍工藝流程的哪幾個階段會產生含鉻廢水 全面一些 謝謝
在電鍍生產中,凡使用鉻酐CrO3(也稱鉻酸)這一電鍍材料的,均有含鉻廢水產生,一般電鍍生產中,鍍金和錫不使用鉻酐的,那也就沒有含鉻廢水,如鍍銀、銅、鐵、鎳 、鋅後還需要鈍化這個工藝時,要用鉻酐這一材料時,也產生含鉻廢水的。
F. 電鍍鉻廢水處理問題
你的鍍鎳廢水、鍍鋅廢水中有沒有鉻?雖然是分流的,鍍鋅鈍化那兒會不會有撒漏?鍍鎳專後屬處理有沒有使用含鉻的鈍化液?或其它強氧化性的物質?
想找出原因,就不要相信任何一個進水管口,需逐一測試,不僅僅測試廢水入口的水樣,還要到生產線上取樣,看看那個後處理槽含有強氧化劑!
能測到鉻,有2原因:一是六價鉻泄漏,二是有強氧化劑存在。不要眼睛只盯著鉻,還要看看強氧化劑有沒有混入。如你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含有六價鉻或強氧化劑。
生產線上,只要有人違規操作,把帶有有六價鉻的零件或器具放在鍍鎳、鍍鋅清洗槽中涮一涮,就有可能引起超標。
G. 電鍍鉻的電鍍鉻處理
(1)陽極電流密度不當影響鍍層結合力。電流密度過大,造成黑鉻鍍層容易脫落,所以必須注意控制陰極電流密度在工藝規定范圍。
(2)鍍液中SiF6;一含量偏高,也會使黑鉻鍍層容易脫落,可以通過電解處理使之降低並保持在工藝規定范圍。 (1)據某廠生產實踐對比表明,主要成分含量不當,對黑鉻鍍層耐磨性有影響。若鍍液中CrO3含量低於250g/L,鍍層耐磨性較差,而H3BO3。含量低於20g/L時,鍍層結晶粗糙,硬度與耐磨性會有所降低。
(2)在電鍍過程中,陰陽極面積比控制不當,比例失調,也會使鍍層耐磨性下降,通常情況下陰陽極面積比在1:5至1:1O的范圍較為有利。 (1)鍍液中帶人Cl-或SO4;一有害雜質離子,易使鍍層顏色淡或發灰,可以定性分析確認後添加AgNO3或BaCO3(Ba(OH)2)沉澱去除Cl-或SO4,消除有害影響。黑鉻鍍層顏色淡,鍍層黑度差,也可能是NaNO3。含量不足,可以通過定量分析確定後作補充調整。也可能是電鍍時間太短所致。
(2)鍍層泛紅,主要原因是H3BO3。含量太高,可以通過電解處理降低其含量,以保證鍍層質量。
(3)鍍層表面出現褐色條紋,往往是由於Cu2+等有害雜質超過允許含量,可以小電流電解去除之。
H.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有幾個方法
電鍍含鉻廢水的鉻的存在形式有Cr6+和Cr3+兩種,其中以Cr6+的毒性最大。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較多,常用的有電解法、化學法、離子交換法等。
工具/原料
亞硫酸鹽
硫酸亞鐵
方法/步驟
電解法
電解還原處理含鉻廢水是利用鐵板作陽極,在電解過程中鐵溶解生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上析出氫氣,使廢水pH逐漸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電解還原處理含鉻廢水的工藝參數:
① 含鉻廢水Cr6+濃度為50~200mg/L;
② 廢水pH≤6.5,一般含鉻25~150mg/L之間的廢水,pH值為3.5~6.5,故不需調節pH值;
③ 溫度影響不大,一般處理後水溫約上升1~2℃。
電解還原法具有體積小、佔地少、耗電低、管理方便、效果好等特點。缺點是鐵板耗量較多,污泥中混有大量的氫氧化鐵,利用價值低,需妥善處理。
化學法
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主要以CrO42-和Cr2O72--兩種形式存在,在酸性條件下,六價鉻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鹼性條件下則以CrO42-形式存在。六價鉻的還原在酸性條件下反應較快,一般要求pH<4,通常控制pH2.5~3。常用的還原劑有: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連二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硫酸亞鐵、二氧化硫、水合肼、鐵屑鐵粉等。還原後Cr3+以Cr(OH)3沉澱的最佳pH為7~9,所以鉻還原以後的廢水應進行中和。
(1)亞硫酸鹽還原法
目前電鍍廠含鉻廢水化學還原處理常用亞硫酸氫鈉或亞硫酸鈉作為還原劑,有時也用焦磷酸鈉,六價鉻與還原劑亞硫酸氫鈉發生反應:
4H2CrO4+6NaHSO3+3H2SO4=2Cr2(SO4)3+3Na2SO4+10H2O
2H2CrO4+3Na2SO3+3H2SO4= Cr2(SO4)3+3Na2SO4+5H2O
還原後用NaOH中和至pH=7~8,使Cr3+生成Cr(OH)3沉澱。
採用亞硫酸鹽還原法的工藝參數控制如下:
① 廢水中六價鉻濃度一般控制在100~1000mg/L;
② 廢水pH為2.5~3
③ 還原劑的理論用量為(重量比):亞硫酸氫鈉∶六價鉻=4∶1
焦亞硫酸鈉∶六價鉻=3∶1
亞硫酸鈉∶六價鉻=4∶1
投料比不應過大,否則既浪費葯劑,也可能生成[Cr2(OH)2SO3]2-而沉澱不下來;
④ 還原反應時間約為30min;
⑤ 氫氧化鉻沉澱pH控制在7~8,沉澱劑可用石灰、碳酸鈉或氫氧化鈉,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2)硫酸亞鐵還原法
硫酸亞鐵還原法處理含鉻廢水是一種成熟的較老的處理方法。由於葯劑來源容易,若使用鋼鐵酸洗廢液的硫酸亞鐵時,成本較低,除鉻效果也很好。硫酸亞鐵中主要是亞鐵離子起還原作用,在酸性條件下(pH=2~3),其還原反應為:
H2Cr2O7+6FeSO4+6H2SO4=Cr2(SO4)3+3Fe 2(SO4)3+7H2O
用硫酸亞鐵還原六價鉻,最終廢水中同時含有Cr3+和Fe3+,所以中和沉澱時Cr3+和Fe3+一起沉澱,所得到的污泥是鉻與鐵氫氧化物的混合污泥,產生的污泥量大,且沒有回收價值,這是本法的最大缺點。其主要工藝參數為:
① 廢水的六價鉻濃度為50~100mg/L;
② 還原時廢水的pH=1~3;
③ 還原劑用量一般控制在Cr6+∶ FeSO4·7H2O=1∶25~30
④ 反應時間不小於30min
⑤ 中和沉澱的pH控制在7~9
(3)鐵氧體法
鐵氧體法實質上是硫酸亞鐵法的演變與發展,其特點是投加亞鐵鹽還原六價鉻,調節pH沉澱後,需要加熱至60~80℃,並較長時間的曝氣充氧。形成的鉻鐵氧體沉澱屬尖晶石結構,Cr3+占據部分Fe3+位置,其他二價金屬陽離子占據了部分Fe2+的位置,即進入鐵氧體的晶格中。進入晶格的三價鉻離子極為穩定,在自然條件或酸性和鹼性條件都不為水所浸出,因而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從而便於污泥的處置。鐵氧體法的工藝條件為:
① 硫酸亞鐵投加量FeSO4·7H2O∶CrO3=16∶1;
② 加NaOH沉澱pH=8~9;
③ 加熱溫度控制在60~80℃之內,不宜超過80℃;
④ 壓縮空氣曝氣,既充氧又攪拌。
(4)化學還原氣浮分離法
氣浮法處理含鉻廢水實際是化學還原法在固液分離方法上的發展,硫酸亞鐵還原氣浮法主要是利用Fe(OH)3凝膠體的強吸附能力,吸附廢水中包括Cr(OH)3在內的其它氫氧化物沉澱,形成共絮體,這種共絮體能有效地被氣泡拈著並浮上去除。氣浮法固液分離技術適應性強,可處理鍍鉻廢水,也可處理含鉻鈍化廢水以及混合廢水,處理量大。不僅可去除重金屬氫氧化物,也可以同時去除其他懸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劑等,加上整個過程可以連續處理,管理較為方便,可以操作自動化。
(5)水合肼還原法
水合肼N2H4·H2O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下,能迅速地還原六價鉻並生成氫氧化鉻沉澱。
4CrO3+3N2H4=4Cr(OH)3+3N2
這種方法可以處理鍍鉻生產線第二回收槽帶出的含鉻廢水,也可以處理鉻酸鹽鈍化工藝中所產生的含鉻漂洗水。水合肼還原法產生的污泥量少,含鉻量高,便於回收利用。特別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處理含鉻廢水,不會引入中性鹽,顯然改善了排放廢水的水質。水合肼方法處理含鉻鈍化廢水時,Zn、Cd、Fe、Ni等重金屬也可同時去除。
3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一種高分子合成樹脂進行離子交換的方法。應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鉻廢水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對廢水中六價鉻進行選擇性吸附,使六價鉻與水分離,然後再用試劑將六價鉻洗脫下來,進行必要的凈化,富集濃縮後回收利用。用這種方法可以回收六價鉻、回用部分水。但由於鈍化含鉻廢水、地面沖洗含鉻廢水等,除了含六價鉻外,還含大量的其他重金屬陽離子以及多種酸根陰離子。組分比鍍鉻漂洗水復雜得多。因而離子交換法處理鍍鉻廢水比較容易,而處理其他含鉻廢水比較困難,雖然該方法在技術上有獨特之處,在資源回收和閉路循環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其投資費用大、操作管理復雜,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於適應。
以上就是幾種方法的詳細介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至http://www.weidian65.com/望採納。
I.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具體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電鍍含鉻廢水首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後自流至調節池版,均衡水量水質權,然後由泵提升至電解槽電解,在電解過程中陽極鐵板溶解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板上析出氫氣,使廢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 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電解後的出水首先經過初沉池,然後連續通過(廢水自上而下)兩級沉澱過濾池。一級過濾池內有填料:木炭、焦炭、爐渣;二級過濾池內有填料:無煙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澱物由過濾池填料過濾、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檢查井。而後通過泵進入循環水池作為冷卻用水。過濾用的木炭、焦炭、無煙煤、爐渣定期收集在鍋爐房摻燒。
J.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具體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電鍍含鉻廢水首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後自流至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然後由泵內提升至電解槽電容解,在電解過程中陽極鐵板溶解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板上析出氫氣,使廢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
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電解後的出水首先經過初沉池,然後連續通過(廢水自上而下)兩級沉澱過濾池。一級過濾池內有填料:木炭、焦炭、爐渣;二級過濾池內有填料:無煙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澱物由過濾池填料過濾、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檢查井。而後通過泵進入循環水池作為冷卻用水。過濾用的木炭、焦炭、無煙煤、爐渣定期收集在鍋爐房摻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