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境因素識別的內容分哪幾個方面
我選 (6)能源與資源的消耗因為:能源決定工業生產模式(石油—化工—成品加工) (煤—石油……) (水—電) (風—電) (太陽—光—電) (核—電)
2. 環境管理的環境因素識別問題
一般環境因素,只需要採取措施或者運行控制就可以完成,
重大環境因素,也可運行控制就可以完成,
公司重大環境因素中需改善的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
3. 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要考慮哪些環境因素
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1 廠址必須位於集中給誰水源下游,並應設在城鎮回、工廠廠區及生答活區的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2 廠址不宜設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窪地。
3 為保證衛生要求,廠址與城鎮、工廠廠區及生活區及農村居民點保持約300m以上的距離。
4. 目前最新的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的表在哪裡找
這個表可以在網上看到的,每天都在變化,找個最准確的!
5. ISO9001/14001環境識別與對應措施清單怎麼做我是設備部的
ISO9001/14001環境識別與對應措施清單:
1)發生環境不符合情況時,未及時進行處理(糾正);
2)未識別採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時機;
3)對不符合未進行原因分析,糾正措施執行不到位,未能達到再發防止的目的;
4)對潛在不符合未進行原因分析,預防措施不適宜,未能達到防止發生的目的;
5)未對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1)環境因素識別不齊全,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a、未能充分按生產經營過程的范圍來識別,比如:生產經營范圍包括有銷售,但對銷售過程中的環境因素未識別;
b、未能按生產工藝流程的順序進行識別,識別環境因素沒有順序,最易導致缺漏;
c、未考慮到過去發生過的、將來計劃的因素,如:公司擬擴建新廠房,對於擴建廠房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因素未加以識別;
d、未充分考慮到產品的生命周期來識別,如:產品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用,產品報廢後的回收處置。
2)環境因素評價不合理,對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存在偏差。
3)環境因素未及時更新,如: a、產品的生產工藝發生了變化,但未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 b、產品的材料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 c、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
d、廠房遷移到新址,未及時地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
6. 環境因素識別方法
這個問題本身,需要先解釋概念,再回答其區別.
概念:危險源,即事故的根源,是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
環境因素,即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中的一種,另一種是人的因素和機的因素.
區別:首先我們必須清楚此兩者均是安全生產中的概念.而後,危險源是針對於危險隱患而言的,同機的因素一樣都屬於物的因素,但單危險源或危險隱患來講,他們可以說有物的因素的情況,也可能是機的因素的情況,也可能是人的因素的情況.從這一點上來講,危險源可以是或包括環境因素,也可以不是或不包括環境因素.危險源不拘泥於環境因素方面,但環境因素本身屬於危險源/隱患及安全生產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危險源的概念提出,主要是用以解決安全生產過程的控制階段.而環境因素則是有用以明晰安全生產過程的識別階段.因此在階段上是不同的.控制強調行為,識別強調認知.
7. 污水處理站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如果你是指ISO14001中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廢水、污泥、化學品、噪音、臭味等.
8. 關於環境因素識別表的時間記錄問題
這些都是識別的內容,都應在識別的過程中填寫的,包括表格前面的項目,你不去現場識別,在辦公室填表就是造假,不全面。識別後才進行評價,你再看看吧
9. 環境因素識別的內容有哪些
全面識別組織的環境因素,准確評價重要環境因素是建立與保持環境管理zhuan體系的基礎。根據ISO14001標准中shu4.3.1環境因素這一條款的要求,組織在識別環境因素時應注以下幾方面:
1. 從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識別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產生於組織的生產加工過程中, 包括原材料的選用、原材料的輸入到產品的輸出,也包括產品的流通和消費的全過程
2. 識別環境因素應包括可控制和施加影響的
可控制的是指組織自身可以管理、改變、處理、處置的環境因素;
可施加影響的指組織不能通過行政管理或其他技術手段等改變的某些環境因素,這類環境因素多屬於與組織關系較密切的相關方,可通過某種利益關系對相關方施加影響,間接實現對環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
3. 識別環境因素應注重考慮不同的狀態、時態與類型
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
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六種類型:大氣排放、水體排放、廢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與自然資源的使用、當地其他環境問題和社區問題
識別環境因素須動員各部門、各層次的員工共同參與,全面考慮組織的產品、材料、生產、工藝、資源、管理等多個方面。對識別和評價出的重大環境因素進行控制與管理,是環境管理體系的管理核心。
10. 識別環境因素的方法
環境因素識別方法
來自:ISO 14001初始環境評審培訓教材
①識別環境因素的步驟
l 選擇組織的過程(活動、產品或服務)
l 確定過程伴隨的環境因素
l 確定環境影響
②環境因素的分類
l 水、氣、聲、渣等污染物排放或處置
l 能源、資源、原材料消耗
l 相關方的環境問題及要求
l 其他
③確定環境因素的依據
l 客觀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環境影響的
l 法律法規及要求有明確規定
l 積極的或負面的
l 相關方有要求的環境因素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其中包括時間和空間因素。
(一)環境因素含義
像大樓、辦公室地點、傢具等這類環境因素也能傳遞信息。一間特殊的辦公室、一幅名人字畫、一套名牌服裝、一枚昂貴的鑽石、一塊勞力士手錶、一輛賓士汽車可能提醒來訪者:本公司負責人是一位成功人士,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是可靠的。在溝通中應充分注意到環境因素所傳遞的信息。問卷評審是通過事先准備好的一系列問題,通過到現場察看和與人員交談的方式,來獲取環境因素的信息。問卷的設計應本著全面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問卷包括的內容應盡量覆蓋組織活動、產品、以及其上、下游相關環境問題中的所有環境因素,一個組織內的不同部門可用同樣的設計好的問卷,雖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針對性,但為一個部門設計一份調查卷是不實際的。